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教学热点讨论

[复制链接]
36#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8 06:04:00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教学岂能忘“本”



福建省连江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 刘仁增



语文教学的“本”是什么?当然是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简言之,就是进行听、说、读、写、思的扎实训练。但近几年,由于对课标理解的偏颇,语文教学的这个“本”被不同程度地遗忘了,阅读教学陷入了重感悟轻训练、重人文轻工具的泥潭,语文本体被严重弱化,出现了学生的语言能力有所削弱、学力有所下降的趋势。这种现象已引起小语界的深刻反思,并逐渐在课堂实践中得以矫正。在最近举办的福建省第六届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人们欣喜地看到:语言训练堂堂可见、处处落实,阅读课的语文味浓了,语文气足了,学科个性更为突出了。

一、提笔即是练字时

师:“虑”字是虎字头,下面是“心”字。看老师写“心”宇。

(教师在田字格上书写“心”字,引导学生注意笔划位置,明白“心”字的第二笔是卧钩)

师:下面我们开始写这个字。拿出本子和笔,请大家按老师的口令做,准备:闭眼──头正──肩平──身直──足安──睁眼──握笔──开始。

(学生在舒缓、柔美的古典音乐声中写字)

思考:写字质量和写字习惯历来是识字教学的重要内容,许多教师在不断地进行研究和探索,但效果并不令人满意。特别是学生脱离四字格书写或到了中高年级以后,问题更加突出。这恐怕是因为缺乏一套生动有、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学生并未养成这么一种良好习惯:不管在什么场合下写字,只要一提起笔来,就要一笔一画地写、专心致志地写,力求做到笔画清晰、间架合适、行款美观。令我们惊喜的是,上杭县实验小学的伍建玲老师在执教《美丽的丹顶鹤》一课,指导学生写“虑”这一生字时,从创设写字氛围、营造写字意境入手,以训练学生“提笔即是练字时”的良好习惯为指向,作了大胆的创新和突破,成了课堂的一大亮点。当教师以特有的语调、语气和语速轻轻发出“闭眼──头正──肩平──身直──足安──睁眼──握笔──开始”的指令时,教室里似乎弥漫着一种安详静谧、飘然空灵的浓浓气息,学生身临其境、浸染其中,自然会凝思静气、身心舒展、情绪愉悦,再加上古典音乐的回环索绕,学生怎能不深受感染,怎能不情注笔端、意化胸中而用心写字呢?此时,学生所获得的已不仅仅是写字本身,更是一种心灵的净化、艺术的浸润、人文的熏陶。试想,此项训练若能坚持下去,“提笔即是练字时”的良好习惯何愁不能养成?而良好的写字习惯一旦养成,岂不终生受用?

二、变着法子让学生“读”

师:读时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生读第二自然段)

生:我读懂了这段话是写泉水很多。

师:是从哪儿读懂的?(生读课文中的有关语句)

师:这里有两组句子,看看你会发现什么?

(出示:(1)来吧,我的水很多。(2)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生:第一个句子没有“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第二句有。

生:第一个句子只有一个“很多”,第二句有两个。

师:那你来读一读吧,看看会感受到什么?(生读)

生:我感觉到第二句的水更多。

生:我有补充。第一句只有一个“来吧”,第二句有两个“来吧”。

师:一个“来吧”和两个“来吧”有什么不同?(生回答不出来)

师:来,大家自己读读看。(生读后,依然不能回答)

师:听老师读,你能听出什么?(师读,强调了两个“来吧”和“很多”)

生:两个“来吧”是说水很多,一个“来吧”说明水不多。

生:两个“来吧”是说泉水更自豪。

师:改个词语“更热情”吧。能热情地读一读第二句话吗?(生热情地读)

师:再读一读,看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生:什么叫“天然水塔”?

师:真会提问题,课文中的学习伙伴也提出了这个问题。谁能帮助他?

生:“天然”就是天生的意思。

师:说对了一些意思。“天然”就是大自然中原本就有的,不是人工建造的。“水塔”指的是什么?藏在哪里?再读读书,看看书上有没有告诉你。(生再次读书后,一学生读出了第一自然段中的相关语句)

师: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这是一种很重要的方法。

生:老师,看书上的插图也可以知道。

师:(惊喜)你还懂得用课文中的插图来理解,真了不起。

师:假设老师是山里的娃娃,你们是泉水,咱们来打个招呼吧!泉水,泉水,我要打些水烧饭吃。

生:(热情地)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师:泉水,泉水,我要打些水沏茶喝。

生:(充满激情地)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师:泉水,泉水,我要打很多很多的水洗衣服。

生:(加上动作,更富有感情)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大然水塔。

师:你们真是热情的泉水,让我们再美美地读一读吧!

思考:读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宝贵财富,也是学生走近文本、与文本对话、融入文本的重要途径。以读为本、以读促悟、以读激情、以读导练,应该是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但读并不是放任自流地读、毫无目的地读,而应是读有指导、读有目标、读有层次、读有质量。在《泉水》一课第二自然段的教学中,漳州实验小学的杨丽纯老师就在“读”上下足了功夫。一是提出“三到”的读书要求;二是通过两个句式的比较,并运用听读(听教师读)的方法,让学生读懂句子的意思,用心感受句子所蕴含的情感,从中体味遣词造句之精妙;三是读书质疑和释疑,在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也在读中利用课本资源(上下文、插图等)解决问题;四是创设情境读,随着学生对语言感悟的逐步深入,师生又扮演不同的角色,不露痕迹地进行了三次朗读训练,学生一次比一次读得入情,一次比一次读得有味,达到了“情到深处自然鸣”的境界,泉水乐于助人的形象也在读中活化,并铭记于学生心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8 06:04:00 | 只看该作者
三、把“写”挤进课堂

师:请读第四自然段,相信大家一定会有不少的发现。(生自由读)

生:我发现第四自然段是围绕着第一句话来写的。

生:我发现这段话是写盘古的什么变成了什么。

师:句式的特点都发现了,了不起!

生:盘古身体的每个部分都变成了宇宙的一样东西,而且都很像……

师:举个例子吧。

生:盘古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

师:那就是说变得很合理与现实很相似。

生:我发现了标点符号的用法。如省略号,是说除了书本上写的,还有很多很多。

师:这是个重要的发现。盘古的身体还会变成什么呢?那我们就展开想象的翅膀,当一回小作家,试着用老师提供的句式写一写。(出示句式:他的____,变成了______的_____)

思考:课堂小练笔是促进语言积累和运用的重要语言实践形式,但在阅读教学中,“写”往往不为人重视。福州群众路小学邓心老师执教《盘古开天地》一课时,引导学生自主读书,读中发现构段。用词、标点使用等多方面的特点。尤其难能可贵的是,教师敢于把“写”挤进课堂,不惜花费较多的时间,抓住文中的省略号进行说写练习,这在大型的公开教学观摩活动中,是不多见的,为了保证练写效果,教师不仅提供了说写句式,而且还提出练写要求:(1)个人独立写;(2)在小组内说改;(3)把每个人写的连成一段话;(4)小组派代表汇报,这一设计可谓匠心独运。从语言训练角度上说,语言形式源于课文.说写材料却来自于大胆想象,既有助于语言的仿写和迁移运用,又便于学生的个性化表达,可谓形式与内容兼顾。从实施手段上说,先个人练写,再小组合作(相互修正、连句成段、成果展示),实乃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并重。正由于此,课堂上才精彩不断,如“他的耳朵变成了美丽多彩的贝壳,他的牙齿变成了形态各异的石头……”、“盘古的身体发生了变化。他的头发变成了一根根柔美的柳枝,耳朵变成了一把把翠绿的芭蕉扇……宇宙变得可真美啊!”这样,保证了语言训练的有效落实,促进了语言能力的真正发展。

四、为“说”搭建“脚手架”

(出示:丹顶鹤无论是在地上引吭高歌,还是在天上展翅飞翔,都显得那么高雅)

师:(引导学生读后)你们知道“引吭高歌”、“展翅飞翔”的丹顶鹤是怎样的吗?在黑板的贴图上找一找,再贴在词语下面。

(生在黑板上找、贴)

师:贴对了吗?能用动作演一演吗?(全体学生兴致勃勃地做“引吭高歌”、“展翅飞翔”的动作,课堂气氛热烈)

师:丹顶鹤不止只有这两种姿态,还有很多高雅的姿态呢,一起来看一看。

(播放“水中捕鱼”、“悠闲漫步”、“追逐嬉戏”、“梳理羽毛”、“岸边戏水”等画面,在画面上方出现概括画面内容的四个字组成的词语,学生边尽情欣赏画面,边饶有兴致地齐读词语)

师:能根据画面内容,用“不论……还是……都……”来赞一赞丹顶鹤吗?

生:丹顶鹤不论是在草地上梳理羽毛,还是在天空中展翅飞翔,都显得那么高雅。

生:丹顶鹤不论是在空中迎风展翅,还是在水中嬉戏玩耍,都显得那么高雅。

生:丹顶鹤不论是在水中追逐嬉戏,还是在池边悠闲漫步,都显得那么高雅。

师:是啊,丹顶鹤无论什么样的姿态,都显得那么高雅,难怪这样惹人喜爱呢。

思考:理解“引吭高歌”、“展翅飞翔”、“高雅”的意思,并让学生感受到丹顶鹤的姿态高雅是阅读《美丽的丹顶鹤》第三自然段的一个难点。上杭县实验小学的伍建玲老师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不采用常用的词语解释,而是让学生据图找文和用动作演示来帮助理解,并创造性地引进丹顶鹤的各种生活画面,进一步丰富了学生对丹顶鹤无论在什么时候、在做什么事、都那么高雅,都那么引人注目的认识从而对“高雅”这一难以言传的词语有了更深切、更直观的感悟。更值得称道的是,画面上方出现了相关的四个字的词语,这既扩展了学生的语言积累,使学生感受到了语言的凝炼之美,又为学生用“不论……还是……都……”这一句式练说提供了语言素材。因为对二年级学生而言,仅靠画面说好这个较复杂的句子还是有一定难度的,现在有了教师提供的画面和相关词语,犹如有了说话的“脚手架”,言语表达自然就容易多了;这里的课外资料引进,其作用已不单纯是为了扩大学生的认知视野,更是为语言的学习、理解和表达服务,从而保证了学生的练说效果,使语言训练扎实、高效。

编辑短评:《阅读教学岂能忘“本”》通过对一次观摩活动的点评,指出在阅读教学中,语文的工具性不可偏废,要紧紧抓住“听说读写”等语文学习之“本”,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熊宁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8 06:05:00 | 只看该作者

“交流”好才是真的好



浙江绍兴县教师进修学校 周一贯(特级教师)



“交流”不算一个新名词,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一直就存在着物质和精神层面的种种交流活动。《现代汉语词典》对“交流”一词的解释便是“彼此把自己有的供给对方”。然而,“课堂交流”却有着特殊的含义,应专指在特定时空里,师生、生生之间围绕文本,目的明确,并以口语为主的多形式的交往活动。“交流”,不仅仅是一种基本的学习手段,更是现代人的一种重要能力。

笔者之所以认为“交流好才是真的好”,更是因为今天的语文课堂,“学生交流”这一块还远远没有到位。虽然在课堂上我们不乏听到“下面请大家交流一下”之类的教师话语,但大多是“虚晃一枪”,“课堂交流”只是一个停留在口头上的招式而已,未能体现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那么,从操作层面上来研究,课堂交流应当有怎样的实施方略,方能使其落到实处呢?

一、交流要定“质”

“交流”不算一个新名词,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一直就存在着物质和精神层面的种种交流活动。《现代汉语词典》对“交流”一词的解释便是“彼此把自己有的供给对方”。然而,“课堂交流”却有着特殊的含义,应专指在特定时空里,师生、生生之间围绕文本,目的明确,并以口语为主的多形式的交往活动。“交流”,不仅仅是一种基本的学习手段,更是现代人的一种重要能力。

笔者之所以认为“交流好才是真的好”,更是因为今天的语文课堂,“学生交流”这一块还远远没有到位。虽然在课堂上我们不乏听到“下面请大家交流一下”之类的教师话语,但大多是“虚晃一枪”,“课堂交流”只是一个停留在口头上的招式而已,未能体现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那么,从操作层面上来研究,课堂交流应当有怎样的实施方略,方能使其落到实处呢?

一、交流要定“质”

课堂交流,它应当有可供客观衡定的质量标准。这就首先要区别“课堂交流”与“提问应答”之间的区别。第一,提问应答常常是学生有充分的探究准备之后的主动要求和自我展示。第二,在传统的逐段讲问的课堂中,面对教师琐碎的提问,学生习惯于简单回答,往往只是从课文中找个词语或句子以读代答,很少有自己的见解和感悟;而课堂交流则应当以成段的话语,进行有头有尾、有理有据的阐述。如果学生不会交流,教师则应当引导学生逐步学会交流,而不能消解了“质”的意识,淡化了“引导过程”。第三,提问应答多数形成的只是师生双向之间的短距离交往,而交流则往往体现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思维碰撞,有助于激起头脑“风暴”。

一位教师在教学《鱼游到纸上》一课时,在结束前有这样一个片段:

师:在刚才交流时,许多同学提到了本文的那位作者,并且说是那位小作者,是这样吗?可以再作深入研究,深入交流。

生:我觉得是个小作者,就是那位小姑娘。

生:我觉得不是,应该是那位头发花白的老爷爷。

生:应该是人群中的那位青年才对。

师:意见不统一,说明我们还得认真读书。从课文中找到充分依据再交流。

生:(在读了一阵子后发言)我认为应该是那位老爷爷。是根据“我”在茶室喝茶这一点看出来的,老年人是喜欢喝茶的。

生:我从书中的插图看出来,你们看那位老爷爷用赞许的眼神看着聋哑青年,说明他喜欢这个小伙子,文章正是老爷爷写的。

生:又去玉泉观鱼,又去喝茶,这都是老年人的生活,所以作者应该是老爷爷。

师:大家读得认真了,找出了许多根据,这很好。如果能够把这么多根据连起来,有头有尾地说,这才是“交流”,谁来试一试?

从这个教例中说明了这位教师不仅注重交流,而且能够坚持“交流”的方向和要求,在个体零星发言、群体补充完善之后,再让个体作全面述说,体现了引导学生在交流中逐步学会交流的质量意识,这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8 06:05:00 | 只看该作者
二、交流要定“题”

课堂交流的呈现虽然可以分布于教学过程,但主要还是在深读探究阶段。这时的课堂交流能否到位,与探究题的质量是有重要关系的。这就是说,交流题要有较大的覆盖面(能涉及课文的大部分,有充分的思维空间),有较强的穿透力(能直击课文的要旨,有正确的思维定向),有较好的探究性(能引发疑窦,有合适的思维强度),有较浓的情趣味(能激起研读兴趣,有一定的思维诱力)。如一位教师教《赤壁之战》这一课,在第一教时学生识字学词、读通课文、初知大意、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进入了第二教时的深读探究,教师提出的探究题是:

1.为什么说火攻是个好主意?

2.黄盖假意投降,曹操为什么毫不怀疑?

3.还有哪些条件和安排对取胜有重要作用?

如此逐题的探究交流,虽已有别于逐段的琐碎讲问,但仍然不免割裂分离,缺少了整体解读思考的力度。在学生逐题交流时有的难免过于简单,有的又出现了很多的重复。而且探究题只限于课文内容的解读,而缺失了对探究过程和方法的启示。如果能够把它整合成一道体现三维目标的探究题,则会大大有助于提升课堂交流的质量。例如:“周瑜为什么说火攻是个好主意?又是怎样打胜这一仗的?请你选择其中印象最深的一个面,抓住课文的关键词句,说说自己的感受。”这里不仅包含了探究的指向,而且还有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以及对交流要求的提示。

三、交流要定“程”

交流是一个过程,而不应单一地急于去追求结论,甚至把凝固的结论强加给学生。所以,良好的课堂交流状态,它既是学生从不会交流到学会交流的方法掌握、提升过程,更是不同的认识相互排斥、冲撞、融合、认同的过程。课堂交流就要定位在这样的过程之中。

如教学《十六年前的回忆》这一课,在深读课文时,一位学生提出了疑问:“在那万分紧急的关头,李大钊同志有枪,可为什么不打敌人呢?”教师觉得这个问题有价值,关系到李大钊同志的革命精神和斗争策略,可以借此探究全文。便说:“这个问题提得好,同学们可以从李大钊同志被捕的背景和当时周围的环境,以及李大钊同志的斗争策略等方面去细读课文,深入探究。”于是便有了这样的交流场景:

生1:因为李大钊的儿女在身边(读课文中的相关句子),如果与敌人打起来,会关系到儿女的生命,所以不能开枪。

师:说得有道理。但仅仅是为了这个吗?交流要全面分析才好。

生2:我觉得不光是为了他的儿女,街头更有许多无辜的群众,李大钊当然不会和敌人打起来。

师:这是重要的补充,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可是……

生3:我从李大钊在法庭上、监狱里与敌人的斗争中体会到,李大钊需要保留揭露敌人阴谋的斗争实力(读课文句子),是不甘心被敌人乱枪打死的,所以没有开枪。

生4:李大钊是共产党的领导人,他不开枪不是因为怕死,而是要活下来继续和敌人斗争到底,唤起人民大众。这从后面的课文中就可以看出来。我觉得他很有斗争策略,确实是共产党的高级领导人。

师:你们能从全篇课文的整体着眼来分析问题,很好!

师:(问生1)现在,经过大家的补充交流,分析得就比较完整、深入了。你能把大家的补充一齐加进去,再来作一次具体的交流吗?

这位学生第二次交流,明显比第一次有很大提高,说得有头有尾,有理有据,赢得了大家的掌声。

四、交流要定“本”

课本是一课之本,也是学生深入解读产生感悟、引发体验之本。因此,课文的用词造句、语言示范,不可淡出交流圈。有些学生在交流时往往忽视了研读课文的词句,而习惯于用自己不规范的语言去讲情节,甚至凭感觉揣摩。这种习惯很不好,使交流消解了教材作为语言范本的作用。语文课有别于其他学科的地方便在于它不仅要使学生明白课文说什么(这是各门学科都要达到的),更要去品赏课文是怎么说的(这是语文课所特有的)。所以,“课文是怎么说的”,也就应当更多地体现在语文课堂的交流之中。

如在《林海》一文的探究交流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质疑,把“林是林,海是海,为什么要把‘林’比作‘海’,请从课文中找出依据来分析,交流自己的体会”定作探究交流专题,让学生同桌合作,自学准备。于是,在交流时学生根据教师再三强调要从课文中“找依据说体会”的要求,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我从‘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的确是林海’这个句子中,体会到大海是绿的,森林也是绿的。所以作者把‘林’比作了‘海’,给我很美的印象,真想有机会也去看一看。”

──“我觉得‘目之所及’这个词语用得很好,凡是用眼睛能够望得到的地方全是森林的绿色。这不但写出了‘绿’,而且更说明森林的辽阔无边。这一点和大海很像,大海也是目之所及,海天一色的。”

──“课文中有几句话我特别爱读。‘这里是落叶松的海洋。看,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那是些俏丽的白桦,树干是银白的。’我觉得这几句写得很美,把绿色的落叶松比作大海,俏丽的白桦比作银色的浪花。”

显然,能这样在交流中去赏析课文,品味语言,才是有浓浓语文味的课堂交流。

五、交流要定“量”

在学生自主读书、合作探究的课堂里,交流成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讨论、开掘和点拨、提升的平台。学生的解读感悟,教师的顺学而导,都得借重于这个平台,所以,交流就不能只是“蜻蜓点水”,也不可“虚晃一枪”,必须保证占有一定的时空的量,才能有充分的生成。

一位教师指导学生研读《台湾蝴蝶甲天下》时,让大家探究:“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台湾蝴蝶的美使你最受感动?有没有你觉得写得还不够的地方?你认为怎样写会更好?”教师的问题情境布置体现了辩证的理念,不仅为学生展示了欣赏的机会,也留下了可供批判、发展的空间。课堂交流很热烈,大多数同学当然是对课文优美文笔的赞赏,但有一位同学说:“我觉得课文写的‘它们成群结队在树木花丛间、山石溪水畔翩翩起舞’一句不够好,蝴蝶自由地飞舞会比排队飞舞更美。”这个意见是学生的自由感悟,教师对此千万不可忽视,因为这意见的背后潜藏着一个对词语理解错误的问题,即“成群结队”与“排着队”的混淆。前者只是指数量多,“结队”不是“排着队”的意思。这明显暴露出学生语文知识的缺陷,导致了其错误的理解,这正是语文教学最需要关注的问题,也是最需要教师顺学而导的地方,切莫让其在交流中悄然溜走。所以,交流的时空占有量不足,或教师轻易放弃了学生在交流中提供的宝贵的教学机遇,必然会严重影响课堂教学交流的有效性。

编辑短评:在今天的语文学习中,合作交流不仅是一种学习手段,也是应该培养的一种重要的语文能力。这篇文章从交流的质、题、程、本、量五个方面探讨了目前语文课堂上“交流”时所存在的主要问题,点明了交流在语文学习中应该扮演的角色、应该注意的问题和应该达到的效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熊宁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8 06:05:00 | 只看该作者
多主体参与,让评课引领教师前行



甘肃省兰州市张苏滩小学 王 丰



评课是一项有研究价值的课改研究课题,它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都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渠道获取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因此,注重教师、学生、专家、家长多主体参与评课,更会从多角度为教师的发展提供策略与途径,引领教师在反思中前行。

一、教师自评──鉴赏反思的平台

自评,就是授课教师在授课结束后,面对同行和专家评述自己的教学。这是执教者与专家、同行的对话,也是对自己课堂教学的总结与反思。一般,自评的内容包括对教材的分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的设计与实施情况,以及教学中的亮点与不足之处。自评时要注重把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与实际教学相结合,抓住教学中的得与失,有重点、有层次地进行评述,语言要精炼准确,切忌贪多求全或只评优点、不说缺点,让人感到不谦虚。另外,授课结束后要给执教者一段时间,让其对授课情况进行回顾反思。听后即评的课,一般也要留足2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执教者进行短暂的准备。只有这样,执教者才能客观审视。冷静分析,提升自评水平。

例如《我家住在大海边》一课,有位教师是这样教学的:前18分钟让学生读背课文、识记生字,后22分钟让学生思考爸爸可能讲的故事,并进行讲故事训练。

一天后的集体评课时,这位教师做了深刻的自评:课后我对教学效果进行了检测,结果令人吃惊,听写生率全对的学生只有47%,能流利读背的学生也达不到60%,带着不解我又认真研读了《语文课程标准》和教材,深深体会到面对一年级的学生,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太多,目标不集中,重点没有放在识字读文上,而且教学中没有确保“双基”底线,缺乏对每一位学生发展的关注。课堂反馈时只面向部分优等生,并被他们的精彩发言所“迷惑”,使得识字读文流于形式、缺乏实效。如果让我再上这一课,我会这样处理:1.先让学生自读课文,划出难字,自己想办法解决;2.让学生按“读文──读句──读词──读字”的过程,逐步缩小语境识字,并引导学生相机进行评价,给予出错的学生充分的时间读文。识字,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来;3.引导学生读背自己喜欢的内容,感受儿童诗的韵律,感悟课文的意境;4.引导学生质疑、解疑;5.把“讲故事”作为课后拓展的练习作业,让学生在课后编创故事,并利用活动课及课余时间进行表演。

这位教师的教后自评具有批判性、研究性。她通过反思提高了自身的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更新了观念,建立了更为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操作模式。

二、小组互评──开启智慧的大门

小组互评是教师间的一种相互交流、学习的有效活动。授课结束后,将听课教师分成若干小组,推选组长组织教师进行互评,最后集中反馈,这样有利于促进听课教师全员参与评课。这种多向信息交流,为授课教师提供了更多改进教学、全面发展的方法与策略。互评的过程又是评课教师相互学习吸纳、借鉴反思、提升发展的过程,它打开了教者和评者相长的通道,开启着教学智慧的大门。小组教师评议时要注意在认真听课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和侧面进行评析。既要看常规,又要看改革与创新;既要看预设,又要看生成;既要看教师的主体引导,又要看学生的自主探究……另外,评议时要善于发现教者的闪光点,并及时总结交流,对一些一时统一不了、争论不休的问题可待专家定论,对于教者的不足之处,应坦诚指出,并给予帮助指导。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某校《比画风》一课教学后小组教师的互评情况。

师1:本节课,授课教师将新旧知识进行了整合,通过让学生背诵和风相关的诗歌,来实现语言积累和导入新课的双重目标。但初步了解课文时采取齐读的方式却不利于学生在读中静心思考、发现问题,若采取自由读,效果会好一些。

师2:《比画风》一文没有插图,教师根据课文内容绘制插图,丰富了文本的内涵,并借助插图通过说、贴、演的形式深入理解课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说、贴、演时,教师只关注了个别好学生,在面向全体方面做得还不够。

师3:教师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展示对课文的理解,这很好。但通过找问句、找数量词所在的句子进行朗读,使得朗读内容被肢解得支离破碎。另外,让学生朗读时,没有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使学生无法静下心来走进文本,无法在感悟文本的基础上展示表达。而且,让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的朗读技巧指导,这种读是浅层次的,效果不好。

师4:课的结尾,安排学生说自己看到的风,这一环节,唤起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体验,学生谈得很投入,这是对文本的拓展,也使学生的口语表达得到了训练。若将说的内容安排学生在课后写下来,就能将说写训练有机结合,为以后的写话教学奠定基础。

教师们立足课堂,在小组内客观真诚地评课,既肯定了执教者的教学特色,又诚恳地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法。听了大家的发言,执教者饱含深情地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感谢大家,你们的发言,不仅让我发现了自己教学中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帮我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是啊,正是在这种小组互评中,提升了教师的认识,开启了教师智慧的大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8 06:06:00 | 只看该作者
三、专家点评──指点迷津的钥匙

专家具有专业的理论知识与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对课堂教学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面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师自评、小组互评中争论不休、难以定夺的问题,专家能够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层面,给予解答,并能提出指导性意见。所以学校邀请当地有名的特级教师、教研员、骨干教师参与评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指点教师教学迷津的钥匙,会使教师受益很大,能促使教师深刻反思、快速成长。

有位教师教学《海滨小城》一文时,让学生初读课文,并找出课文主要描写的景点后,在黑板上用纸条贴出了以下景点的名称:海滩、公园、街道、庭院。教师互评时,有的认为为了节省时间,用贴纸条的办法可行;有的认为应该由教师板书。大家意见难以统一。面对这一问题,专家的点评让大家迷茫的心扉豁然开朗:“这是一堂公开教学课,教师不用粉笔直接写,而是把课前早就写好的纸条往黑板上贴,是节省了课堂教学的时间,但这种贴的方式不宜多用。大家都知道,板书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教学手段。其一,能让学生看清教师书写的笔画笔顺,是一个写字教学的过程;其二,教师演示一手好字,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愉悦感,有利于沟通师生的情感,是一个审美教育的过程。用贴纸条代替板书,不但没有这些作用,反而有做作演戏之嫌。所以,还是用板书好。”的确,有时候,专家的一席话会解决我们内心多年的疑惑。

四、学生参评──洋溢童真的心语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一理念不仅要体现在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更应体现在教学评价中。让学生参与对教师课堂教学情况的评价,不仅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个性和人格,更能使教师通过了解学生的切身感受,发现课堂教学的不足,便于教师反思教学行为、变换教学策略、发展教学智慧。学生参评可以在授课结束后直接让学生谈课堂中教师留给他们的印象,谈他们参与学习的感受与收获,也可以设计表格让学生参与评课。如某校设计了如下评价表(见文后),通过让学生对自己学习情况的反馈和教师教学情况的评价,展示教师课堂教学的真实情况。

学生在反馈评价时虽然只打几个“√”,写几句简单的话语,但这些评价结果的产生体现着学生对课堂教学情况的认真审视和真实反映。这种评价是洋溢着孩子童真的心语,展示着孩子真诚的建议,是教师发现不足从而改进教学的重要依据。

五、家长助评──促进成功的助剂

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不仅要经得起校内师生的检验评价,更应经得起社会和家庭的检验与评价。作为家长,他们关注、支持学校的教育,他们是富有生命的个体,他们的知识、经验、兴趣、思维方式都不尽相同。充分利用家长的智力资源,让家长走进课堂,参与听课、评课,可以拓宽评价的空间,弥补学校师生评课的不足,有利于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

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某校家长开放日活动中,家长们听了《小小的船》一课教学后的精彩陈词:

家长1:《小小的船》是一首儿歌,教师读得很美,学生读得也很美。通过学习课文,孩子们理解了“弯弯的月儿像小船”这一比喻句的特点。如果在理解这一比喻句特点的同时,能让学生再说说弯弯的月儿还像什么?(像香蕉、镰刀……)学生思维的空间就会更开阔了,孩子们就会明白小船、香蕉、镰刀和弯弯的月儿之间也有着一定的联系。

家长2:老师把宇写在做好的星星里,让学生摘星星认字,激发了学生认字的兴趣,学生学得很积极。但理解“闪闪”一词的含义时,如果老师能事先准备一串小闪灯,挂在墙上,插上电源,通过直观可视的闪灯一灭一亮的闪烁来引导学生理解“闪闪”一词的含义就更形象生动了。

家长3:《小小的船》又是一首很好听的歌曲,学完课文后可以教学生唱这首歌,在唱的过程中,学生自然就会背课文了。

家长4:记忆生字时,老师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记,学生也说了一些很好的记忆方法,但有几个学生说“用小加大等于尖”来记忆“尖”,这种说法不太科学,教师应该及时纠正。

以上采撷的虽说只是几处简短的片断,但它充分展示了家长评课的意义。可以说,这是一种新的课程资源──“家长资源”,它挖之不尽、取之不竭,如同一股流进校园的清泉,正涌进课堂,帮助教师们反思前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8 06:06:00 | 只看该作者

开放的课堂需要见“好”就收



江苏省姜堰市官庄中心小学 丁正后



阅读是富有个性化的行为,阅读过程充满了创造。依据文本内容设计开放性的话题,培养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个性化阅读理解能力是新课标的一个基本理念。开放性的理念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发展了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促进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与文情文理的共鸣,使时下的阅读教学课堂呈现出气氛热闹活跃、对话多元深入、思维积极深刻的喜人场景。但是在课堂上“放”得多了,就势必存在一个“收”的问题,而这一点却恰恰被不少教师忽略了!面对热闹活跃的课堂,一些教师往往要么陶醉于学生回答的“精妙”上,要么中庸于学生解读的“创新”上,要么迷失于学生体验的“多元”上!致使学生思维停留在“粗放经营”甚至“违法经营”的层面,未曾达到开放性理念应有的效果。笔者结合具体的教例,谈几点个人的思考,求教于方家,为开放的课堂画龙点睛。

一、科学认识“活”与“效”的关系,由横向发散“收向”纵向发展

一堂课,学生学得怎么样,学生学到了什么,他们有没有进步或发展,这是课堂教学必须追求的惟一目标。课堂上的热闹与活跃只能为这一目标服务,即“效”是“活”的前提,切不可本末倒置。有一位教师教学生用“炒”组词,学生纷纷响应:“炒菜”、“炒白菜”、“炒土豆”、“炒黄瓜”。这样“炒”下去虽然课堂气氛活跃,但没有多大的意义,遗憾的是这位老师没有向别的方向进行引导。譬如,来一句提醒:“谁能把‘炒’字放在后面组词呢?”这样也许“小炒”、“爆炒”等词语会出现,假如再能出现“炒作”、“炒鱿鱼”等词语那就更好了。纵使学生说不出来,老师给予也未尝不可。这看似简单的提醒就是“收”,当学生思维停留在同一层面横向发展时,教师适时“收场”引导,可以拓展学生思路向多维度开启,从而多角度去思考问题。

面对开放性话题,学生受生理、心理、阅读视界等局限,很容易停留在横向思维的平台上,课堂上表现为活泼有余,实效不足。比如,面对时下课堂上流行的话题──“你读懂了(体验到)什么?”,学生的反应多半是积极而多元的。但他们的感悟大多又停留在初步感知的层次,只能抓住一些词句稍作思考,从中明白点滴。他们感悟的东西往往是分散的、零碎的,无法形成主旋律。显然,感悟不能只停留在读懂些什么、感受到什么这些浅尝辄止的层面上。此时就必须科学“收场”,把学生的思维由横向发散“收向”纵向发展。引导他们调用自身的知识能力、生活积累、情感体验等,对零碎的感受进行归纳整理,比较综合,真正内化文本价值,形成理性认识,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来欣赏一个科学“收场”的教学片断:

案例1:寓言《揠苗助长》教学片断

师:小朋友们,我就是拔苗人啊,你们说奇怪不奇怪,我花了这么大的力气,把苗往上拔,为什么禾苗都枯死了呢?你们能告诉我为什么吗?

[面向生活,引导学生从读者的角度去思考]

生1:老伯伯啊,怎么种田的人连这点知识都不知道呢?

生2:老伯伯,你错在不按庄稼生长的规律办事。

生3:老伯伯,庄稼生长 靠它自己,怎么能把它往高里拔呢?你一拔,它的根不是要断吗?

生4:老爷爷,帮助禾苗生长的想法是不错的,但你用的方法不对。你可以多施肥、勤除草!

师:小朋友们,我们变换一下,做做拔苗人吧。面对田里枯死的禾苗,听了人们的教育,你会怎么想?

[立足文本,引导学生从读者层面转向文本主人公(拔苗人)层面,发散思维]

生1:我真是太不应该了,怎么能不顾庄稼生长的规律乱干呢?花了时间,用了气力,还是吃力不讨好,我得接受教训啊!

生2:我真是太傻了,庄稼生长得慢慢来,我怎能焦急呢?结果花了力气,做了坏事,让人笑话。

生3:这样的傻事今后我再也不干了。

生4:看来,种地还要多学习学习,要按照规律办事。要不然,是会吃亏的。

师:不错,看到自己的错误。老伯伯啊,听了人们的劝说,知道了自己的错误,以后会怎么做呢?

[由表及里,从思想层面“收向”行动层面]

生1:我一定向老农学习。

生2:我会把地翻了,重种庄稼,然后加强管理,使庄稼获得好收成。

(其他学生发言略)

师:小朋友们,我们这里有这样的拔苗人吗?(生:没有)有没有类似的人呢?比如为了把事情快点办完,而用了一些傻办法呢?

[超越文本,从文本引向生活]

生1:有,我表哥平时不注意训练,体育达标验收那天早上,他很早就起床掷垒球,结果还是没有及格。

生2:我参加了学校美术兴趣小组,老师让我们从一些简单的图形画起,练好基本功,我就不耐烦,我心里想的不也是揠苗助长吗?

生3:我小姨吃减肥药,医生让她一天两片,可她一天四片,结果减出病来,进了医院。

(其他学生发言略)

师:学了这则寓言,你想告诉人们什么呢?

[回归文本,“收向”价值取向]

生1:不管做什么事,都要遵循规律,不能一时求快,好心办坏事。

生2:做什么事快一点是可以的,但要讲究方法。

(其他学生发言略)

面对学生热烈对话,教者头脑清醒,适时“收场”,巧用角色换位,不断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他们从一个思维层面进入另一个思维层面,推动学生在课堂中互动与对话,引导学生凭借已有的经验与体验,同化知识,运用知识,驰骋想象,抒发创意、张扬个性。整个学习教程流转自如,如行云流水,课堂教学之“效”可想而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1 07:3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