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2146|回复: 1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教学热点讨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1-9 07:2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试谈如何“简简单单教语文”



福建省安溪县第三小学 陈选斌 福建省安溪县龙门中心学校 白秉州



内容提要:简简单单的语文课堂,是简明而不失品位,简约而不失精彩,简化而不失实在,简要而不失到位,简便而不失高效的语文课堂。语文教学追寻的简简单单,其实就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返璞归真。这种“简单”是对冗繁的语文课堂的一种“清洗”,是对语文学习本质的一种回归,是学生主动意识的一种彰显。



现在有不少语文老师为追求所谓的“时髦”,每拿到一篇课文,还没读两遍,便考虑怎样上得精彩──做什么样的课件,哪里可以表演,哪里可以“小组合作”,哪里可以拓展、发散,哪里可以有“多元解读”,如此等等。试图以“旁门左道”来掩饰自己的肤浅和浮躁,以花架子哗众取宠。殊不知,“说法越多,花样越多,头绪越复杂,目的越不明确,结果是教者辛辛苦苦”(语言大家张志公语);殊不知,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大道至简”,返璞归真,简简单单教语文──凭借简明的教学目标,简约的教学内容,简化的教学环节,简便的教学方法,努力实现“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学理想。(崔峦语)。



那么,怎样做才能达到“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的理想境界?下面,仅结合自己阅读教学实践与学习收获,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教学目标要简明──简明而不失品位



阅读教学最忌浮光掠影、蜻蜓点水般地“眉毛胡子一把抓”。每一堂课,应把握“三个维度”和阅读教学的阶段目标,依据课文的特点与单元训练重点,彻底解决一两个切实需要解决的阶段目标,拟定简而明的教学目标。



如第十册的略读课文《鲁本的秘密》。我在反复地钻研教材以后发现课文前的一段阅读提示对于本课教学目标的确定有关键性的引导作用。一是读读课文,想想鲁本为了给母亲买胸针,用了多长时间,做了多少努力才攒够了钱,二是说说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把鲁本的秘密揭开的。这两个问题一个涉及到课文重点内容的理解,一个涉及到表达顺序的问题,恰巧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也符合崔峦老师提出的教学目标要简明、实在的观点。所以,我们拟定的教学目标是:1.理解课文内容,从故事中体会鲁本的赤子之情;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既符合年段目标,又整合三个维度;既把握课文特点,又简而明的。



二、教学内容要简约──简约而不失精彩



语文教学,要教给学生的东西太多了,可是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学生的学习精力也是有限的。因而一篇课文不必要也不可能面面俱到。这就需要老师深入研读教材和教学内容,发现那些学生真正需要的、有用的东西,以充分发挥教材的价值。“任你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有所为,有所不为。



如在全国阅读教学获奖的《陶罐和铁罐》,在教学伊始,执教者就引导学生抓住“奚落”一词切入课文的学习,在理解“奚落”意思后,围绕“怎样奚落”和“怎样对待奚落”学习陶罐和铁罐所有的对话,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一步体会“奚落”的含义,体悟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友善。至于课文的10-17自然段,内容简单易懂,老师只让学生在自读课文中了解两个罐子各自不同的结局,其余的不做深入。既抓住重点,直奔主题,又化繁为易,事半功倍。



三、教学环节要简化──简化而不失实在



不久前,我校林艺娟老师执教的公开观摩课《七颗钻石》受到了与会领导、老师的赞许。本堂教学观摩课的成功靠的不是华丽和精制,而是朴实无华、扎实有效的教学环节:了解七颗钻石故事,感知课文;研读水罐变化,感悟爱心;续编《七颗钻石》,拓展延伸。林老师就是在这三个步骤中,扎扎实实的引导学生读书,读懂意思、领悟情感、学习方法,让学生在每一步的学习中都经历了读进去、读出来的过程,在扎实的学习中,学到了读书的方法,领悟了文章的思想感情。这堂课的教学环节主要三个:一是回顾课文,感知故事;二是研读故事,感悟爱的奇迹;三是拓展延伸,续编《七颗钻石》。整个教学过程,以读懂课文为主,没有现在时髦的跳跃式讲读,没有现在时髦的小组合作,没有现在时髦的课堂表演,有的只是普普通通地一节一节地读好课文,读懂课文。把公开课上成了普通的家常课,上成了我们每一个老师都可以学习、都可以借鉴的课,这是一种勇敢的实践。



四、教学指导要简要──简要而不失到位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中教师指导是完全必须的:当学生出现偏差、走入误差时,要“引导”;当学生思路不清、认识肤浅时,要“开导”;当学生遇到困难、思路卡壳时,要“辅导”。我们倡导“简简单单教语文”的教学指导,应努力追求指导得精当,指导得明白,指导得科学,含英咀华,使指导的内容具有提示性、启发性、示范性。



如在《将相和》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利用文中的空白点,请学生发挥想像,写一写“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两人相见后,彼此会说些什么,在写后的交流中,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通过听同学的对话设计你品味到了蔺、廉两人怎样的品质;评一评哪位同学的语言描写最能展现蔺、廉两人的性格特征。这样的指导,既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实际操练了如何通过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写作方法。真可谓是“以箭双雕”



五、教学方法要简便──简便而不失高效



陶行知早在1919年的《新教育》杂志就撰文指出:“凡做一事,要用最简单、最省力、最省钱、最省时的法子,去收最大的效果”。是的,虽然说 “教无定法”,但是最需要的还是“贵在得法”,努力追寻最简便、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我们要引导学生运用应当采用最“语文”的方法来学习语文──“以读为本”,把读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因为语文教学离不开读,体会课文用语的准确性和规范性靠读,体察课文所蕴藏的丰富情感靠读,体悟由课文所带来的高品位的语感靠读。因而,我们要让学生充分地读、自如地读、动情地读,读出课文的节律、读出课文的情趣、读出课文的神韵。



如有位教学能手执教二年级《小鹿的玫瑰花》,在激趣导入后,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故事下面的“小鱼”、同学、老师或字典,读完后,在读“小鱼”身上的汉字;其次,鼓励学生进行轮读比赛,每人读一个自然段,要求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读后师生评议;第三,要求学生默读并思考:课文讲了小鹿与玫瑰花之间发生的一件什么事?第四,深入细读,比如学习第一自然段,在学生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你知道了什么?你从课文的哪些词语看出来小鹿很辛苦,你能把小鹿种玫瑰花的辛苦读出来吗?我们不难发现,第一层次的读,旨在引导学生随课文识字;第二层次的读,旨在巩固发音,读通文章;第三层次的读,旨在了解课文大意;第四层次的读,旨在引导学生在读中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如此,环环扣紧,层层递升,把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受到了评委与听课老师的好评。



“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简简单单的语文课堂,应是简明而不失品位,简约而不失精彩,简化而不失实在,简要而不失到位,简便而不失高效的语文课堂。语文教学追寻的简简单单,其实就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返璞归真。这种“简单”是对冗繁的语文课堂的一种“清洗”,是对语文学习本质的一种回归,是学生自身主动意识的一种彰显。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8-11-9 07:22:00 | 只看该作者

让语文训练重新焕发“人文情怀”的光彩



浙江绍兴教师进修学校 周一贯



上世纪末,中国语文教育因人文的缺失而引发了一场社会大讨论。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语文教育应当充分体现人文精神,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语文教育人文性的缺失,必然会导致语文训练偏重技术操练而淡化人文情怀,但这不是语文教育本身的错误,也不是语文训练本身的不是。充其量,只是语文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纠正、需要深化改革的问题。我们并没有因为语文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偏差而认为今天应当少提或不再提“语文教育”,可为什么我们却似乎都因为语文训练出现了一些偏差而忌讳提及“语文训练”,努力淡化研究“语文训练”?甚至有点儿“谈‘训’色变”呢?



人文是什么?《辞海》、《现代汉语词典》都解释为“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其涵盖面可谓大矣。语文教育当然属于人文教育。杜时忠同志认为人文教育是“以人生目的、人生理想、人生意义为核心,延伸到知识、道德、审美各个方面,具有非功利性或超功利性”的教育。(《人文教育论》,江苏出版社,1999年版)由此可见,语文教育界对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原是本体应有之义。同理,作为语文教学之中的语文训练,本来也就存在着对学生人文精神的陶冶。叶圣陶先生在上世纪60年代的一封教育书简中就说过:“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做到的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这里,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换一个角度看,语文课的教学过程也就是一个训练的过程。训练什么?学会读书,学会作文,同时也学会做人。所以,语文训练并不和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水火不容,加强语文学科对人文精神的培养,根本就不需要以淡化乃至否定语文训练为代价。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需要研究语文训练,加强能够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语文训练,以避免造成“泛语文”、“泛人文”的新的失误。于是,如何重新焕发语文训练本来就该有的“人文情杯”的光彩,似乎正在唤起我们的理性思考。



一、触摸汉字汉语的人文内涵



语文训练当然离不开对汉字汉语的训练。中国的文字是表意文字,学习汉字汉语是根本。一篇文章就是由一个一个的汉字组合成词,排列为句,滚动成文的。表意文字不同于拼音文字。汉字的“三码”(每个字有音码、形码和意码)、“复脑”(既有激发左脑抽象思维的功能,又有唤起右脑形象思维的功能)特点,使汉语具有很强的意合性。汉字不是抽象、僵硬的符号,而是蕴含着博大精深的文化教育精神,有着极为丰富的人文内涵。对汉字、汉语的训练,人文情怀本来就是应有之义。请看周振芳老师教《鲸》(人教版第七册)一课时的训练实践引导:



师:为什么说鲸不是鱼?



生:因为鲸的祖先跟牛羊的祖先一样生活在陆地上,鲸是胎生的,鲸用肺呼吸,所以说不是鱼。



师:既然鲸不是鱼,那为什么是“鱼”字旁呢?



生:因为古代的时候科学还不发达,人们不知道鲸是哺乳动物。人们看到鲸生活在海里就把它当作了鱼,所以造字的时候把它写成了“鱼”字旁。



师:看来,汉字中也有不少的冤假错案!今天,我们通过学习《鲸》这篇课文,已经知道了鲸不属于鱼类。现在,我们就来为鲸重新造个汉字,让它名副其实、名正言顺,要求讲出理由。



:应该是“月”旁,因为鲸是用肺呼吸的,“肺”就是“月”字旁。



:“京”的上面加个“大”字,旁边再加上三点水。因为鲸生活在海里,而且是海里最大的动物。



:应该写成“反犬”旁,因为鲸同猪、狗、狼等动物一样都是哺乳动物。



教师为了使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这篇课文“鲸不属于鱼类”这一主旨,竟借用了“鲸”字的偏旁大做文章,巧妙地让学生进行换偏旁的“游戏”,使学生对鲸的生活习性有了更多的认识。汉字汉语的意合性所具有的丰富人文内涵,确实可以给“语文训练”以绚丽的色彩和丰盈的情味。



二、关注语言内容的人文承载



语言的外在形式和其传递的思想内容总是以融为一体、密不可分的状态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因此,任何形式的语文训练也总是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具体的思想感情内容。只要我们不是完全陷入单纯技术操练的泥潭,刻意地去排斥语言内容本来就有的人文承载,语文训练就应当不缺人文情怀。



特级教师盛新凤执教《卢沟桥的狮子》一课时。在引领儿童解读课文过程中生成的训练,就较好地体现了这样的特点。她充分利用课件来展示卢沟桥狮子的“大小不一,形态各异”,以充分唤起学生的想象。同时,随着学情的发展,对同样的课件又作了模糊处理,多层面、多角度地开掘了课件的资源价值,并设计了训练活动。如:



在深读课文、体会卢沟桥的雄伟壮观时,她引导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看着不同狮子的形象说:“有的狮子(  )好像(  )。”要求能说出狮子们都在尽情地享受这份祥和美丽的生活。在读到日寇践踏卢沟桥时,让学生看“七·七”事变的录像,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时,再现狮子的不同形象,让学生想象在枪林弹雨中的狮子的感受,再说“有的狮子(  ),好像(  )”。然后让学生改写、补写课文:



有的狮子蹲坐在石柱上,好像(  )。



有的狮子昂首怒吼,好像(  )。



有的小狮子偎依在母狮子的怀里,好像(  )。



有的小狮子被大狮子按在地上好像(  )。



在这一训练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以感受课文语言内容的人文承载(即对卢沟桥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细致生动的描述)为基础,想象感悟在和平岁月中石狮子的情状和在日寇侵略炮火下石狮子完全不同的情状。显然,学生填写的石狮子前后截然相反的情状所形成的强烈的对比,更加凸显出所填写话语的人文内涵。于是,工具性、人文性在这样的语文训练中和谐统一、难分彼此,又何来语文训练会淡化了人文精神之说?



三、把握训练目标的人文关照



语文训练的根本目标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用叶圣陶先生的话说便是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我们知道,真正学会读书和作文,绝不是靠一种单纯的技术传授就可以了,无须生命的参与。所以,在读书作文中对学生生命发展给予人文关照,应当是语文训练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所有有效的训练,都必须把握这个根本目的。而这个根本目的,又体现着深厚的人文关怀。教师注意了这一点,语文训练便必然能够重新焕发“人文情怀”的光彩。



请看邹琴芳老师写的这篇案例:



记得那天学《我不是最弱小的》一课……一个学生举手告诉我:“老师,你把‘即使’的‘即’字写错了。”我一看,真的,我把“即使”写成了“既使”。



学生们看着教学一贯认真的我,眼里充满了疑惑。我心中有些后悔自己的粗心大意,感到汗颜。怎样弥补自己的过失?对了,何不将错就错,把纠错的机会让给学生。便问:“你们怎么知道老师写错了,能说说错在哪里吗?”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说:“爸爸曾经告诉过我,‘即’和‘既’,容易搞错,要记住只有‘即使’这个词,没有‘既使’这个词。”有的说:“刚才查了字典,字典上的解释是:‘即’指靠近的意思,如‘可望而不可即’;也有‘就’的意思,如‘一触即发’;‘即使’的‘即’是‘假设’的意思。‘既’,指已经达到、已经过去……”还有同学说:“老师,我还有一个熟记的好方法:‘既’右边是四画,正好读第四声;‘即’右边是两画,正好读第二声。这样记,就不会读错写错了。”



这是发生在老师指导学生阅读过程中的一个偶然性错误,是一时疏忽才写错的。现在,学生提出来了,教师纠正错误、表示感谢,也就可以了。但是,邹老师没有这样简单处理,这不是因为老师害怕“失面子”,而是作为一次即兴训练让学生来辨错,以深化学生对如何正确辨析这两个易错字的印象,也给学生一次展示自己的机会,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让这一偶然性错误充分发挥它的教学价值。正因为所有的语文训练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所以训练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应当是充满了对学生的人文关照。“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和“为了学生一切”应当说是语文训练最本质的人文精神所在。



四、拓展教学过程的人文情怀



语文训练是一个过程,一个师生交往的过程。“训练”一词分开来说有“训”与“练”两个方面。“训”侧重于教师的教诲、指导、点拨;“练”则侧重于学生的习练、演练和践行。当然,作为整体,“训”和“练”又不是截然分割的,常常呈现出两个方面互为条件、双向互动、相辅相生、教学相长的状态。其根本点便是处在一种“交往”的过程中,师生双方所本有的情、精、神、气,加上共同的目标,就会使这种交往活动具有丰富的人文意蕴。这无疑也是语文训练可以重新焕发“人文情怀”的重要条件。



一位老师在导读《北京亮起来》(人教版第四册)一课时,有这样一个细节实录:



师:刚才,我们尽情地朗读了全文,细细地欣赏了短片中北京的夜景。现在,你能用几句话说说北京的夜景吗?



:北京的夜晚真是灯的海洋,光的世界。



:北京的夜晚,我想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金碧辉煌”。



:还有“灯火辉煌”。



师:是的,北京的夜很美,课文也写得美,真是赏心悦目……



:老师,你不是说现在国家能源紧张,要节约用电吗?我们这儿经常停电,大街上好多路灯都不亮了,可是北京为什么还是灯的海洋、光的世界?那不是太浪费吗?



师:是啊,我们提倡节约用电,就不禁要想:北京的夜晚是否太铺张了,“限电”与“北京亮起来了”真的矛盾吗?请你静静思考,然后再听听小组里别人的意见。



:我认为不矛盾,听我爸爸说,限电也是有地区差别的,比如农村停电较多,我们城市相对少些。北京是中国的大城市,我想那儿限电应该会更宽些。不能算浪费吧。



:我也同意刚才同学的说法。北京是中国的首都,也是世界重要的旅游城市,外国朋友到我们中国来,我们能让他们看到一个黑糊糊的北京吗?



……



这里,教师为了让学生交流深读课文的感受,设计了“你能用几句话说说北京的夜景吗”这样的训练。但在训练的进行过程中,学生质疑发问“北京是灯的海洋,那不是太浪费吗”,又因教师临场应变而生成了新的训练。大家的倾情讨论,虽然各执一词但都有理有据;教师的相机诱导,未作包办代替而取得了更佳效果……无一不体现了对智力的引领和潜能的开掘。生成的课堂之所以成了一片养育智慧的沃土,就因为在训练的过程中充满了自由、平等的人文关注。训练的人文情怀,也在这种交往过程中可见一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8-11-9 07:23:00 | 只看该作者
五、感受训练设计的人文情趣



由于语文生活的丰富性,语文训练的形态设计也完全可以做到生动而多样。我们使用的语文课本,都是精选的名篇佳作,其内容大到天文地理,小至鸟兽虫鱼,遍及自然、社会的方方面面。既有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又饱含现代文化精华。根植于语文课文的训练设计,当然也有了广阔天地,其形式和途径的选择,完全可以由教师因文而异、从善选优,使训练摆脱机械和枯燥,充满人文情趣。



一位老师教《观潮》(人教版第七册)一课时,在学生深读探究了课文之后,作了一个拓展性训练,告诉学生:海宁市目前已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提出申请,要求将天下奇观“钱江湖”列为“世界遗产”。为了进一步提升“钱江潮”的知名度,最近他们正在向社会征集宣传“钱江潮”的广告语。大家想参与这个活动吗?(生:想!)好,拿出练习纸开始写吧!(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打开思路。)



:我的广告语是“八月十八钱江潮,壮观天下谁不知!”



师:意思不错,但有一个词语叫“知晓”。“知”就是“晓”的意思,老师建议你把“谁不知”改成“谁不晓”,读读看怎么样?



:(读)现在语句押韵了,读起来朗朗上口。



:我拟的是“此潮只因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看!”



师:(鼓掌)发现没有,她从古诗中借用名句改写,才有如此精彩的“广告语”。



教师虚拟为“钱江潮”申遗征集广告语这一训练设计,之所以能触发学生的情感,快乐地投身其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不能不归功于这一训练形式的生动、新颖,富有意趣。可以这样说,语文训练的人文情怀,也可以同时体现在训练设计的这种意趣之中。



六、提升演练之中的人文意蕴



以知识灌输为主线的传统课堂是一种“刚性”课堂,学生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或被人摆布的“木偶”。但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课堂是一种“柔性”课堂,是充满了生命活力的课堂。本于这种课堂的语文训练,在实施的过程中往往具有开放性、多元性和生成性的特点。所谓开放性是指训练有着强烈的发展动势,不局限于教师原先的设计范畴;所谓多元性,就是训练的内容可以从多角度、多层面理解拓展。没有机械、呆板的唯一答案;所谓生成性,就是训练的动因和推进多为随机生成,不一定全是由预设决定,纹丝不变。这就说明训练的演进不完全会按部就班,其中饱含着具有不确定性的人文意蕴,有待教师去临场应变、智慧提升。



在教学古诗《登鹳雀楼》时,一位老师把鹳雀楼的图像映在银幕上,并很有感情地指导学生朗读全诗。这时,一个学生站起来质疑:“登鹳雀楼是说诗人已经上了楼看到了‘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美景,而要‘穷千里目’还要‘更上一层楼’,这说明鹳雀楼应该有三层,为什么图上只画了两层?”这是意想不到的问题,教师需要时间思考,便来了个缓兵之计:“是图错了吗?还是诗写错了?还是图和诗都没有错?”大家都在静静地琢磨诗意,也为教师赢得了进一步思考的时间。于是,教师胸有成竹地设计了一个辨疑训练:“‘更上一层’是表达诗人登上了楼之后的想象呢,还是写诗人登了一层看到了还有一层可以登楼的行为呢了请大家找出理由来辨析。”于是,学生若有所悟。有的认为是诗人一边上楼一边想,有的认为是诗人上了楼觉得这楼还不够高,不能看得更远……老师进一步提问:“想法要有依据,依据到诗中去找,能找出来吗?”学生恍然大悟,不少同学找到了“欲穷千里目”中的“欲”字,“欲”正说明是诗人想再登得高些,而不是写鹳雀楼有三层。



显然,这里学生对“图画错了”的质疑,是课堂教学中的“变量”,不确定因素;而诗句中的“欲”则是课堂教学中的“定量”,即确定性因素。教师对出现的“变量”没有等闲视之,而是作了正确的引导,在定量中找到了答案。这种在演练进程中所体现的语文训练的开放性、多元性和生成性,使训练过程也就成了人文意蕴的不断提升过程。这无疑又是训练充满着人文情怀的一个重要方面。



语文训练本体是并不缺乏人文情怀的。应当说,为了“应试”得分而急功近利,使语文训练沦为一种单纯的技术操练,丢弃了它应有的人文内涵,是一种不正常的运作错误,不能因此怪罪于“语文训练”本身而轻慢了对语文训练的研究。“语文教学”这个家,不能没有语文训练,语文训练须要回家,“回”了才是“家”。应当让语文训练名正言顺地回到语文教学中来,不必“躲躲闪闪”,应当名正言顺地重新焕发它“人文情怀”的光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8-11-9 07:24:00 | 只看该作者

高段阅读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重庆市高新区第一实验小学 邱丽霞



课程改革已进行到第六个年头,在这六年的改革历程中,作为语文教学,我们已清晰地认识到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重要性,它是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思想品质、道德情操的陶冶并最终实现学生的和谐发展,都要依赖于二者在教学中的统一、

理论认识到位,如何在教学实践中真正落实这一理念,这就是摆在老师们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分析高段阅读教学的现状,不难发现存在以下突出的问题:第一,教学目标简化,情感体会唱主角。很多老师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把这篇课文弄懂、体会到情感就行,导致有的课要知识与能力的目标被弱化。第二,教学提问单一,阅读课即感受课。我们都深刻地认识到课堂教学应该还给学生,重视学生的阅读感悟,但现在的阅读课几乎都是相似的模式,喜欢问学生 “感受到什么?体会到什么?” 老师的提问越来越贫乏。第三,阅读与写作脱节,解读高段的教材,很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阅读与写作的结合,许多课文本身就是很好的写作例文,但在教学中老师往往只注重了文本内容的感悟,却忽视了写作方法的渗透。

阅读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说明,新的理念虽然深入人心,但行之有效的方法还总结得太少。如何将二者有机结合,提高阅读教学的时效性?我在教学中作了尝试,总结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重视单元导读,强化训练意识

  解读教材发现,教材中每个单元导读都很明确地体现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导读中第一部分关注的是文本的人文性,第二部分关注的就是工具性。并且每单元的课文也以此为标准进行编排,因此老师在备课时要首先关注导读的导向,如果根据导读进行有意识、有针对性、有重点地进行训练,工具性与人文性就能在教学中很好地结合。不只老师要重视导读,我在教学中还让学生也要养成阅读导读的习惯,这样让学生在每单元学习前用三五分钟的时间读、议导读,明确学习目标,强化情感与知识的达成。

二、承袭传统精髓,提高教学时效

   传统教学中有一些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好方法,如比较句子的异同、将句子补充完整、换词训练等。这些教学形式,更关注学生的动手实践,呈现形式也产生了一定的变化,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起学习的兴趣,能有效地提高了教学的时效。

在教学《和田的维吾尔》一文时,我出示了两个句子进行比较:

“维吾尔姑娘密密的眼帘,深邃的眼睛,妩媚的笑容,像花儿般绽放风沙里。”

“维吾尔姑娘的眼帘、眼睛、笑容,绽放风沙里。”

学生很容易分辨出第一句用上了许多好词使句子更美。这时再深入引导:用上这些词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的语言很精彩:密密的眼帘、深邃的眼睛多神秘呀,感受到维吾尔姑娘的美很吸引人;笑容是妩媚的,感受很温柔、很甜蜜;“像花儿般”这个词让维吾尔姑娘美丽的脸庞仿佛一下子就呈现在我们面前,而且与风沙作对比,更让我们觉得风沙中他们的笑容、他们的美丽使人神清气爽、温暖如春……

老师再适时引导:这句话给你怎样的写作启示?

学生就知道要用上适当的形容词,使句子优美;用上修辞手法,句子更生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8-11-9 07:24:00 | 只看该作者
三、感悟中教给理解的方法

  进入高段,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成了教学重点,许多文章中心的感受、情感态度的升华都依赖于对句子含义日理解。那么在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的时候就不妨教给学生理解的方法,让他们更明确这样的理解是怎样得来的,以利于举一反三,形成能力。

理解句子的方法很多,比如:联系上下文、联系时代背景、联系生活实际、抓住关键词等。但要想学生能自觉运用这些方法,得来自学生自己的感悟。因此在教学时,老师教方法的意识要强,但得有策略,有几个层次。

第一层次:自己感悟,总结方法。这个方法在中段的阅读教学中就要重视。当我们出示一句话,让学生谈自己体会到的含义后,如果学生体会得好,别忘了追问一句:“你怎么体会到的?”这时,学生如果谈到:是根据前面的某一句话或后面的段落理解的,那么老师就要总结:你的方法很好,联系上下文进行了理解。如果学生谈到:是抓住某几个关键词体会到的,老师也要点明:抓关键词理解句子的含义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第二层次:有意训练,内化生成。当学生知道有这些方法,但还不能自觉运用时,老师就要经常提醒:是否可以用上我们教过的方法?当学生理解句子只停留于表面时,老师也可以借理解方法的指导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

《跨越百年的美丽》一课第四自然段中有一个关键句,同时又是难句: “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这句话在教学之初学生就提出难以理解。

我是这样教学的,在学完第三、六自然段后我出示这句话,启发学生:运用我们总结的理解句子含义的方法来理解。

生:我联系上下文知道,居里夫人眼中的人生意义是为人类作贡献,不计名利,不计得失。这是一种多么崇高的人生追求。

生:我联系课外资料知道,居里夫人年轻时十分美貌,但他并不在意自己的外表,而是一心进行科学研究,所以我的理解是:人生的价值不在于年轻美貌,金钱名利,而在于为科学作贡献,为人类作贡献。

  ……

  但这时学生的理解只是隔靴搔痒,谈得没有情感,没有兴趣,不能起到升华学生情感、奠定正确人生观的作用,于是我追问:

师:了解了居里夫人的人生意义,能否联系自己谈谈对人生的思考?

学生的交流就很精彩了:

生一:我以前只是想到当科学家很光荣,但没想到科学研究也要付出很多心血,牺牲很多自己喜欢的东西。看了居里夫人的故事,更坚定了我的决心,我也要像居里夫人一样为科学事业作贡献。

生二:我以前的理想是当老板,发财,今天学习这篇课文,我知道要为人类作贡献,因此,我会尽力找钱,然后把这些金钱用来帮助失学的儿童、流浪的老人,帮助需要帮助的所有人。

……

  老师的引导穿针引线,将学生的感悟引向更深更广,像这样有教师参与引导的感悟,就比泛泛而谈要深刻得多,有意义得多。这样的教学过程既教给了学习的方法,又让学生在层层深入的训练中感受了一次思维的乐趣,训练了学生理解、概括、表达的能力,更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了有效的熏陶,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之呢?

四、润物无声处教给写作方法。

  解读高段教材,很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阅读与写作的结合紧密。许多课文本身就是很好的写作例文,《卖火柴的小女孩》中插叙的运用,《凡卡》中现实的悲惨与回忆的快乐相对比的写作手法,《十六年前的回忆》中首尾照应的写作方法,《山中访友》中拟人、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几乎篇篇课文都能找到与写作的结合点。阅读与写作的结合也是高段教学的重点之一、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增强渗透写作方法的意识,润物无声处教给写作方法。

写作手法的渗透应还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不断强化中形成能力。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只要有明显的写作方法,都应在教学中渗透,强化学生的意识,如果能读写结合就更好。

《穷人》这篇课文中桑娜心理活动的描写十分精彩,老师们也会把这一段作为重点来进行教学,但千万不可忽视对这一段话写作特点的分析,让学生知道,如此复杂的心理活动作者是怎样表达的。知道怎样表达还不够,因为这是很好的范本,所以还要仿写片段。让学生先回忆:你在什么时候有过这样的心理活动?然后指导学生口头表达,把复杂的心理表达清楚,最后在写作时还要提醒:别忘了像作者一样用上省略号,以表示情感的复杂。这样学生就经历了一个完整的读写结合的过程,并且在这样的训练中知道,标点符号也是有情感的。在以后的习作中,再强调一下,就形成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8-11-9 07:25:00 | 只看该作者
五、教学中积累意识巧培养

积累在语文学习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只有不断熟悉语言,积累语言,才能把古今中外的语言精华据为己有,才能为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关键是培养学生积累的意识,既然阅读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占据着学生大多数学习时间,那么,为什么不在阅读过程中加强这个意识的训练呢?

1.生字教学中感受积累的乐趣。

高段阅读教学中生字教学不是重点,因此常被老师忽略。其实,高段的生字教学与低段的侧重点是不同的。我在生字教学的过程中就十分关注对词语的积累。

课堂教学生字时,我爱设计这样的教学环节:“谁还能用这些生字组成语?” 学生就会兴趣盎然地进行成语组词,并在组词过程中巧妙指导运用,如:造句、理解等,使学生不仅积累,还能运用,久之,学生预习时就会主动进行成语组词,积累的意识就形成了。

2.阅读过程中巧妙积累

课堂上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当一个学生答对问题后,我们就进行下一步的学习。但我认为,在学习的重难点处不能满足于一个学生答对了就行,而要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思考、参与交流。我常说:“相同的意思可以有多种表达”。鼓励学生用自已的语言来表达,这样就积累了更多的词句表达相同的意思,并在这样的训练中强化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在这样对重点处的细致感悟中,人文性就潜移默化影响了学生,而不是一带而过,在学生心中什么都留不下。

我在阅读教学中喜欢问学生:“还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比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中丧子之痛,让学生用许多词语来描述“痛苦、悲痛、伤心、绝望、心如刀割、悲痛欲绝……” 以强化积累意识。

课堂中只要有机会,我就会让学生在回答完问题后,用一些好词佳句来总结:教学《北京的春天》时,我让学生交流:“我们是怎么过春节的?”学生交流得兴致盎然,然后追问:“你能把过春节的感受用一个成语、一句有诗意的话来表达吗?”生说得棒极了:有声有色、有滋有味、热闹非凡……其中有的学生甚至即兴赋诗:“我觉得春节一家人团圆,是其乐融融的,我还可以赋诗一首‘ 锣鼓震天响,礼炮齐鸣放,辞旧迎新乐陶陶,送走旧岁新春到。’”

经过老师课堂上有意识的训练,给时间、机会交流,学生积累意识得以强化。

总之,语文的工具性,只有与人文性统一,才能焕发强大的生命力;语文的人文性,只有以工具性为基础,才能成为有源之水,发挥语文育人的作用。我们要将各种理念内化为切实可行的实践方法,在阅读实践中真正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8-11-9 07:25:00 | 只看该作者

“感性技术”的理性思考



浙江省庆元县实验小学 范宗妙  



〖内容摘要〗“感性语文”理念如悬崖边上的树,它放大了自己的优势理念,纵容有缺陷的文本观、读解观,使“感性语文”理念丧失了许多生存空间。“感性语文技术”(以下简称感性技术)活在“感性语文”的理念中,为语文教学带来了盎然春意,也使语文课出现了另一种表现的格式化。探讨“感性技术”的支持理念,探索“感性技术”地突围方向,“让感性技术”及其理念为语文教学再换新颜。



〖关键词〗 “感性语文”、“感性技术”、理性、感性、文本观、读解观



“感性技术”格式了语文



“感性语文”或称“语文是感性的”可谓是语文教学园子里最具春意的一枝。它根植于──《语文课程标准》的土壤里,沐浴在“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和“汉语言文字的表义特点”中,绽开了反复诵读、切已体察、情境创设、移情体验等“感性技术”之花,结出了追求模糊,融通智慧,放飞灵性,突显真情,张扬个性等一串串令人惊喜的果子。



正如纸包不住火,成绩也终掩不了存在的问题。“感性技术”被盲目地复制、粘贴,正因为此,我们的语文课堂从上到下被“感性技术”格式化。祖国统一是好事,民族统一是喜事,语文课堂出现高度的一致性,并非是乐事。我们认为“感性技术”为语文课堂带来了春意的同时,也使语文课堂步入了误区。这决不是耸人听闻,请允许我简单举几方面的表现:



语文课走向课中有情,曾是我们语文教师的共同心声。但是把“动情”提拔为语文课的“技术顾问”后,我们的语文课出现了怎一个“情”字了得的局面:课件图像激情,音乐背景烘情,教师独白煸情,学生品味悟情,体验再现移情,感情朗读抒情,拓展文本逼情……语文教学坠入情天恨海。我们说,让学生在心中一震,眼中一亮,灵光一现中,感染感染学生,熏陶熏陶感情,固然重要,但是,动情之后是什么?动情之外还要什么?值得我们深深思考。



“重视体验”是“感性语文”的又一主战技术。我们也认为,这一技术曾为语文课带来了诗意,带来了情趣,但是据我们深入地听课发现:有的体验像空中楼阁,脱离关键词句的品味;有的点到为止,只停留在内容理解的表面;有的南辕北辙,竟然赞美起白骨精的机智来;有的体验就怕不深,非得让学生入作者之胸境……



教师对情境情有独钟。教师语言创设情境;图像画面呈现情境;利用表演再现情境……这其中不合理的现象太多了,比如情境变化无常,最严重的是情境与文境无关,与语境无缘,甚至出现了因情境害文的现象。有人称之为“情境秀”,我们认为一点也不过分。正如一位专家说:“有些语文课,情境架空语文在空中飞。”“感性技术”主宰下的语文课堂,太多的困惑需要我们去面对。



“感性技术”的理论依托



也许有人说技术是无辜的。因为技术是一把剑,全在于耍弄这一把剑的人。是啊!要不“感性语文”大师,王崧舟老师怎么会主张:“以气御剑,剑气合一”? “感性技术”这一把剑,最需要什么“气”来“御”?眼下我们认为,弄清“感性语文”这一理念下的某些合理内涵,无疑可以促进教师“剑气合一”,对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感性语文”立足之失



 解构主义认为:什么是什么正是相对于什么不是什么来说的。张庆先生在他的文章中明确反对“语文是什么”的提法。“语文是感性的”放大了文本的感性存在,无视文本的其它特征,几乎到了近视的地步;放大了“感性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这是一种只看到自己的正面,而看不到自己反面的观点,是与马列主义的理论不相符的,“感性语文”的提法从诞生时起,就已陷入这一危险的境地,可谓将自己的大厦矗立在沙土中。我们只有理性地认清这一点,我们的“感性语文”,才不至于在实践中避井落坑,才会悦纳其它先进理念对自己的改造。



“感性语文”文本观之误



先请大家欣赏一个小学语文教材中辑录的精彩语段。



“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列车呀,请开得慢一点儿,让我们再看一眼朝鲜的亲人,让我们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



从这语段中,你可从中看到泪眼,想到分别的泣诉,听到互道珍重,你可感到自己的心在痛,那是血与火洗礼后,不是亲人胜亲人的依依惜别之歌。语文课本中像这样的语段很多。“这些语段没有严密的知识体系,没有种差加上属概念式的科学定义”。有的是情景交融的审美意境,色彩缤纷的生活画面,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这虽是语文的存在,但不是语文的全部。长期以来,感性语文的文本观却沾沾于此,徘徊于此。如果说文本是一瓶XO,“感性语文”的文本观只闻到了酒香,看到了酒美,品到了洒醇……而文本的言语形式,在他们眼中却形同酒瓶一样,可有可无。



在文论的现代化进程中,确实存在反理性的诉求,认为“文学是感性的”。他们过分地强调了灵感、潜意识、无意识、直觉等在文学创作和解读中的地位。“语文是感性的”持的正是这样的文本观,殊不知这种观点不是文论的主流观点。文论富有建设性的主流观点是:适度承认文学是感性的。他们提倡理性与感性的统一,把感性统一到理性中去。比如钱中文认为,直觉是“无意识状态中的知识、经验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心智闪光”。刘烜认为灵感是由于长期复杂的酝酿过程中产生的,是有着深刻理性背景的。王元骧认为“认识任何时候都是产生情感的基础”。



我们认为语文文本中的感性存在,正是作者理性的调动语词进行保护与珍视的结果,是理性与感性的统一,是“理性的磨砺,与感性的淬火”。正因为作者理性地珍视了灵感、直觉、无意识等,文本才有了一种真实的“在场”。“感性技术”只有在正确的文本观指导下,在教学中才不至于无视言语形式的存在。才会在操作中,把言语形式的理解与文本内容地感悟统一起来,才会理性地创造让学生感性地学习言语形式的机会。我们是否可以这么说,正确的文本观是御“剑”的一股“气”,是“感性技术”之花长盛不衰的重要“维鲜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3 21:5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