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桃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数学优质课说课稿选集

[复制链接]
57#
 楼主| 发表于 2008-12-5 11:41:00 | 只看该作者

《我长高了》说课稿

 一、分析教材,把握中心。
  1、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第三单元数学活动课《我长高了》。
  2、教材简析:《我长高了》是在学生学习了厘米和米的认识基础上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的测量长度的活动。在测量长度活动中,教材通过让学生互相测量身高、步长、两手伸开长以及测量门窗的宽度等实际活动,加深对厘米和米的认识,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3、教学目标:(1)在活动中学生进一步巩固对厘米、米的认识;(2)学生掌握正确的量物体长度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测量活动,初步形成对周围一些事物的量化概念;(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渗透简单的统计思想。
  这部分的教学重点是学生掌握正确的量物体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测量活动。教学难点是在活动中渗透简单的统计思想。
  二、选择教法,指导学法。
  根据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及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我设计了一条通过教师启发,学生动手操作,从感知中加深对厘米和米的认识,掌握正确测量方法的途径,采取导一扶一放的教学策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为了使教学目标得以顺利实现,在重视教法选择的同时,更要重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
  1、猜测感知:通过猜一猜讲桌和窗的长度,感知厘米和米的和长度。
  2、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动手实际测量物体的长度,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同时加深对厘米和米的认识。
  3、归纳概括:在活动中,教师用统计表记录数据,使学生初步了解收集数据的方法,积累一些对统计初步知识的感性认识。
  4、自由测量:通过指导学生自由测量,想一想,议一议,让学生自己探索知识。
  三、优化教程,合理安排。
  本课时计划分四个教学环节,每个环节设立不同的侧重点,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逐步达到教学目的。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激发欲望。
  1、温故铺垫:比划出1厘米、1米的长度,目的是唤起学生对厘米和米实际长度的回忆。
  2、谈话创设情境:同学们能猜一猜讲桌的长和窗户的宽吗?通过大家自由猜测,加深对厘米和米的认识。这时教师提出大家的猜测是否准确这一疑问,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第二个环节:实际测量,掌握方法。
  在这个环节中,首先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测量讲桌的长和窗户的宽,验证刚才的猜测是否准确;然后教师将学生测量的结果收集在一起,引导学生观察,发现问题,为什么有的会不一样?学生思考后发现有的同学在测量时方法不对,因而出现了误差;最后教师针对这一问题指导学生思考,正确的测量方法应该是怎样的?在学生叙述后再用课件展示加深印象,从而使每个同学都能掌握测量的正确方法,并将此方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第三个环节:渗透统计内容,建立感性认识。
  1、谈话引入:猜一猜同学的身高大约是多少?怎样知道猜测结果是否正确?
  2、请同学演示并叙述测量身高的正确方法。
  3、分小组开展活动,测量自己的身高。
  4、将同学的身高数据收集整理成一张表,引导学生学习看统计表,初步了解通过统计表可以获得一些有用的信息。
  5、让学生讨论后再说一说自己了解到了什么内容,逐步渗透统计初步知识,建立对统计初步知识的感性认识。
  第四个环节:自由测量,深化发展。
  在这个环节中,放手让学生去自由测量,想测量什么就测量什么,通过对各种不同实物的测量,巩固正确的测量方法,学会使用各种测量工具,同时也可使学生获得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识性的数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8#
 楼主| 发表于 2008-12-5 11:42:00 | 只看该作者

《加减法的估算》说课稿

 《加减法的估算》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教材在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教学中安排了“加减法的估算”一小节,这是估算正式教学的开始。我在设计教学时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1、了解学生作好必要的铺垫
  低段学生年龄小,缺乏生活经验,对“估算”理解模糊。在加减法估算之前,刚学习了两位数的加减法笔算,一直强调计算要仔细认真,估算却与精确算形成了一个反差。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缺乏估算的经验,学生不理解教师的意图,急着精确算。若单刀直入,就会导致学习开始阶段的目标不明、动力不足,从而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与思维的展开。因此我认为不妨先来一段前奏,为学生带带路,作好认知与心理上的铺垫,待水到渠成之时再展开教学。于是,课始,安排了一个环节,通过猜人数、猜体育用品的价格、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关键词“接近”、“大约”,从而揭示估算的意义:不追求准确的结果,而只需一个数值范围。
  2、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我根据《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及培养目标,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创设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活动情境,尽量将学习材料生活化,大胆地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取舍与补充,使学生亲身体验富有趣味的学习过程,身临其境的去解决问题,体会数学的内在价值。本节课我设计了:估算教室的人数——估算老师买体育器材带的钱够不够——估算参加运动会的人数——估算啦啦队的人数——估算转呼啦圈的个数——估算水彩笔的枝数——估算买礼物的钱数等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富于校园生活气息的情境,使学生轻松自然地进入生活中数学问题的探究,去积极发现、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同时使学生的身心得到了健康向上的发展。
  3、体现估算方法的多样化,个性化。
  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和思维能力各不相同,不同的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体验和运用也各不相同,教师要营造一个自由、平等、开放的集体氛围,充分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鼓励学生的不同见解,只要符合科学性,教师都应尊重学生的选择,如在探究100元钱买三件运动器材够不够这一环节,引导学生提出很多方法:用连加的方法估算、用连减的方法、用加减混合的方法进行估算,老师都应一一加以肯定和鼓励。在教学中我们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发掘和鼓励算法的多样化、个性化。体现新课标中以人为本的新理念,使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当出现多种方法后,再让学生选择自己比较喜欢的一种方法,同桌交流一下,充分体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用不同的学法来理解数学、运用数学。
  4、拓展时空,体验知识的生活背景和应用过程。
  数学,源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几乎都能在生活中找到。课堂教学生活化是新课程提倡的一个突出的特点。而生活中的数学,更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最佳途径。精选学生身边的生活问题,作为学习的素材,必能唤起学生对数学的亲切感,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节课围绕“校园运动会”这一主线展开,由估体育器材单价,到买体育器材,到估计运动员人数,再到运动员献爱心买礼品这些情景都是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的,富于浓厚的生活气息,能使学生轻松自然地探究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去积极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争着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从而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提高学习兴趣。
  数学又应用于生活。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解决问题,将学数学和用数学有机联系起来,让他们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通过交流合作,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在教学设计中,创设为孤儿院的孩子们买礼品的具体情境,“该怎样设计购物方案呢?请你们设计一个购物方案,大约需要多少钱?实际要多少钱?你们的钱正好够用吗?剩下的钱怎么办?多余的钱怎么办?”这个实际问题,将教学内容更好的融入了学生熟悉的、新鲜的生活中,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体验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在小学数学中,我们应该精心设计教学情境,精心设置各种数学活动,提供学生体验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积极体验知识形成过程、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过程及数学学习的情感和态度等内容,在再创造过程中获取对知识和意义的理解和建构,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楼主| 发表于 2008-12-5 11:43:00 | 只看该作者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说课设计

一、悟透教材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18至19页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两位数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笔算的基础上学习的。它是以后学习多位数减法的重要基础。
  二、把握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情景的创设,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同时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算法的基础上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笔算两位数退位减的算理,能正确用竖式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算理。
  三、精选教法。
  针对本节课抽象性较强,算理比较复杂,而二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相对较弱的特点,教学时应采用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探究新知。教师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尝试教学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练习法等,并使这些方法相互交融,融为一体。
  教师首先播放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的情景录像,唤起学生心灵的震撼,激发学习兴趣,之后出示各申办城市的得票数,让学生根据已有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进而针对问题让学生尝试练习,引发认知冲突。在此基础上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主探究算法,尔后通过直观演示,教师讲解让学生明白算理,掌握算法。最后,通过丰富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使其真正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四、体现主体、暗授学法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本课力求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提出问题,独立探究,动手操作,充分调动其思维的积极性,通过观察分析,感知比较,合作交流,总结反思,使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同时渗透学习数学的思想方法
  五、整体设计思路
  本节课遵循创设情景、提出问题——独立探究、解决问题——巩固练习、实践应用的学习思路。首先创设北京申办奥运会的情景,生提出问题:“北京比巴黎多多少票”?在学生尝试练习后发现:个位上6减8不够减,而学生前面所学的笔算减法都是够减的,这就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独立探究,合作交流,教师再进行恰当的讲解和演示从而使学生掌握新知,建立新的认知结构,最后通过巩固练习让学生形成技能。
  六、巧设程序、环环相扣。
  1、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为此,教师先播放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的情景录像,并出示各申办城市的得票数,让学生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真实录像的播放让学生深受感染,心中充满了无比的自豪,他们的思维自然会进入一种积极的准备状态,从而产生深厚的学习兴趣。
  2、独立探究、解决问题
  奥苏伯尔曾经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也掌握了竖式的写法,所以这儿首先让学生尝试练习,在练习中,学生遇到了困难:“个位上6减8不够,该怎么办呢”?这个问题正是本节课的难点所在。。“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被唤起,开始进入深入的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
  《数学课程标准》又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学生寻求解决问题方案的时候,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学生展开独立探究,小组交流,全班汇报,展示算法的多样化,以使学生在探究新知的同时,发展思维,培养创新精神。然后通过学生观察比较,教师演示“借一作十”及竖式的书写过程,让学生明确算理,掌握算法。)
  3、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有效的练习是学生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并用之解决实际问题的必要手段。因此本节课我分三个层次来设计练习,即基本练习、综合练习、拓展练习。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完善认知结构,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4、课堂总结
  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并提出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使所学知识形成有机的整体。
  总之,本节课通过创设生动的情景,展开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独立探究中冷静思考,在合作交流中积极思辨,在生生、师生对话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同时获得成功的体验,享受数学的乐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楼主| 发表于 2008-12-6 13:36:00 | 只看该作者

《认识钟表》说课稿

一.说教材:
  《认识钟表》是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内容。`本节课要求学生对整时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教材在编写上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生动具体的学习数学。按照“认识钟面结构——整时的读写法——时间观念建立”的顺序编写。
  一般来说,一名6岁的儿童每天起床、吃饭、上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就感知到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因此,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
  1.认知目标:
  通过观察、***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结合生活经验总结出认识整时的方法;知道表示时间的两种形式。
  2、情感目标:
  通过观察、***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3、思维拓展目标:
  (1)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2)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重点:充分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掌握认读整时的方法;
  难点:正确说出钟面上所指的整时。
  二、说教法学法: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创设情境,设计了多种游戏,让学生在游戏和活动中学习。同时我还采用了动像发现教学法,让孩子们通过画钟、谈钟合作交流发现钟面的结构,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认知兴趣,而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画一画、说一说、做一做、找一找、拨一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三、总体设计:
  本节课我安排了四个教学环节:(1)创设情境,诱发兴趣。(2)自主参与,探索新知。(3)应用新知,解决问题。(4)引导学生总结全课
  第一层: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出示闹钟声和录音让大家猜谜,当同学们猜出闹钟,再说说它的作用。这样引出课题。目的在于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景。
  第二层: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在这一环节,我分了两大步骤来完成:
  第一步骤是画一画钟面,做一做钟面
  在这一部分内容里,我注重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回忆自己平常所看到的钟面并把它画下来。同时选两个画得有代表性的同学在黑板上板书出来。接下来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观察别人的钟面与自己的看发现了什么?充分的让学生说一说。数一数,主动探索性观察解决问题,把自己发现的与同桌小朋友交流,合作学习,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凌乱的不是在序的,不容易将知识转为内化,如:有的学生发现有长针也有短针等,在教学设计中我充分地考虑到这一点,采用了电脑辅助教学,让时针和分针作自我介绍,用充满童真的语言来吸引孩子。接着再跟着电脑数,得出钟面的基本结构,也强调了时针走的慢,分针走的快的特点,这样的组织让学生的思维有序了,同时以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这比教师直接给予答案,更能使学生记忆深刻,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第二步骤是学习整时的认、读、写。
  学生在生活中虽然有的能认识整时,但概念是模糊的,为了更好的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将3个钟面板在黑板上,学生通过观察对比、讨论交流,最后达成共识:这三个钟面的分针都指12,引导总结出当分针指12时,时针指几就是几时。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对时针和分针的区分,做一个时针和分针交朋友的小游戏。最后让学生动手***作,拨一拨,在这里教师作示范按顺时针拨动钟面,再让全班同学参照老师的方法,一人说时刻,一人拨钟面。这为今后的教学作铺垫。
  在教学整时的两种写法时,我先介绍汉字“时”表示的方法,在教学电子表形式时,充分利用教材,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桌子上放着什么?你在哪儿见过这样的钟?自然巧妙地把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打开学生的记忆大门,使学生从生活中找出答案,通过对8时的两种书写形式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了整时两种写法,再通过练习,让学生板演黑板另外两个钟面的写法。使学生学以致用,促使知识内化。
  第三层: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在这一环节中寓教于乐,溶练习于游戏中,让学生玩乐中巩固知识,在这里我主要设计了三大板块,1:小朋友一天的作息安排。2:找朋友。3:生活情境体验。
  1.我用课件出示小朋友的一天,让学生边看录像边互相说“小朋友什么时间在做什么”然后让学生评一评他的安排合理吗?这样将数学课堂教学变为学生认识生活,认识数学的活动课,体现“数学源于生活,赋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也为后面的作业打下铺垫。;
  2.在找朋友中,让学生全员参与,给每个小朋友都带上头饰(钟面、整时的两种写法),让时间相同的小朋友握手做个好朋友。这样设计让学生进一步巩固钟面和两种记时方法的联系,同时以调动了全班学生的积极性,又将课堂气氛推向了一个高潮。
  3.通过去买东西的生活情景体验,启发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第四层:引导学生总结全课
  我先让学生说说在这40分钟里学会了什么样?你是通过什么方法知道的?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妈妈帮助下为自己设计一份作息时间表。
  以上是我对“认识整时”这部分内容的分析和教学设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1#
 楼主| 发表于 2008-12-6 13:37:00 | 只看该作者

《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8页的教学内容。
  2、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口算的道理,能熟练地进行口算.
  (2)使学生加深对11~20各数的认识,渗透加减法的关系,知道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根据11——20各数的组成,正确地计算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
  教学难点:理解口算道理,熟练计算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
  二、说教学程序
  (一)、复习旧知
  1、口算开火车,复习10以内的数的加减法。
  2、看图写算式,复习用一幅图片写出四道算式。
  3、填空复习11——20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二)、新授
  1、教学例5
  (1)出示十三根小棒图,看图片写算式,并说一说各个算式求的是什么。
  (2)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算理。
  2、教学例6
  (1)出示11根小棒,再出示2跟小棒,一共有多少根小棒?该怎样列算式?用自己的小棒摆一摆,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2)在计数器上演示11+2=13的过程。强调2要加到个位上去,强调十位上的一表示一个十,个位上的一表示一个一。
  (3)演示从13根小棒中去掉2根小棒,还剩多少根小棒?该怎样列算式?用自己的小棒摆一摆,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4)请学生上台演示13-2=11的过程。使学生理解算理。
  (5)学习加法和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并简单介绍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三)、巩固练习。
  1、老师任意指算式,学生说出该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看图片列算式。
  3、做练习十五的第1——5题。
  (四)、全课总结。
  三、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
  1、探索发现法
  培养学生的探索学习能力是我们教学的主要目标。用过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小棒和拨计数器等方法,使学生探索发现计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精神,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
  2、示范法
  教授例5时,教师起示范作用,使学生理解并明白2要和单根的一根小棒合并到一起。那么在教授例6时,就可以放手让学生动手摆一摆了。
  3、实际操作法
  为了学生更好的理解算理,采用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小棒,更好的直观的理解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算理。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二)学法:新课标指出,教学应更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我们的教学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本节课要让学生掌握的学习方法是:学会通过观察、操作,知道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口算的道理,能熟练地进行口算.会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探索的能力。
  四、说练习作业安排和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练习安排的是教科书第88页的做一做和练习十五的第1—5题.
  本节课的板书设计主要是例5和例6的小棒图和相应的加法减法算式.这样安排突出重点,简单大方.
  五、本课自评
  本节课在进行公开课之前我进行了比较充分的准备,并得到了数学教研组长贾老师的精心指导,因此整节课上下来,自己比较满意,
  其他老师也反应和上节公开课相比有了很明显的进步.
  本节课在教学环节上分为复习、新授和巩固练习三大部分。教学各个环节安排恰当。
  在教授例5:10+3=13、3+10=13、13-10=3、13-3=10时,特别将算式后面的答案擦去,并提问:
  10+3,10、3分别表示什么?这样列式求什么?
  3+10,3、10分别表示什么?这样列式求什么?
  13-3,13、3分别表示什么?这样列式求什么?
  13-10,13、10分别表示什么?这样列式求什么?
  使学生明白一幅图片能列四道算式的算理。
  在教授例6时,特别采用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小棒和动手在计数器上拨一拨,使学生明白2要加到个位上去,和原来的一个一合起来一共是3个一。使学生明白算理。
  在巩固练习时,出示8个写有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算式的动物图片,让学生小动物找朋友。寓教于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学习兴趣浓厚,这样安排使学生在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学到了知识。
  本节课通过自我反思和其他教师的指点,发现还有一些地方有待改进:
  1、在做练习时,应该让学生先不要拿笔,听老师讲完注意事项之后,再让学生拿出笔来动手练习更合理。否则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拿出笔来,会有部分学生存在不听讲的现象。
  2、在授课过程中,教师的动作不够干脆利索,应改进。
  3、在讲解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时,应适当的讲解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和减数的区别。
  本节课经过众位经验丰富的教师的点评,使我获益匪浅。在此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
 楼主| 发表于 2008-12-6 13:38:00 | 只看该作者

《11~20各数的认识》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学内容:一年级数学上册第84-85页的内容及相应的习题。
  (二)、教材所处地位及作用
  “11-20各数的认识”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掌握10以内数的基础上,通过操作实践,观察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学习新知识,并且为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做好准备。本课分成三个层次进行教学:第一,是先创设一幅教师带学生过马路的情境图,让学生观察、数一数,图中有些什么?有多少?并且通过这个情境图向学生进行遵守交通规则和注意安全的教育。第二,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数一数及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去学习“11-20各数”的认识、组成、数的顺序及大小。第三,通过创设一系列的游戏情境,让学生巩固本节课的新知识。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1、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数数、读数,知道这些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并掌握20以内的顺序、会比较数的大小。
  2、在日常生活中发现11-20各数。
  3、能积极主动探索、动手操作并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数11-20各数的读法。
  教学难点:理解11-20各数的组成。
  二、说教法与学法
  1、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图,让学生通过观察、数一数的学习方式去认识11-20各数。
  2、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猜一猜、数一数、摆一摆及合作交流的方式去掌握“11-20各数”的读法、组成、数的顺序和大小。
  3、创设一系列的游戏情境,让学生通过数一数、摆一摆、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去巩固新知识。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请看一看这幅图,你都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了1位老师和9个学生一共10个人。
  生2:再接着数一共是19人。
  生3:我发现有14棵树、20条斑马线。
  ……
  师:大家说得可真好,这幅中告诉我们过马路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创设了学生生活中熟悉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情境向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二、提供探索机会,经历学习过程
  1、操作、数数。
  师:大家看看老师有一把铅笔,猜一猜,有几支?
  生:[自由猜测]9、15、16、20……
  师:小朋友猜了这么多,那到底谁猜的对呢?怎么办?
  生:数一数就知道了。
  师:好,我们数数看,。
  生:1、2、……10,
  师:好的,老师先把这10支捆成1捆,那么再接着数下去。
  生:11、12……20。(再把这10支捆成1捆)
  师:这里一共是20支,你猜对了吗?(台下一片欢呼声)
  师:现在你们能像老师刚才的样子,拿20根小棒,同桌合作,一个摆一个数吗?
  (同桌合作,一个摆一个数)
  师:这些数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知识。(揭示课题)
  师:大家观察一下我们的教室,哪些事物是表示“11-20各数”的。
  (班上桌子的张数、男女生各有20人……)
  2、摆小棒,读数。
  (教师直接出示11支铅笔)
  师:你们知道这表示多少?
  生:[快速且大声地回答]11
  师:你们怎么这么快就看出来了,怎么看的呢?
  生:[大部分学生抢着举手],1捆就是10根,再加旁边的1根,就是11。
  师:[拿起1捆小棒]简单地说,几个十?
  生:1个十。
  师:[再拿出1根小棒]几个一?
  生:1个一。
  师:[教师语速放慢]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11。好,刚才老师讲的这句话,谁还会说?[指名复述这句话]
  师:还有好多同学都会说,都想说,那同桌互相说吧?[同桌互说]
  师:刚才都是老师摆小棒,现在小朋友能不能也用这种方法摆一个十几,同桌合作,一个摆一个说组成,有问题吗?
  生:没问题。[同桌合作后个别汇报]
  师:你摆的小棒表示几?生1:17。
  师:好多小朋友都看不见你摆的,你能介绍一下你是怎么摆的吗?
  生1:我是先拿1捆,再加7根。
  师:也就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生1:是由1个十和7个一组成的。
  生2:我摆的是19,是由1个十和9个一组成。
  ……
  [同桌之间根据各自所摆的数字互相猜数、评价]
  3、数的顺序和大小。
  师:小朋友很聪明,能够看着小棒读出它们表示的数,现在看看尺子图,把你认识的数字读出来好吗?(生顺数、倒数、读单数、双数)
  师:尺子上的数字,越往右,你发现什么?生:数字越来越大。
  师:老师看着尺上的数字,就能想出好多问题,比如,15前一个数是几?后面又是几
  生:它的前面是14,后面是16。
  师:比16多1是几?生:17。
  师:19比20少几?生:少1个。
  师:谁能学老师的样子,看着尺上的数字给大家提问题,并且比我提得更好?
  [学生提问,其他倾听回答]
  师:好多小朋友还想提,那同桌合作,1个提问,1个答。[同桌内交流]
  师:小朋友能否把尺上的数字记住,不用看尺子进行抢答。
  师:13比14少几?19前一个数是几?2个十是几?[抢答]
  三、学习应用,巩固新知。
  1、分组比赛,看哪组数得最好。
  A、从11数到20B、从7数到13
  C、19倒数到10D、从11数到18
  2、摆小棒的游戏。
  师出示数字卡片,一个摆一个读数和说数的组成。
  3、找朋友。
  下面拿数字卡片的小朋友,上去找数字相同的好朋友。
  四、小结。
  师:这节课中你最高兴的是什么事?
  生1:我学会了11~20各数。
  生2:猜数字我很喜欢
  ……
  四、板书设计
  11-20各数的认识
  情境图尺子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
 楼主| 发表于 2008-12-6 13:39:00 | 只看该作者

《连加连减》说课稿

 如果说正确把握教材的意图,领会新课标精神是肥沃的土壤,那么随时更新的教育理念,扎实的理论功底则是源源不断的清泉。只有源源不断的“清泉“灌溉着肥沃的“土壤”,才能使土地上呈现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一、说教材与学生
  《连加、连减》一课出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72页。
  连加连减这一知识点经常用来解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问题,将它放在学习了10以内两个数相加减的后面,一方面是对加减法含义的一个拓展,另一方面也体现新课标提出的“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这一理念。这也是本单元的一个难点内容,主要难在计算过程上,都要分两步进行口算才能算出结果,特别是第二步计算要用到第一步算出的得数作加数或被减数,才能完成计算任务。而且这个知识点的思维方法对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有很大的帮助,所以这个知识点在教材中的位置是比较重要的。
  学生在学习这个知识前已经熟知加减法的含义,对10以内数的加减口算也比较熟练。而且学生具有“添上、再添上”与“去掉、再去掉”的生活经验,所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并不困难。但是一年级儿童受到年龄特点的限制,注意力易分散,有意注意时间短,思维还处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像连加连减这样需要较强注意力的知识点,对他们来说是学习上的难点,表现在由于看不见或忘记第一步计算结果而导致第二步计算受阻的现象。
  二、说教学理念
  1、数学文化观。数学是一种文化,它不仅表现为一个结果,更加重要的是它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的一个见证。所以教学上应让学生去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注重学生的经历与体验。
  2、建构主义心理学理论:数学学习是一个主动构建的过程,学生必须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新的数学学习材料与原有的认知结构相互作用,主动地建构新的数学认知结构。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连加、连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
  2、技能目标: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正确进行口算。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游戏中学,使学生喜学乐学;在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并初步体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增加学习的动力与信心。
  4、数学素养培养目标:1)应用意识;2)在日常生活中处处留心,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问题以及运用数学的思维解决问题。
  
  四、说教学重难点
  1、重点:1)用自己的话表达图意,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2)掌握运算顺序。
  2、难点: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
  
  五、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激趣学习连加。
  课的一开始,我就利用课件的演示,让学生充分的感知,并通过自己的感知说出图意,培养了学生理解和说的能力。而且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旧知识的迁移,让学生感受今天的加法算式和以前的相比有什么不同,从而引出连加。课题的引出后,并不是死板的讲述运算的顺序,而是让学生自己去编写算式,并自己去计算,这时学生的兴趣非常高,教师借此让学生在同桌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采用自主探索,大胆尝试的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建构连加的计算顺序,很自然的引出了预算顺序。
  学生初步理解连加的含义后,利用动态的练习让学生的思维从形象向抽象过度,当学生汇报时配合课件将计算过程突显出来,进一步巩固了新知,也为学习连减埋下伏笔。
  2、延续情节,学习连减
  爱于表现是每个儿童的天性,让孩子们有表现的机会使孩子们增长有意注意的时间。因此教学设计上让学生先发挥想象编写连减的算式,再通过自己编写的算式来编题目,充分理解连减的含义。出示板书连减,因为连减的算式动态的画面比较容易理解,所以我要求学生看着静态画面描述所发生的事,从整体上初步理解连减的含义。
  3、观察对比,小结算法
  通过上面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连加连减的含义及运算顺序。但在学生的知识库中这还是两个独立的知识点,有部分同学可能对连加连减的关系有模糊的认识,这时我引导学生在连加和连减知识点间搭建桥梁,形成联系,构建学生自己的知识王国。
  4、寓练于乐。
  一年级学生注意力易分散,要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在课堂40分钟是需要很大技巧的。不管是在新知设计环节,还是练习环节都要符合一年级孩子的心理特征与认知特征。因此在练习部分设计了一个悬念“只要猜出大脚印下的数学秘密,就能通向一个美丽的数学城堡。”学生的胃口一下子调了起来。在这个过程中主要采用游戏形式来巩固学生刚学到的新知,重点突出运算顺序。
  六、反思
   1、在比较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时,我还可以在放手一些,让学生去观察,去表达,尽管学生有时表达得不到位,也给予充分的肯定,因为这是孩子们思维的萌芽,老师的肯定会使他们觉得自己是个了不起的发明家,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心。
  2、在练习看算式画圈中,虽然我演示了一个学生得本子,如果在这里再拿几本学生的本子上来演示,让学生自己来作一个评价,这样的话会更好。
  3、在上完新课后,可以让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连加连减得例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6 09:3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