|
【缘由聚焦】初读这个案例,我颇感新奇,这样的教学亮点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既然萌生了,是有必要好好演绎一番的。可细细一琢磨,问题就出来了:案例中,我们并不否认学生在探究和交流中,弄懂了五彩池不能游泳的原因,通过引导也打消了学生想游泳的念头。不过,那么美的五彩池,形奇、水秀、环境美,学生想游泳也不失是一个真实的想法。然而,事实上如此奇丽的一个自然风景区有人游泳显然不妥,教师也充分意识到这一点了,并尝试着通过对话让学生深谙其理。可教师引导后铭刻在学生心中的又是什么呢?不是美的向往,而是畏缩和无奈的问避──五彩池连游泳都不能,因为有尖尖的石笋、石钟要刺破脚,这样的五彩池有什么好的?更值得质疑的是教师最后的补问:“你还想游泳吗?”“你还敢吗?”从学生的回答中也恰好证实了这一点。本来通过教学要让学生充分感受五彩池的美丽,并由此而产生赞叹、向往之情,何缘适得其反?
综观案例,我不禁要问:这是对生成性问题的科学建构吗?此类问题是否都如此讨论,才算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呢?人们在寻找原因的时候常会感到扑朔迷离。其实,教学目标就是这样的一个行为起点,我们在课堂行进中,有必要回到原点去寻求平衡,刷新突破。可当生成产生时,如果教师只想设法否定这种在他看来几乎是荒谬的想法,心中早已遗忘了教学目标,其引导也就找不到一个有效的平衡点,进而导致语言文字的感悟和人文情怀的失衡。
【策略探讨】应用哲学平衡论认为:宇宙是一个自发、矛盾、有序循环的整体。整体中的矛盾双方都有首先趋向自身平衡的本性,矛盾的任何一方都不可能消灭对方而独立存在。对立面的存在有利亦有弊,事物发展的方向总是趋向综合的、最佳的动态平衡。从这一哲学观点来审视我们的语文课堂,课堂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整体,处处蕴含着矛盾,其中生成与预设之间的平衡与突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生成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有利亦有弊,所以,我们努力追寻着综合的、最佳的动态平衡。
一、放大生成 在插问追索中寻求平衡
上述案例中,当学生突发生成“五彩池能游泳吗广时,教师鼓励学生的质疑精神,并让全班学生进行了一番讨论,对这一生成性问题作了放大处理,试图在追问中寻求平衡。“现在请同学们再仔细读读课文,五彩池到底能不能游泳呢?”从预设的起点看,“五彩池能游泳吗?”这个问题与本堂课的教学目标似乎关系不大,教师的追问生发,使得整个教学与目标相去甚远。可从师生对话和引导结果却不难发现,学生不但没有足够地去品味、涵咏文本语言,而且连最起码的、蕴含文中的人文情怀也从学生心中被刷除了。从这一现象透视分析,对生成作放大性处理前,首先要直觉把握有没有作放大处理的必要;其次要巧妙设计估测追问的角度和效度;再次不能不讲究引导的力度和深度,使生成的放大处理有理、有节、有效。案例中,教师顺着学生的质疑追问,看似没什么不妥,其实随着追间的深人,我们显然可以感到教师心中只想着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压根儿就忘了预设的教学目标,或者说也没意识到将生成的知识、思维。情感等如何有效地纳入到开放的教学目标中,导致预设与生成失衡,使生成引导步入误区。
当对生成作放大性处理时,我们有必要回到原点,观照预设的教学目标,精设追问点,在灵动的生成中预设,在即兴的预设中生成。在新的知识、新的想象、新的情感中寻求一种综合的、最佳的动态平衡,酝酿新的突破。
二、搁置生成 在委婉拒绝中寻求平衡
课堂教学要讲究效率,生成性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要适度,不能盲目追求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从这一层面上看,生成有时需要搁置,在委婉拒绝中寻求平衡。
课例:《自己动手术》。这篇课文讲的是抗日战争时期,陈毅同志的腿受伤并且伤口化脓了,为了不惊动大家,他把大腿绑在树上,自己用手挤压伤口,疼得脸色发白…… 课堂上,学生被陈毅同志英勇无畏的精神深深感动着。当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向陈毅学习时,一位学生却说:“我曾经听一位医生说过,挤压化脓的伤口,是不科学的,这样挤压会把细菌和脓毒挤入血管。陈毅同志这样做是不对的。”对于这种与众不同的见解,教师先予以肯定,随后又因势利导告诉学生:陈毅的这种做法虽然不科学,但这是由于当时战争环境所迫。如果条件允许,任何勇敢的行为都应该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我很欣赏教师的这种做法,面对学生提出的意外问题,他没有盲目引导学生挑战教材,而是在肯定学生的质疑精神、鼓励学生的不同见解、保护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基础上,进行正面引导,搁置生成,寻求平衡,使教学因生成的搁浅而更加科学高效。
三、缩小生成 在迂回突破中寻求平衡
所谓缩小,即是对生成进行有价值的控制和调整,避轻就重,避虚就实,小处着眼,大处着想,在迂回突破中寻求平衡。
再看《五彩池》的教学,当学生提出“五彩池能游泳吗?”时,教师追问作放大性处理,但由于问题本身与目标相去甚远,加上教师也没能在第一时间找到一个有效的放大点,处理结果不尽人意。其实,这个问题可以委婉拒绝,搁置生成。当然也可以缩小处理,当教师下意识地问学生:“你为什么会想到这个问题?”学生回答“因为五彩池很美”时,可以巧妙地将生发的重点落到“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五彩池的美”上,这样一来,将“五彩池能游泳吗?”这个与文本关系不大的问题,缩小成为一个与文本密切关联的生成点,引导学生从文中去寻美、读美、品美。那么是不是这样就可以回避“五彩池能游泳吗?”这个学生关注而期待的问题呢?不是的。当学生对五彩池的美有了充分感受,由衷赞叹它的美丽,进而迸发出向往之情的时候,教师不妨话锋一转,回到这个问题上去:“是呀,这么美的五彩池谁不想去游一游呢?那个比菜碟大不了多少的池当然不能游了,然而面积不足一亩,水深不到3米的那个池倒不妨试试。可是,同学们,那么美的池,那么于净的水,那么亮丽的自然风景区,你忍心去游泳吗?”我想这样引导的结果,学生会打心眼里更加喜欢、呵护五彩池,留在心中的不再是无奈的畏缩,而是无限美好的向往。这是一种平衡后的突破,更是一种突破后的升华。
所以,对生成作缩小处理的时候,我们还是有必要回到原点,去照应预设的教学目标,在有目标、有方向的引导中对生成作有效点化,不断地充实丰富预期的教学目标,实现平衡中的超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