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08-11-9 07:22:00
|
只看该作者
让语文训练重新焕发“人文情怀”的光彩
浙江绍兴教师进修学校 周一贯
上世纪末,中国语文教育因人文的缺失而引发了一场社会大讨论。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语文教育应当充分体现人文精神,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语文教育人文性的缺失,必然会导致语文训练偏重技术操练而淡化人文情怀,但这不是语文教育本身的错误,也不是语文训练本身的不是。充其量,只是语文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纠正、需要深化改革的问题。我们并没有因为语文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偏差而认为今天应当少提或不再提“语文教育”,可为什么我们却似乎都因为语文训练出现了一些偏差而忌讳提及“语文训练”,努力淡化研究“语文训练”?甚至有点儿“谈‘训’色变”呢?
人文是什么?《辞海》、《现代汉语词典》都解释为“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其涵盖面可谓大矣。语文教育当然属于人文教育。杜时忠同志认为人文教育是“以人生目的、人生理想、人生意义为核心,延伸到知识、道德、审美各个方面,具有非功利性或超功利性”的教育。(《人文教育论》,江苏出版社,1999年版)由此可见,语文教育界对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原是本体应有之义。同理,作为语文教学之中的语文训练,本来也就存在着对学生人文精神的陶冶。叶圣陶先生在上世纪60年代的一封教育书简中就说过:“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做到的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这里,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换一个角度看,语文课的教学过程也就是一个训练的过程。训练什么?学会读书,学会作文,同时也学会做人。所以,语文训练并不和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水火不容,加强语文学科对人文精神的培养,根本就不需要以淡化乃至否定语文训练为代价。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需要研究语文训练,加强能够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语文训练,以避免造成“泛语文”、“泛人文”的新的失误。于是,如何重新焕发语文训练本来就该有的“人文情杯”的光彩,似乎正在唤起我们的理性思考。
一、触摸汉字汉语的人文内涵
语文训练当然离不开对汉字汉语的训练。中国的文字是表意文字,学习汉字汉语是根本。一篇文章就是由一个一个的汉字组合成词,排列为句,滚动成文的。表意文字不同于拼音文字。汉字的“三码”(每个字有音码、形码和意码)、“复脑”(既有激发左脑抽象思维的功能,又有唤起右脑形象思维的功能)特点,使汉语具有很强的意合性。汉字不是抽象、僵硬的符号,而是蕴含着博大精深的文化教育精神,有着极为丰富的人文内涵。对汉字、汉语的训练,人文情怀本来就是应有之义。请看周振芳老师教《鲸》(人教版第七册)一课时的训练实践引导:
师:为什么说鲸不是鱼?
生:因为鲸的祖先跟牛羊的祖先一样生活在陆地上,鲸是胎生的,鲸用肺呼吸,所以说不是鱼。
师:既然鲸不是鱼,那为什么是“鱼”字旁呢?
生:因为古代的时候科学还不发达,人们不知道鲸是哺乳动物。人们看到鲸生活在海里就把它当作了鱼,所以造字的时候把它写成了“鱼”字旁。
师:看来,汉字中也有不少的冤假错案!今天,我们通过学习《鲸》这篇课文,已经知道了鲸不属于鱼类。现在,我们就来为鲸重新造个汉字,让它名副其实、名正言顺,要求讲出理由。
:应该是“月”旁,因为鲸是用肺呼吸的,“肺”就是“月”字旁。
:“京”的上面加个“大”字,旁边再加上三点水。因为鲸生活在海里,而且是海里最大的动物。
:应该写成“反犬”旁,因为鲸同猪、狗、狼等动物一样都是哺乳动物。
教师为了使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这篇课文“鲸不属于鱼类”这一主旨,竟借用了“鲸”字的偏旁大做文章,巧妙地让学生进行换偏旁的“游戏”,使学生对鲸的生活习性有了更多的认识。汉字汉语的意合性所具有的丰富人文内涵,确实可以给“语文训练”以绚丽的色彩和丰盈的情味。
二、关注语言内容的人文承载
语言的外在形式和其传递的思想内容总是以融为一体、密不可分的状态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因此,任何形式的语文训练也总是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具体的思想感情内容。只要我们不是完全陷入单纯技术操练的泥潭,刻意地去排斥语言内容本来就有的人文承载,语文训练就应当不缺人文情怀。
特级教师盛新凤执教《卢沟桥的狮子》一课时。在引领儿童解读课文过程中生成的训练,就较好地体现了这样的特点。她充分利用课件来展示卢沟桥狮子的“大小不一,形态各异”,以充分唤起学生的想象。同时,随着学情的发展,对同样的课件又作了模糊处理,多层面、多角度地开掘了课件的资源价值,并设计了训练活动。如:
在深读课文、体会卢沟桥的雄伟壮观时,她引导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看着不同狮子的形象说:“有的狮子( )好像( )。”要求能说出狮子们都在尽情地享受这份祥和美丽的生活。在读到日寇践踏卢沟桥时,让学生看“七·七”事变的录像,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时,再现狮子的不同形象,让学生想象在枪林弹雨中的狮子的感受,再说“有的狮子( ),好像( )”。然后让学生改写、补写课文:
有的狮子蹲坐在石柱上,好像( )。
有的狮子昂首怒吼,好像( )。
有的小狮子偎依在母狮子的怀里,好像( )。
有的小狮子被大狮子按在地上好像( )。
在这一训练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以感受课文语言内容的人文承载(即对卢沟桥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细致生动的描述)为基础,想象感悟在和平岁月中石狮子的情状和在日寇侵略炮火下石狮子完全不同的情状。显然,学生填写的石狮子前后截然相反的情状所形成的强烈的对比,更加凸显出所填写话语的人文内涵。于是,工具性、人文性在这样的语文训练中和谐统一、难分彼此,又何来语文训练会淡化了人文精神之说?
三、把握训练目标的人文关照
语文训练的根本目标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用叶圣陶先生的话说便是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我们知道,真正学会读书和作文,绝不是靠一种单纯的技术传授就可以了,无须生命的参与。所以,在读书作文中对学生生命发展给予人文关照,应当是语文训练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所有有效的训练,都必须把握这个根本目的。而这个根本目的,又体现着深厚的人文关怀。教师注意了这一点,语文训练便必然能够重新焕发“人文情怀”的光彩。
请看邹琴芳老师写的这篇案例:
记得那天学《我不是最弱小的》一课……一个学生举手告诉我:“老师,你把‘即使’的‘即’字写错了。”我一看,真的,我把“即使”写成了“既使”。
学生们看着教学一贯认真的我,眼里充满了疑惑。我心中有些后悔自己的粗心大意,感到汗颜。怎样弥补自己的过失?对了,何不将错就错,把纠错的机会让给学生。便问:“你们怎么知道老师写错了,能说说错在哪里吗?”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说:“爸爸曾经告诉过我,‘即’和‘既’,容易搞错,要记住只有‘即使’这个词,没有‘既使’这个词。”有的说:“刚才查了字典,字典上的解释是:‘即’指靠近的意思,如‘可望而不可即’;也有‘就’的意思,如‘一触即发’;‘即使’的‘即’是‘假设’的意思。‘既’,指已经达到、已经过去……”还有同学说:“老师,我还有一个熟记的好方法:‘既’右边是四画,正好读第四声;‘即’右边是两画,正好读第二声。这样记,就不会读错写错了。”
这是发生在老师指导学生阅读过程中的一个偶然性错误,是一时疏忽才写错的。现在,学生提出来了,教师纠正错误、表示感谢,也就可以了。但是,邹老师没有这样简单处理,这不是因为老师害怕“失面子”,而是作为一次即兴训练让学生来辨错,以深化学生对如何正确辨析这两个易错字的印象,也给学生一次展示自己的机会,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让这一偶然性错误充分发挥它的教学价值。正因为所有的语文训练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所以训练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应当是充满了对学生的人文关照。“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和“为了学生一切”应当说是语文训练最本质的人文精神所在。
四、拓展教学过程的人文情怀
语文训练是一个过程,一个师生交往的过程。“训练”一词分开来说有“训”与“练”两个方面。“训”侧重于教师的教诲、指导、点拨;“练”则侧重于学生的习练、演练和践行。当然,作为整体,“训”和“练”又不是截然分割的,常常呈现出两个方面互为条件、双向互动、相辅相生、教学相长的状态。其根本点便是处在一种“交往”的过程中,师生双方所本有的情、精、神、气,加上共同的目标,就会使这种交往活动具有丰富的人文意蕴。这无疑也是语文训练可以重新焕发“人文情怀”的重要条件。
一位老师在导读《北京亮起来》(人教版第四册)一课时,有这样一个细节实录:
师:刚才,我们尽情地朗读了全文,细细地欣赏了短片中北京的夜景。现在,你能用几句话说说北京的夜景吗?
:北京的夜晚真是灯的海洋,光的世界。
:北京的夜晚,我想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金碧辉煌”。
:还有“灯火辉煌”。
师:是的,北京的夜很美,课文也写得美,真是赏心悦目……
:老师,你不是说现在国家能源紧张,要节约用电吗?我们这儿经常停电,大街上好多路灯都不亮了,可是北京为什么还是灯的海洋、光的世界?那不是太浪费吗?
师:是啊,我们提倡节约用电,就不禁要想:北京的夜晚是否太铺张了,“限电”与“北京亮起来了”真的矛盾吗?请你静静思考,然后再听听小组里别人的意见。
:我认为不矛盾,听我爸爸说,限电也是有地区差别的,比如农村停电较多,我们城市相对少些。北京是中国的大城市,我想那儿限电应该会更宽些。不能算浪费吧。
:我也同意刚才同学的说法。北京是中国的首都,也是世界重要的旅游城市,外国朋友到我们中国来,我们能让他们看到一个黑糊糊的北京吗?
……
这里,教师为了让学生交流深读课文的感受,设计了“你能用几句话说说北京的夜景吗”这样的训练。但在训练的进行过程中,学生质疑发问“北京是灯的海洋,那不是太浪费吗”,又因教师临场应变而生成了新的训练。大家的倾情讨论,虽然各执一词但都有理有据;教师的相机诱导,未作包办代替而取得了更佳效果……无一不体现了对智力的引领和潜能的开掘。生成的课堂之所以成了一片养育智慧的沃土,就因为在训练的过程中充满了自由、平等的人文关注。训练的人文情怀,也在这种交往过程中可见一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