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教学热点讨论

[复制链接]
106#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8 07:24:00 | 只看该作者
柯孔标:课外阅读是非常个性化的活动,可以肯定地说,在多元化的现代社会,人人必读的书目是不存在的。可能有些读物更适合某个年龄段的学生阅读,专家有心把它们遴选出来,为漫游在书海中的学生做个指引,那也未尝不可。我个人认为,高品位的优秀读物不应局限在文学的范围,应该包括所有对学生成长有利的各类正规出版物。2002年,我在美国的一所小学观摩了一节五年级的课外阅读指导课,我发现18个孩子手中拿的书全不一样:有的读《贝多芬传》,有的读《世界古代史》,有的读《宇宙奥秘》,有的看《世界武器》杂志……我不解地问老师:“学生读的书都不一样,这样的课外阅读你怎么指导?”老师说:“我的任务是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口味的书,培养他们特有的读书风格。”我还是不解:“那学生之间怎么交流?”老师说:“他们有交流欲望时候,我们再组织交流,譬如向其他同学推荐自己读过的书,或把书中的精彩内容念给大家听。对我来说,孩子们很有兴趣地看自己喜欢的书,而且这些书都是用英文写成的,这就足够了。”美国老师对孩子就是那么宽容!

在课外读物的选择上,老师和家长应该充分尊重孩子的喜好。我们要纠正一个错误的观念:认为看图画书是不好的。其实,好的图画书是非常有价值的。比如有一套图画书《爸爸小时候什么样》《我也会当爸爸》《大人都是猫咪》等,孩子非常喜欢,也非常有意思。可惜这样的图画书国内出得太少。孩子们喜欢看童话,喜欢看荒诞不经的滑稽故事,喜欢看充满幻想的科幻小说,喜欢看情节紧张的侦探小说,都是很正常的。他们就在这样的阅读中一点点长大。让孩子过早成熟,过早把阅读成人化,只能起到拔苗助长的作用。

另外,我也不太主张把课外阅读当作一项硬性的任务,由语文教师实行课内课外“双轨运行”,规定每天看多少书,写多少字的读书笔记等等。部分不爱好语文的学生,只要能把课内的学习内容基本完成,课外少看几本书,少写几篇读书笔记,又有什么关系呢?现代社会每个人都面临多元选择,学生业余爱好也是多种多样的,允许孩子把课外阅读当作可以选择的业余生活方式。如果通过语文教学,大多数孩子把课外阅读列为消磨闲暇时光的首选,那语文老师真是功莫大焉!

郭莉萍:最近寄到本刊稿件中想象作文教学方面的文稿很多,偶尔参加语文教学研讨会,也会发现教师特别喜欢上想象作文课,我不知道其中有什么原因。

柯孔标:这种现象我也发现了。去年全国小语会召开的作文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上,半数以上的观摩课是想象作文课,有些课的教学要求是教会孩子写纪实作文,老师也要孩子发挥想象,写成童话样式的作文。我在评课时,谈了自己的一些观点。我认为,在现代社会,作文具有双重价值:工具价值和审美价值。生活中作文经常以记录工具的面目出现,如实描写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的观察和认识,如:气象预报、病情记录、审讯笔录、新闻报道、实验报告等。这些应用文都要求人们表述准确、严密,让人们一看就明白,不引起歧义。实际上,学会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如实地把一件事情、一样事物、一个想法写清楚,也是非常难的。但有时作文就是生活本身,或者说写作文是对生活的审美。社会越发展,人们越来越离开大地母亲,人与人之间越来越孤立和隔离,人们越需要寻找自己的精神和情感的归宿,写作是自我完善、美化生活的过程,学生通过作文对“自己的精神世界进行人工修剪”,根据自己的审美情趣,创造出心中的理想生活。想像作文就是通过虚拟生活,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表达自己的美好情感。我说这些话的意思是,在现代社会,作文的工具价值和审美价值不可偏废。因为课程标准颁布后,作文教学专家一直提倡作文要发展学生的个性,作文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所以一线老师误以为,能上想象作文课是一种“紧跟时代”的标志,无意中就比较忽视纪实作文和应用作文。

郭莉萍:您的意思是,纪实作文也很重要,甚至比想像作文更重要。

柯孔标:是的,我是这个意思。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是两类具有不同性质和不同功能的作文形式。针对过去忽视儿童内心世界,忽视儿童想象力培养的状况,目前多研究一下想像作文的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应该说,想像作文和纪实作文也有许多一致之处──都要求学生“真实”、“自由”地表达,不过前者要求“情感表达”上的“真诚”,后者更多指的是“客观描述”上“真实”。无论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还是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来说,写实和想像至少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没有必要厚此薄彼。

在一次全省作文教学研讨会上,我曾经对100多名与会者作过调查:“在座的各位,高中毕业后写过一篇以上小说或散文的,请举手!”举手者寥寥,不到百分之十。要知道,参加那次会议的都是语文教研员和骨干教师,这些靠语文“混饭吃”的人群尚且如此,更不用说社会上的芸芸大众了。从某种程度上说,纪实是想象的基础,纪实作文是每个公民必备的、常用的作文技能。义务教育要让每个学生能学会写作文,写人人有用的作文。在小学阶段,教会学生用平平常常的语言把一件事,一样事物写明白,依然是作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郭莉萍:什么是“平平常常的语言”?

柯孔标:我说的“平平常常的语言”,说白了就是“正确的大白话”。我始终认为,小学生作文就是用比较规范的书面语把自己想说的话写出来。譬如,让三年级的孩子写《我的爸爸》,有个学生这样写:“我的爸爸叫德望,今年38岁,是个木匠,长得很瘦,性格很暴躁。有一次,我数学考试不及格,爸爸二话没说,给了我一个巴掌。我恨死他了。爸爸说,他小的时候家里很穷,读不起书,希望我好好学习,为他争气。我听了,觉得有道理,就原谅他了。”很多语文老师看了,觉得不过瘾:爸爸瘦成什么样,能用比喻句写就更好了;爸爸怎么打你的,打在什么地方,当时你有什么感觉,最好能写得具体形象一点……这样的作文最多“及格”,但要我说这就是好作文,真实、规范、表现了父亲的无奈和儿子队父亲的谅解,应该打“优秀”。“形象”“生动”“感人”这些都是文学创作的要求,就连语文老师自己也未必能达到,刚开始学习作文的小学生自然望而却步。过高的语言要求往往打击孩子脆弱的作文自信心,所以,我主张,在小学阶段大力提倡学生用大白话写作文。

郭莉萍:常听老师和家长说,现在的孩子天天“两点一线”,他们拿什么来写作文啊。言下之意是,学生生活单调、经历贫乏,是导致作文水平上不去的主要原因,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柯孔标: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但不是唯一的源泉,近现代很多作家和思想家,他们日常生活都是非常封闭和单调的。生活只是为作文提供素材,学生对生活的真切体验才是写作文的基础,生活体验与生活经验不是正比关系,生活经验丰富的学生不一定能写出优美的文章。况且学生要把生活体验转化为文字表达,还需要比较复杂的心理加工和转换过程。学生作文水平差是一果多因现象,生活单调贫乏是导致学生作文水平差的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最主要原因是,作文和生活脱节,缺少作文的动力。

举个亲身经历的例子。有一年我在一个山区挂职锻炼。某日,一个语文老师对我说:“去年班级组织春游,她要求学生春游回来后写一篇描写春天景色的作文。一个作文不好的学生想请假不去,原因是不想写作文。我发现很多同学都讨厌春游回来写作文。今年又要春游了,要不要孩子写作文?”我回答说:“当然要写,但不一定在春游后写,春游前就可以写很多作文。譬如让学生推荐春游的地点,把推荐理由写具体、写明白;地点确定后,让学生设计春游的路线,把游览顺序和旅游点简要写下来;制定春游的安全和卫生守则,让班会讨论通过;设计几项在草地上做的游戏,以书面报告形式征求同学意见;还可以写一个表演节目单等等。春游后的作文也不一定非要描写景色,可以写春游时某人的表现,春游中发生的高兴的、有趣的、尴尬的、伤心的事情,出一期有关春游的黑板报,为春游所拍的照片配上说明,只要写点与春游有关的文字,都是作文训练。”这位老师按我的建议,设计了春游前的作文教学方案,试验效果很好。

在这个例子中,学生忘记了自己是在写作文,他们是在用文字帮助完成一项活动──作一次有意义的集体郊游。这与传统以语言目标为主要取向的作文教学有很大的不同。语言取向的作文教学,把语言形式要求放在第一位(如写一处景色,要求用先概括后具体的方法写,字数不少于300字),不太考虑学生写的是否真人、真事、真情,作文对学生有什么实质意义。春游前的系列作文活动对学生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写不写作文、作文写得好坏直接意味着能不能完成任务,任务完成得如何。学生在非常强烈的完成任务的动机中学习作文,同时尽力通过作文完成任务、解决问题。这样,作文就回归到自己的本原──作文是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工具。相对于学生的生活和成长而言,相对于学生今后参加社会工作而言,作文永远只是一种手段和工具。这样也就摆正了作文和生活的关系,作文是为做人和做事服务的,作文写得好固然重要,做一个真诚的、高尚的、能干的现代人则更重要。

总之,我认为作文和生活存在着复杂的交互作用,让作文回归生活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不二法门。这要求教师不仅要尊重学生的生活体验,鼓励学生表达对生活的真实感受,更要教会学生用作文表现生活,改进生活,丰富生活,美化生活,让作文成为满足学生追求美好生活需要的一种重要凭借。

郭莉萍: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柯孔标:有机会与大家交流观点,我也很高兴,谢谢您。遗憾的是,我对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很不深入,更没有丰富教学实践经历,因此,所谈内容仅仅是“我认为”有一定道理的感悟和体会,其中定有许多谬误,请同行们批评指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7#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9 07:38:00 | 只看该作者
新课程标准下对语文教学的思考



河北省石家庄中山路小学 王丽娟 金秀霞 任素玲



国家教育部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的性质及地位做出了新的认定,提出了许多全新的教育理念。面对新的课程标准,我们在兴奋之余,不能不重新审视和思考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

一、如何看待语文教学

1.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应是“人”和“人的发展”。

新的课程标准把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定位于“人”和“人的发展”上,指出,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

首先,我们应该把学生看成一个在思想上、精神上、人格上独立的人。要从生命的高度来看待学生。教师是一个生命,学生也是一个生命,生命之间是平等的,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也是平等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是生命与生命的交流与沟通。要尊重每个孩子存在的价值。现代教育倡导“尊重人格,崇尚个性”,倡导教育的民主化,多元化,让每个学生的生命价值得以体现,生命的花朵得以绽放。人是有差异的,学生的基础和发展也是有差异的,尊重每个人存在的价值,就必须认识和承认这种差异,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以提高。

其次,关注学生的发展。学语文就该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提高生活质量。新的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我们应把语文教学看成是生命与生命的交流,是生命之间和谐的律动,语文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乃至更多方面、更多范畴的对话。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中,学生通过读书,与作者相逢于案前灯下,视通方里,思接千载,对作者的认识、思想、情感、追求、人格、志趣、品位、审美的格调等,或认同,或发问,或陶醉,或见仁见智,批注评判,这都是生命的交流。学生从这些交流中有所吸收,有所感悟,懂得做人的道理,提高生活的品位。在学生与教师的对话过程中,教师对文本的理解、教师的道德情操。教师的生活和情感体验、教师对人生的态度、教师对学生生命能量的肯定和调动都将对学生个性的发展和人格的健全,对学生的做人、对学生的生活和品位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比起前者更加深远,更加直接。正是在教师创设的自由氛围中,在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关注和爱护下,在这种生命的交流和和谐的律动中,学生具有了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多种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2.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振兴民族文化的基础作用。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涵着厚重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弘扬祖国优秀文化和吸纳人类进步文化的基础作用,使学生从小扎下优秀民族文化的根。同时又要使语文学习具有先进、开放、多元的文化精神。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体味历史的浓郁芬芳,现代的流光溢彩;体味中国语言的丰富和多彩,体味中国人思想的广博与深邃,体味民族精神的深邃与永恒。语文是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大海中的一滴水珠,应该从这一滴小水珠中,使学生体悟到中华文化的博大与精深,于己打好人生的底色,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于国把祖国优秀的文化继承下来,发扬光大,让悠久的中华文化在世界历史的长河中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8#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9 07:38:00 | 只看该作者
二、建立现代的教学理念

1.树立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理念。

以往人们对小学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的认识和把握有失偏颇,只强调工具性与教育性,没有把语言文字看作是学生求得生存、实现发展的工具,即学会做人的工具。语文教学与学生的生活脱节,多为单纯抄写,机械记忆,没有把教育性看作是语文教学的一种内在功能,教育内容多为空洞乏味的说教,于“微言”中强求“大义”,与学生实际的思想、认识水平相去甚远。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理解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呢?

第一,站在文化的高度上来理解工具性。交际工具本身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交际是生命的相互展示,是生命价值的相互欣赏,是生命智慧的相互沟通、辉映和碰撞。理解了这一点,才能真正解读语文的工具性。

第二,人文性必然在工具性中得以体现。人类的文化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做人的道理以及真善美、假恶丑的现象都要借助语言文字来表达。让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透视出真善美、假恶丑,就必然要通过读说等方式,情在读中悟,理在读中悟,从语言文字中切切实实地去感悟、去体会,而不是微言大义地贴标签、说空话。所以,离开了工具性,人文性也无从谈起。

2.树立大语文教学环境的理念。

首先,大语文教学环境的提出是基于学生学习母语的特点。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母语的学习并不是从一无所知开始的,而且母语的学习也不是只发生在语文课上,学习的资源和实践的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其次,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语文能力的获得必须在广阔的、大量的语文实践中完成。事实上,学生对语言的学习有很大一部分就发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之外。著名语言教育家张志公先生就认为,从自己学习语言的经验看,得自课内课外的比例是“三七开”,即大概有30%得自课内,70%得自课外。具体比例因人而异,各有不同,但课外的途径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来源。可见,要想搞好语文教学,就必须重视和充分利用语文课以外的语文教与学的广阔空间,这是学生进行语言学习和语言实践的大课堂。这就要求我们彻底改变语文教学的封闭局面,创建一个开放、多维的大语文教学环境,实现四个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相结合,语文教学同学校的其它教育相结合,语文教学同学生的生活相结合。

5.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淡化分析的理念。

直到今天,小学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问题还未得到根本解决,究其原因是教师教学观念的僵化与滞后。主要表现在把语文教学的重心定位在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把握上,从而忽视了语文教学应当把学生的发展和提高作为终极关注的追求。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习潜能的开发,忽视了汉语是一种重“意会”的语言的特点,妨碍了我们对母语教学真实面目及其规律的认识。因而,在教学中,常出现重思想内容的分析,重理性说教的“满堂灌”和“满堂问”的现象。现在,新的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的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重视熏陶感染,就是重视潜移默化,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学。情要自己在读中悟,理要自己在读中悟,法也要在读中悟。在文章中,作者的语言以及语言要传递的内容,自会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学生每有所感,必要有相似境遇的激发,有感于此,更抒发于彼。学生会调动自己个性化的生活积累和情感积累,再现或再造作者的生活原型;也会加以想象,构建自己认可的生活图景或事物形象,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产生独特的体验,受到感染,引起共鸣,从而观照自身,引发认知冲突,潜移默化地向作者的语言靠近,向作者的人格靠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9#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9 07:38:00 | 只看该作者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一)对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认识。

新课程标准鲜明地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任何一部大纲前所未有的。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语文教学要使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要在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式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上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首先,在教学内容的确定上,要打破教材的神圣地位,在学习材料上,学生有自主选择的权力。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技术的进步,学生的学习内容是丰富的,学习材料是多元化的,它不仅仅包括教材,还包括媒体及来自教师、同学、家长的各种课内外信息。教师要坚持整体优化和综合训练的原则,将教学内容有机地组织安排起来,使它的整体性和综合性更加突出。

其次,教育正走向国际化,多元化,注重个性的张扬,创新意识的激发,因而在教学方式的选择运用上,要树立多种教学手段综合优化的思想。教师的语言、普通教具、现代化教具要相互补充,将三者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才能获得整体的教学效果。据专家研究,人通过听党获得的知识,只能记忆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也只能记忆25%,而把听觉、视觉结合起来,能记忆的内容可达65%。由此可见,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口、眼、耳等多种感官,并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是优化教学的重要方式。教师给学生提供多种学习方式,学生可根据自身特点自主地选择唱、读、说、画等学习形式。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是互动的,彼此吸取,彼此欣赏,从中学会聆听,学会尊重,学会合作。

再次,在教学的评价上,“评价”不再是教师的专利,学生可以自我评价,互相评价。评价也不仅仅是学习总结阶段的一个环节,而应该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在自主、合作、探究这种教学方式中,“评价”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学生的学而言,它使学生始终处于对己学内容、方法的回顾和对后续学习的展望、探究之中。掌握了学习的趋势,便学得积极、主动,成为学习的主人。就教师的教而言,学生的自我评价及相互评价,便于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正确把握每个学生学习的起点,调整教学的内容和节奏,检验教学目标的达成状况。

(二)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

1.课前搜集信息。

生活是更大的学习语文的环境,所以说,语文课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40分钟,还应从生活出发,把生活和课堂很好地联系起来。这就需要课前作一些准备,从书籍、电脑等媒体中搜集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信息,这也是现代人所必备的能力。

搜集的信息从形式上可以分为三类:文字信息、图像信息、综合信息。其中,图像信息又包括光盘、图片、录像等。

从来源上分,可分为教师搜集和学生搜集两大类。师生搜集的资料相互之间一定要有交流,使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信息进行沟通、反馈,这样可以使信息量大增,同时,也增加了信息利用的有效程度。从内容上看,这些信息又可分为两大类:(1)与课文主题相似的文章。从人文角度来看,搜集的文章要与课文弘扬的主题一致,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一组文章的整体阅读,对文本有初步感知,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积蓄情感,认识上有一个关注的层面在:《信》这一课讲的是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界所有生命之间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关爱的主题,围绕这一主题,学生和教师共同增选了《布娃娃和泥娃娃》、《变魔术》、《会走的鸟窝》等几篇文章。这样,孩子们对于关爱、理解的主题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对于关爱、理解的内涵有了一定的了解,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都得到了丰富。(2)与文章内容有关的资料。如学习《只有一个地球》时,让学生围绕课文内容搜集有关地球美丽、资源有限、活动范围小、地球的唯一性的图片、短片、文字等资料,这些资料对于学生理解文章有很太的帮助,扩展了课文的广度和深度。

2.共体感悟,讨论交流。

人们平时感知的对象是由许多部分构成的,各部分具有不同的特性,但是人们并不把对象感知为许多个别的、孤立的部分,而是把它视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这说明人的知觉有整体性的特点J如马致远的《天静沙?秋思》,这是一幅和谐完整的秋色图。它化景物为情思,表达了天涯孤客的羁旅愁怀。它的美,不是从单个孤立的形象如枯藤、老树、昏鸦、瘦马等体现出来的,而是由几幅画面综合起来变成统一完整的形象和意境体现出来的。如果孤立地去阅读欣赏这一和谐完整形象中的单个形象,它们并不美,甚至是丑的。所以,我们阅读欣赏作品时,一定要顾及全篇,从作品的整体出发,透过完整的文学形象去认识它。但是,强调整体是不是就否定部分呢?要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整体中有局部,局部中有整体。在整体中鸟瞰各部分,去认识部分在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又能从部分中映射出整体,使学生对整体的认识具体化、深刻化。

整体感悟的方法有许多,现列举(1)朗读──以读带讲。让学生反复朗读,读中记忆,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读中消化;读中形成语感,读中体会思想。朗读,一方面要诵读。声音信息经文字符号更具可感性。学生在诵读课文时,口、耳、眼三种感官协同参与活动,有助于增强语感。言语本身有许多生动活泼的语气、节奏、句式,蕴含着作者的情趣意旨,学生富有情感地诵读本身就是对语言文字敏锐感知的表现,它是通过直觉思维的方式,对课文中感人的情景。优美的韵律、巧妙的构思、准确的用词、以及作者的真切情感进行综合把握。

另一方面,还要注意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可以让学生用心去体会作者的情感,最大限度地接近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作者产生共鸣。阅读教学中情感信息要以学生自我感受为基础,教师只是运用自己感受的情感经验指导学生从自身的感受出发去体验和接受课文的情感,而不是直接注入。

创设情景是感情朗读指导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创设一个本文的情感氛围,如用语言渲染、音乐渲染、多媒体渲染等等,以此调动起学生的联想与想象,把学生带到作品的艺术境界中,使学生身临其境,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准确、全面地把握作品传达的复杂情感。

(2)话题讨论。以一个涵盖全篇的中心话题贯穿全文,让学生围绕这个话题展开讨论。中心话题是从学生直觉或文章中心思想出发设计的一个或一组统领全篇的问题,学生按中心话题去自学,从语言文字中去找解答中心话题的依据,并对找出的依据进行分析,然后在小组里讨论,再在全班交流。中心话题不管有几个,都要落实到语言文字上,学生能找出语言文字的依据,并讲出理由。中心话题的设计可有以下几个途径:

①从中心思想出发设计中心话题。如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可以设计这样一个中心话题:“我”眼中的鲁迅先生、周晔眼中的伯父是个怎样的人?学生围绕这个中心话题找依据,说理由。

②从学生的直觉印象出发设计中心话题。如学《草原》,教师可引导学生:让我们跟随老舍先生到草原走一趟,回来后开一个座谈会,谈谈你对草原的印象,谈谈你的感受。学生可以从自己的直觉感受出发,谈自己对草原的印象。

③从语言表达形式出发设计中心话题。作者写文章是要表达中心的,他所选用的词语,使用的语法、修辞,所运用的表达方法,甚至标点,都是为了表现、突出这个中心的。因此,这些字、词、句、段、篇、语文法、修辞、标点、细节等都可作为理解文章中心的依据,应让学生学会从这些方面去找依据,并学会从时、地、景、情、势、理六个角度去分析每一个依据。

(3)让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孩子们可以画,可以表演,可以讲故事,可以说评书……孩子的自主性强,自己去选择,方法灵活多样,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思维被激活。学生要想画、演、讲,就必须深入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然后把自己的理解转化为其他语言(如美术语言、形体语言……),用外化的表达促进内化的吸收。

3.赏析品味,积累语言。

赏析品味有两种,可以在精读中穿插,也可在整篇讨论之后,对全文或文章的精彩段落进行品味。赏析品味既可以使学生得到一咱美的享受,又可以使学生发现和总结一些语言规律,迁移到以后的写作中。赏析要放手,不能牵着学生往前奔。就像游山玩水,当你急着赶速度时,对周围的事物会毫无印象,只有当你从从容容地游玩时,处处美景才会映入眼帘。鉴赏也是这个道理。内容不要限制过死,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同,语文水平不同,只要他能从自己认为美的地方品出其中的美就可以了。也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一背或摘抄下来,积累语言。

4.综合实践,习作表达。

(1)课下围绕中心话题继续扩展阅读,通过一组认识一类事物。

(2)写读书心得,有所感、有所悟,并进行点评。

(3)围绕课文内容开读书会、故事会,交流心得。

(4)参观访问,社会实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0#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9 07:38:00 | 只看该作者

冲破语文课的话语套子



黄耀红



也许你不会相信: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正潜伏和生长着各种各样的“话语套子”。所谓“话语套子”,亦即说话的某种套路和模式。这种套路和模式很有“引力”,以致于我们陷入其中而不自觉。无论是对课文的解读还是对作文的评点,无论是词语的调用还是句式的选择,无论是教师的讲解还是学生的发言,语文课上的“话语套子”总是如影随行,挥之不去。

且把常见的分析课文的语言作些归纳:只要提到人物形象,诸如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栩栩如生、个性鲜明之类的评价会“一踊而上”;只要说起景物描写,诸如抓住特点、层次井然、情景交融、比喻神奇、有声有色等语汇又会立马从我们的语言库存中跳出;只要讲到叙事性文章,照例该总结出诸如小中见大、详略得宜、一波三折、巧设悬念等写作特点。当我们用类似于这样的语言去解读一篇篇文学作品时,说起来“一套一套”的,甚至还颇有些自我陶醉。其实,这种程式化的话语方式,正暴露了我们思维活动的消极定势。很多时候,这种缺乏个性的解读语言根本不能真正引起学生对优秀文本的关注。他们太熟悉这些话了,小学语文老师如是说,初中语文老师如是说,高中语文老师还是如是说。这些话语在不同课文中的内涵,学生无法体会得到,倒是这些话语本身成了放之四海而皆“可”的“标签”和“套子”。

应用性文章的分析同样是一不小心就被“套”住了。教说明文,动辄就是“四大要素”:说明对象是什么,说明方法有哪几种,说明顺序如何,说明语言怎样;教议论文,绝对离不开“三大块”,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至于说文章中心思想的归纳,更是天下文章一个“模”。无非是:文章通过记叙或描写什么,表达了什么,赞美了什么,批判了什么。就像套用数理化中的公式、定理一样,“无往而不胜”。

写作教学中的“话语套子”的“神通”则更加广大。别的不说,只看看作文本上的评语就知道了。随便翻开一本学生作文,或许我们会不由自主地写下中心突出、层次清楚、结构严谨、首尾呼应、用词准确、语言生动之类的评语,或者说是这些语言的否定式。就像以前给学生写操行评语一样,总是内容上大同小异的几句套话。

恩格斯说过,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语文课上的这些“话语套子”反映的问题是思维的模式化和师生对这种思维方式存在的不自觉的依赖心理。这种“话语套子”不仅无益于课文的理解,而且影响学生学习语言的热情。这些都与以人为本的阅读教学和以人为本的作文教学格格不入的。不管是阅读还是写作,我们应该强调个性化的思维方式和“话语方式”,强调话语形式的自由、开放和创造。虽然语文老师可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性格气质、生活经历、审美情趣、话语习惯选择最佳“话语方式”,这并不是说语文课的话语就没有共性。笔者以为,语文课堂话语应有“三种味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9 07:39:00 | 只看该作者
一曰文学味。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多少文学素养、没有“书卷味”的语文老师能够把语文课上得有滋有味。如果一堂课上只听到语文老师在絮絮叨叨地提问,在对所谓的知识点作“匠气十足”的诠释,那样的语文课肯定无法唤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无法唤起他们对文学的激情。富有文学味的话语,往往讲究比喻、排比、设问、反问、夸张等修辞格的灵活运用,讲究意境的营造,讲究诗意的捕捉和哲理的提炼,讲究话语的音律和节奏,讲究语气语调的轻重变化。这些优美的文学话语会让学生的心灵沐浴着明媚的文学之光,激起他们对语言文学由衷的热爱。

二曰生活味。语文课堂话语要有文学性,但又不能一味地“冒酸气”。语文与生活须臾不可分离。这就要求语文老师无论是解读作品还是评点习作,都要有一种联系生活的意识,到生活中去寻找自己话语的源头活水,注重语言的口语化和通俗性,追来幽默、明快、含蓄的话语风格。

三曰孩子味。小学生、中学生毕竟都是成长中的“孩子”。语文课堂话语要适合学生的口味,符合孩子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这就要求语文老师要有一颗童心或年轻的心,去感受课堂教学内容,选择孩子们喜爱的话语方式,而不能仅仅站在成人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更不能把一些成人味十足的结论向学生作一厢情愿的推销。

总之,要冲破语文课的“话语套子”,关键在于树立话语个性化意识,敢于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学会用自己的话解读课文,用自己的话写作文章,学会选择自己喜欢的话语方式表达内心的独特感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9 07:39:00 | 只看该作者
语文课要为真实而喝彩



安徽省安庆师范学院 张俊荣 李宗娟



近两年来,小学语文教学在《语文课程标准》精神的引导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现象,正在向“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协作者、组织者、指导者的新型教学关系转变。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走向语文教学的前台,小学语文教学呈现出了生机勃勃、异彩纷呈的局面。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没有掌握课程改革的实质,背弃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忽视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盲目赶时髦,只在教学形式的浅层面上运作,使语文教学出现了许多华而不实的怪现象。

一、不分内容,滥演课本剧,中心被篡改

课本剧表演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实践活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故事性很强的课文适合学生表演。在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担当课文中的角色进行绘声绘色的表演,可以拉近学生与课文之间的距离,增强学生对文本的真切体验,不但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表现自我的意识,还能锻炼学生的合作意识、组织能力。因此,课本剧表演逐渐成为一种教学时尚,经常见之于语文课堂。但有的老师不看课文内容,不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乱演课本剧,对学生百害而无一益。

在一次县小学语文优质课评选活动中,一位来自偏远乡镇的女老师执教《十六年前的回忆》一课。教学第二部分时,老师笑容可掬地拿出了礼帽、儿童大盖帽、玩具手枪、墨镜等道具,让学生演一演。一直沉闷的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孩子们纷纷举手,喊着叫着要上台表演,两个个性比较张扬的学生未经允许就跑上讲台,一人抓起一把玩具手枪演了起来。老师又点了几个孩子上台,这几个孩子立刻高兴得手舞足蹈,纷纷从老师手里抢道具,扮演李大钊和侦探,没抢到道具的只好扮演李大钊的女儿。一场闹剧就这样开始了,学生们的滑稽动作和表情,引起了哄堂大笑。老师还嫌学生演得不到位,顺手从学生头上摘下一顶大盖帽戴在自己头上,端着玩具手枪,笑嘻嘻地过了一回特务瘾,结果招来更大的笑声。看着这样的表演,在座的老师多数嗤之以鼻。那么沉重的政治氛围,岂是几个小学生能够演得出来的!好好的一篇感人至深的课文,给糟蹋得体无完肤。大家都知道,《十六年前的回忆》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1943年写的一篇回忆录,回忆了1927年4月李大钊同志遇难前后的日子。赞颂了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对革命工作高度负责任的伟大精神,以及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面对凶恶的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格。课文内容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极好材料,教师应按照课后思考练习的阅读要求,引导学生认真读课文、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段适当让学生展开讨论,使学生从李大钊同志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的言行中体会他的伟大精神和高贵品质。这位老师却一味地赶时髦,采用了表演法。这就严重冲淡了作者深沉的悲伤之情,损害了文章的内容与中心。别说是几个涉世不深的小学生,连专业演员也不一定能演得炉火纯青。试想,在学生前仰后合的大笑中,哪里还能体会到李大钊同志的沉着镇定、从容不迫,以及敌人的心虚残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1 07:3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