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教学热点讨论

[复制链接]
29#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5 07:04:00 | 只看该作者

让智慧之光照亮前行的路

──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寻求语文教学的真谛





在实践新课程的过程中,老师们都希望按照新课程理念来追求一种理想的课堂教学。其中,有经验,有困惑,也有反思。前不久,在一场题为“‘情感型课文’课堂教学研讨观摩会”的活动中,北京市崇文区教研室的吴琳老师和著名特级教师周一贯先生的现场对话,或许能给我们一些思考和启迪,使我们在实践中走出一些误区,从而以更稳健的步伐和更饱满的激情投入新课程。

(一)如何看日常课和观摩课

吴 琳:这两天,老师询问最多的是关于“如何看课”的问题。手机尾号是5621的朋友说:“我是来自苏州的一位青年教师,问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究竟怎样的课才算是好课?”

周一贯:“如何看课”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这两天我们共收到八十几条手机短信,其中很大一部分都关系到“如何看课”问题。我想说两点:第一,如何看日常课;第二,如何看观摩课。

我先说看日常课。我认为日常课主要应从三方面去看。

第一,要本质地看。课堂教学要看两个本质:一是学科的本质──是不是符合学科本质,二是学生的本质──有没有促进学生的发展。

每个学科都以自己的本质特征,与另外的学科相区别。语文课为什么不同于品德课,关键是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是“学语学文”。工具性也好,人文性也罢,总不能离开“学语学文”,丢失了、淡化了语文课的“学语学文”,也就失去了语文课的本质特征,就与思想品德课没有多大区别了。所谓学生的本质,就是要看学生有没有得到发展。关爱学生的生命发展,应该是我们语文课堂要解决的一个根本性的问题。

第二,要辩证地看。我认为“没有缺陷和遗憾的好课”是不存在的。反过来,“毫无启发性的差课” 也是不存在的。这里,应了一个普遍的规律,即不管你是怎样的特级教师,上出怎样的好课,总是“智者千虑,难免一失”。反过来,一般的老师上课,没有很丰富的教学经验,但往往也有一些地方,能给我们启示,也就是说“愚者千虑,总有一得”。

所以,我们既不能跪着听课,也不能骑着听课。怎么讲呢?对有些比较好的老师,我们青年教师往往是激动地崇拜,是跪着去听课的。这样做,失去了自我,失去了自己的思想。而另一方面,对一些上课的青年教师,我们又往往是骑着人家的脖子去听。这无论对语文教学研究,还是对我们自身的发展,都是不利的。我常常去听一些新老师的课,听了以后,觉得有些东西对我们还是很有启发的,我们听课时要有一种好的、辩证的心态,这样,对我们的帮助才会更大。

第三,要个性地看。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要尊重上课老师的个性,尊重他的个体风格。我们的课堂应该是个性化的,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个性,有不同的追求,如果我们过分地拿一个标准去套每一堂课,我们学到的东西就会很少很少。我记得有一首小诗说得很好:

天空宽容了彩霞,才有满天的绵锈。

大地宽容了江河,才有浩瀚的大海。

土地宽容了种子,才有金秋的收获。

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宽容一点呢?只要对我有好处,对我有启发,哪怕他有十点不是,二十点不是,我就“只取一瓢饮”,不是对我们也很有帮助吗?

第二部分,我想说说看观摩课。我觉得看观摩课和看日常课有些不同。

我给观摩课下了个另类的定义:它是在非常的时间里,在非常的空间中,由非常的人来执教的一个非常的课堂。我觉得很多问题都是从这四个“非常”中引出来的。比如说“非常时间”。刚才有些老师提到,本应是两个课时上完的,他怎么可以压缩压缩,变成一个课时就学完了呢?(众笑)这就是个非常的时间问题。授课教师觉得要把课上得精彩一点,而时间规定只能上4O分钟,所以教师就把两节课的内容放在一节课进行了。如果是日常课,就没这个问题。

吴 琳:这次大会,给所有的授课老师都是40分钟。

周一贯:是呀、所以老师没办法完成一篇课文。再比如“非常空间”,那么多老师来听课,要说老师一点都不紧张,是不现实的。还有“非常的人”,首先上课的老师是非常的。这么好的机会,谁能不考虑表现一下自己呢?(众笑)如果放在你身上,你做得到吗?我们人类最大的敌人是谁?就是自己。我们都是吃五谷长大的,要超越自我,非常不容易。所以,不管是怎样的观摩课,相对来讲.这种表演的成分总是多了一些。这我们可以理解,因为他是非常的人,我想要是让他上上家常课的话,他是不会这样做的,你说是不是?

吴 琳:是的,因为那时就没有这样的非常心态了嘛!

周一贯:另一方面,学生也是非常的。如果我是班主任,我教一个班,明天要把这个班借出去给别的老师上课,今天我肯定叫每个小朋友读了又读,讲了又讲,做好充分准备。所以我们看到的学生和我们日常见到的学生也不是一个样子的。我们平时能做那么多的准备工作吗?因此,我们看到课堂里面,两堂课的内容放在一堂课就学完了,识字不用搞,写词也不用搞,读通课文也没有问题,上来一读就是琅琅上口,一篇课文读下来,就像一江春水向东流。(笑声)

原因就是他是非常的人,不是我们日常课堂中的人。这样加起来,他的课堂就是非常的课堂。所以,我有一个理念,不晓得我们的青年老师能不能接受?

吴 琳:您请讲,周老师。

周一贯:我觉得什么是观摩课的最高境界?我认为观摩课的最高境界就是向家常课回归!当然,这个回归,不是简单的倒退,这一点要说明,而是在新的层面上,对家常课的认同。也就是说,观摩课应该近似家常课,又高于家常课。当然,这样的境界,我们都要努力地去创造,共同地去追求。这个问题我讲得太长了,谢谢!(掌声)

(二)如何看老一辈名师的课

吴 琳:非常感谢周老师。我想,我们青年教师在看课的时候,可能有些认识也是有失偏颇的。比如手机尾号是5396的朋友,他说“请问,对于五年级的学生还需要像靳老师那样指导学生书写课题,理解词义,进行一些属于低段该重点训练的内容吗?”周老师,您说,“指导学生写字、理解词义”仅仅是低年级的事情吗?高年级还要不要进行这方面的训练?

周一贯:就这个问题而言,我们倒真是可以体会到,老生代特级教师,他们更多地继承了我们语文教学的一些优良传统。小学的识字教学,绝对是非常重要的,而不是只有一、二年级才要解决识字教学问题。

吴 琳:是的,一些朋友发来了这样的手机短信:

手机尾号是6161的朋友,在听过贾志敏老师的课后,说:“虽然没有精彩的演讲和花哨的形式,但却是真正的语文课,真正的读书课,感谢贾老师!”

手机尾号是3279的朋友说:“听了老一代特级教师的课,觉得就该这样扎扎实实地上。他们对语言文字的分析虽然多了一点,但新一代特级教师的课堂感情色彩浓了,对语言文字的辨析、对比却相对少了,出现了基础知识不扎实,模糊感知的现象。我们该如何走好语言和情感兼顾的中间路线呢?”

我想,这位朋友的问题,也是我们一直梦寐以求的境界,也是我们需要不断探索的一个永恒的主题。

其实,于永正老师对教材的绝妙的处理,大家一定还都历历在目、还有贾老师、靳老师、支老师,他们在课堂上表现出的那种扎实的语言训练的功夫,都是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的。

我们的语文课程标准也好,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也好,绝对不是历史的虚无主义,不是对过去的全盘否定,它是一种扬弃,是在继承过去的很多优秀的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产生的一些新的思想。比如,老一辈特级教师,他们在课堂上所表现出的强烈的言语意识,是最值得我们学的,也是最需要我们在当前新课程理念之下进行反思的。又比如,他们对学生严格的要求,我记得教育家马卡连柯讲过这样一句话,他说:“我的教育,是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学生,又尽可能多地要求一个学生。”他是把尽可能多地“尊重”和尽可能多地“要求”结合在一起的,而不是一味地讲“尊重”,甚至在知识、能力方面也把自己摆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放弃了自己身为成人,身为教师的对学生在专业知识和情感价值方面的引领的责任。(掌声)

(三)如何解读文本

吴 琳:我整理了两天来大家发给我的八十几条手机短信,并作了简单的疏理。手机尾号是7498的朋友说:“我是一个刚踏上讲台的新教师,我们常碰到的问题是:不知道该如何在拿到文本后,对它进行解读和建构。常感觉自己挖得不够。”

是的,如果教师不能准确理解文本,就无法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谈多少“走进文本的方法和层次” 都是没有用的。周老师,关于“解读文本”,您能给老师们一些什么建议呢?

周一贯:好的,我是这样理解的。从这次活动展示的课堂来看,既有老生代的特级教师,又有中生代的特级教师,还有新生代的教师。我认为他们的课堂实际都存在一个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问题。

我们新生代教师的课堂,我认为有几个“多”。一个是课堂的时尚元素多。比如说音乐的元素、图画的元素、信息的元素等等。时尚元素多,课就比较活。第二是他们开发的资源多,视野开阔,这也是一个很亮的特点。第三是他们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具有亲和力,也许是因为年龄的关系,更具有一种与小孩子沟通的能力。但是他们也有欠缺的地方。至于欠缺的地方,我想就是刚才吴老师所说的,钻研文本的功夫还稍微差一点。很多青年教师反映“如何钻研文本”这个问题,说他们解决不了。

我们所听到的不少青年教师的课,其长处和短处是辩证统一的。我有一个说法,叫做“戏不够,资料凑。戏不够,课件凑。”这个“戏”就是文本,钻研文本的功夫不够,他就用很多很多的课外资料去补充、去凑。

吴 琳:这是您的独到见解。(众笑)

周一贯:“戏不够”嘛,他就“课件凑”。很多很多的课件都上去了,什么电影啦、录像啦都放上去了。

吴 琳:在周老看来,这是“戏”不够!(众笑)

周一贯:我觉得这是文本钻研得不够,深入不下去,那么课堂教学时间就多了,多了怎么办?就拿这些东西充斥进去。(众笑)

老生代的特级教师现在也有很多要向青年教师学习的。

首先,青年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本领,就值得我们学习。比如,我这样的人,写文章是不用电脑的,我也不上网,因为我的眼睛不好了。受到生命的局限,年纪大的人和年纪轻的人是不一样的,身体状况就不一样。所以,我觉得,对年纪老的人要适当宽容一点,因为年轻人以后也会老的。(众笑)我们也会跟不上青年人的。(掌声)

当然,对几位作课的老生代特级教师来讲,他们也应该尽可能地把这种现代的、确实好的教育技术掌握起来,这个当然也是应该的。另一方面,他们钻研文本的功底,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觉得,我们多看他们的一些成绩,对我们的成长没有坏处,只有好处。(掌声)

在课堂里,我们一听就可以听出来,一个教师钻研文本的功底深不深。当然,窦桂梅老师是另外一种情况。她既具有新生代一些特级教师的长项,钻研文本的功底绝对也是一流的。那是另类,是教师队伍中的另类。(众笑,掌声)

吴 琳:对,刚刚听了窦老师的《晏子使楚》之后,我们有位老师发来手机短信,说:“此课只有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众笑,掌声)

昨天,大家可能对孙双金老师的课印象较深。孙老师在上《送别组诗》中的那首《赠汪伦》时,有这样一个情节:

当时孙老师问学生“忽闻”是什么意思?怎么会“忽闻”呢?既然汪伦与李白是好朋友,为什么李白走了,汪伦早不来送,而非等到李白登上船了才匆匆忙忙地来送呢?当下,有个小朋友马上举手,孙老师说:“没那么快!这可是要动脑筋才答得出的。”在老师的指点下,学生开始小组讨论,讨论之后进行汇报。

生:第一,汪伦可能有事出去了,李白临行他才赶来;第二,汪伦想故意给李白一个惊喜。

师:了不起,第二个主意是哪个同学想出来的?

生:是我,我姓林。

师:林家之言。

就这样,在孙老师的启发下,学生开始有了张家之言、李家之言,一时间,思维开始活跃起来,涌现出许多“一家之言”,如:

生:有可能汪伦给李白买酒去了。

生:可能李白不忍心告诉情同手足的汪伦,为了不让汪伦伤心,不辞而别。

生:李白可能接到了皇帝的诏书,来不及向好朋友道别。

生:李白不想让汪伦破费。

生:也许汪伦是想让李白做诗给他。(全场笑声)

对这样一个思维异常活跃的场面,听课的老师不断报以热烈的掌声。我想,大家对这一环节一定还记忆犹新。对孙老师如何启迪学生的情智,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解读文本的历程,我们也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昨晚,我和孙双金老师就这个教学环节做了些交流。

孙老师说:解读文本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读的时候有没有问题,教学时是否关注学生的真问题,这些都关系到你教学的成败。他说,这个教学环节是他精心预设的,但课堂是千变万化的,至于你能不能启发得出来,如何引领学生达成预期的目标,运用之妙,全然存乎一心。

周一贯:是的。至于如何解读文本,我想再说两句。

首先,我认为,我们上好语文课,最重要的应该是钻研文本、把握文本,始终要把这个放在第一位。因为课文在我们小学语文教学中有三个特性:第一,它是我们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依凭,也就是说,我们所有的活动都要以文本为依凭,这是它的依凭性,是我们课堂赖以依存的一个物质基础。

第二,文本具有提前性,它在我们上课以前就已经存在了。它是由作家写的一篇美文或是一篇文学创作。它是客观存在在那里了,我们课堂教学只是把它作为一个例子。

第三,我们的语文课要学这篇课文的时候,文本就有了规定性。就是说在这个文本里面规定的适度地超越首先要建立在解读文本的基础上,不能丢开文本随意地去另外组织很多的教学内容。否则的话,我们还要什么教材呢?对不对?

所以,我认为文本对语文教学的依凭性、提前性和规定性,确定了它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除学生之外,它就是首要的了。我们要钻研文本,普遍的问题就是,我们往往停留在“课文说什么”这个层面。千方百计引导儿童去了解“课文说了什么”。其实在语文教学中,比“课文说了什么”更重要的,不仅是课文这样说,更是“课文为什么要这样说。”所以,课文说什么?课文怎样说?课文为什么这样说?是解读文本的三个层次。

我们一些青年教师,在经验不丰富的情况下,往往关注第一层意思──课文说什么?而对于“课文怎样说?”就没有咀嚼语言。“课文为什么这样说”更没有去深挖文本的内涵和语言的内涵。如果要解决如何钻研文本的问题,我想,大家是不是能够把精力指向后两个问题,即“课文怎样说”和“课文为什么这样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5 07:04:00 | 只看该作者
当然了,有的青年老师会说,课文中“为什么这样说”很多很多哩!这里我们不能面面俱到。但是,对每篇课文来说,我们应该选择两三个重点,也就是说你必须要找两三个生长点,这两三个生点点应该对整篇课文具有较大的覆盖面,有一定的穿透力,去重点研究“课文怎样说”和“课文为什么要这样说”。

课堂里,由于我们缺少了这个内容,只是停留在“课文说什么”,所以我们在备课的时候往往有一种感觉,好像备不出东西来。因为“课文说什么”这个问题很简单。备不出什么东西来,于是就去找课外的资料,去做一些课件,去把一些电影、录像,家常课他是不用的,弄来填满课堂教学的时间。这样的语文课给我们的印象是一个字:飘!世界名著《飘》,不扎实。(众笑)

吴 琳:《飘》可不是这个意思!(众笑)

周一贯:所以,我们听老生代特级教师的课,我倒是对大家有个建议:我们不要过多地关注他们不用课件什么的,我们可以更多地关注他们是怎么钻研教材的,对我们自己的专业发展能否吸收一点营养。对他们来讲,已经是我们的宝贝了。不管上苍如何照顾,生命都是有限的。所以我们要像珍爱遗产那样把他们珍留。(掌声)

吴 琳:真是这样。解读文本,钻研教材,对每一个语文老师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很关键的。一些青年教师听课,往往会更多地关注那些异彩纷呈的课件所带来的效果。

在这次观摩活动中,我们注意到,除了几位老先生以外,几乎所有的课都配上了音乐去激情,有的是配乐读,还有的是配乐写,有的课确实起到了激起、深化、提升情感的作用。以至于我们一些青年朋友,像手机尾号是6566的朋友,发来短信问:“王崧舟老师上的《长相思》那课,所配的音乐很好听,我们平时可以通过哪些渠道找到这类网站,能推荐几个吗?”

还有一些年轻的朋友也不断发来短信或拿着U盘跑到台上来,希望工作人员能够帮他们拷贝一些课件。

我想,关于配乐读书、写文,应该说有好处也有弊端,我们是不是不要过早地、过多地使用课件的刺激来帮助学生解读文本。

周一贯:更不要用这些东西来填补课堂。(众笑)

吴 琳:对,要避免学生的懂是因看课件看懂的、听音乐听懂的,而不是读书读懂的。

刚才我们大家也提到王崧舟老师的课,我个人认为,王崧舟老师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他不但懂得音乐的内含,更懂得用自己全部的生命和爱,引领孩子感受语文学习的过程。所以,我想,配乐不仅仅是一种形式,在它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语文教师全部的支撑和文化的滋养。

周一贯:对,其实就一句话,真正到位的备课,他不是用一个晚上的时间去备的,他是用一生去备的。我们创造的一堂好课,实际上它呈现的是一个教师一生的人文积累。(掌声)

(四)如何看待“诗意语文”

吴 琳:周老师,我们刚刚说到王崧舟老师,他的课给大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上个月,也是在杭州这个地方刚刚开了“诗意语文”教学研讨会,大家知道王崧舟老师实际上是“诗意语文”的领军人,在他的课上充分体现了他的这一教学主张。因此,很多老师在听课后发来手机短信,谈了自己一时的感受。

手机尾号是7101的朋友,说:“我觉得只有让孩子走进文本,读进去,让文字中的情去拨动孩子的心弦,才能上到孩子的心里去。几节不理想的课都是老师激动地表现,缺少的是孩子和文本的对话,而这恰恰是上好语文课的前提和关键,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这位朋友是江阴教师进修学校的费洁老师。

另外,手机尾号是9110的朋友,说道:“王崧舟老师的课感情浓烈,但这些浓烈的感情和华丽的语言是否也会让学生望而生畏,望尘莫及,从而影响他们的感悟?”

这里还有一位老师刚刚递了个条子上来,她说:“诗意语文当中,虽然反对唯美,但对文本的提升,是否走向一种优美的灌输?”

周老师,我知道崧舟老师对您是非常敬重的,因为我多次听他说过,您是他的恩师。今天崧舟出差在外,虽然他家住杭州,但却无法来到我们的会场,不然的话,我们有个现场的互动一定是非常生动的。我想是不是能请周老先生代替崧舟老师,解决一下刚才那些朋友的困惑?

周一贯:关于“诗意语文”,是最近王崧舟首创的一个概念,至少这几年没有人提过。现在这个概念得到了我们广大青年教师的呼应,我们应该看到这个状态。特别是《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杂志非常感兴趣,也在大力地推广这个课题。我觉得“诗意语文”的“诗意”,实际上是从荷尔德林的那句话得来的:“人类充满劳绩,仍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简单地说,“诗意” 不是一个新课题。我们一直以来都有这个提倡。八十年代,我和中生代特级教师贺诚写过的一篇评论文章,题目就是《诗化的语文教学》,我提的是语文教学的“诗化”。以后在《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上我也发表过一篇关于“诗意”的研究文章。所以,“诗意”是一直以来就有的。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很多人对“诗意”有一种误解。实际上“诗意”是什么?“诗意”是人与生俱有的一种智慧。一个人可以很少知识,但是他会有诗意;一个人可以很少能力,但是他会有诗意。

比如说原始人,在原始社会,他不识字,没什么文化,掌握的知识非常少,但是他可以富有诗意地想象。把他不能解释的各种自然现象,变成神话故事。这些神话故事,即使到了今天,我们仍然觉得它光辉灿烂。那么你说,原始人的知识水平有多高呢?他有多深厚的文化呢?可是他有诗意,他有诗性智慧。

再举一个例子,比如儿童的知识能力,根本不可能和我们成人相比,但是,儿童会比成人更具有诗意。所以,我们说“儿童是天生的诗人”,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诗意是人的天性,儿童比我们成人保留了更多的天性,原始人比我们现代人保留了更多的天性。所以,他们具有诗性智慧。可是,成年人面对各种生活的磨难,变得聪明起来了,天性就少了。现代人有了现代科学技术的武装,在红尘滚滚,物欲横流的社会里边,他们的天性也少了,或者是急功近利。

诗意根本不是我们刻意做作的东西,也不是我们需要去追求的一种高雅。所以,今天我们在理解“诗意课堂”和““诗意语文”的时候,我认为普遍存在一种“虚高化”的倾向。我们往往把自己欣赏的风花雪月、琴棋书画、粉沫飘香理解成一种诗意,这是一种误解。如果我们误读了诗意,我们就会忽略了发生在我们课堂上的真正的诗意。而把原本不属于我们课堂的诗意,强加给儿童。而忘记了小学语文是儿童语文。儿童是简单的,没有像我们大人想得那么复杂。他也理解不了我们大人可以深深体会的那种思想感情。

最近,我在《人民教育》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大概有一万多字,一共有5页。这篇文章的题目就是《论小学语文是儿童语文》,我认为我们今天的小学语文课,缺失了儿童精神,我们忘记了我们的服务对象是儿童。儿童思想单纯,儿童文化就是一种平等的游戏文化。我们把很多不属于儿童的,属于成人的那种思想感情,把很多不适合儿童的那种成人对高雅文化的要求正在错误地灌输给儿童,加速了他们早日失去童年。这不是一种好现象。(掌声)

吴 琳:关于“诗意语文”的探索,老师们可以再读一读2005年10月的《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那里面用了三分之二的篇幅展现了诗意语文的探索之路,读了之后,大家可能会对“诗意语文”的理念会有更多的体悟。

吴 琳:老师们,在本次活动中,我还收到了很多短信,其中不少朋友发来自己的感受,很有真情实感,令我们十分感动。

手机尾号是5529的朋友说:“吴老师:早上好!我们来自江苏,是向学校请事假自费来参加活动的。是对教学的炽爱和对名师的敬仰才得以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我很是感恩。在教师成长方面,专家们能否给我们几点宝贵的建议?”

周一贯:我觉得我们青年教师应该是专业成长的一个最好的时期。这里说一千道一万,就是我们要做一个有思想的老师。我认为别的都是次要的,关键是要有思想。正像一位前人所说的,人类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有思想。我们要做一个有思想的青年教师,我们一定要把我们的教学当成一种研究来做。

吴 琳:老师们,本次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已近尾声。在意犹未尽的回味中,您也许会想到自己的课堂。在语文教学的探索之路上,我们仿佛置身于茂密的原始森林,那里没有现成的路,必须靠自己去寻找、开辟出一条路来,但走着走着,我们便会发现一个脚印,一块用过的木柴,一个刻在树上的记号。于是,我们知道了,曾经有一些相似的灵魂在这森林里行走,我们的灵魂特立独行但又不是形单影只。

老师们,让我们带着几分收获,带着几分思考,带着美好记忆,走向属于我们自己的那一方教育沃土,去实践新的课程理念,去不懈地追求教育的理想。今天,我们是在山脚下分手,总有一天,我们会在山顶上相遇。让我们用执著与激情努力登攀,去领略语文教育的无限风光。

(全场起立,长时间热烈鼓掌,久久不肯离去。)

(以上文字由梅林整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5 07:05:00 | 只看该作者
静下心来学语文



吴 琳



很怀念我中学时代的语文老师赵慧文女士。她五十多岁,身材矮小,稍胖,脸上还有几粒黑痣,留着永远不变的齐耳短发。她的声音好听极了,每一句话都那么富有感染力,总是能够抓住你的心。听她上课,连最调皮的男生也不会开小差。她常常娓娓道来,总能把你心中的期待表达得准确到位,描述得淋漓尽致,让你随着她的言语,或忍俊不禁,或怦然心动,或潸然泪下。就是从那个时候起,我开始酷爱读书。后来发现,我当时读的书,竟然都是她在语文课上引用过、讲解过或是不经意间提起过的。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我便以为,语文就像滋润心田的山泉,应坐在幽谷中静静地听。学习语文,好比听泉,而语文课堂,便是那山泉流过的地方。

遗憾的是,如今当我们走进小学语文课堂,却常常被嘈杂与喧嚣扰得透不过气来。

一位教师执教《让我们荡起双桨》,刚刚读了课题,便让学生拍着手,走下座位,挤到讲台上唱起歌来,乱哄哄的。这位教师以为这就是引领学生进入了学习情境。

一位教师执教《再见了,亲人》,让学生扮作志愿军、小金花、大娘……分别来体验送别场面,把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和生命凝成的情谊,演得像儿戏,热热闹闹,使人感到很不严肃。

如果说这样的“喧嚣”是直接作用在学生身上的话,那么另一种“喧嚣”,则是源自教师自身了。

曾听一位同行讲起某教师执教《十六年前的回忆》一课,该教师在讲李大钊被捕一段时,让学生表演,并给“李大钊”戴上礼帽,给“特务”戴上大盖帽、墨镜,拿上玩具手枪。在引起哄堂大笑的一场荒诞剧之后,教师还嫌学生演得不到位,顺手从学生头上摘下一顶大盖帽戴在自己头上,端着玩具手枪,笑嘻嘻地过了一回演员瘾。

在一个数百人参加的教学观摩会上,一位教师的教学语言极为夸张,声音忽高忽低,激动处捶胸顿足,甚至在表扬学生时猛拍学生屁股,说累了拿起讲座上的矿泉水一饮而尽。整堂课置教学内容固有的情感基调于不顾,肆意张扬“个性”。学生不时捂嘴偷笑,听课教师瞠目结舌。

如此种种,把语文课糟蹋得体无完肤。这不禁使人要问,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到了靠如此“表演”来赢得喝彩,换取“轰动效应”的地步,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又谈何教育功能?谈何教育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呢?

我曾有幸聆听哈佛女孩汤玫捷的英文演讲。能够抓住听众的,除了她充满智慧的演讲内容外,还有她很高的语文素养。在演讲中,她的仪表、动作、语音、语速,一切都那么自然、协调,使人深感现代社会的人才再不是“敏行讷言”,而是“敏行善言”。这也带给我们以启发,那便是语文教师应以怎样的素养走进课堂,担负起语文教育的使命。

至少,我们可以丢掉那些远离语文本体目标的荒诞的表演;至少,我们可以抛弃那些表面浮华、目中无人的做秀。我们让学生爱上语文、爱上读书的那个理由,不应是教师的生拉硬拽与课堂上的花样翻新。

还是让我们的学生在那山泉流过的地方,静心听泉吧。让孩子们潜心读书,静下心来学语文,是我们的责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5 07:05:00 | 只看该作者

送与奖的哲学



费 慧



学校聘请一位外籍教师教学生口语。

一次,老外买回一大袋小地球仪,准备当奖品发给学生。一个老师的小孩看见,便想请他送一个玩玩。他不肯。小孩把当老师的母亲请来。同事不好意思开口,便让我“代劳”。

我对老外说:“这是本校老师的孩子,你送他一个吧,反正你的地球仪最后都要送出去的。”他仍然不肯。我“开导”他:“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国人讲究一个‘情’字,送礼是联络感情的重要方式。你在外国任教,要入乡随俗。一个小地球仪不值什么钱,但作为礼品送出去,那就是礼轻情义重。”说到这个份上,他仍坚定地摇着头。我生气了:“你真不给面子,一个小地球仪值多少钱?现在人家来找我,你不给,人家会认为我没尽力。”

老外想了想,说:“你让那小孩说5个单词,我就给他一个。”这不是成心为难人吗?一个上幼儿园的小孩,哪会说什么英语?但是,既然老外肯送了,那就赶紧想办法吧。好在小孩很伶俐,一教就会,不到5分钟,5个英语单词全会说了。老外除了白送一个地球仪,还高兴地低下头,亲了亲小孩的脸。

这让我很纳闷:与其如此,何必当初?我问他为什么多此一举?他说:“白送东西给人,是对人的一种侮辱。因为‘送’的意味是施舍,即把对方当成乞丐;而那小孩很可爱,决不应该侮辱他。只有在别人取得成绩时,我们才能把东西送给他,这是对人的一种鼓励。作为一个教师,永远只能‘奖’不能‘送’。”

我的心里一下子装满了敬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5 07:05:00 | 只看该作者

“拍拍手”和“跺跺脚”



佚 名



有一个叫德皮勒的青年,他是教文学的老师。

这天,他走进教室,看了几眼墙上画的彩色人像和明丽风光,对同学们说,如果感到幸福就拍拍手,他想用这种方法激发同学们的想像力和敏感性,让同学们学会表达。大家纷纷拍手,兴奋的跟着德皮勒做着,德皮勒也高兴极了。可班上有一个男孩却紧抿嘴唇,一声不吭,一只手放在口袋里,表情甚至有些愤怒。德皮勒再三问他,他就是不说话。德皮勒尴尬的布置了作文题《幸福》后就下课了。课后,德皮勒把男孩叫到办公室,男孩还是不说话,一只手依旧插在衣袋里。后来,德皮勒从一个女生那里知道,“男孩叫詹姆斯,他的右手以前触过电,被切断了。”听了这话,德皮勒的心猛然一缩。晚上,德皮勒专门把詹姆斯的作文本抽出来。第二天,德皮勒像什么都没发生过,平静的走上讲台,把作文本发下去。直到最后五分钟,他说:“我们重复一下昨天的动作好不好?”同学们齐答,“好!”“但是,我们稍稍修改一下,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跺跺脚。来,老师带头。”德皮勒老师带头跺起脚来,非常地用力,左右两只脚一起动着,看上去非常滑稽,因为他跺起脚来,像是罗圈腿。

一分钟后,教室里响起了暴风雨般的跺脚声。其中,德皮勒老师听到最特别的一个声音是詹姆斯发出的。詹姆斯那天跺脚的声音最大,并且眼睛里含着泪。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因为德皮勒老师给詹姆斯的作文打了从事教育工作以来的第一个99分,并且在詹姆斯的作文本里留了一段话:

“为什么没有给你满分,是因为你为了身体的不幸福,而拒绝了让自己的心感到幸福。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注意到你的德皮勒老师其实是一个截去左脚的人,那背后,也有老师的不幸故事。但是,他并未拒绝让心去感受幸福。所以,他虽然选择了做平凡的文学老师,却仍然认真地、快乐地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5 07:06:00 | 只看该作者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仍需要“讲”



朱瑛



我曾多次置身不同级别的观摩课、研讨课、公开课。在感受新理念给语文教学带来深刻变化与旺盛活力的同时,在珍视学生独特感受、理解与体验的同时,在师生、生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在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接受或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同时,亦感到我们下少教师很怕讲,能“少讲”则“少讲”,能“不讲”则“不讲”。听课中,我们就经常看到教师让学生讨论讨论、表演表演,却少有学生的诵读,少有教师的课文解析,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浅尝辄止,停留在表面。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也就是说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到底要不要讲?究竟应该怎样讲?请看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的一段话:讲当然是必要的……问题可能在如何看待“讲” 和“怎样讲”……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 这个目标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由这段话看来,教师并不是不能讲,不要讲,而是要“精要地讲”,再说,只让学生各抒己见而没有老师精要的讲授和适时的点拨,学生的思维不可能深入;只让学生想象体验而没有教师开启智慧的引导,学生的创新精神很难得到培养;只让学生诵读感悟而没有老师的品词析句,学生的学习势必缺少深度和广度。可以说,没有教师的讲,学生就如同在平地上兜圈子,因为没有经历跋涉和历险,所以就没有智力加工的过程,就没有情感体验的高峰,就不能领略到知识世界的美妙风景。由此看来,阅读教学应在学生充分读书的基础上,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段,品读、细思、揣摩、体悟,该细嚼的地方还它个细嚼。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要从教学规律和学生实情出发,精心选择和设计好自己的“讲解点”。要使自己的“点讲”能更好地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更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更能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那么,何时点讲为要呢?

第一,讲在学生“对话”对而不明时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这是阅读教学全新的理念之一。这一理念倡导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形成、情感的沟通都可在对话、交流的过程中完成。它认为语文教学可以在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与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与体验,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实现积极、有效的对话。这种对话很显然是“对”而有益的,但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与认知局限,往往对文本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涵义理解不透,即对而不明。此时,有效地讲解或点拨诱导就成为必要。如教学《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第1自然段。教师首先让学生与文本对话,然后以“你读懂了什么?” 交流对话体验。学生有说“小村庄很美”的;有说“小村庄空气清新”的;有说“小村庄河水清澈见底”的……而第1自然段的教学目标旨在让学生透过文字“看”到一个美丽的村庄,并以此为基础与最后被洪水毁灭进行对比,说明大量砍伐给大自然带来的巨大危害。但学生读书以后只说了几个空洞的词。学生的认识是模糊的,语言表达是苍白的。生生、生本对话后的理解体验是肤浅的。此时,教师的“出手” 引导正是时候。教师可以这样引导:“会读书的同学,透过文中的一个个词语,就能看到小村庄原先那美丽的景色,请你试试看”。在学生与文本再次对话后交流:“谁能告诉老师,你从文中的哪个词看到了什么?” 这样教师依据文本特点,将“词语”作为感悟的支点交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词语的意思,展开想象,“看到” 小村庄的美丽,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双向沟通,同时为后文小村庄的毁灭引起学生心灵上的震撼作好铺垫。

第二,讲在学生“体验”不到时

语文教学中,学生以文本为载体,引发对文本蕴含的思想感情的品味,从而获得对文本内涵的深刻体验。可是这种体验在学生阅读实践时往往体验不到。那么,怎么“讲” 才能使学生体验到呢?较好的途径是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感受体验。如教学《林海》“木材”部分时,我让学生抓住作者的联想,体验大兴安岭确有兴国安邦的意义,进而体验到作者对大兴安岭的喜爱之情。学生开始只知道我国许多省市用过大兴安岭的木材,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桌椅、板凳……许多都是用大兴安岭的木材做的,而对它有兴国安邦的意义体验不到,表达不出。于是,我先让学生品味“它的美丽与建设结为一体”一句,说说我们看到的哪些建设要用到木材。学生从高楼大厦、矿井铁路、桥梁隧道说到我们日常的生活用品,而这些木材许多又是来自大兴安岭,这样学生渐渐体验到大兴安岭美得并不空洞,它的美丽与建设结为一体,它建起了高楼大厦,架通了桥梁隧道,建成了矿井铁路,变成了桌椅、板凳。而这一切能使国家经济腾飞、兴旺发达,能使人民安居乐业。而国家强盛了,在世界上的地位就提高了,外国也就不敢欺负我们国家了。大兴安岭为祖国建设、人民生活作出了如此巨大的贡献,它具有兴国安邦的意义。

第三,讲在学生“探究” 不出时

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之一。学生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活动,获取知识和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增强问题意识,培养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当探究的问题深、难、宽时,探究起来就有一定的困难,就会不完全,就会卡壳。此时,教师不能袖手旁观,而要提供资料,适时引导、讲解,指导学生获取问题的结论。如教学《将相和》,在让学生探究将相最后和好的原因(思想基础)时,学生有的说“廉颇彻底认识到自己错了,所以到蔺相如门上负荆请罪”;有的说“因为廉颇能知错就改”;有的说“因为蔺相如不计较个人得失,原谅了廉颇的言行”等等,学生的探究总是在认错、谅解上兜圈圈,始终没有探究出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思想基础)是“将相都有一颗爱国的心,都能以赵国的利益为重”。此时,教师可点讲“当时泰国为什么不敢进攻赵国?将相不和,受损的是‘将’?是‘相’?还是国家?” 这样,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不仅自己解决了问题、得出了结论,更重要的是探究问题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提高。需要说明的是,探究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完成某一课题,从事专项研究,而是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不要片面理解,以为探究就是要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去搞发明创造,去搞科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5 07:06:00 | 只看该作者
第四,讲在对多元解读有曲解或误解时

阅读教学“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表明语文新课程发生了由过去照搬教参“定论”,强制灌输“一元解读”,到现在倡导在师、生、文本对话基础上的“多元解读”的变化。但是,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对“多元解读”的过热追捧,对“独特体验”的过分珍视,导致语文课上对文本价值取向的曲解或误解。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不是引导学生根据课文自身提供的信息,追求作品内在意义与读者外赋意义的统一,而是完全漠视文本自身存在与其呈现的意义,任由学生误解甚至曲解作品的内涵,甚而还把这当作学生创造性的体验成果;二是教学中对文本意义的漫无边际的任意衍生,导致文本价值取向的失落,即在多元解读的“幌子”下语文课上的阅读感受成为名副其实的“思想的跑马场”。这样的曲解与误解显然有悖于尊重多元解读的本意,也不利于学生对教材的真实理解,不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对此,作为语文教师,对这种曲解与误解现象要大声说“不”,并用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去影响学生。如教学《去年的树》,在交流阅读感受时:

生1:鸟儿对着灯唱歌,说明鸟儿信守诺言说话算话。因为它答应给树木唱歌,就算历尽艰辛,也非要找到树木不可。

生2:鸟儿不怕苦不怕累,找呀找,找到火柴点燃的灯,最后唱起去年的歌给灯光听,课文用这件事教育我们要珍惜朋友间的友情。

生3:我从课文中体会到了树木的伟大,他为了人们能点燃灯,宁可燃烧自己。

生4:读了课文后,我觉得那些砍树的人真可恶,他们不但破坏了自然环境,而且破坏了树木与鸟儿的友情。

生5:《去年的树》这篇课文就是要我们不要破坏环境。

生6:树也想信守承诺,他是被人类砍走的,是身不由己。

从学生的交流中我们能看到文本的价值取向越来越失落。《去年的树》所要表达的就是“诚信”。鸟儿信守诺言,去年答应要给树儿唱歌,今年无论如何一定要找到树,哪怕已经做成火柴,已经化为火苗。这是文本的人文导向。生2.生6的理解从多元的角度讲是可以的,但生3.生4.生5的理解就不能视为多元了。教师应明确地给予否定,并指明正确答案。假如把文本的价值取向比作一个靶子,那么多元理解就如同靶子上大小不同的圆环。打中靶心就是准确理解了作者与编者的价值取向:打在靶心的外围,不论是七环八环,还是三环四环都可以肯定。如果脱了靶,那就不对了,就是曲解或误解了,教师就要“讲” 就要“引”,就要纠偏,因为“多元解读”必须在求对的情况下才有价值。

第五,讲在品析重点词语时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它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但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对重点词、句、段的感悟、品析往往比较肤浅,与文本对话的质量不高,收获也不大,长此以往,语文素养必受影响。怎么办?我以为,此时教者应将重点品析与整体感悟紧密地结合起来,让品析促进感悟,深化感悟。如教学《荷花》中“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一句,我们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品析。

师:你觉得这句话中哪个字写得特别美?

生:我觉得“冒”字写得美,到底美在哪儿,我也说不清楚。

师:说不清楚是正常的,你能觉得“冒” 字写得美已经很好了。请大家想一想,“冒”字还可换成别的什么字?(学生分别换成了长、钻、伸、露、探)

师:作者没有用这些词,而用“冒”,肯定有他的用意。自己用心读读前后几句话,体会一下,你觉得怎样的长才可以叫“冒” 出来。(学生分别说出:使劲地、不停地、生机勃勃地、喜气洋洋地、兴高采烈地……)

师:分别把这些词填到原句中,再来读读、悟悟、(学生读)

师:多么可爱的荷花啊!大家看,一个“冒” 字,不但把白荷花写活了,而且使白荷花变得更美了……

这样,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抓住“冒”字,分析比较,揣摩品味,不仅感受到了语言之美,文章意境之美,而且感悟到了作者用词之妙。应该说这种精彩片断的赏析,重点词、句的揣摩,不同于传统的冗长、繁琐的语言分析,它是含英咀华,涵泳吟诵,是师生与文本的一种精神相遇,心灵交流。

当然需要“讲”的地方远不止这些,诸如;

1.自读之前的启发讲:即在学生自主阅读之前,简明扼要地揭示阅读要点和重点,揭示阅读方法、经验与注意事项。

2.疑难问题的明确讲:当学生在课文理解上遇到疑难时,教师要鲜明地讲,从而为学生解难释疑,让学生正确理解、领悟语文内容。

3.合作中的提示讲:当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不能抓住重点、有效合作时,教师要进行提示性讲解,以使合作有效、深入。

4.总结时的补充讲:在总结一节课、一篇课文的阅读情况时,在学生概括、总结的基础上,教师要及时进行补充,以进一步进行提炼与归纳,从而使总结更加完整、准确。

需要指出的是,在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课怎么“讲” 亦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更不是要重走繁琐分析的老路,而是要继承语文教学一些本质的东西,摒弃形式主义的做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3 22:1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