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教学热点讨论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08-11-9 07:26:00 | 只看该作者
“感性语文”读解观之弊



考察时下“感性语文”理念指导下的语文课堂,我们发现教师在读解文本时有两种倾向。一是教师的读解敞开了多元读解的滥觞之门,陷入了相对主义的泥潭。学生不论怎么读解,教师都鼓励的现象屡见不鲜;二是一意觅寻作者原意,使尽招数让学生“感同身受” “披文入情”,追求“言如已出”“意如心生”,过分地追求入情入境,(这类老师装备的是仰视作者的“解码器” )钱正权老师说,体会得太深,如果又跳不出来,也未必是好事,但鲜有人接纳这一金玉良言。这也正如利科尔所认为:理解不是要将自己回置于原初的语境中,挖掘文本背后的意义。



  “感性技术”支撑下的语文课堂需要怎样读解文本?我们来看窦桂梅老师的一个教学例子。她执教的《秋天的怀念》在文本的阐释上是丰满的、多元的,是确定与不确定的统一、她紧紧扣住“好好活”,并以此为支点,把文本的理解建立在作者的生活背景中,亲自访问石铁生尊重作者的创作意图。又从文本出发,联系上下文深入理解“扑”“忍”等语句,链接与《秋天的怀念》有互文关系的《合欢树》等,推动文本的解读。多次抓住文本的空白,让学生与文本做着自由的游戏中参与意义的建构。特别值得我们学习的是,窦老师对文本的延伸意义的阐释:由文本中我要好好活,我们兄妹俩要好好活,延伸到我们所有的人都要好好活。正因为她有了正确的文本解读,创设的情境,引导学生体验、感悟煸情等“感性技术”,成了文本视域与学生视域融合的手段,而不是单一追求作者原意的帮凶,也不是学生读解滥觞的借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文本读解走多远,语文课堂就可以走多远。



综合许多老师的成功案例,我们是否可以悟到这样一个结论:教师从文本出发,尽量尊重作家创作意图,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文本意义的建构,兼顾文本审美和思想教育价值,确实是读解课文的有效方法。只有正确的读解了文本,“感性技术”才会在课堂上如虎添翼,如鱼得水。







“感性技术”的理性实质



“语文是感性的”这一理念,激起了语文教学反理性浪潮。提倡“感性语文”的许多教师,以为“感性技术”超然理性之外。但是只要我们认真地思考,我们就不难发现,“感性技术”具有理性的特征。认清“感性技术”自身的理性特征,对教师正确地运用这些技术是有益的。



理性地珍视文本



乍一看,“感性技术”不食理性烟火,其实只要我们作一番审视,就能发现:教师有意识的为“感性技术”穿上了感性的外衣,在教学中这些技术比较好地保护、珍视了文本的感性存在。因此我们认为,教师理性地珍视文本的感性存在,是“感性技术”潜在的主要特征。特级教师王崧舟在执教《长相思》一词时,让词理智地活在诵读中,流淌在诵读中。他先后安排了四次不同类型的想象──读词后谈印象是一种再造想象;听诵读看画面是一种表现想象;听音乐写故园是一种创造想象;多维度问作者是一种角色想象。在其它“感性技术”的支持下,王老师理性地呵护了词的整体性和生命性,保护、珍视了文本的感性存在,显露了他的语文教学的才情。正是这份才情,赢得了语文的芳心,赢得同行的尊重。



感性与理性交融



让我们再来欣赏王崧舟老师在执教《长相思》一词时的一个细节。



师:好了,王老师提两个问题,看看你对这词大概的意思掌握了多少。



师:第一个问题听清楚:作者的“身”,身体的“身”,身躯的“身”,作者的身在哪里?身在何方?孩子你说。
  生:作者的身在山海关外。
  师:请站着(没让这个学生坐下),山海关外。谁还有不同的继续说?身在哪?来,请你说。
  生:作者的身在前往山海关外的路上。
  师:路上,请站着。继续说,你说。
  生:作者的身在山海关。
  师:山海关,你站着。谁还有不同的理解,身在何方?来,你说。
  生:他的身在山海关那边。
  师:山海关那畔,那么“山一程”身在哪?还可能在哪?孩子你说。
  生:他的身可能在山上。
  师:那是怎样的山?
  生:是非常高。
  师:好,非常高的山上。在崇山峻岭上。那么“水一程”呢?他的身还可能在哪?
  生:他的身可能在船上。
  师:身可能在船上。是的,那么“夜升千帐灯”呢?他的身又可能在哪?
  生:他的身可能在营帐里面。
  师:营帐里面,请站着。孩子们,这里站着一,二,三,四,五,六,七位同学。作者的身在哪儿?七位同学就是作者的身经过的七个点,他经过了崇山峻岭,他经过了大河小川,他经过了山海关外,经过了军营的帐篷,他还经过了许许多多的地方,这就是作者的身在何方。一句话:“作者的身在征途上”。



  王老师理性地提问,引领学生理性地表达自己的感性感悟。 站着的七个同学是纳兰性德身在何方的形象化,具体化,是教师精心预设而为学生留下的感性解诗的入口。从王老师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实施“感性技术”的过程,是理性与感性的交融过程



“感性技术”的突围方向



“感性技术”要突出重围,使语文课堂走出高原现象,获得更大的发展,我们认为在树立正确的文本观,读解观,认清“感性技术”自身特点等的同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动情与现实接轨



巴赫金说“思想”是作家刻画描绘的主要对象。《语文课程标准》显然认识到这一点,《语文课程标准》在三学段中提出:“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古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我们认为在读有些文章时,要让学生在读中受到感动、激动、悲愤等平复之后,“用了‘玩’的心情,冷静地去对付作品。” 应让学生清醒地站在现实里对文本的情、人、事、景、作一番思考、尝试着批判地接受,而不仅是让学生与作者有同样的思想与情感,否则我们将把学生的脑子作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钱正权老师说,跳出来思考的越深,收获越大。(体验、感悟等,应是跳出来的前提)也只有这样,文本的人文精神才会化为学生的血肉,语文学习也才更有现实意义。正如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曾说:“弹琴不能徒恃感觉、敏感。那些心理作用太容易变。从这两方面得来的,必须经过理性的整理、归纳,才能深深地化入自己的心灵,成为你个性的一部分,人格的一部分。”



窦桂梅老师执教的《秋天的怀念》,没让学生停留在感动、满足于震撼上。“窦老师校友家的事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窦老师看似简单的这一句话,把学生引向真实的生活世界,使学生体会到:心里的残疾比肢体的残疾更可怕,我们作为一个正常人是多么幸福,要好好活!我们在面对困难时,要好好活……这是“准备式”的学习,毫无疑问是很有价值的。话说回来,追求与现实接轨并不排斥有的文章的教学停留在熏陶感染、感动的层面,应根据文本、学生、社会实际等情况而定。



内容与形式结合



歌德说“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有心人得之,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秘密”。其实,文本的言语形式有着巨大的认识和审美价值。《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王尚文教授说:“言语形式是言语的高级形式。”“语文教学可以从言语形式入手。”我们认为这正是当前语文教学的软肋,那种只重内容的感悟,轻言语形式的学习,使语文成了有残缺的“人”,使语文成了自己都不认识自己的“人”。



文本内容地感悟与言语形式的学习是完全可以统一的。我执教《忆铁人》一文时,是这样引导学生品味“哦?……咳!”这一句的,首先以朗读为手段,指导学生感悟铁人晃然醒悟之状及后悔之情。接着让学生补写出省略号里铁人的神态,心理活动,想到的画面等。然后将省略号换成学生写的内容让学生再读。最后让学生说说是写出美,还是省略号省略掉却在脑中浮现的美。从而感受到这么写更有真实感,更有想象的余地,是惜墨如金之笔。学生从中积累了感性运用语言文字的经验,增进了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



语像与情意俱得



有专家说,语文教学要重视言语视像,认为言语视像地获得比文本语意的获得更有意义。我们不否认言语视像诸如润物细无声等巨大作用,然而,对文本的感悟只停留在视像上,学生的体验是肤浅的。从感性得来的东西必需在理性的炉中整理、归纳,才会化入心灵,融入骨髓。其实追求言语视像与情意俱得也是完全可以统一的,只是有时重于语意,而有时重于语像,有时与情意俱得。比如我在教学《庐山云雾》天池云海这一段时,先让学生谈一谈读了这一段的感受,让学生扣住自己有感悟的词句理解云海的壮观,(当然不是死扣)接着教师配乐范读、为学生配乐读,使学生仿佛来到天池与作者一起欢呼、一起惊叹、一起赞美……



总之,“感性技术”和支持它的理念,要清醒地认识自我,扬已之长,弃已之短。悦纳其他先进理念,把根扎在教育心理学、语言心理学和文学知识等沃土中,才能为语文课堂再换新颜,再立新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8-11-9 07:26:00 | 只看该作者
小学语文有效课堂的标准探寻



天台县洪畴小学 周兆金



摘要:怎样的语文课是一堂有效的课?笔者认为,一堂有效的课首先应关注学生的发展,学生要有兴趣,要积极参与,努力提高单位时间里的工作效率;其次,有效的课应是朴实的课,是原生态的课,使好课人人都能上;最主要的一点,有效的语文课应体现语文的价值,要注重语言实践,要在语文课中让学生有语言的积累。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有效教学 课堂标准



在新课改的实践中,对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的一些因素已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可,如充满个性的琅琅书声,基于文本的阅读体验和扎扎实实的语言训练等,但对于标准问题的探讨也一直没有停过。到底怎样的语文课才是一堂好课,是一堂高效的课,专家们的观点似乎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在对待语文有效课堂的评价标准上,我认为,语文教学是否有效,可以从三方面去审视:1.这堂课是否关注学生的发展,是否关注效益意识;2.这堂课是否朴实;3.这堂课是否体现语文价值。其中第一点体现了语文教学的课程目标,而且体现了在单位时间里的工作效率问题;第二点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原生态,使好课人人能上;第三点体现了语文课堂教学所特有的价值。从目前的研究和实践来看,我以为下面这几点可以作为有效课堂的标准来参考。



一、有效的课是一堂不累的课



用累与不累来区别课的好坏和有效程度,主要是考虑到我们课堂教学的立足点应该是“人”,而不是物化的知识。一堂语文课的意义不仅局限于教给学生某些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利用优美、富有激情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一堂课的有效与否,不是上课的老师说了算,也不是评委说了算,最有发言权的应该是学生。如若学生始终能被精彩的课堂所吸引,在强烈氛围的渲染下不知不觉地度过40分钟,学生在一堂课中始终兴趣盎然,积极参与,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那就是一堂有效的课。



1.学生兴趣高,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学习的效率,以往有些语文课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主要原因在于有些教师的教学模式过于呆板,或过于夸大语文课的作用,教师求全、急燥的心理过于严重,给学生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使学生产生了厌烦的情绪。



有效的课堂,学习的兴趣不只是一两个人的兴趣,也不是一些尖子生的兴趣,而是全体学生的兴趣。不管学生的语文基础怎么样,教师心中都要有一种“全人”发展的观念,努力促使自己的课堂能使每一个人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实现这样的发展观,要求教师对全班学生应有全面的了解,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驾驭课堂的能力上,都要作出一定的考虑。



2.学生能积极参与。



不累的课堂不是表现在学生很悠闲,无所事事,而要看学生是否能积极参与。状态良好的学生,总能积极踊跃,满怀激情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正是这种高度的参与使他们忘却了疲劳,因此,他们的学习是主动的,而且是高效的。



评价学生的参与状态,我们可以看学生是否全程参与学习;也可以看学生是否踊跃举手发言,是否兴致勃勃地阅读、讨论;也可以看学生是否积极投入思考或自觉进行听、说、读、写等语文实践活动;还可以看有没有一些学生,在小组学习讨论时,给予别人指点帮助或大胆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等。



3.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



一堂不累的课因为有学生的参与而变得实在,也因为有学生个性的张扬而变得生动。我们在听课的时候,留给我们印象最深的往往不是老师的教法,而是一些学生出乎意料的回答。我们在称赞别人孩子聪明的时候,不妨反思一下自己是怎样为了成绩而把学生教成书呆子的。“横看成岭侧成峰”,学生也渴望在课堂教学中把自己的感悟表达出来,教师鼓励他们把自己独特的见解表达出来,他们就会入景入境地读,入情入理地说,课堂也就变得丰富多彩,充满活力。



提倡个性化阅读,切忌毫无边际,为了课堂的一时热闹,不去正确地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例如《落花生》一文,虽然拿花生跟苹果、石榴比较,但在赞美花生的同时也决无贬低苹果、石榴之意,《狐狸和乌鸦》一文写了狐狸用各种手段骗了乌鸦的肉,表现的是狐狸的狡猾而绝非聪明。







二、有效的课是一堂朴实的课



叶澜教授指出,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是“常态性”,这种课是平时都能上的课,而不是很多人帮你准备,然后才能上的课。现在的一些公开课,就一堂课而言,它是高效的,在教育理念上,确实给我们听课者起到了引领的作用,但他们为这一堂课而做的准备工作却几倍于平时的课前准备,是平时的教学中无法效仿的。也有的公开课,是对设计的一种重演,课堂变得太完美,没有一点差错,缺乏真实感,使我们看不到学生在课堂中真正的成长和进步。因此,有效的语文课堂应是原生态的课堂,“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提质量”才是语文课堂的改革方向。



1.目标简明,内容简约。



新课标提出三维目标的要求,但在实际操作中,有这样几种错误的走向。一是训练目标不明,三维目标只是抄在备课本上的摆设,根本没有心思去领会,以至“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二是三维目标不知如何落实,最后只是重了知识轻了其它;三是“胡子眉毛一把抓”,为了给听课者留个好印象,追求课的花哨,三维目标有意扩大,课外知识大量扩充,喧宾夺主。目标定得不明,内容就会取舍不当,这几种倾向,要么课堂密度太小,效率低,要么密度太大,无法落实,这些都是造成语文课堂低效的原因。



三维目标看似各有侧重,互不关联,实际上则是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协调统一的。在一堂课中,三维目标往往需要以“一维”作为突破口,以此来实现三维的联动,而并不是面面俱到,机械地体现。因此,一堂朴实的课,要求教师在设计时做到目标简明,内容简约,从而使听课者感到中心明确,重点突出,留下较深的印象。



2.教法灵活简便,媒体运用适度。



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的教师就在教学设计时非要搞出个小组合作,或者提出一个“你们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来读”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可以唱,可以跳,可以画,以示在教学中贯彻了新理念。实际上,教学方法是为目标服务的,有效的课堂并不是方法越多越好,或者说方法越新越好。我想,教学方法应是按照学生的学习起点、教学的内容与目标进行选择,灵活简便一点,实用就好。“探究式”和“接受式”这两种学习方式没有哪一种绝对的好,哪一种绝对的不好,关键要受学生的欢迎,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



多媒体给语文教学惹祸的事件并不少见,过分地推崇多媒体,势必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评价多媒体在一堂课中的作用,应该审视多媒体的运用是否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否起到了简便快捷的作用,特别要走出为用而用,盲目“拿来”,以辅代主、忽视文本等几种误区。



3.教学过程不必追求过分流畅。



一堂课如行云流水般地进行,听课者肯定会有一种置身其中,非常愉悦的感觉,如果设计的问题多多,搞得教师自己都没有了方向,或者设计的问题稀奇古怪,学生不知所云,教学进程磕磕碰碰,这样的课注定要失败。“文似看山不喜平”,过分流畅的课也不见得好,过分流畅,要么问题太简单,要么这是一堂经过排练的表演课。因此,教学过程的流畅是相对而言的,我想,一堂有效的课,它的教学过程流畅应该表现在问题设计上清清楚楚,让人一目了然,并且富有层次性,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得到,教学过程要允许学生出错,允许沉默,让人看到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步和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8-11-9 07:26:00 | 只看该作者
三、有效的课是一堂能体现语文价值的课



我们经常说语文要教出语文味来,要能体现语文的价值,语文味该怎样教出来?语文的教学价值该怎样体现?这几个问题,目前一线教师非常关注而且极力想在操作层面上弄明白。历史上语文课曾经上成思品课、常识课、鉴赏课、故事课,其重要原因都是没有准确地把握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课程的性质弄明白了,语文该教什么也就明白了。找到了语文教学的价值所在,语文教学也就有了方向。



1.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课程的性质实际上不是我们一线教师所要研究的,现在还有许多教师在刊物上发表自己所谓独特的见解,只承认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或人文性,我看这样对课堂教学毫无益处。前一阶段语文重视了语言文字训练,但又觉得单搞训练语文课很是无味,而现在的一些公开课又是“得意而忘言”,只重视内容理解和人文感悟,忽视了语言的理解和运用。因此,语文老师目前只有把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和有效的人文教育真正结合起来,才能使语文课堂重焕生机。



人文教育到底该怎样体现?语文价值又如何真正得到落实呢?关键都是要看语文课堂教学的定位是不是在“语言实践”上,因为运用语言文字是一种技能技巧,要在实践中多练,让学生的语文能力在反反复复的听说读写中慢慢形成,逐步提高。所以,一堂有效的语文课要看学生有没有充分地读,有没有读和写的结合,有没有掌握一些自己读懂语文的方法。



在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语言实践上,我认为,教师首先要仔细揣摩文本的内容,关注作者是运用怎样的语言、方法和形式来表达情感的,自己读不懂,又怎样教学生呢?其次要找到训练的点,有经验的老师教学之所以有效,是因为他们能找到典型的字词、典型的句段,让学生举一反三,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重视语言积累。



“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住歙张”,古人学习语文强调读得多,记得多,这样才能博闻强记,厚积薄发。现在的语文教学也有与此相通的道理,我们把语文课堂教学定位在语言实践上,而学生在语言实践过程中,不管是理解,还是表达,都需要充实的语言积累作后盾,因此,重视语言积累,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途径,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一堂有效的语文课,肯定要有语言实践,也就一定要有语言的积累,一节课中,学生该记住的东西就要让他记住,会认的字,会写的字词,要求背诵的篇章都尽量在课堂内完成,让学生在课堂内就感受到成功感。不要把这些任务留到课外,使语文教学走到高耗低效的老路上来。力求把课外的时间用在广泛阅读课外书上,让学生在博览群书中提高语文能力。



一堂有效的语文课,归根到底是在追求语文教学的效率、效益和效能上,在具体的标准及其评价体系上,应该是开放的、多元的,绝不能用一把尺子、一种刻度来衡量,只有形成更多的共识,才能更有利于新一轮语文课改的推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8-11-9 07:27:00 | 只看该作者

小学语文有效课堂的标准探寻



天台县洪畴小学 周兆金



摘要:怎样的语文课是一堂有效的课?笔者认为,一堂有效的课首先应关注学生的发展,学生要有兴趣,要积极参与,努力提高单位时间里的工作效率;其次,有效的课应是朴实的课,是原生态的课,使好课人人都能上;最主要的一点,有效的语文课应体现语文的价值,要注重语言实践,要在语文课中让学生有语言的积累。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有效教学 课堂标准



在新课改的实践中,对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的一些因素已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可,如充满个性的琅琅书声,基于文本的阅读体验和扎扎实实的语言训练等,但对于标准问题的探讨也一直没有停过。到底怎样的语文课才是一堂好课,是一堂高效的课,专家们的观点似乎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在对待语文有效课堂的评价标准上,我认为,语文教学是否有效,可以从三方面去审视:1.这堂课是否关注学生的发展,是否关注效益意识;2.这堂课是否朴实;3.这堂课是否体现语文价值。其中第一点体现了语文教学的课程目标,而且体现了在单位时间里的工作效率问题;第二点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原生态,使好课人人能上;第三点体现了语文课堂教学所特有的价值。从目前的研究和实践来看,我以为下面这几点可以作为有效课堂的标准来参考。



一、有效的课是一堂不累的课



用累与不累来区别课的好坏和有效程度,主要是考虑到我们课堂教学的立足点应该是“人”,而不是物化的知识。一堂语文课的意义不仅局限于教给学生某些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利用优美、富有激情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一堂课的有效与否,不是上课的老师说了算,也不是评委说了算,最有发言权的应该是学生。如若学生始终能被精彩的课堂所吸引,在强烈氛围的渲染下不知不觉地度过40分钟,学生在一堂课中始终兴趣盎然,积极参与,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那就是一堂有效的课。



1.学生兴趣高,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学习的效率,以往有些语文课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主要原因在于有些教师的教学模式过于呆板,或过于夸大语文课的作用,教师求全、急燥的心理过于严重,给学生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使学生产生了厌烦的情绪。



有效的课堂,学习的兴趣不只是一两个人的兴趣,也不是一些尖子生的兴趣,而是全体学生的兴趣。不管学生的语文基础怎么样,教师心中都要有一种“全人”发展的观念,努力促使自己的课堂能使每一个人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实现这样的发展观,要求教师对全班学生应有全面的了解,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驾驭课堂的能力上,都要作出一定的考虑。



2.学生能积极参与。



不累的课堂不是表现在学生很悠闲,无所事事,而要看学生是否能积极参与。状态良好的学生,总能积极踊跃,满怀激情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正是这种高度的参与使他们忘却了疲劳,因此,他们的学习是主动的,而且是高效的。



评价学生的参与状态,我们可以看学生是否全程参与学习;也可以看学生是否踊跃举手发言,是否兴致勃勃地阅读、讨论;也可以看学生是否积极投入思考或自觉进行听、说、读、写等语文实践活动;还可以看有没有一些学生,在小组学习讨论时,给予别人指点帮助或大胆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等。



3.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



一堂不累的课因为有学生的参与而变得实在,也因为有学生个性的张扬而变得生动。我们在听课的时候,留给我们印象最深的往往不是老师的教法,而是一些学生出乎意料的回答。我们在称赞别人孩子聪明的时候,不妨反思一下自己是怎样为了成绩而把学生教成书呆子的。“横看成岭侧成峰”,学生也渴望在课堂教学中把自己的感悟表达出来,教师鼓励他们把自己独特的见解表达出来,他们就会入景入境地读,入情入理地说,课堂也就变得丰富多彩,充满活力。



提倡个性化阅读,切忌毫无边际,为了课堂的一时热闹,不去正确地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例如《落花生》一文,虽然拿花生跟苹果、石榴比较,但在赞美花生的同时也决无贬低苹果、石榴之意,《狐狸和乌鸦》一文写了狐狸用各种手段骗了乌鸦的肉,表现的是狐狸的狡猾而绝非聪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08-11-9 07:27:00 | 只看该作者


二、有效的课是一堂朴实的课



叶澜教授指出,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是“常态性”,这种课是平时都能上的课,而不是很多人帮你准备,然后才能上的课。现在的一些公开课,就一堂课而言,它是高效的,在教育理念上,确实给我们听课者起到了引领的作用,但他们为这一堂课而做的准备工作却几倍于平时的课前准备,是平时的教学中无法效仿的。也有的公开课,是对设计的一种重演,课堂变得太完美,没有一点差错,缺乏真实感,使我们看不到学生在课堂中真正的成长和进步。因此,有效的语文课堂应是原生态的课堂,“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提质量”才是语文课堂的改革方向。



1.目标简明,内容简约。



新课标提出三维目标的要求,但在实际操作中,有这样几种错误的走向。一是训练目标不明,三维目标只是抄在备课本上的摆设,根本没有心思去领会,以至“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二是三维目标不知如何落实,最后只是重了知识轻了其它;三是“胡子眉毛一把抓”,为了给听课者留个好印象,追求课的花哨,三维目标有意扩大,课外知识大量扩充,喧宾夺主。目标定得不明,内容就会取舍不当,这几种倾向,要么课堂密度太小,效率低,要么密度太大,无法落实,这些都是造成语文课堂低效的原因。



三维目标看似各有侧重,互不关联,实际上则是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协调统一的。在一堂课中,三维目标往往需要以“一维”作为突破口,以此来实现三维的联动,而并不是面面俱到,机械地体现。因此,一堂朴实的课,要求教师在设计时做到目标简明,内容简约,从而使听课者感到中心明确,重点突出,留下较深的印象。



2.教法灵活简便,媒体运用适度。



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的教师就在教学设计时非要搞出个小组合作,或者提出一个“你们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来读”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可以唱,可以跳,可以画,以示在教学中贯彻了新理念。实际上,教学方法是为目标服务的,有效的课堂并不是方法越多越好,或者说方法越新越好。我想,教学方法应是按照学生的学习起点、教学的内容与目标进行选择,灵活简便一点,实用就好。“探究式”和“接受式”这两种学习方式没有哪一种绝对的好,哪一种绝对的不好,关键要受学生的欢迎,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



多媒体给语文教学惹祸的事件并不少见,过分地推崇多媒体,势必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评价多媒体在一堂课中的作用,应该审视多媒体的运用是否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否起到了简便快捷的作用,特别要走出为用而用,盲目“拿来”,以辅代主、忽视文本等几种误区。



3.教学过程不必追求过分流畅。



一堂课如行云流水般地进行,听课者肯定会有一种置身其中,非常愉悦的感觉,如果设计的问题多多,搞得教师自己都没有了方向,或者设计的问题稀奇古怪,学生不知所云,教学进程磕磕碰碰,这样的课注定要失败。“文似看山不喜平”,过分流畅的课也不见得好,过分流畅,要么问题太简单,要么这是一堂经过排练的表演课。因此,教学过程的流畅是相对而言的,我想,一堂有效的课,它的教学过程流畅应该表现在问题设计上清清楚楚,让人一目了然,并且富有层次性,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得到,教学过程要允许学生出错,允许沉默,让人看到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步和成长。







三、有效的课是一堂能体现语文价值的课



我们经常说语文要教出语文味来,要能体现语文的价值,语文味该怎样教出来?语文的教学价值该怎样体现?这几个问题,目前一线教师非常关注而且极力想在操作层面上弄明白。历史上语文课曾经上成思品课、常识课、鉴赏课、故事课,其重要原因都是没有准确地把握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课程的性质弄明白了,语文该教什么也就明白了。找到了语文教学的价值所在,语文教学也就有了方向。



1.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课程的性质实际上不是我们一线教师所要研究的,现在还有许多教师在刊物上发表自己所谓独特的见解,只承认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或人文性,我看这样对课堂教学毫无益处。前一阶段语文重视了语言文字训练,但又觉得单搞训练语文课很是无味,而现在的一些公开课又是“得意而忘言”,只重视内容理解和人文感悟,忽视了语言的理解和运用。因此,语文老师目前只有把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和有效的人文教育真正结合起来,才能使语文课堂重焕生机。



人文教育到底该怎样体现?语文价值又如何真正得到落实呢?关键都是要看语文课堂教学的定位是不是在“语言实践”上,因为运用语言文字是一种技能技巧,要在实践中多练,让学生的语文能力在反反复复的听说读写中慢慢形成,逐步提高。所以,一堂有效的语文课要看学生有没有充分地读,有没有读和写的结合,有没有掌握一些自己读懂语文的方法。



在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语言实践上,我认为,教师首先要仔细揣摩文本的内容,关注作者是运用怎样的语言、方法和形式来表达情感的,自己读不懂,又怎样教学生呢?其次要找到训练的点,有经验的老师教学之所以有效,是因为他们能找到典型的字词、典型的句段,让学生举一反三,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重视语言积累。



“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住歙张”,古人学习语文强调读得多,记得多,这样才能博闻强记,厚积薄发。现在的语文教学也有与此相通的道理,我们把语文课堂教学定位在语言实践上,而学生在语言实践过程中,不管是理解,还是表达,都需要充实的语言积累作后盾,因此,重视语言积累,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途径,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一堂有效的语文课,肯定要有语言实践,也就一定要有语言的积累,一节课中,学生该记住的东西就要让他记住,会认的字,会写的字词,要求背诵的篇章都尽量在课堂内完成,让学生在课堂内就感受到成功感。不要把这些任务留到课外,使语文教学走到高耗低效的老路上来。力求把课外的时间用在广泛阅读课外书上,让学生在博览群书中提高语文能力。



一堂有效的语文课,归根到底是在追求语文教学的效率、效益和效能上,在具体的标准及其评价体系上,应该是开放的、多元的,绝不能用一把尺子、一种刻度来衡量,只有形成更多的共识,才能更有利于新一轮语文课改的推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08-11-9 07:28:00 | 只看该作者

警惕,课堂生成中的“陷阱”

──对新课程背景下某些教学行为的反思

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特级教师 朱 瑛 张立元



关于课堂教学,有一位教育专家曾作如下阐述:课堂教学之所以成为教学艺术,乃是因为课堂实施中的不可预知性。这一论述,为课程实践者们热衷追求课堂动态生成提供了理论支持。所谓生成,即指课堂中依据学生的现场思维成果或疑难问题,及时调整预设的教案而重新生成的教学流程。偶然性、差异性是其主要特点。生成的契机和成果因师生而异,因文本而异,因课堂中师生互动的程度而异,也因师生与文本对话的深度、广度及厚度而异。因而,它是一个具有勃勃生机的、独一无二的、无法复制的智慧碰撞过程,包括教师的教学智慧和学生的学习智慧。新课改开始之前,常听得一些老师的抱怨:为什么同样的教案,在A班实施很成功,在B班实施却一塌胡涂呢?其实,有这样的困惑的老师,是没有悟到预设与生成的秘密,把课堂教学看作了一成不变的固定的程式,没有把学生当成独特的生命个体。新课程背景下,老师们断不会苟同于这些老师的困惑。自从《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以来,很多老师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课堂的现场生成,开始追求生成状态下的课堂教学艺术(它实际上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发挥教学智慧,拓展课堂空间,在不牺牲教学目标达成的前提下,创造了许多“难以预约的精彩”。



山东的张景一老师,参加省“中小学语文优质课”评选活动,执教课题为《难忘的泼水节》,当老师根据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学习“祝福”一词时,一个学生发问:“老师,为什么过年贴春联的时候,有许多人要把福字头朝下贴呢?”此时,张老师首先表扬了这个学生注意观察事物的好习惯,接着讲解了“福倒”即表示“幸福已到”的意思,然后追根溯源,利用学生们爱听故事的特点,讲述了一个“马皇后巧解‘倒福’含义,使皇帝朱元璋免开杀戒,救助无辜老百姓”的故事。这一现场生成的教学环节,对学生既有学习兴趣的激发,又有探究意识的肯定,还包括人文精神的培养。仅仅是一个字的教学,因为一个偶然出现的契机,就“做”得如此精彩,堪为“神来之笔”。



我们呼唤像这样令人拍案叫绝的课堂生成,它把课堂的不可预知性演变成课堂教学艺术。江苏的张爱民老师就曾用诗一样的语言热情讴歌过它:“生成是课堂教学中至深至极的一种艺术化形态,是师与生、生与生用情感、灵性、志趣、智慧等共同缔造的精神画卷,徜徉在其间的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取,还有灵魂的荡涤、个性的张扬;充盈在其间的不仅仅是需求的满足,还有成功的喜悦、素诽的丰腴……”笔者认为,这一段话,代表着所有追求动态生成这种课堂教学艺术的老师的心声。但是,笔者在大量的听课中看到,很多老师过于迷信“重视生成必然精彩”的观点,在生成这件华美“外衣”的遮罩下,闯入了新的误区,跌入了由生成造成的“陷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08-11-9 07:28:00 | 只看该作者
陷阱一:热热闹闹的生成场面,不过是游离于文本之外的对话



个案呈现:《鸬鹚》



(出示课题,阅读课题)



师:读了课题后,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这两个字都有鸟字旁,它是一种鸟吗?



生:鸬鹚生活在哪里?长得怎么样?有怎样的生活习性呢?



师:你们很会提问题,要获得问题的答案该怎么办呢?



生:读课文!



生(突然地):老师,同学们提出的这些问题我都知道,前几天我还看过一篇介绍这种动物的文章呢!



师:是吗?你平时最爱看课外书,知道的一定不少。同学们,我们现在就当个小记者,向这位同学进行现场的采访,好吗?



(学生兴趣盎然,课堂显得特别活跃。)



生:鸬鹚生活在哪里?



生:当然是水上了!



生:你喜欢鸬鹚吗?



生:有些喜欢,又有些不喜欢。



生:为什么?



生:喜欢它为渔人捕鱼,动作敏捷。不喜欢它的懒惰,总是要等到饥饿时才下水捕鱼,并且是渔人从它的喉囊里将鱼挤出来。



生:你觉得渔人这样做好吗?



生:鸬鹚又叫鱼鹰,它不过是渔人捕鱼的工具而已。渔人喜欢它是好的。



生:你为什么选择阅读这样的课外读物呢?



生:我喜欢动物!在阅读的过程中,我积累了很多知识,开阔了我的视野。



……



陷阱解读:



案例中的老师确实有着强烈的课堂生成意识,当一个学生说已于课前积累了一些关于文本的知识后,立即调整教学计划,不再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而是转向对这位学生进行现场采访,把这位学生的课外知识当作教学资源来开发。(也许在这位老师潜意识里,《鸬鹚》这篇课文不过是讲述一种动物的特性而已,到哪里获得这些知识都是没有区别的。)只是在这个时候,在这个“不约而至”的生成发生的时候,因为教师主导意识的退位,致使生成偏离了目标,脱离了文本。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可是,现场生成的这个长达几分种的环节却是天马行空。文本都不知所踪,还谈什么心灵对话、潜心会文?热热闹闹的生成场面,不过是游走于文本之外的对话而已。



毫无疑议,《鸬鹚》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它用词经典,描绘的意境如诗如画,这是语言营造出的美感,是作者奉献给读者的文字盛宴。即使案例中的“采访”再贴近“鸬鹚”的特性一些,又与郑振铎先生所作的文章如何媲美呢?毕竟,文本传达的不仅仅是动物常识。



上述的遗憾并不仅仅是一个特例。课堂教学中,如果我们教者不能把握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以及文本自身的特点,就可能将语文课演变为常识课。如一些反映百科知识的选文或儿童科普选文(《会说话的灯》《航天飞机》《只有一个地球》《猫》等等),都易跌入这个陷阱。在这类课文的学习过程中,由于儿童天性的驱使,学生们更容易关注文本讲述的知识,好奇心使得他们极易产生各种疑问,这种时刻,往往也是生成新的教学流程的良好契机,富于教学智慧的老师们当然应该释疑,但要有“度”,扮演好自己 “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如若不然,留在学生脑海中的只有各种各样的知识,而对承载这些知识的语言及表达方式却一无所知,更谈不上人文精神的感受,那样的语文课,就将不再姓“语”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4 02:1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