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据课标用好课本,学习语文现象
福建省南平市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 陈全席
用课本教学是教师基本的工作,怎么教、教什么是教师们一直在研究的课题。依据课程标准的精神,凭借教材引导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指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学习语文现象,切实有效地突显语文学科的特点,形成语文能力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立足点。
现在有一种教学时髦,对不断标新立异的教学现象大加赞美,而对不利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现象却熟视无睹。授课者或演示,或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或问答,或CAI的引进;其目的仅停留在教学生理解字词句段的意思,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持这种观念教学的老师,对实验教材反映多且比较集中的意见是:“识字量过重,教材中课文篇幅过长、课题过多,课文内容缺少文学性、趣味性”。
一个学习机会,我观摩了《一分钟》的教学(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对刚进入二年级的学生,该教学不是引导语言文字的学习,而是创设各种情境围绕“多睡一分钟──过十字路口遇红灯──走到公交车站车开走──到校迟到20分钟”的情节,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结论是“多睡一分钟就会导致到校迟到20分钟”。以此进行遵守纪律的说教。冷静思考该课时的教学方式,至少存在以下不利因素:
①影响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和学习语言文字。由于理解教学花了大量的时间,学生只能只言片语的学习一些所谓重点的字词句,更多的较为完整的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训练也就没有足够的时间保证。②影响学生创新意识和求异思维的发展。由于只关注“多睡一分钟就会导致到校迟到20分钟”的主题教育,将原本是一场偶然的事件当作是普遍的规律来教育学生,在二年级学生幼小的心灵中,刻下了“浪费一分钟的沉痛代价”,学生也很可能就失去大胆的幻想和创造。③影响对语文材料的多元感悟和独特体验。就该篇课文而言,激发学生改善交通状况热情,学习文中小同学遵守交通规则(“红灯亮了”他没有往前走),学习文中小同学遇到挫折设法克服(没有汽车,他“决定走到学校” ),学习文中小同学知错能改(他“非常后悔” )等等。这些积极向上的感悟,再加上“多睡一分钟可能影响正常的学习和工作”的教训则构成这篇课文多元的教育因素。学生要吸纳这些多元的感悟,只有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
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尚且如此,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学更是变着戏法牵着学生理解。下面的案例可见一斑。
案例一:(一次冠以“共同探讨当前新课程改革大潮中的语文课堂教学”)是这样评价《燕子》教学活动的感悟:
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精美的多媒体课件,精练的教学语言,使学生不知不觉开始融入到燕子飞翔的情景中,自己也成了一只不知疲倦,展翅奋飞的小燕子。
师:你们愿意成为一只只坚强的小燕子吗?
生:想。
师:那好,起立!三十一只小燕子,展开翅膀,起飞了。
(在音乐声中,学生个个伸开双臂,一起一落地飞行)
师(和着音乐,深情地):我们在清晨的霞光中飞行,在落日的余辉中飞行,飞过风平浪静的海面,飞过波涛汹涌的海面,穿越狂风暴雨的袭击。小燕子们,你们累不累,翅膀酸不酸?
生:酸,吃不消了。[评注:类似迎合教师的回答,直接影响是言不由衷、说谎]
学生在无形中感受到了燕子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感人精神。听者也被这情景交融的场面深深地吸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