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教学热点讨论

[复制链接]
64#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2 07:27:00 | 只看该作者
痛痛快快玩耍,快快乐乐学习

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的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学生可以在大量的实践中习得语言,迁移默化中掌握母语的规律。但是语文的实践活动应该是在自然的生活状态下潜移默化的渗透,而不是生硬地把具体的生活与学生的学习扯在一起,这种做法,首先损害了孩子生活和玩耍的乐趣,带着某种目的、功利性地进行生活。

丁丁手记中提到:“想起作文,所有的玩儿的都被罩在作文的小筐里,不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应该说教师非常注意利用学生的语文实践机会,“春游”之前,布置一篇“记春游活动”的作文;“踢球”之前布置一篇“记一次球赛”;开运动会则要写运动会的作文。生活变成了学习场景的演练场,孩子们似乎需要练就一颗功利的心,一双警惕的眼观察生活,从而也成了生活的旁观者。试想一下,一个失去生活乐趣的人,会有美好的情感、审美的乐趣、对生活独特的体验吗?教育之于孩子,是启迪其智慧、焕发其能力、发展其精神,最重要的是令其感受人类文化的精华,提高其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我们进行的抱有某种目的的生活实践正好适得其反。

并不是说教师不能有效利用学生的生活资源,把学生对生活的无意注意引导成为有意注意,而是要讲求一个“度”的问题,适当的时间、适当的方式、适当的次数。

特级教师于永正曾做过有益的尝试,于老师讲过这样一件事,他准备带学生去参观一个果园,参观之前他把这个消息告诉学生,学生们非常高兴,不过,于老师也告诉学生,“果园管理人员非常担心,担心你们不服从纪律,在果园里乱跑乱闹,损坏了他们的果子。”学生一听就急了,纷纷表示他们一定会听话的,于老师说:“我当然知道你们都是遵守纪律的好孩子,但是果园的人不知道啊。”孩子们七嘴八舌想办法,突然有一个孩子想到一个好点子:写保证书,告诉果园的管理人员他们一定会保护好果园里的花草树木,于老师想了想说:“那我就拿你们的保证书试试,也许写的诚恳的同学会被邀请。”第二天孩子们送来了自己精心写的保证书,有的还是和家长一起写的。

参观果园的日子终于到了,孩子们兴高采烈地来到果园,果园的管理者摆出了各种品种的苹果供大家参观、品尝,一一详细介绍了各个品种的特点,并允许孩子们一个品种可以带一个回家。介绍者不失时机地对孩子们说,“你们想不想把这些品种的苹果介绍给你的爸爸妈妈?”一句话提醒了孩子们,他们赶紧把品种介绍一一抄下来。高高兴兴玩儿完了,孩子们把苹果带回家,他们会怎样兴奋地讲给父母听呢!

过了两天,孩子们的兴奋劲正渐渐散去。他们收到一份来自果园的信,信中写到“你们参观果园以后,对我们果园的印象怎样?你的父母最喜欢什么品种的苹果,为什么?你觉得我们果园还需要在什么地方改进?请你告诉我们。”于老师把这封信读给孩子们听,孩子们都觉得应该写回信,于是他们认真写了回信,并亲自写信封、贴邮票寄出去。

有一天上课时,于老师表情严肃地对孩子们说:“今天校长批评了我,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我带你们去果园,别的班的同学听见了,也要去,让校长很难办,以后,这样的活动肯定会被限制。”孩子们一听就急了,有的要去替老师说情,有的埋怨别的班的同学。于老师说:“其实,我有个办法,可以让别的班的同学不用去果园就可以参观。”学生马上问办法,于老师说:“我们把带回来的苹果办一个展览会。”于是孩子们马上分工,有的写海报,有的写苹果的品种介绍说明书,有的忙着布置会场。星期五的活动课,他们正式对全校展出,孩子们轮流当解说员介绍各种苹果的特点。展览过后孩子们余兴未了,又纷纷写了这次展览的活动情况,自己的感受。

在这样一次参观活动中,孩子们进行了多次小练笔,从保证书、说明书、信件、展览海报、活动心得,这些活动没有一次是老师事先布置的,孩子们做起来非常自然、成为他们的一种需要,没有任何勉强的成分。在期间孩子们不仅增长了知识、获得能力,更获得情感的满足。这样的生活实践就把握好了“度”,恰倒好处,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流畅。

多些问号又何妨?

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起,我们的眼睛里写满了问号,呀呀学语时最常说的话是:“这是什么”、“为什么”,一个问题引出无数问题,直到被问的人招架不住。从“?”中我们观察世界、感受世界、思考世界;并不断丰富、充实、深化对世界、对人生的感受和理解。

学校在未上学的孩子的眼里是一个充满魔力的地方,是无数的问号得以解决的地方,是可以让想象飞得更远的地方。他们带着激动的心情、崇拜的目光注视着老师,他们对老师怀着最深切、无私的信任。但是很快学校成了令他们厌倦的地方,不得不去的地方:板着面孔缺乏温情的老师、个人意愿不受尊重的环境、单调乏味的学习内容。

“丁丁手记”《两篇周记的命运》中提到老师不由分说就让他重写周记,孩子的疑问无可厚非,他眼睛里的问号,正是他对现实的观察和思考,是他成长的记录,为什么老师不能宽容他对问题认识的某些偏差,肯定他的思考,引发他对现实与人生进一步观察的兴趣。教师不负责任的简单、粗暴的评价,使孩子感到学习的环境不安全,在以后的学习中他会尽量隐藏自己的观点迎合老师的喜好。“?”在他的眼里不再闪烁智慧的光芒,而是可能的惩罚。

我们的老师在不自觉中扮演了好奇“杀手”的角色,课堂上的问题是老师带来的,孩子只需寻找答案。一个出格的提问会引来不屑一顾的眼神,一个离奇的想法会引来批评。比比皆是的教学细节中,教师缺乏问题意识、民主意识,孩子慢慢失去了提问的兴趣与能力。

人类成长的历史,就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个“?”连起一串串智慧的过程,如果没有问号,人类怎样进步?

语文是人类文明的表达方式之一,是人们对世界进行文学地解读,孩子带着自己对世界的基本经验和对成人世界的向往来学习语文,由于个人的经验、感悟能力不同,他们会产生许多疑问,“问题”是孩子进步的标志,“问题”是创新的基础,孩子们正是在一个个的疑问中成长,开始其创新的生命。

多些疑问又何妨,不是每个问题都需要答案,但每颗好奇心都需要保护,神奇的视野、美丽的幻想、探索的欲望是人类生命中最美丽的花朵,让我们悉心保护他们,予我们的孩子一个美好人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2 07:27:00 | 只看该作者
语文课:还给学生真正的磨刀石



江苏省高邮市临泽实验学校 顾文东 单红芳



央视举办的第十届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上,有些歌手歌唱得声情并茂,技艺高超。然而测试综合素质时,常令人扼腕叹息,有不认识竖琴与长笛的,有不知道舒伯特与莫扎特的,有听名曲说不出曲名的……凡此种种,用大赛评委的话来说:歌手学声乐时一味追求歌唱技巧,反复练习、模仿;却忽视音乐素养的提高。结果得到了技巧,丢失了音乐素养。

不由得想起目前的语文教学,似乎是个有趣的反差。小学生能熟练地说出许多名篇佳作的作者或中心思想,甚至知道写文章要详略得当、中心明确、前后照应等等要领。然而,当他们操纵语言这个工具──需要独白一段话或作一篇文章时,却疙疙瘩瘩勉为其难。

语文所占课时之多是有目共睹的。可学生为什么不能“十年磨一剑”──学不好语言表达呢?试看我们的语文课堂:

[症状一]为了与文本“对话”,教师的问题地毯式轰炸(有时也会用小组讨论点缀点缀)。精细的分析,繁琐的问答统治了课堂。学生被牵着鼻子疲于奔命。

[症状二]为了丰富积累,教师选择课文章节让学生背诵。然而,仅止于会背诵能默写,学生沦为语言材料的容器。

[症状三]为了夯实“基础”,学生被迫陷入字、词、句的各种琐碎的练习,在题海中苦苦挣扎。

……

不难看出,在这些课堂上,学生自主的,对课文语言进行感悟与吸收,模仿与运用的实践机会实在寥寥。语文学习或窄化成理解性阅读,或异化为琐碎的练习,或简化为机械的记忆。最终导致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投入与产出比上大打折扣,提升语文素养也要打一个问号。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对于“运用祖国语言”,习惯上,我们往往偏重于字、词的迁移,却严重疏忽范文的句、段、篇。这与人们的朴素经验不无关系,有人认为“理解了”“积累了”就会“运用了”。但分析学生个体语言形成的心理过程,就会发现,语言的“理解”和“记忆”是“运用”的两个必要条件,而不是充要条件。就是说,学生理解了并且已经积累的语言,只是为他以后的运用提供了必要条件,但并不等于就会自然运用。有关研究证明,从理解层面的“消极语言”转化为运用层面的"积极语言",对于学生而言,是个很高很陡的台阶。

如何帮助学生顺利实现这一跨越?诚如学声乐,歌手在反复历练中,才能掌握发声、换气、吐字等"关门过节",进而趋于圆熟,形成技巧。可见,熟能生巧。对此,其他学科有值得借鉴的做法。比如数学课,学了例题,必然要做几道类似的习题。再如英语课,学了新句子,接下来,一定要进行举一反三的仿说练习。因此,当务之急是,我们的语文课要降低理解性阅读的要求,精减琐碎的字词训练,设计和组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在加强朗读与背诵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尝试运用范文的语言(句子、段落或篇章)。尝试运用形式如:

当演员故事性强的课文学完,可以安排学生表演课本剧。在趣味盎然的情境中,让学生对课文的语言进行复述,或创造性补充。童话、寓言、历史故事等皆可入剧。

当导游学过写景的文章,如《海底世界》《鸟的天堂》等,可以组织“旅游团”,由学生轮流当导游或游客,把文中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解说词。

当编剧《奴隶英雄》这样的剧本可以改编成故事来讲述,《将相和》中的小故事又可改编成剧本去表演。

当“翻译”其一,改变角度复述。假如课文是用第一人称写的,不妨让学生用第三人称复述。其二,巧设情境复述。学完《桂林山水》,让学生带着对人间仙境的神往,写一篇《梦中漓江行》或《梦游桂林山水》。读过《月光曲》,引导学生想象:发生在贝多芬和兄妹俩三人之间的故事,怎么会家喻户晓的?以《故事就这样传开来》为题写一写。

诸如此类的实践活动因年级因课文因时间适量安排,也可有机地向课外、校外延伸。我们有理由相信,尝试实践是一块真正的磨刀石,学生拥有了它,课堂将焕发无限生机: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就会形成良性的循环;先内化再外化,学生就能完整地在课文中“走一个来回”;语言的剑刃会越发锋利,创新的火花也时时闪现。长此以往,学生必然渐入“我手写我口,我口诉我心”的佳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3 07:04:00 | 只看该作者
“借船”的诸葛亮聪明吗?

──一节研讨课的收获

乌海市海勃湾区教研室 李玉平



课程改革以来,一切都在变。这不,一种新的校本教学研究方式也应运而生:课堂即席研讨。这种研讨课方式最大的特点就是教学研讨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讲课的教师有问题可以停下来,向大家咨询或研讨;听课教师有不同的思路,也可以走上讲台,组织教学。

我有幸参加了这样的一节语文研讨课,收获颇丰。

那天,学的是《草船借箭》,参加研讨的一共有二十位教师。

课堂开始进行得非常顺利,当学到向鲁肃“借船”能不能说明诸葛亮“神机妙算”时,出现了两种相反的观点:大部分学生认为能说明诸葛亮神机妙算,可也有一部分认为这件事本身非常平常,不同意,一时双方难分高下,争得面红耳赤。

教师一时也没了办法,于脆停止了教学,开始向听课教师诉说苦衷:“现在课堂上常常出现这种情况,学生一争起来没完没了,常常弄得我没有办法。这个问题我又解决不了了,你们谁来操作一下?”教师这么说,学生的讨论也停止了,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下来。这时本次研讨课的主持人教师站了起来,“类似的问题我们常常遇到,现在就这一问题我们进行研讨。大家想一想,可以畅所欲言。”

讲课的教师走下了讲台,站在了一角。

一位教师站起来,“张老师,我觉得你有一个环节没有处理好,学生现在对‘神机妙算’这一个词理解得不深刻。”

“那你试一试。”主持人发出邀请。

“行!”这位年轻的教师也不推辞,走上了讲台。

师:“同学们,什么叫神机妙算?”

生:“就是非常聪明。”

师:“仅非常聪明行吗?”

生:“就是特别特别聪明,就像神仙一样。”

师:“对了,有着非常聪明的才智,这决不是一般人所能达到的。同学们同意这样的观点吗?”

生:“同意。”

“好!”教师非常满意,“那你们看,诸葛亮知道鲁肃忠诚,所以大胆地向他借船,没有聪明的才智能做到这一点吗?”

原以为这样一引导,学生就没有问题了,可是反方并不认账,“我不同意,”学生非常坚决,“预见大雾、预见曹操不敢出战,这确实高明,但借船不算,因为都知道鲁肃老实,不打小报告,向他借船这不算什么神机妙算!”

一时间,学生又开始争论,几个回合下来,不但没有说服学生,连上课教师自己也被绕糊涂了,摇着头走下了讲台,“不行不行,我想简单了。”

又一位教师站了起来,“我认为这是学生不了解三国的全貌,你看这样行不行。”说着她走上了讲台,“你们看过《三国演义》这一本书吗?”反对意见最大的同学摇了摇头。“我建议你有时间的话,看一看这本书,你如果全方位地了解一下当时的背景,你可能就理解了。”

学生还是不服气,“在我们的同学中,我都了解谁的嘴牢,谁的嘴不牢,也能做到这一点,那我也是神机妙算了……”

教室里又是一阵笑声。

这时,一位教师站了起来,大声说,“我认为这个学生的回答本来就是对的,你们非要进行辩论,其实这不能算在神机妙算之列。”

此话一出,教室一片哗然,不少教师立即反对,“诸葛亮三借太聪明了,借船、借天、借箭,怎么不算?”

可能是从来没有见过教师辩论,学生不说话了,睁大了眼睛,惊奇地望着教师。

这时,一位一直没有发言的教师站了起来,声音不大,但观点非常新:“听着大家的辩论,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这样的辩论有没有价值?是不是一定要有一个结论?”

“不要结论,给学生教会个什么?”

“我觉得这正是改革的热点。课堂上我也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也非常头疼,事实上,我觉得最关键的是让学生学会思考。”

“学会思考也不能没有答案吧!”

“我觉得答案是要有,但是不是有必要将学生领入我们事先设定的框框当中:借船说明诸葛亮神机妙算或不能说明,读者各有各的理解,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再者说了,我们何必要将文章搞得支离破碎?”

教师们都陷入深深的思考。

“如果你上,你怎么上?”突然有人问。

“我试一试”,她也走上了讲台,问这个同学“周瑜对诸葛亮有一个评价,‘诸葛亮神机妙算,我不如诸葛亮。’你觉得周瑜对诸葛亮的评价对不对?”

“对。”

“谈谈你的理由。”

学生说了自己的理由,惟独没有讲“借船”的事。

“这就行了”,这位教师双手一摊。

“不要标准答案了?”教师们似乎都不理解,“这就是改革?”

这时,不少人将眼光转向了我,“李老师,”主持人笑着对我说“大家想听一听你的意见。”

没想到将矛盾交给了我。我也被这种浓浓的研讨气氛所感染,于是,也大大方方地站了起来,“我的观点也不一定正确,既然是研讨,我也谈谈我的观点。我一直在思考最后一位教师的意见,我们真的有没有必要这么注重‘标准答案’?现在主张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提倡创新,尤其是语文学科,怎么体现这些变革我也只是思考,一直没有答案。”

“李老师,如果让你讲,你怎么办?”开始挑战我了。

我也是语文教师出身,今天研讨的气氛这么好,于是我没有拒绝,走上了讲台,但心中也确实没有底。“我也没有主意,但我有一个建议,搞一次研究性学习。同学们,请你们仔细分析一下这几个人的特点。”我分别写出诸葛亮、周瑜、鲁肃、曹操,“大家先自己总结,然后互相合作一下,看一看意见有什么不同。”学生开始合作了,我叫了三个小组,将自己的观点写在了黑板上:

诸葛亮:神机妙算;周瑜:心眼小;鲁肃:好心;曹操:愚昧

诸葛亮:聪明;周瑜:喜欢妒嫉人;鲁肃:忠诚;曹操:也很厉害

“这是大家的理解,事实上你们的理解不一定完美、准确,如果要想真正了解这些人物,就应该仔细地读读《三国演义》这本书,自己选择一些个课题,研究一下。”

学生非常高兴。

下课了,我到了校长办公室,一坐下,校长的话匣子就打开了:

“课程改革以来,什么都在发生着变化,对研讨课的认识也大不一样了,过去像这样的活动,只是大家坐下听一听,最多再评一评也就行了,像这样课堂中间进行研讨是不可思议的事。”

“这样的话,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不完整了吗?”我打住了校长的话。

“是的,我们的目的就是研讨,其开始就在于关注完整,只研讨一个关键的环节。”校长一笑,

“要不怎么叫研讨课呢?”

“这样的研讨最后也没有结果,这怎么办?”

“这也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我们想课程改革也不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吗?我们的研讨虽然没有结果,但却引发了大家的思考,我们觉得在一定程度上,思考比答案还要重要。”

“教师能接受吗?”

“开始时都不好意思,也不习惯,于是我们环节干部先上台,做靶子,组织研讨,在学习中,大家都感觉这种方式效果好,现在也就慢慢推开了。开始时,学生有一点不适应,一会儿你讲,一会儿他讲,这是干什么?但现在学生也基本适应了,他们有时也参与进来,学生也评价这个教师教的好,那个教师教的不好。希望这样讲或那样讲,非常有意思。”

说着,校长激动了起来,讲了这样一件事:“以前两位教师有矛盾,关系比较紧张。可她有一次意外地发现这两位教师也在共同研讨一节课,你讲我讲,非常融洽。课后,校长问其中一位老一点的教师,‘当把你从讲台上请下去的时候,你是怎么想的?’这位教师惊讶地望着校长,‘这很平常呀。我年龄大了,接受新事物比不上人家年轻人,不学习能行吗?这样交流收效特别大,我感谢她们还来不及呢!’”最后校长非常感慨地说,“只有在这个时候,我们才会体会到什么叫真诚!改革让人的胸怀比天空都广阔!”

谈话就要结束了,我问了校长最后一个问题,“你觉得组织好这样的活动最重要的是什么?”

校长想了想,认真的说,“至少得有两个要素,首先得营造一个民主的氛围,让大家都敢说话,敢参与;其次得有一批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能把握课程改革的基本方向。”

后来,我们在一起又对这次“三国”研究的问题进行了研讨。一个月后,我又来到了这个班,孩子们一见我,立即拿出自己的研究报告。我顺手拿过一本,这是一名叫蔡姬娜的同学写的:她给自己的报告取名《认识<三国演义>》,呈半圆形,标题下面画着关羽、张飞,非常威武。

打开第一页,是目录;第二页,是人物介绍,非常有意思:吕布:非常骄傲;刘备:非常执著;陈宫胆小;曹操:非常贪心;曹洪:小心眼;曹植:聪明沉稳;曹丕:胆小……

第三部分:新学的生字和三国中的成语如开怀痛饮、横行霸道、勃然大怒……一共六十多个。

第四部分:三国中的人物:除了众所周知的张飞、刘备外,还有蒋干、董卓、张角、王允、纪灵、孙坚……

第五部分:重点人物介绍,如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是沛国谯县人,他二十岁左右,在洛阳当了一个小官,叫北都尉;

第六部分:三国出场人物表,刘备、张飞、关羽、董卓、吕布……

我又打开了第二本:同样也是研究三国,基本内容差不多,但也有区别,如他将人物按照国家分类,并且分析了人物间的关系或职务:如刘备(先主)、张飞(刘备义弟)、赵云(大将)、徐庶(军师)、糜竺(主谋)、糜芳(刘备小舅子)、廖化(大将)、关平(关羽之子)、姜维(军师兼大将)……一共184位。

在人物性格分析方面也有所不同,曹操:奸诈;曹洪:忠诚;曹植:聪明;曹丕:毒狠……看着同学们的研究报告,我真正感觉到了孩子们的潜力。我找到了那天执意坚持“借船看不出诸葛亮聪明”的同学问,“你现在对诸葛亮有什么看法?”

“诸葛亮太聪明了,太厉害了。”

“你现在觉得借船能不能说明诸葛亮的聪明?”

“能!那天我们没有看《三国演义》,《草船借箭》是三国中的一部分,现在我们全部看完后,觉得诸葛亮真得非常了不起!”

一节看似无结果的课不就有了一个更好的结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7#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3 07:05:00 | 只看该作者

“小论文”撩开你的神秘面纱



上海市浦东新区上南二村小学 丁慈矿



长久以来,在人们通常的观念中“论文”好像只有硕士生、博士生才能写好,小学生根本写不了论文。但是,我们在进行了研究型活动课的实践后欣喜地发现,小学生不但可以写论文,而且写得还相当出色。

从小学阶段就开始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撰写论文,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这对孩子的一生大有裨益。

一、揭开论文的“神秘面纱”

论文是以阐述对某一事物、问题的理性认识为主要内容,要求能够提出新的观点或新的理论体系,并阐述理论之间的关系。小学生的论文当然不可能有如此高的要求,我们认为,学生在课题研究活动中,通过多方面收集资料、调查研究后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小小看法,然后用自己的语言以书面的形式表达出来,就可以称之为论文。论文是课题研究活动的成果。学生提出的观点或看法极有可能是别人已说过的、书中已有的、人尽皆知的,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否认它,因为这毕竟是学生自己寻找资料、调查研究,经过反复思考后提出的观点,这小小的观点包含着孩子一番艰苦探索和一颗追求真知的心。

二、小学生“作文”与“论文”的区别与联系

小学生作文与论文,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首先,它们在内容上不同。《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而论文是小学生通过收集资料,调查访问,观察实验后分析整理所得材料,在列举材料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看法或观点的文章。其次,作文与论文的目标不同。作文主要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而论文则侧重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一总结报告的能力。其三,作文没有固定的格式,而论文要有一定的格式。

两者都是通过语言文字表达思想的。在语言文字上的要求是相同的,即:鲜明、准确产实、生动。

三、开展研究活动,指导论文写作

l.确立研究课题,收集有关资料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的精神世界上,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从学生这种心理出发,展开课题研究活动,从日常生活中入手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

在五年级的一堂活动课《纸张是个大家庭》中,学生针对每天都要打交道的纸张提出了许多的问题,如:最早的纸张是什么样子的?纸张的发展史是怎样的?造纸需要用到哪些材料?纸的用途分为哪几种?造纸对环境有什么污染……经老师概括板书后,由学生选择最感兴趣的问题确立为自己的课题。

课题研定了,采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呢?先由学生自由讨论,然后教师与学生一起归纳出研究方法:

(1)查资料(图书馆、家庭藏书、报纸杂志、电视新闻、上网)

(2)参观(博物馆)

(3)访问(专家)

(4)分析整理所得材料

在课堂上确立了课题和方法后,收集材料的工作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一般给予学生两周左右的时间,在学生遇到自身无法解决的困难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想办法,出点子。

2.分析整理已知材料,拟定论文提纲

经过两周的时间,学生收集了大量的资料,教师要指导学生对这些材料进行分析整理,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鉴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观点可以很简单,三五句话即可。如纸是由蔡伦发明的,造纸术的发明对中国和世界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再生纸对节省木材资源,保护环境大有益处等。

观点明确了,从归类后的材料中抽取最能说明自己观点的内容,指导学生拟定论文提纲。提纲一般由三方面内容组成:(1)序言(说明开展调查研究的原因)(2)把材料按照课题的逻辑顺序列出要点(3)概括提出自己的看法。在列提纲这方面,教师以《纸的历史》为例做了示范,并以实物投影的形式出示给学生:

纸的历史

一、序言: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为了更加清晰地了解纸张的发展史,我们展开了调查研究。

二、内容:

1.纸产生前的各种书写材料

2.纸的发明人

3.古代的纸是怎样造的(附图)

4.造纸术的伟大贡献

三、我的看法

提纲拟定后,论文由学生自己回家完成,给学生两周左右的时间,只要完成了随时可以交上来。论文要求包括三个部分:1.封面;2.目录;3.正文。封面上要写上课题名称,以及作者姓名等。可以发挥自己的绘画能力对封面进行美化,随论文内容和自己的喜好而定,不拘一格。正文前面要有目录,把文章的各个小标题列出,正文也可以进行美化,格式由学生自行设计。

3.模仿与创新的关系

两周后,学生陆续交来了自己的论文。这些论文异彩纷呈、形式不一:有手写的,有打印的,有剪贴的……绝大部分同学还亲手画上了与文章内容有关的插图,清晰而直观。

当我们为学生的表现而欣喜的时候,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因为老师在“课题设计”这堂课上是以《纸的历史》作为例子的,许多同学模仿了这则例子,纷纷以“纸的历史”为课题作为研究论文。

针对这一情况,老师没有批评学生,而是向学生阐明了模仿与创新的关系:“同学们仅模仿是不行的。一切科学上的伟大发现,都是科学家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创造的结果。论文有与众不同的研究内容,能够提出自己的新鲜观点,才是最好的”

接着向学生介绍了几篇观点鲜明的论文,如一名女同学所撰写的《“水浒英雄卡”的利与弊》,她在看到了校园之中许多小学生交换干脆面中的“水浒英雄卡”后开展了研究,调查了学生喜欢这种卡的原因,分析了卡的“优点”和“缺点”,提出了她自己的观点,“水浒英雄卡”对于小学生来说弊大于利!

听到了这篇论文的介绍后,许多同学茅塞顿开。

4.渗透科学的精神,贯彻科学方法

学习科学最好的方法就是从事科学。科学不仅仅是事实和理论,它更是一个思考与探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创造能力、科学态度和方法都得到了锻炼。

在论文写作中,教师要十分注重渗透科学精神,贯彻科学方法。如一位学生在初步了解到班级中的大部分同学都喜欢使用进口品牌的钢笔后,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中国品牌的钢笔已在孩子心中失去了地位,应该向外国品牌的钢笔学习,奋起直追。”撰写了论文《中国品牌的钢笔该觉醒了》。看了他的文章,我当着全班的面向他指出:文章的观点很新颖,但是还缺乏事实根据,什么最能说明中国品牌的钢笔不如外国品牌的呢?经学生小组讨论后,达成共识:销售量最能说明问题。这名男同学后来用双休日的两天时间调查了学校附近几家文具店,又用了一周的时间访问了学校中的3O名同学,把这些数据画成了表格,重新撰写了论文《中国品牌的钢笔该觉醒了》。老师又在全班评讲了这篇论文,通过对这篇论文的两次评讲,结论要用事实说话的精神已经深入了学生的心田。学生也初步学会了抽样调查、比较分析的方法。

在学生论文初步完成后,我们要求学生在文后加上附录,把文章所引用的资料、数据、参考书籍的出处一一注明。这看似枯燥的做法在无形之中却培养了学生一丝不苟、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5.小学生论文要达到的目标

(1)言之有物

因为学生在撰写论文之前,已经进行了一番搜集资料,参观访问、观察实验的探索过程,肯定有东西可写,有自己的观点可以发挥。

(2)言之有序

论文可以按照调查的顺序逐点来写,也可以按照材料的内容分门别类,逐一叙述。在观点和材料的处理上,可以先列出材料,然后进行分析和推论,引出观点,也可以先摆明观点,再用调查搜集得来的事实材料的来分析证明。

(3)言之有据

这是论文不同作文的特殊要求:文中列举的数据、事例都要有根有据,不能发挥想象、凭空杜撰,尤其是阐述自己观点的材料,更是要有明确的来历。

四、小学生写论文的意义

通过课题研究活动,学生逐渐养成了“动脑筋、提问题、想问题、找资料、寻答案、立观点”的好习惯。论文写作对于语文以及各门功课的学习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一篇优秀的学生论文是各种知识综合运用的结果,契合素质教育的精神。

小学生写论文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坚信:课题研究型活动课魅力无穷,它对孩子的一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让孩子们在新世纪的蓝天下放飞理想、展翅翱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3 07:05:00 | 只看该作者

不要给阅读教学添乱



深圳市建安小学 谢雄龙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经过多年的改革、创新,一路风尘仆仆走到今天,应该有自己的教学重点和目标追求了。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阅读教学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显然,阅读教学是以“阅读”为基本手段,以培养基本的阅读能力(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等),探究性阅读能力和创造性阅读能力为根本目的的教学活动。在这种教学活动中,阅读是本、理解是本、体验是本、感悟是本、思考是本、探究是本、发现是本、创新是本。

然而,眼下不少阅读教学课堂却出现了许多新生的怪现象。教学过程中不引导学生读书、感悟、探究、发现,而把所谓的“有创意”的教学手段、教学环节、教学活动搬进课堂,让学生活跃其中,美其名曰“阅读教学创新”。稍作审视这压根儿不是创新,分明是给阅读教学添乱。前不久,笔者在一次阅读教学研讨活动中听了这样两节课:

一位教师在对五年级学生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时,首先,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找出课题中的话分别是谁说的,学生找出来后,让学生分别读课文中相关的句子,说说自己如果听了爸爸、妈妈这样的批评和鼓励后会怎样想,接着,用大量的时间,把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分别以慈祥的爱好和厉的爱好为各自的观点举行辩论会。实在地说,由于学生事前没有准备,辩论会既没有辩出形式上的“热烈”,也没有辩出内容上的“精彩”,最后一节课是在教师的草草小结中结束的。

回顾整节课,可以说是读书不到位,理解不到位,体验不到位,感悟不到位学生无所适从,无所收获。就说那个少数学生忙于自我表现,多数学生被动充当陪客的辩论会,实在没有多大意义。一方面,学生虽然各执一词展开辩论,但自始至终都没有说出令人信服的内容观点,这难以让学生的认识得到深化。另一方面,因为辩论,学生很难就某个问题达成共识,到辩论结束,双方学生仍然是各有各的主张。这对于学生理解课文没有任何帮助,真不明白,这样的辩论放在阅读课上到底有什么作用。退一步说,就算这个辩论会辩论成功了,对学生理解课文又有多大价值,学生游离于课文之外,不读不思,光凭你一言我一语的辩论,他们能得到阅读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吗?没有目的,牛头不对马面的辩论别无他用,无非是给阅读教学添乱。

一位教师教学四年级的《新型玻璃》时,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一遍思考这种玻璃叫什么名字,有什么作用,待学生回答后,就要学生马上写一则新闻报道,向老师和同学们介绍这种新型玻璃,接着让学生从余下的课文中自选一段课文读一遍,把自己的收获和认识或用歌曲或用对联、快板、顺口溜、诗歌等形式表达出来,然后就用较多的时间让学生为课文中讲到的几种玻璃做广告。在学生初次接触新课文的阅读课堂上,只让学生读一遍课文后就写新闻报道,或用歌曲、对联、快板、诗歌等形式把自己的阅读感受表达出来,这种教学安排不知道是出于何种考虑,暂且不说四年级学生会不会写新闻报道、歌曲、对联、快板、诗歌,就算他们确实能写,只让学生读一遍课文去写感受和认识,学生能行吗?如果四年级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真有那么强,我们还有必要在小学四至六年级开设阅读教学课吗?稍懂教学的人都会知道如此“有创意”的教学,不是在给阅读教学添乱是什么。阅读教学不是不能运用辩论、歌曲、对联、快板、广告这样的新方法、新手段,问题的关键是要用得合理、用得科学、用得有目的、用得有效益,只是为了追求花样翻新而盲目运用,不仅不是创新,反而是给教学添乱。阅读教学应该让学生充分读书,在读中理解、体验、感悟、思考、当学生通过读悟,每个人都有了一定的感受,形成了自己的见解时,如果针对某些难以理解的问题,或需要提升的观点,恰到好处地运用辩论等方法手段,能够促使他们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更丰富的情感熏陶,获得更广泛的思想启迪,这样有目的、有重点地运用新方法、新手段、才能收到画龙点睛的效果,才能有利于阅读教学的发展与创新。教学的方法手段是为突出教学重点,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如果忽视重点、背离目标、不顾一切地盲目强行使用,只能给教学添乱。

回顾我国建国以来的阅读教学,之所以困惑多多,就是因为为了某种暂时的目的而盲目引用“新法”造成的。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为了学习别人,不顾本民族语言文字的特点,盲目崇尚前苏联的某些教学方法,致使我们的阅读教学深陷理性化的,条分缕析式,的教学泥潭。直到今天,许多教师仍然行进在这个阴影之中。70年代,受当时政治思潮的影响!阅读教学几经周折后,变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战场。80年代,为了急于走出政治困扰,突出语文的工具性,使阅读教学走上真正的“语文”轨道,又盲目地把自然学科中的训练法引用过来,结果使阅读教学的本质性特点和语文的人文性特征几乎丧失殆尽,阅读教学成了四不像的训练基地。教师教得不知所措,学生学得辛辛苦苦。进入90年代,为了改革的需要,阅读教学先后推广了“启发式、”“引探式”等方法,由于多种原因的制约,结果使阅读教学一举演绎成了“一问一答式”的教学招式,阅读教学就是这样,或为了“学习别人”,或为了“突出政治”,或为了“返回故里”,而一直在“添乱”、“减乱”中度过。直到近几年,在多少仁人智士的探索努力下,才使得阅读教学有了自身的教学重点、教学目标和基本的教学方法、教学思路。静而思之,阅读教学应该吸取历史教训,抓住现阶段这个良好的机遇,让其在本位上挥洒自如地发展起来,完善起来,阅读教学的创新是必需的,改革更不能停止,但必须以利于它自身的健康发展为前提,阅读教学再不能打着某个新的招牌盲目地行“添乱”之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3 07:05:00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的教育缺什么?



朱永新



中国的教育缺什么?

中国教育缺的东西太多。

中国教育缺什么?缺钱。我国广大农村的学校缺钱,我们有很多教师工资没有如期发放到位;我们有很多学生根本上不起学,我们有很多学校根本就没有象样的校舍。虽然说我们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普及。因为真正意义上的普及应该是所有学生都能入学,各级政府在财政上充分地保障我们的学校、教师和学生,现在还有没有做到。最近中央召开了一个有关义务教育电视电话会,李岚清副总理要下狠心改变这种教育缺经费的现象。

中国教育缺什么?缺人才。目前,我国教师的素质不能说令人堪忧,因为我们拥有一大批非常忠诚、非常有良知的教育工作者,没有他们的默默奉献,不会有中国教育的今天。但是,因为我们是穷国办大教育,因此,我们有很多教师没有受到过良好的基本训练,不懂教育规律,素质还很低。

中国教育缺什么?缺公平。今天上午有学生跟我提出,说我们的教育缺公平,这说明,我们的学生还是非常关心中中国教育的大问题。我跟他们开玩笑说,你们到优质学校读书就不公平,还有多少孩子在不知比你们差多少倍的学校读书,还有多少孩子没有书读,你说这公平吗?我们一所好学校和一所差学校在教育经费、教师待遇、教育设施方面相差可是十万八千里。

中国教育缺什么?缺教育观念。有人说知识改变命运。我认为不一定。你知识再多,不一定能改变命运。如果你是一个两脚书橱,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命运。但是,观念可以改变命运。知识的创造性转换,知识的系统化,知识的理性化,才能真正改变教育的命运,改变民族的命运,甚至改变人类的命运。

今天,我想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中国的教育缺什么。

1.中国教育缺服务意识。

我相信,我们每一个人,在你们所受的高等教育、师范教育中,没有听过教育服务这个概念。教育服务是最近提出的,最近一两年才开始引起大家的重视。为什么?原因很多。首先,中国加入WTO时,我们是把教育服务和服务贸易一起谈,在西方人眼里,教育是一种服务,服务开放,教育也一起开放。其次,多元化教育形式的出现。过去清一色的公办学校,资源配置、校长任命、师资配备都是政府包办的。新的民办学校的产生,对我们公办学校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因为民办学校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走向“死亡”,要么走向辉煌。民办学校在取得优秀办学成绩的同时,它非常注重他的服务。我们很多民办学校的确提出:“学生和家长就是我们的上帝。”我们的学校教育就是要做好服务,就是让上帝满意。我们且不论这样的口号科学不科学,严密不严密。但是我们不可否认,它已经构成了对于公办教育的一种挑战。

目前,我们的教育从上到下,太缺乏服务的意识,服务的观点。我们的老师在课堂上的时候,教书的时候,你想过你是在服务吗?你想过让你教的每一个孩子都能满意,每一个孩子都能发展?据我看,我们的很多课堂,不是你为在学生服务,而是学生在为你服务,而是学生在为配合你的表演而服务。特别是我们的很多公开课,就是典型的全体学生为老师服务的过程,全体学生为老师的表演而服务的过程。不仅如此,学生成绩优秀,也是服务老师,是为了证明你老师的能力。当然,这也难怪我们缺乏服务意识,因为服务意识来自对市场的挑战,资源配置的挑战。在优质资源的紧缺时代,是不可能产生真正的服务意识的。服务意识是供求平衡,甚至供大于求时才会产生的。现在的营业员谁敢没有服务意识?没有服务意识,商店就得关门,商场的销烟四起谁敢没有服务意识。但你想。十年以前,二十年以前,商场的营业员有服务意识吗?根本没有服务意识。我记得很清楚,82年,我分配到大学工作,为了买一台电风扇,我们苏州生产的长城电风扇,为了厂里的优惠价,当时找了四个人。现在我为了买一台电风扇,少几十块钱,找四个人,那么多时间,值得吗?但当时几乎每一个人都这么做的,营业员都吃香,都自豪,他会主动微笑,他会低下那高贵的头吗?不会。但现在不一样,没人要求他低下那高贵的头,他已经低下了高贵的头,他已经伸出了热情的手。是不是?但是我们相信,谁主动用这样的意识来规范自己,要求自己,就能把握教育市场的先机,这也是毫无疑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3 07:05:00 | 只看该作者
前不久,我们苏州一所百年老校,也可以说是千年老校,成立了高一年级的家长委员会,我是高一年级家长会的名誉理事长。大家知道,家长会无非是两种人,一种是有钱的,一种是有权的,利用你的钱,利用你的权为我们的教育服务。是不是?我到学校去,我跟校长开玩笑说,你请神容易,送神难。你把我们家长会办起来了,好事情。毫无疑问,家长参与办学,是教育的进步。但事实上,很少有学校,很少有老师真正把家长当一回事。无非是到时用车不方便,请你朱市长打个招呼,请你黄经理稍微出点钱,如此而已。我跟校长说,你把我请了来,我们约法三章,第一,你有困难,我们家长理事会全力支持,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毫无疑问,孩子要活动,孩子要发展,我们不仅出钱出力,我们把心掏出来都愿意。中国的家长就是这样。但是,我说,我们既然是理事,就要“理事”,我们不能不理事,你们学校的课程,我们要参与,你应该增加一点讲座课程,苏州那么多外资企业,那么多世界五百强,有九十家在苏州,你请个十个企业家,总没有问题吧,给我们的孩子做做报告。我说我们的孩子应该了解人家是怎样创业,我们的孩子要了解这些总经理的个人是怎么成长的,这比你课堂的东西要有用得多。这个能做到。有些课程能不能少讲,45分钟太累了,人的注意力不可能保持45分钟,能不能讲个20分钟,留25分钟给孩子,让孩子们讲。我们的孩子是哑巴,都不会说话了,中国的孩子没机会讲话,在家里也没机会讲话,他也不愿意跟父母讲话,以后不会讲话,在社会上没有地位。有一些老师上课不怎么样,能不能把他换掉,家长会要有家长会的声音。现在我们很多家长,对学校、对老师,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所以很多家长听到开家长会,就唯恐自己挨批评,丈夫和老婆,你推我,我推你,特别是某些成绩不好的家长。因为一般家长会总是在期中考试或期末考试以后,宣布成绩的时候,让大家知道自己孩子的排名,好的再接再厉,发扬成绩;差的认清形势,真抓实干。上次南京一所著名中学校长请我去开座谈会,一个年轻教师,说听了我的报告很感动,从来没有想过教育也是服务。以前叫家长来,从没有不来的,打个电话,马上就到,管你是南京大学的教授,还是省里哪个厅的厅长,没话说,谁敢不来。一次,他把南京大学博士导师,骂得狗血喷头,而且这个导师恰恰是他同一个学科的,我问他有没有什么感觉,他说,我没什么感觉,他很听话。我说家长都很听话,家长都在代孩子受过。他敢不听话?他知道他不听话,孩子就没有好果子吃,对不对?当然,能不能做到,我也不敢肯定。因为我是名誉理事长,名誉名誉,挂挂名吧,要看理事长能不能贯彻我的精神。我想第一次给我们的学校,给我们的校长一点点压力,要知道你不能仅仅训我们家长,我们家长也可以要求你们学校。

这样一种服务意识,要从每一个老师到他的课堂,每一个校长到他的教师,每一个教育行政部门到他们的学校,彼此都要强化教育服务,这个强化的历程,才能真正感受到温暖,才能真正地让我们的教育受欢迎。我们口口声声声称,我们是为了孩子,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实际上,我们没有做到。因为我们没有这样的观念,没有这样的意识。有了这样的观念,这样的意识,你就要真心真意地去看待每一个孩子。实际上,服务意识和爱是从两个侧面来规范教育形象。爱是发自内心的,爱是教育良知,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毫无疑问。服务就不同。服务是最基本的要求。今天中央一套在放非常非常好的片子,片名就叫《小学教师》,很感人。一个代课一个多月的男教师班上,有个孩子叫迈克,他的父亲得了爱滋病,父亲已经瞒了五年,没让自己的孩子知道,但潜伏期过后,他支撑不住,没法瞒。新去的一个护理人员,有一个孩子跟他的孩子一个班,而且同一个组,这个护士很愚昧,她不知道爱滋病怎么传染,她就偷偷告诉她的孩子不要和那个孩子坐。然后就围绕这个展开人性的善良的讨论,讲到这小学教师怎么样全身心地爱他的孩子,怎么样和家长沟通,怎么样请性教育专家和十二岁的孩子讲爱滋病,怎么样帮助那些家长,去用一颗爱心,一颗善良的心,教育帮助孩子,我看了很感动。因为这个老师不仅仅是爱他自己的孩子,他还有一种义务感,一种使命感,去和家长沟通,让家长也变得善良起来。我看过一个《乡村女教师》,当时,我是看得流泪。教师要的就是服务意识,这种爱的精神,在我们的整个教育过程,还是太少。我们缺的是服务意识,缺的是从服务走向爱。

2.中国教育缺人文关怀。现代很多人在讲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讲得很玄乎,我说没有那么多玄乎。什么是人文?人文,一个是关心人,一个是关心文,关心人类的命运,关心他人,关心人类文明,关心人类文化,加起来就是人文。这是我比较通俗的理解。当然是我个人的理解,不一定是科学的理解。教育,是非常非常缺少人文精神的,而且不仅中国缺少,全世界也缺少,中国尤其缺少。我在上个世纪末本世纪初时,我曾写过对上个世纪回顾的一些文章,在中国共产党诞生80周年的时候,我也写过一篇文章《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教育》,在《教育研究》的头版头条发表,我还是为我们上个世纪的教育所取得的成就而欢欣鼓舞,但进入这个世纪后,我发现,我的有一些评价,有一些判断有问题,我觉得,上个世纪,是非常值得我们认真检讨的世纪。上个世纪的一百年,人类科学发明,创造成就是空前的。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我们不能说征服了宇宙,但是已经登上了征服宇宙的新台阶。无论是卫星的上天,无论是登上月球,登上火星,现在很多商人已经在策划到其它星球去赚钱,在策划怎样把我们地球人送到其它星球去。微观的层次,基因的重组,人的基因,什么病是由什么基因组成,很多疾病,包括癌症,人类的寿命,如果不是意外的话,他会有很大的改善,这是毫无疑问的,因为基因的问题解决了,基因编码的问题解决了,对人类的生命是很大的改善。袁隆平把水稻的基因解决了,粮食的问题也就解决了。克隆人,可能也很快就会横空出世。尽管它会带来很多伦理的问题、法律的问题,但是它的出世是谁都阻拦不了,科学差不多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我们已很难想象,如果有一天,我们没有电,我们会怎么活。衣食住行方方面面,微波炉、电风扇、电烫斗所有东西都是靠电来控制。但是与此同时,在这个时期,人类的人文精神又如何呢?我们数千年数万年形成的森林差不多被砍光了,全世界的森林,绝大部分是在我们这个时期砍光的。我们所有的河流,五十年前南征北战,双手舀起河里的水,就能喝到家乡的水,甚至于三十年前、二十年前还是清的,但在我们这一代就是天方夜谈的神话,我们差不多已找不到一片净水。我们的空气,也不是很干净,臭氧层的被破坏、黑洞,对自然的破坏,在二十世纪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更令人发指的是世界大战。两次世界大战,死伤的人数,超过历史上很多战争的总和。什么赤壁之战、淝水之战死伤的人数跟这两次世界大战比起来都是小巫见大巫。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实际上人类从来就没有停止对人类的摧残,世上有多少人家破人亡,有多少人妻离子散。战争的硝烟,还在四处燃起,巴以冲突,印巴冲突还在不断地升级。那么,我们不仅要问:人类怎么了?人类是越来越聪明了呢?还是变得越来越愚蠢。上个月,张家港开了个全国首届智慧学会议,我参加了。我说我不懂智慧学,我就想请教各位专家,人类到底是变得越来越聪明,还是变得越来越蠢?他们都笑了。那么,这个的背后是什么?为什么会是这样?我们教育在其中应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很多老师给我们写条子,说都是你们当官的作的孽,发起战争的是你们当官的,下令砍伐森林的是你们当官的,污染河流的,办污染企业的也是你们当官的。那么,当官的是谁培养的?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都是我们教育产生的。一个人在学校所受的教育,从幼儿园开始,一直到小学、中学、大学包括大学后的继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最大的,但这种影响,不一定是某一个老师,某一个学校给予的,而是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在学校得到的体现。从文艺复兴时的人文精神,到今天,不是发展了,而是断裂落伍了,因为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的竞争,依然白热化。这些国家,在培养人才的时候,越来越注重人才的政治、经济价值,而忽视了人本身的存在价值,大家越来越多地把人作为一个工具,而不是把人当作人。我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理解我的意思。本世纪初,我们听到了一点民主教育的声音,听到一点人文主义教育的声音,听到了永恒主义的声音,听到了要素主义的声音,这都是教育哲学的几个重要流派,这些所有的流派,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教育要重视人文,把人类永恒的东西,人类的经典,人类的不懈追求,传递下去。什么是教育,某种意义,就是人类文明的传递,让一代比一代的人更有教养,更加文明。但是,苏联人造卫星上天以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开始重视科学教育,科学主义的观点,结构主义的理论,高效率的理论,成为教育的主导潮流。各种各样的主义的抬头,都是在打着科学精神和科学主义的旗号,打着为了民族的生存,为了经济繁荣的旗号。大家恰恰忘了人文跟科学是人的两翼,缺一不可。一旦失衡,社会就会失衡,人类就会失衡。二十世纪就是我们教育失衡的世纪,我不知大家是否同意我的观点。我觉得是这样。在我们的教育中,有多少老师真正用心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我们是不是让孩子沉住气去读一部经典,去滋润他的心田?没有,实际上我们这个世纪是远离经典的世纪,《巴黎圣母院》有多少中学生看过?没有,因此,他很难区别美丑,很难把握善恶;《安徒生童话》有多少人读过?没有,因此他不知道什么是同情,什么是善良。孔老夫子有多少人读过?没有,因此,他不知道中国文化的根。甚至于我们有多少教师认认真真去读过孔子,读过苏霍姆林斯基,读过陶行知,没有这样的文化的滋润,你很难把人文传递下去。在本质上,这是一种人类文明断裂的现象。所以说我们缺少人文的情怀。我们每一个老师在课堂里不仅仅是把一个知识,一个概念教给孩子,更重要的是,把一种文化,把一种文明,把一种理念传授给孩子。另外,经典能承受人类文明之重,让文明能延续,让文明能发展。人文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善待每一个生命,包括一草一木。一草一木都是有生命的。我想他们要知道了,就不会去滥砍伐森林,就不会去参与各种各样的战争。实事上,包括我们的教科书里面的英雄,我们的很多教科书的英雄都是战争英雄,我不是说战争不要英雄,但是在我们这样一个时代,我们应该崇尚什么,应该追寻什么,都是很值得研究的。怎样把人类文明、文化厚度传给我们的孩子,要从教材的进程做起。包括从我们的新教材,新的基础教育抓起,我认为这个问题还没有摆到应有的高度。我个人有这样的理解,对于这样的问题的思考,我们每一个老师都有责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4 00:4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