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交流要定“题”
课堂交流的呈现虽然可以分布于教学过程,但主要还是在深读探究阶段。这时的课堂交流能否到位,与探究题的质量是有重要关系的。这就是说,交流题要有较大的覆盖面(能涉及课文的大部分,有充分的思维空间),有较强的穿透力(能直击课文的要旨,有正确的思维定向),有较好的探究性(能引发疑窦,有合适的思维强度),有较浓的情趣味(能激起研读兴趣,有一定的思维诱力)。如一位教师教《赤壁之战》这一课,在第一教时学生识字学词、读通课文、初知大意、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进入了第二教时的深读探究,教师提出的探究题是:
1.为什么说火攻是个好主意?
2.黄盖假意投降,曹操为什么毫不怀疑?
3.还有哪些条件和安排对取胜有重要作用?
如此逐题的探究交流,虽已有别于逐段的琐碎讲问,但仍然不免割裂分离,缺少了整体解读思考的力度。在学生逐题交流时有的难免过于简单,有的又出现了很多的重复。而且探究题只限于课文内容的解读,而缺失了对探究过程和方法的启示。如果能够把它整合成一道体现三维目标的探究题,则会大大有助于提升课堂交流的质量。例如:“周瑜为什么说火攻是个好主意?又是怎样打胜这一仗的?请你选择其中印象最深的一个面,抓住课文的关键词句,说说自己的感受。”这里不仅包含了探究的指向,而且还有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以及对交流要求的提示。
三、交流要定“程”
交流是一个过程,而不应单一地急于去追求结论,甚至把凝固的结论强加给学生。所以,良好的课堂交流状态,它既是学生从不会交流到学会交流的方法掌握、提升过程,更是不同的认识相互排斥、冲撞、融合、认同的过程。课堂交流就要定位在这样的过程之中。
如教学《十六年前的回忆》这一课,在深读课文时,一位学生提出了疑问:“在那万分紧急的关头,李大钊同志有枪,可为什么不打敌人呢?”教师觉得这个问题有价值,关系到李大钊同志的革命精神和斗争策略,可以借此探究全文。便说:“这个问题提得好,同学们可以从李大钊同志被捕的背景和当时周围的环境,以及李大钊同志的斗争策略等方面去细读课文,深入探究。”于是便有了这样的交流场景:
生1:因为李大钊的儿女在身边(读课文中的相关句子),如果与敌人打起来,会关系到儿女的生命,所以不能开枪。
师:说得有道理。但仅仅是为了这个吗?交流要全面分析才好。
生2:我觉得不光是为了他的儿女,街头更有许多无辜的群众,李大钊当然不会和敌人打起来。
师:这是重要的补充,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可是……
生3:我从李大钊在法庭上、监狱里与敌人的斗争中体会到,李大钊需要保留揭露敌人阴谋的斗争实力(读课文句子),是不甘心被敌人乱枪打死的,所以没有开枪。
生4:李大钊是共产党的领导人,他不开枪不是因为怕死,而是要活下来继续和敌人斗争到底,唤起人民大众。这从后面的课文中就可以看出来。我觉得他很有斗争策略,确实是共产党的高级领导人。
师:你们能从全篇课文的整体着眼来分析问题,很好!
师:(问生1)现在,经过大家的补充交流,分析得就比较完整、深入了。你能把大家的补充一齐加进去,再来作一次具体的交流吗?
这位学生第二次交流,明显比第一次有很大提高,说得有头有尾,有理有据,赢得了大家的掌声。
四、交流要定“本”
课本是一课之本,也是学生深入解读产生感悟、引发体验之本。因此,课文的用词造句、语言示范,不可淡出交流圈。有些学生在交流时往往忽视了研读课文的词句,而习惯于用自己不规范的语言去讲情节,甚至凭感觉揣摩。这种习惯很不好,使交流消解了教材作为语言范本的作用。语文课有别于其他学科的地方便在于它不仅要使学生明白课文说什么(这是各门学科都要达到的),更要去品赏课文是怎么说的(这是语文课所特有的)。所以,“课文是怎么说的”,也就应当更多地体现在语文课堂的交流之中。
如在《林海》一文的探究交流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质疑,把“林是林,海是海,为什么要把‘林’比作‘海’,请从课文中找出依据来分析,交流自己的体会”定作探究交流专题,让学生同桌合作,自学准备。于是,在交流时学生根据教师再三强调要从课文中“找依据说体会”的要求,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我从‘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的确是林海’这个句子中,体会到大海是绿的,森林也是绿的。所以作者把‘林’比作了‘海’,给我很美的印象,真想有机会也去看一看。”
──“我觉得‘目之所及’这个词语用得很好,凡是用眼睛能够望得到的地方全是森林的绿色。这不但写出了‘绿’,而且更说明森林的辽阔无边。这一点和大海很像,大海也是目之所及,海天一色的。”
──“课文中有几句话我特别爱读。‘这里是落叶松的海洋。看,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那是些俏丽的白桦,树干是银白的。’我觉得这几句写得很美,把绿色的落叶松比作大海,俏丽的白桦比作银色的浪花。”
显然,能这样在交流中去赏析课文,品味语言,才是有浓浓语文味的课堂交流。
五、交流要定“量”
在学生自主读书、合作探究的课堂里,交流成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讨论、开掘和点拨、提升的平台。学生的解读感悟,教师的顺学而导,都得借重于这个平台,所以,交流就不能只是“蜻蜓点水”,也不可“虚晃一枪”,必须保证占有一定的时空的量,才能有充分的生成。
一位教师指导学生研读《台湾蝴蝶甲天下》时,让大家探究:“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台湾蝴蝶的美使你最受感动?有没有你觉得写得还不够的地方?你认为怎样写会更好?”教师的问题情境布置体现了辩证的理念,不仅为学生展示了欣赏的机会,也留下了可供批判、发展的空间。课堂交流很热烈,大多数同学当然是对课文优美文笔的赞赏,但有一位同学说:“我觉得课文写的‘它们成群结队在树木花丛间、山石溪水畔翩翩起舞’一句不够好,蝴蝶自由地飞舞会比排队飞舞更美。”这个意见是学生的自由感悟,教师对此千万不可忽视,因为这意见的背后潜藏着一个对词语理解错误的问题,即“成群结队”与“排着队”的混淆。前者只是指数量多,“结队”不是“排着队”的意思。这明显暴露出学生语文知识的缺陷,导致了其错误的理解,这正是语文教学最需要关注的问题,也是最需要教师顺学而导的地方,切莫让其在交流中悄然溜走。所以,交流的时空占有量不足,或教师轻易放弃了学生在交流中提供的宝贵的教学机遇,必然会严重影响课堂教学交流的有效性。
编辑短评:在今天的语文学习中,合作交流不仅是一种学习手段,也是应该培养的一种重要的语文能力。这篇文章从交流的质、题、程、本、量五个方面探讨了目前语文课堂上“交流”时所存在的主要问题,点明了交流在语文学习中应该扮演的角色、应该注意的问题和应该达到的效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熊宁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