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教学热点讨论

[复制链接]
43#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8 06:06:00 | 只看该作者
二、科学认识“新”与“真”的关系,由多元价值观“收向”主流价值观

“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语文课程标准》崭新的理念使语文课堂打开了学生体验的大门。“等待花开的声音,还孩子倾吐的时空”成为新课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然而,学生作为文本接受主体,生活经验有着很大的差别,将其带入阅读活动时,他们的心智活动也是各不相同的。由此生成的独特感受既无法预设也很难预知,全凭学生的悟性和自然生成。再加之他们的认知能力偏低,生活离不开社会大环境,因而,对文本作出的多元反应并不都是正确的、合理的,他们的体验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面对这样的多元体验,教师不能无原则地迁就,不能无标准地盲目称赞,也不能无主见地附和。在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创新和求异的同时,切不可忘记,“求真”永远是“求新”的基础!应该适时地将学生的多元体验(价值观)“收向”主流价值观。来看一则案例:

案例2:寓言《南辕北辙》教学片断

师:你认为楚国人是怎样的一个人?

生1:我认为他是一个固执的人,因为他不听朋友的劝告。

生2:我觉得这个楚国人很有主见。因为他能坚持自己的想法。

生3:我认为他是一个愚蠢的人,因为他朝北走,是永远也到不了南边的楚国的。

生4:这个楚国人很了不起!他能一直朝自己的目标前进。因为地球是圆的,所以这个楚国人虽然朝北走,但是最后也能到达楚国。

面对针锋相对的观点,面对如此独特的体验,假如你是那位老师,你会怎么办?是满足于热闹的课堂、新奇的思维,表扬?还是依据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理性地批驳?

面对这样的场景“不收”肯定是不行的。多元解读,不等于多元价值观,也不等于多元的标准。文本总会表达一定的情感,总有我们教学的价值取向。教师如何引导学生理解、领悟文本,这将影响到学生阅读实践中汲取什么样的“精神食粮”,关系到学生成人的大问题。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并没有错,但不能由此忽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课堂调控职能而偏离教学目标,最终还是需要将学生的多元价值观纳入轨道,使他们领悟到文本要表达的情感,自觉地去调整认识,靠拢主流价值观。况且,尊重也不等于肯定、接受!这时的“收场”,既利于有目的引导学生多元解读,避免学生无所适从;又利于有针对性引导学生解读,避免学生放任自流。

上述案例,一位有经验的老师是这样“收场”的,他继续引领学生对文本进行研究、探讨;要求同学们对独特体验进行辩论,引导学生自我提高,达成共识:

生1:这个人表面上看起来非常有主见,实际上这个楚国人是愚蠢的,因为当时他并不知道地球是圆的。我觉得坚持正确的想法才叫有主见,不听别人正确的劝告就是固执。

生2:即使这个人最终走到了楚国也是不值得的,因为他走了许多弯路,耗费了许多人力和物力,还耽误了宝贵的时间。

……

三、科学认识“点”和“面”的关系,由“话语霸权”“收向”百花齐放

教育的本质在于激励与唤醒。开放性的课堂就应该是对每个学生的激励与唤醒。然而,在开放性的课堂上闻“题”而动的往往是那些乐于表达的学生,有时只要教师一个手势,便有多名学生站起来抢着发言,他们热情高涨,争取每次发言的机会。他们是课堂热闹气氛的不竭动力和源泉。对于那些性格内向,学习成绩一般的孩子来说,他们只能听听算了,根本没有机会参与“热闹”,即使他们有话想说。再遇上有时设计的话题难度稍大些,尽管教师使出浑身解数,启发、表扬,可整个课堂仍然只能是少数人的舞台。这样的课堂很容易造成部分学生的话语霸权,滋生他们信口开河的习惯,这种热闹的课堂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激励和唤醒,至少是残缺的,肤浅的。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活跃学生生命的灵性,目光不能只在“点”(优等生)上徘徊,而应面向全体,求得“面”上的“百花齐放”!面对这样的热闹,教师也应主动出击,认清“点”和“面”的关系,由“话语霸权”“收向”百花齐放。来欣赏一位特级教师的“收场”:

案例3:《有这样一个小村庄》教学片断

师:这是河坡,上面的小房子,是什么样的房子呢?谁能把它画出来!

(许多学生举手,嘴里直嚷嚷“我来!我来!”)

师:(走到一个不举手的男孩跟前)你为什么不举手?

生:我不会画小房子。

师:就是你!我“逮住”一个不会画的!

师:还有谁真不敢画!不想画!(走到另一个怯生生,手举得很低的学生跟前)你为什么不敢画?

生:我怕画不好。

师:就是你!我又“逮住”了一个不敢画,不想画的!

(师生三人手拉手走到黑板前)

师:全班同学看着,你们羡慕吧!我们三人一起画!

(师教两名学生画房子,先写“人”字,再画两横,最后画三竖,还可以画上窗户、门等)

师:会画了吗?

生:会了!

师:好!一人画三个,开始!下面的同学自己画!

(板画的一名学生还画了小烟囱,冒出了轻烟)

师:瞧!还画了小烟囱,多好!

(生画完)

师:你们俩敢画吗?

生:敢画!

师:会画吗?

生:会画!

师:有信心画好吗?

生:有!

师:所有孩子都停笔,还不赶快送给他们掌声!

(生热烈鼓掌)

师:孩子们记住,我有信心,我能行!不怕做不好,就怕对自己没信心。

无疑这两个孩子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热闹的课堂上他们再也不会是看客,他们的潜能将会得到彰显,部分学生的“话语霸权”在这样的课堂上将会不复存在。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态,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应该成为开放性课堂上教师的自觉追求。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与学的本质属性是教师价值引导和学生自主建构的辨证统一。课堂上的开放话题,有利于师生在阅读实践中与文本发生深层的有价值的对话,有利于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有利于进行科学方法、健康情趣、积极向上人生观的渗透,有利于学生体验母语的优美和运用母语的实践。开放过后,智慧“收场”将会使教师价值引导和学生自主建构实现真正的统一,从而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让我们智慧地见“好”就“收”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08-11-18 17:01:00 | 只看该作者
简明而不失品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9 06:45:00 | 只看该作者
平衡,生成性课突围



浙江上虞市阳光学校 郑百苗



课堂需要突破,停止了突破,就停止了探索和发展。突破有起点,而无终点。在突破前进的路上,还需要不时地回过头来总结和反思所经历程,有时甚至还要回到原点(目标)上去。回到原点不是简单的回归,更不是倒退,而是在回到原点的过程中产生新的想象,寻求一种平衡,酝酿新的突破。“极高明而道中庸”,从这个意义上说,平衡实质上是对事物本质的重新认识和准确把握,是课堂的深入和突破,是一种高明的境界。

当前,语文课堂尤其是生成性课堂,由于对“生成”本质理解偏颇,曾使有些语文课堂步入迷茫甚至迈向极端,正需要寻求和把握平衡。

【课堂现象】小学语文第八册《五彩池》教学片段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了一组五彩池的图片,结合课文的描写,充分体味了五彩池瑰丽的色彩后。有一位学生突然提出了一个问题:“五彩池能游泳吗?”这一质疑引起了许多学生的议论,执教老师深感意外……

随后,教师鼓励了学生的质疑精神,并让全班学生进行了一番讨论。

师:你为什么会想到这个问题呢?

生:因为我看见五彩池的水很清,很漂亮,我想在里面游泳一定很舒服。

师:哦,你观察得真仔细。那么,适合游泳的水应该怎样呢?

生:水要清、要干净。

师:对。除此以外你还想到什么呢?

生:爸爸说,不能一个人去游泳。

师;是呀,安全这一点很重要。现在请同学们再仔细读读课文,五彩池到底能不能游泳呢?

生:我认为不能。因为“池底生着许多石笋”,我看见过石笋,长长的、尖尖的,在这样的池里游泳就会有危险。

生:五彩池根本不能游泳。文中说大的面积不足一亩,水深不到3米;小的呢,比菜碟大不了多少,水浅得用手指就可以碰到它的底。这样的池怎么能游泳呢?

生:(不少学生都情不自禁地在下面应和)是的!

师:你很会读书,大家同意他的观点吗?

生:同意!

师:(面对提问的学生)现在,你还想去游泳吗?

生:(不好意思地笑笑)不想。

师:还敢吗?

生:(学生用手摸着头,有点难为情地)不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9 06:46:00 | 只看该作者
【缘由聚焦】初读这个案例,我颇感新奇,这样的教学亮点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既然萌生了,是有必要好好演绎一番的。可细细一琢磨,问题就出来了:案例中,我们并不否认学生在探究和交流中,弄懂了五彩池不能游泳的原因,通过引导也打消了学生想游泳的念头。不过,那么美的五彩池,形奇、水秀、环境美,学生想游泳也不失是一个真实的想法。然而,事实上如此奇丽的一个自然风景区有人游泳显然不妥,教师也充分意识到这一点了,并尝试着通过对话让学生深谙其理。可教师引导后铭刻在学生心中的又是什么呢?不是美的向往,而是畏缩和无奈的问避──五彩池连游泳都不能,因为有尖尖的石笋、石钟要刺破脚,这样的五彩池有什么好的?更值得质疑的是教师最后的补问:“你还想游泳吗?”“你还敢吗?”从学生的回答中也恰好证实了这一点。本来通过教学要让学生充分感受五彩池的美丽,并由此而产生赞叹、向往之情,何缘适得其反?

综观案例,我不禁要问:这是对生成性问题的科学建构吗?此类问题是否都如此讨论,才算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呢?人们在寻找原因的时候常会感到扑朔迷离。其实,教学目标就是这样的一个行为起点,我们在课堂行进中,有必要回到原点去寻求平衡,刷新突破。可当生成产生时,如果教师只想设法否定这种在他看来几乎是荒谬的想法,心中早已遗忘了教学目标,其引导也就找不到一个有效的平衡点,进而导致语言文字的感悟和人文情怀的失衡。

【策略探讨】应用哲学平衡论认为:宇宙是一个自发、矛盾、有序循环的整体。整体中的矛盾双方都有首先趋向自身平衡的本性,矛盾的任何一方都不可能消灭对方而独立存在。对立面的存在有利亦有弊,事物发展的方向总是趋向综合的、最佳的动态平衡。从这一哲学观点来审视我们的语文课堂,课堂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整体,处处蕴含着矛盾,其中生成与预设之间的平衡与突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生成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有利亦有弊,所以,我们努力追寻着综合的、最佳的动态平衡。

一、放大生成 在插问追索中寻求平衡

上述案例中,当学生突发生成“五彩池能游泳吗广时,教师鼓励学生的质疑精神,并让全班学生进行了一番讨论,对这一生成性问题作了放大处理,试图在追问中寻求平衡。“现在请同学们再仔细读读课文,五彩池到底能不能游泳呢?”从预设的起点看,“五彩池能游泳吗?”这个问题与本堂课的教学目标似乎关系不大,教师的追问生发,使得整个教学与目标相去甚远。可从师生对话和引导结果却不难发现,学生不但没有足够地去品味、涵咏文本语言,而且连最起码的、蕴含文中的人文情怀也从学生心中被刷除了。从这一现象透视分析,对生成作放大性处理前,首先要直觉把握有没有作放大处理的必要;其次要巧妙设计估测追问的角度和效度;再次不能不讲究引导的力度和深度,使生成的放大处理有理、有节、有效。案例中,教师顺着学生的质疑追问,看似没什么不妥,其实随着追间的深人,我们显然可以感到教师心中只想着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压根儿就忘了预设的教学目标,或者说也没意识到将生成的知识、思维。情感等如何有效地纳入到开放的教学目标中,导致预设与生成失衡,使生成引导步入误区。

当对生成作放大性处理时,我们有必要回到原点,观照预设的教学目标,精设追问点,在灵动的生成中预设,在即兴的预设中生成。在新的知识、新的想象、新的情感中寻求一种综合的、最佳的动态平衡,酝酿新的突破。

二、搁置生成 在委婉拒绝中寻求平衡

课堂教学要讲究效率,生成性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要适度,不能盲目追求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从这一层面上看,生成有时需要搁置,在委婉拒绝中寻求平衡。

课例:《自己动手术》。这篇课文讲的是抗日战争时期,陈毅同志的腿受伤并且伤口化脓了,为了不惊动大家,他把大腿绑在树上,自己用手挤压伤口,疼得脸色发白…… 课堂上,学生被陈毅同志英勇无畏的精神深深感动着。当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向陈毅学习时,一位学生却说:“我曾经听一位医生说过,挤压化脓的伤口,是不科学的,这样挤压会把细菌和脓毒挤入血管。陈毅同志这样做是不对的。”对于这种与众不同的见解,教师先予以肯定,随后又因势利导告诉学生:陈毅的这种做法虽然不科学,但这是由于当时战争环境所迫。如果条件允许,任何勇敢的行为都应该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我很欣赏教师的这种做法,面对学生提出的意外问题,他没有盲目引导学生挑战教材,而是在肯定学生的质疑精神、鼓励学生的不同见解、保护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基础上,进行正面引导,搁置生成,寻求平衡,使教学因生成的搁浅而更加科学高效。

三、缩小生成 在迂回突破中寻求平衡

所谓缩小,即是对生成进行有价值的控制和调整,避轻就重,避虚就实,小处着眼,大处着想,在迂回突破中寻求平衡。

再看《五彩池》的教学,当学生提出“五彩池能游泳吗?”时,教师追问作放大性处理,但由于问题本身与目标相去甚远,加上教师也没能在第一时间找到一个有效的放大点,处理结果不尽人意。其实,这个问题可以委婉拒绝,搁置生成。当然也可以缩小处理,当教师下意识地问学生:“你为什么会想到这个问题?”学生回答“因为五彩池很美”时,可以巧妙地将生发的重点落到“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五彩池的美”上,这样一来,将“五彩池能游泳吗?”这个与文本关系不大的问题,缩小成为一个与文本密切关联的生成点,引导学生从文中去寻美、读美、品美。那么是不是这样就可以回避“五彩池能游泳吗?”这个学生关注而期待的问题呢?不是的。当学生对五彩池的美有了充分感受,由衷赞叹它的美丽,进而迸发出向往之情的时候,教师不妨话锋一转,回到这个问题上去:“是呀,这么美的五彩池谁不想去游一游呢?那个比菜碟大不了多少的池当然不能游了,然而面积不足一亩,水深不到3米的那个池倒不妨试试。可是,同学们,那么美的池,那么于净的水,那么亮丽的自然风景区,你忍心去游泳吗?”我想这样引导的结果,学生会打心眼里更加喜欢、呵护五彩池,留在心中的不再是无奈的畏缩,而是无限美好的向往。这是一种平衡后的突破,更是一种突破后的升华。

所以,对生成作缩小处理的时候,我们还是有必要回到原点,去照应预设的教学目标,在有目标、有方向的引导中对生成作有效点化,不断地充实丰富预期的教学目标,实现平衡中的超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9 06:46:00 | 只看该作者
追求“生态和谐”的语文课堂

──三年课改点滴反思

东渡小学 王维



课改三年一路风尘仆仆地走过,从一知半解到实践领会,多少也有些感受与收获。就说说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吧:多少年来,我们的课堂上,教师已经习惯了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总是千方百计地将学生虽不大规范,但却完全正确、甚至是有创造性的见地,按自己的要求格式化,以至漠视了学生生命个体的鲜活蓬勃与缤纷多彩,钳制了学生的活力与个性,压抑了学生勇于创新、敢于创新的欲望,挫伤了学生探索和创造的信心与热情,学生成了被教师牵着鼻子走的学习木偶。面对这样的事实我们不能否认过分强调教学过程的预设和封闭是传统语文教学的一大弊病,教师似乎只想到自己怎样教,却忽视了学生怎样学,使课堂变得机械、沉闷、程式化,也使课堂缺乏应有的生气和乐趣,因此课堂出现了“生态危机”。

当下课程标准、教材文本的全新出现、学生学习的强烈需求、课程改革的势在必行都倡导我们追求一种生态和谐的语文课堂。正所谓“和谐产生美,美在和谐中”和谐是最佳的组合,是事物的最佳状态和人们的追求。而生态和谐的语文课堂追求的则是师与生、人与文、情与理、导与放、思与悟等方面的平衡、统一、亲和、融洽,打造一种自然、和谐、开放、创新的语文课堂。解读文本—敲开课堂生态和谐的大门

根据以往的经验,拿到一本教材我们总是先翻阅单元的训练重点、每课的课后练习,查阅手上的教学参考书,然后在各类教案集上寻找合适自己的教案;后来允许资源共享了,更多的教案是在邮件的传递中或者网络的下载中实现的。平日里繁重琐碎的工作几乎成了我们不用认真解读文本的最有力的借口。孰不知,一个语文教师若没有对自己手中的文本进行一番详尽的解读,那课堂任何的动态生成几乎是空谈,甚至可能连基本的预设都很难达成。尤其面对课改后的教材,课后要求宽泛了,练习少了,参考的教案集少了,连跟踪试卷也少了,留给教师更多的是对文本的解读,对教材的整合与超越。解读好文本,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就能利用教材,创设情境,以自己的情感调动学生的情感,指导学生将自己的人生体验、情感与课文交融在一起,与作者、老师同悲同喜,同歌同泣,从而实现师生情、作者情的和谐共振,在美与智的融合中形成健康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因此,我们理直气壮地说:教师对文本解读的深度与宽度直接影响了语文课堂的生态和谐。同样是古诗,简单地将文本再现是教,而重庆阅读教学研讨活动中王自文老师的《古诗两首》却在充分研读文本之后科学地整合三维目标、整合教学内容、整合教与学,从而达到在整合中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最大程度提高;同样的《陶罐与铁罐》,粗略钻研教材之后我们仅仅只是在精美的课件中多读、多演、多活动,而把文本中值得回味的语言文字忽略了;再次走进文本、解读文本时我们欣喜地发现了许多令我们忽略的东西如“朴素”一词的内涵,如文章中关于陶罐与铁罐的对话是那么鲜明、那么富有个性和童趣,这些不正是语文课堂所倡导的,不正是学生所需要的吗?因此一个全新的教学设计应运而生:根据第二学段的学习要求与学生年龄特点,对教材大胆取舍,抓住“一写、一读、一演、一找、一填、一品、一听、一谈”贯穿课堂,使课堂充满和谐与活力;《去年的树》是一篇文质精悍意味深长的小短文,如果不多读几遍、多揣摩揣摩回味回味,我们很难发现文字中所蕴涵的悲伤的别离之情,那种对人类乱砍滥伐的声声控诉以及朋友间的那种真挚之情,那么我们的教学就只能仅限于课文的内容、文字的本身,很难带领学生走进文本丰富的精神内在,从而导致我们的教学依旧停留在蜻蜓点水的层面上,这样的局面难道说不是和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有密切的关联?类似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但就在这不胜列举中我们也感到深深的愧疚:为了我们的孩子,为了语文教学的不再悲哀,老师们,花点时间在文本的解读上吧,相信迈好这第一步,敲开这个门,我们以后的步伐将会更扎实更坚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9 06:46:00 | 只看该作者
把握命脉—通向课堂生态和谐的绿色之路

语文的真谛是什么?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堂的命脉是什么?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能力,是让学生学习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也是让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偏离了这条航道行驶中的船只也许就会南辕北辙。反思我们的教学,把语文课上成行尸走肉的思品课、自然课、科学课,比比皆是。反之,把握语文的本质,于读书处尽情地读,于写字时认真地写,于品位时深入地品,于交流时大方地交流,于背诵积累时朗朗地诵,大胆地表达,无疑能给学生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的语文学习空间。瞧《古诗两首》的教学,一个“凉”能让学生品出诗歌中所蕴涵的思想情感清凉、凄凉、悲凉;一个“泪”让学生悲切地感受到山河的破碎、城市的萧条以及人民的流离失所;一个“醉”又让学生深切地体会到国家统治者的穷奢极欲和昏庸无能。短短56个字,字字真情,教师惜字如金不放过任何一个值得推敲的字眼,把语文教学的真谛诠释得淋漓尽致,也让我们不得不惊叹,抓住语言文字,把握语文的命脉,原来课堂可以如此精彩,学生的学习可以如此出彩,教师与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可以如此程度的和谐与灵动!

寻找策略—构建课堂生态和谐的途径

反思与展望:1.教师引导对话与学生自主探究相得益彰: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在对话中,学生与文本、教师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自我之间进行的交流,精神相遇,理性碰撞,但教师的引导作用不容忽视。文本有短有长,并非处处皆佳景,其中不乏有平淡之处。因此,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文本风景中最有意义、有价值的部分,并选择好一个恰当的观察点,引领学生对文本中的重点、难点、亮点以及最美的风景予以关注、欣赏、品位、思考。第三册教材《称赞》一课抓住“称赞”一词做为整堂课的切入点与突破口,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称赞之意、感悟称赞内涵、表达称赞之情、运用称赞之词,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首先从课题入手了解称赞的意思;初读课文明白在什么情况下称赞?原来是小獾板凳做得粗糙,但做得很认真并联系课文理解粗糙的意思;然后联系文本学习为什么小刺猬要称赞小獾“在我有点泄气的时候,是你称赞了我,让我有了自信,我已经会做椅子了”适机点拨泄气和自信;接着到文中去找找怎么称赞,用什么语言来称赞如“一个比一个好、你的苹果香极了,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好的苹果”;最后通过读书谈谈称赞会带来什么样的效果如文中所说“你的称赞消除了我一天的疲劳”以及小刺猬和小獾互换苹果和椅子时的真诚与友好。

2.追求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同生:文章不是无情物,语言与精神是合二为一的,同构同生的。语文课堂应努力追求语言训练与人文感悟的最佳平衡点,既不因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机械枯燥训练,肢解了课文;也不因重人文熏陶而只让学生去感悟,虚化了语言的学习。语言训练与人文感悟应有机结合,二者并举,训练之中有感悟,感悟之中有训练,并且因文因人而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就是这样一篇极易让教师在教学中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课文。教学中以“中华之崛起”为着力点,联系上下文、借助多媒体学习“中华不振”,引导学生学会从“伯父与恩来的交谈,从租界地的灯红酒绿,从外国人的耀武扬威以及妇女遭受不幸”的一系列事情中深入浅出地理解不振一词的含义,理解文章中所包含的国家落后遭受凌辱的那种凝重,进而明白恩来为什么立下如此志向。同时在学文的过程中紧紧抓住课文中出现的四字词语举一反三说一说租借地外的中国老百姓的生活,让学生在脑海中建立对两个世界的鲜明对比,从而通过词语、句子的理解朗读来与文本同呼吸共命运。

3.诗情与创意的珠联璧合:语文课堂在某种程度上是充满诗意的,但除了追求诗意外,教师和学生的创意更可以让课堂成为智慧的课堂、学习的乐园。尊重学生阅读实践中的多元感受,呵护他们在语文实践中闪现的智慧火花,给予学生自由阅读的时空,给予他们自主发表独特见解的机会,多设计一些生动活泼有趣的语文活动,诗意的语文课堂可以让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身心放松,思想驰骋。《走进童话世界》一节有趣但并不成熟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课。课前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利用小组合作利用各种媒体与渠道搜集整理了几组有关童话的资料;课上,在精心设计的“哈利波特与我同在、童话天地、作家资料袋、童话大舞台”等环节中学生自由地兴奋地充满个性地展示了经自己整理编排过的作家生平、中外童话、童话起源、童话剧等。我们不得不感叹:平日里的课堂太封闭太禁锢了,只是一个平台,只是一次异化了的读、说、写,只是一次策略的改变,就让学生找到了那种久违了的轻松,体会到了学习成功的喜悦。

这一个又一个的镜头在眼前闪过,似乎提醒我们,一个词语的理解、一个句子的体会、一段话的品味感悟、一次教学方式的变化、一次师生间的对话、一回语言与精神的感悟、一个珠联璧合的诗意课堂,都可以成为探索语文教学的策略之一。但水无源则竭流,木无本则不成材,任何一种策略都有赖于教师对文本的潜心解读,对语文命脉的正确把握。

语文课堂是生活的一部分,是教师和学生必须面对的、无法逃避和躲藏的真实生活,是教师与学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是师生生命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交往、学会审美的场所,也是教师自身不断发展、专业化成长的必由之路。就让我们为了自己,为了孩子来认真解读文本,把握语文的命脉,寻找有效的策略,共同追求生态和谐的语文课堂吧!

参考文献:《思考探索创新》一书、卢谦《追求生态和谐的语文课堂》

编辑短评:《追求“生态和谐”的语文课堂──三年课改点滴反思》的作者结合自己三年以来的课改实践,提出要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就要构筑一种生态和谐的语文课堂,并指出出了构建生态课堂的种种策略,虽不穷尽,但确有引路之妙。(熊宁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9 06:47:00 | 只看该作者

从学生的经验出发



李希贵



                           
听语文课,学习生字词,遇到两种截然不同的做法。   

首先是找出生字生词。一位老师要学生按照课后的生字表找出课文中的生字词;而另一位老师则是要学生找出自己不熟悉的生字词。结果,第一个班级的学生找出的生字词是相同的,而第二个班级每一个学生有每一个学生不同的生字生词。   

然后是记忆生字词。一位老师为同学们想出了记忆的方法,要同学们按照这些方法去记忆;而另一位老师则要求同学们研究各自记忆生词的方法。   

其实,在这两个不同的做法背后,反映了两位老师不同的教学观。第一位老师关注的是生字生词,是教学内容;而第二位老师则“目中有人”,他更加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事实上,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学过程不再是一个同步的,而是一个异步的、发散式的思维过程,不同的学生沿着不同的学习路径,完全可以建构出相同的结果。学习者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新的课程理念提倡一种更加开放的学习。对每一个个体来说,这种开放的学习在学习方法和学习结果上都可能是不同的。   

我想起了课堂上一个有趣的细节,当老师要同学们按照统一的方法记忆“蛙”字时,大家齐背老师早为之编好的口诀,不想一个小同学“呼”地站起来,他的脸涨得通红:“老师,我妈叫夏永桂,‘桂’字换换偏旁就是‘蛙’字。”这下惹出事来了,老师还没回过神来,又有一些同学站出来:“老师,我爸爸书房里挂着一张画,画的就是青蛙和荷花,上面的‘蛙’字写得特好玩。”“老师,我奶奶说青蛙肉不能吃。你看它带一个‘虫’字呢。”……这些同学似乎在告诉老师,口诀是不需要再继续背下去了。我们记住了,但不是按照口诀记的。   

知识是客观的。但是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赋予的意义都是每个人自己决定的。事实上,孩子们正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构建现实,或者至少说是在解释现实的。他们的个人世界总是用自己的头脑创建的。由于他们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于是他们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也是各不相同的,所以我们的教学应该特别注意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构建新的知识。   

我又想起了听一年级语文课时,发生在我身边几个孩子的争论。争论的焦点就是何谓“小池塘”。争论的内容很简单,又很重要,因为“小池塘”正是课文的题目。有的说,小池塘就是小河;有的说,不完全是小河,是河边;还有的孩子显得神秘兮兮,说小池塘其实就是一种我们没有见过的东西。可惜,课已经上完了,孩子们只好留下这样一些本不该留下的知识遗憾。我翻了一下教材,其实,在这一课的前面,就是《雨点》一课,前两句就是“雨点落到池塘里,在池塘里睡觉。”我再往前翻,在“识字4”里,早就有这一个“池塘”而且是被列入生字表的。这就怪了,经过这么一些回合的折腾,我们的老师到底怎么啦,为何就是不把它教给学生?当我课下问老师时,老师显得很吃惊,他不相信孩子们竟然不知道“小池塘”为何物。我终于明白了,原来老师是以自己的经验来推测学生的,“小池塘”是南方的称谓,对北方的孩子们来说,一个水湾而已,天天都能见到的东西,一改称池塘,就云山雾罩起来。可我们当老师的站得太高了,以至于漠视了孩子们眼里的世界、心中的幻想,甚至于对他们身边一些真实的问题,我们也不曾认真地对待,我们脱离孩子们的世界太久了。   

眼里没有学生的教育,还算是教育吗?忘记了孩子的教师,当然就不能称之为教师。平等、民主,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经验出发,这些理念我们不知何时已经把它丢弃,又怎么把它捡回来,想到这里,我真的出了一身冷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4 01:1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