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陷阱解读:
案例中教者利用课堂上学生与文本对话过程中产生的感悟,生成了新的教学流程,引导学生用批判的眼光审视文本,并获得了与文本价值取向有一定距离的体验,且借着“创新”的外包装,体现出教者对学生“独特感悟”的珍视。
可是,在珍视这样的独特感悟背后,有着怎样的潜台词呢?作者许地山作此文的社会背景及他借此文自喻的心路历程,都被教者像埋花生一样,深深地隐藏起来。将文本从它植根的社会土壤中全盘抽出,置于现代社会,学生还能获得对文本价值取向感同身受的领悟吗?真如学生感悟的那样,就应该用一篇现代版的《石榴赋》或《苹果赋》来承载。
一位特级老师在谈及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与把握文本价值取向的关系时,作过一个非常贴切的比喻:文本的价值取向好似靶子,学生的感悟如同打靶,十环当然最佳,七环八环是对的,三环四环也可以,但如果完全脱靶那肯定是必须否定的。然而,在这位教者“现场生成”的课堂中,笔者发现,他已经改变了“靶”的位置,学生打中的是教者心中的“靶”,而非文本作者心中的“靶”。
钱梦龙先生在《为语文招“魂”》一文中谈到:民族语教育正是语文教学的“魂”之所系。语文教学认定了民族语教育这个目标,多一些对民族传统、民族文化的“尊重”,也就找到了语文教学的“魂”!笔者以为,“尊重”意味着对文本的态度,对作者的态度,对渗透于文本当中的作者的“心魂”的态度。支解或曲解都只能导致误解。当学生的感悟出现偏差的时候,确实是动态生成的良好时机。如果教者多一些对文本的认识,就不会推波助澜,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引入歧途,最后把语文的“魂”都丢失了。
矫正策略:尊重文本,智慧引领
任何一个文本,必有其植根的土壤,如果我们用今天的观念来看待《诗经》中的故事,或理解《罗密欧与茱丽叶》的悲剧根源,无疑会贻笑大方。作为语文教材的文本,自然也会呈现这一特质。如果语文教师只能看到作为物质存在的语言文字,而看不到产生这一物质存在的历史渊源,那就如同只看到模特身上的衣服,而不了解设计师是何人,更不了解其设计意图。
众所周知,许地山所处的中国,当时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急需各类有用的人才,而当时的许多公子少爷们天天醉酒欢歌,置国难于不顾。面对这样的现实,许地山的父亲,一个有着强烈爱国之心的民主人士,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扎扎实实地学点本领,为国家为民族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做个有用的人。所以在百忙之中,父亲挤出时间参加“收获节”,并拿花生与苹果石榴对比,表达他的殷殷期望。作者一生铭记父亲的教诲,为教育披肝沥胆,为救国奔走呼号,最后终因劳累过度而病逝。联系这一切,再看文中重点句“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不禁对先生肃然起敬。作者在乎的是对社会对他人的默默奉献,不在乎的是别人对己的态度,这与两者兼得,境界又高了一层。先生笔名“落花生”刚好与文本题目一致,也不是一个偶然的巧合,这是作者以物自喻,彰显自己做人的态度。要知道,在那个水深火热的时代,有多少仁人志士和先生(落花生)一样为大义、为国家、为社会“藏而不露,只求奉献,不求索取”啊,哪怕这索取的仅仅是旁人因看见“体面”而产生的“爱慕之心”。
课例中的教者,无视于这一切,实不可取。当然,如果我们能根据课堂上学生的质疑,进行恰如其分的引导,那么,生成出的价值取向定会走向与文本契合的地方。
生:像苹果和石榴那样,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的人,我觉得他们既好看又有实用,比“花生”那样的人更好!
师:同学们,其实花生那样的人就是作者那样的人!让我们先来看看作者是怎样的人吧!(简介作者生平)
师:(质疑)在作者的心里,和讲体面相比,更重要的是什么?
(学生展开小组讨论)
(参考反馈:是教书育人,是为抗日救国奔走呼号,是开展各项教育工作,是为发动更多的人参与救国……)
师:是呀,和这一切相比,讲体面已经变得微不足道了。再读读这个句子,你们觉得和苹果、石榴、桃子相比,谁更可敬呢?
生(读):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类似于案例中的《落花生》里“话人生”的教学情景,我们见过很多,且在教学进程中多会有学生提出诸如“做人要像苹果、桃子、石榴那样,不但外表好看,而且实用”之类的与文本价值取向向背的观点。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解读?出现了这样的解读后教者该如何引领?语文学科是人文学科,人文学科的价值在于树立学生正确的理想、信念,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等。学生在解读文本中认识出现偏差不足为怪,一方面因为人们的价值观念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当时的观念,现代人接受起来有一定难度;另一方面是学生的知识、经验、认识、理解等有限。但作为教者,对文本的价值取向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不能随波逐流,而要像“矫正”中的教者那样,用自己的正确解读,对学生加以智慧的引领。
因此,与文本对话,绝不只是要求学生去感受去体验,更重要的是教师要用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去引领学生。如果教师本身对作者的写作目的、情感脉搏、表达方式等解读不到位,甚至有误,那么,如何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怎能实现“多元解读”与“一元解读”的契合?以其昏昏怎能使其昭昭?没有高建屋瓴,怎能不误入陷阱?
把功夫用在课外,深入解读文本吧!没有对文本的深入解读,根本不会有课堂上的智慧引领;没有对文本的深入解读,根本不会使课堂上的生成精彩;没有对文本的深入解读,根本不会实现对文本的尊重,对语文的尊重。
陷阱三:随波逐流的课堂生成,无法接近文本的精神核心
个案呈现:《小珊迪》
(教者引导学生感悟全文,体会小珊迪的悲惨命运。板书:( )的小珊迪。)
师:同学们,读了课文以后,你认为小珊迪是个怎样的人呢?请在括号里填上相应的词,并在课文中划出相应的句子,读一读,读出你对小珊迪的感情。
(学生默读课文,并作相应记号,片刻后反馈。)
生:我感到小珊迪很冷。(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相应句子。)
生:我觉得小珊迪很饿。(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相应句子。)
生:小珊迪很可怜,他又冷又饿,为了一个面包,苦苦哀求“我”买他的火柴。
师:你的眼睛真有善于发现。你怎么看出他是在苦苦哀求“我”呢?
(指导学生阅读珊迪与“我”的几次对话,练习分角色朗读。)
生:我觉得小珊迪很诚实,他被车撞了,还不忘让弟弟小利比来还我的钱。
师:你能看出珊迪的诚实,你也是个诚实的孩子。
生:珊迪真是个苦命的孩子,自己就很小,还要照顾弟弟,被车撞了,也只能在家里等死。
师:你被珊迪的命运打动了吗?你能读读珊迪最后的几句话吗?
(指导有感情朗读。)
生:珊迪的心地非常善良。临死前,他不关心自己的生死,只关心弟弟以后由谁来照顾。
生:我有补充意见。这说明珊迪特别疼爱弟弟,把弟弟的生活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
师: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孩子,他的结局如何呢?
生齐:他死了!(师指导学生多次重复读此句,现场可以感觉到孩子们哽咽的声音。)
陷阱解读:
本课例始终处在生成的状态中,老师设置了一个大问题“( )的小珊迪”作为教学背景,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感悟文本,然后根据学生的反馈,随波逐流,体会到何处就读到何处,课堂教学呈现放任自流状态。如此“随缘”式的处于“生成”状态下的课堂教学,学生摄取的关于珊迪的信息约有“寒冷、饥饿、可怜、苦命、诚实、善良”等词语,这些词语如蜻蜓点水般地立于文本表面,无法帮助学生触及文本的精神核心。所有的语文老师都非常清楚,珊迪的悲剧实则是社会造成的悲剧,只可惜这位老师碍于生成的状况,又不能对课文作过多的分析,不便“明言”哪!由于过于依赖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教者的主导地位遁于无形,才导致课堂的零散及大大低于预期的现实。如果有大胆的学生,站起来质疑珊迪的死因,无疑拨云见日,教者会窃喜:终于找到了一个最佳的生成契机,可以说出自己早就想说的话。可是,尊重了生成就等于尊重了文本,尊重了语文吗?没有教师的引导点拨,随波逐流的生成也能够水到渠成吗?答案不言自明。
过份迷信生成的艺术,而忽视学生主体地位与教师主导地位的平衡,只能使语文课处于热闹但却低效的状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