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桃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数学优质课说课稿选集

[复制链接]
15#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0 14:38:00 | 只看该作者

《梯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第九册第三单元第3小节《梯形面积的计算》。这一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会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2、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使学生理解梯形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梯形面积。
  能力目标: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学生经历梯形面积公式的探索过程,进一步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推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陶冶情操。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合作精神。
  3、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并能正确运用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难点:运用不同的方法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
  二、说教法与学法
  1、根据几何图形教学的特点,我采用了以下几点教法:
  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通过课堂讨论、相互合作、实际操作等方式,自主探索、自主学习,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融合;
  ②有目的地运用知识迁移的规律,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分析、概括,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学法:
  ①让学生学会以旧引新,掌握并运用知识迁移进行学习的方法;
  ②让学生学会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说教学过程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就是要让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强调“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索、解决数学问题。所以本课在教学思路上淡化教师教的痕迹,突出学生学的过程。从而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根据本课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本课的教学设计如下:
  (一)、复习旧知引出新课
  1、回忆已经认识的平面图形。说说平形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回想三角形面积的推导过程。
  2、谈话引出课题
  关于梯形你们想知道什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是通过复习提问,从而唤起学生的回忆,为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奠定基础。也就是为梯形面积的推导做好铺垫,并在学习新课之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怀着由好奇引起的理智上的震动进入认知活动方面的探索。〉
  (二)、讲授新课
  1、直接切入主题:
  对于梯形的面积你们打算怎样找到它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路——把梯形转化为我们学过的图形。)
  〈这一环节的设置意在激活学生思维,为学生提供创新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他们从小树立探寻知识的意识的良好学习习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也为新课的展开起好前奏。〉
  2、动手操作前让学生先对梯形进行分类。(可分为:一般梯形、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
  3、研究建议:
  ①选择喜欢的梯形,按照“转化”的思路来研究。
  ②小组分工合作,考虑不同的转化方法。
  4、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学生小组讨论,动手操作。〈教师可有意识地参加到小组中去合作、辅导〉
  5、分小组展示汇报,教师深化点拔。
  指名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边说边演示其过程)
  〈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沿着高切割、拼摆〉〈沿着一条腰的中线切割、拼摆〉….
  (上底+下底)×高÷2(上底+下底)÷2×高(上底+下底)×高÷2……
  刚才同学们采用不同的割补、拼摆等方法,将梯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或三角形,发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推导出了不同的面积公式,运用这些公式,我们都可以计算出梯形的面积。只不过,这些公式从形式上看略有不同,我们可以把它们整理成: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7、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公式:S=(a+b)×h÷2
  8、应用公式,尝试计算梯形面积(出示一个基本图形让学生计算)
  〈这一环节意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活动中,亲自去体验,让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大胆提出假想,共同探讨,互相验证,更强烈地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更全面、更方便地揭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这种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活动中体验、活动中发散、活动中发展的过程,真真正正地体现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三)、深化巩固
  1、学习例1
  (1)、借助教具演示,理解“横截面”的含义。
  (2)、弄清渠口、渠底、渠深各是梯形的什么?
  (3)、学生尝试计算横截面积。
  〈巩固新知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过程,这一环节是为了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次推向高潮,能更好地运用公式计算梯形面积,从中培养了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反思体验
  回想这节课所学,说说自己有哪些收获?
  〈这个环节主要是再次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回忆过程中更清楚地认识到这节课到底学了什么,通过谈感想,谈收获,学生间互相补充,共同完善,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体验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
  (五)、课外作业
  练习十八第1——3题。
  〈本课的作业体现了“课已终,趣犹存”这一特点。通过作业练习教师能从中得到反馈信息,能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以促进教法的改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8-11-10 20:53:00 | 只看该作者
很全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8-11-10 20:56:00 | 只看该作者

《梯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第九册第三单元第3小节《梯形面积的计算》。这一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会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2、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使学生理解梯形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梯形面积。
  能力目标: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学生经历梯形面积公式的探索过程,进一步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推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陶冶情操。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合作精神。
  3、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并能正确运用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难点:运用不同的方法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
  二、说教法与学法
  1、根据几何图形教学的特点,我采用了以下几点教法:
  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通过课堂讨论、相互合作、实际操作等方式,自主探索、自主学习,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融合;
  ②有目的地运用知识迁移的规律,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分析、概括,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学法:
  ①让学生学会以旧引新,掌握并运用知识迁移进行学习的方法;
  ②让学生学会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说教学过程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就是要让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强调“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索、解决数学问题。所以本课在教学思路上淡化教师教的痕迹,突出学生学的过程。从而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根据本课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本课的教学设计如下:
  (一)、复习旧知引出新课
  1、回忆已经认识的平面图形。说说平形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回想三角形面积的推导过程。
  2、谈话引出课题
  关于梯形你们想知道什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是通过复习提问,从而唤起学生的回忆,为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奠定基础。也就是为梯形面积的推导做好铺垫,并在学习新课之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怀着由好奇引起的理智上的震动进入认知活动方面的探索。〉
  (二)、讲授新课
  1、直接切入主题:
  对于梯形的面积你们打算怎样找到它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路——把梯形转化为我们学过的图形。)
  〈这一环节的设置意在激活学生思维,为学生提供创新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他们从小树立探寻知识的意识的良好学习习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也为新课的展开起好前奏。〉
  2、动手操作前让学生先对梯形进行分类。(可分为:一般梯形、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
  3、研究建议:
  ①选择喜欢的梯形,按照“转化”的思路来研究。
  ②小组分工合作,考虑不同的转化方法。
  4、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学生小组讨论,动手操作。〈教师可有意识地参加到小组中去合作、辅导〉
  5、分小组展示汇报,教师深化点拔。
  指名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边说边演示其过程)
  〈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沿着高切割、拼摆〉〈沿着一条腰的中线切割、拼摆〉….
  (上底+下底)×高÷2(上底+下底)÷2×高(上底+下底)×高÷2……
  刚才同学们采用不同的割补、拼摆等方法,将梯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或三角形,发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推导出了不同的面积公式,运用这些公式,我们都可以计算出梯形的面积。只不过,这些公式从形式上看略有不同,我们可以把它们整理成: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7、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公式:S=(a+b)×h÷2
  8、应用公式,尝试计算梯形面积(出示一个基本图形让学生计算)
  〈这一环节意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活动中,亲自去体验,让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大胆提出假想,共同探讨,互相验证,更强烈地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更全面、更方便地揭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这种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活动中体验、活动中发散、活动中发展的过程,真真正正地体现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三)、深化巩固
  1、学习例1
  (1)、借助教具演示,理解“横截面”的含义。
  (2)、弄清渠口、渠底、渠深各是梯形的什么?
  (3)、学生尝试计算横截面积。
  〈巩固新知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过程,这一环节是为了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次推向高潮,能更好地运用公式计算梯形面积,从中培养了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反思体验
  回想这节课所学,说说自己有哪些收获?
  〈这个环节主要是再次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回忆过程中更清楚地认识到这节课到底学了什么,通过谈感想,谈收获,学生间互相补充,共同完善,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体验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
  (五)、课外作业
  练习十八第1——3题。
  〈本课的作业体现了“课已终,趣犹存”这一特点。通过作业练习教师能从中得到反馈信息,能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以促进教法的改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8-11-10 21:14:00 | 只看该作者
做一个说课的专题:请同仁把说课稿都发到这里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3 12:56:00 | 只看该作者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75至78页的内容。这个内容是在第八册认识了三角形,第九册会计算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与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联系在一起,为以后学习圆面积和复合图形的面积计算起到铺垫作用。教材先从数方格的方法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开始,再运用拼摆、旋转、平移的方法把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锐角和钝角三角形分别变换成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得出三角形的面积等于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然后归纳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我根据教材的编排特点及五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和教学关键。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通过图形的割补,剪拼,渗透图形变换等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方法。
  教学关键:引导学生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中除以2的意义。
  本节课,我根据五年级学生的知识面较广,学习自觉性较强的特点,采用尝试教学法、实验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带着教师提出的问题在旧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自学课本,利用学具独立作业,互相讨论和巩固练习,去尝试解决问题,教师再根据学生尝试练习中的难点和教材的重点加以讲解和点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操作能力。教学时,我按导入新课、揭示课题、推导公式、实际应用、巩固练习、课堂总结这六个环节进行。
  一、导入新课
  新课的导入是为了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的行为方式。好的导入,可以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活跃学生的思维。我采用实物直观法导入新课,先引导学生观察少先队大队旗,说出大队旗的长是120厘米,宽是90厘米,让学生利用旧知识计算大队旗的面积和归纳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再出示红领巾,引导学生说出要计算红领巾的面积,就是求三角形面积,从而发挥知识的迁移作用,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一个良好的学习境界,为整个教学过程创造良好的开端。
  二、揭求课题
  我按照学生的心理特征,运用了激趣法揭示课题,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承上启下、开宗明义的作用。我先直接板书课题“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再提出问题“这节课要学习哪些内容?”让学生互相讨论,说出三个问题。(1)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2)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的?(3)怎样运用公式计算三角形的面积?这样,巧妙地让学生自己提出本课的学习目标,把目标变成自身学习的需要,使学生由“要我学数学”变成“我要学数学”。
  三、推导公式
  公式的推导过程是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我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有目的、有步骤地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口讲述,以实验法推导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教学时,分四步进行。(1)引导猜想:我让学生按照课本75页的方法,用方格纸数出三角形的面积,引导学生观察三角形的底是多少厘米?宽是多少厘米?底和高的长度与面积之间有什么联系?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得出三角形底是6厘米,高是4厘米,面积是12平方厘米(图1),
  底6厘米高4厘米面积12平方厘米
  图1
  接着引导学生猜想三角形面积是底和高乘积的一半。
  (2)尝试操作:当学生心理上产生疑问,迫切地需要教师的讲解和验证时,教师要求学生回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的?学生一边说,我一边把平行四边形变成长方形的推导方法演示出来(沿平行四边形的高剪出一个三角形,把剪下的三角形拼到另一边,变成一个长方形,如图2)。
  图2
  以唤起学生的回忆,促进知识的迁移。然后再要求学生模仿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的方法,把三角形转换成其他图形,并拿出课前准备的长方形学具,量出长方形的长与宽是多少?(长10厘米,宽6厘米),计算出它的面积是10×6=60平方厘米,再沿着长方形的对角线剪开,分成两个大小形状相同的三角形,算出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10×6÷2=30平方厘米(如下图)。学生清楚地看
  出这个三角形是原来长方形的一半。使学生沿着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发展的规律去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接着让学生拿出平行四边形纸片,量出它的底和高分别是10厘米、6厘米,用10×6计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60平方厘米,然后沿着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剪开,可以分成两个大小形状相同的三角形,用10×6÷2算出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30厘米。学生再一次看出这个三角形是原来平行四边形的一半,而且观察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剪开的三角形的底和高是一致的,攻破教学的难点。(3)归纳公式:通过两个实验,学生纷纷讨论,并归纳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是底×高÷2,用字母表示写作S=ah÷2,并点明求三角形的面积必须要知道三角形的底和高,计算三角形的面积时把底和高相乘后不能忘记除以2,让学生的知识更系统完善。(4)看书质疑:学生通过自己实验操作已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后,我再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本75页至77页的内容,比较与自己推导的方法有什么异同,突出说明课本是用“合”的方法验证公式,而我们是用“分”的方法来验证公式的,两种方法均把三角形变换成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来推导,都能尝试成功。之后,留一点时间让学生提出疑问,我再进行针对性的释疑,创造亲切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有疑敢问,进一步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教科书的示范作用及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了课堂效率。
  四、实际应用
  学生推导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后,我便出示一道同课本例题相仿的尝试题:一条红领巾的底是100厘米,高是32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让学生独立解答,分别叫好、中、差三类学生板演,我进行巡堂检查,了解信息反馈,去发现所估计出现的两种情况:(1)100×32÷2=1600平方厘米;(2)100×32=3200平方厘米,并按反馈信息组织学生讨论和讲解,强调应用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时把底和高相乘后不要忘记除以2,否则会计算了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以确保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
  五、巩固练习
  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必要途径,是检查教学目标落实情况的重要手段。为了提高练习的效率,我合理地设计了三道练习题。
  第1题:计算下列图形的面积。这是课本77页做一做的题目,属单一性练习,用于巩固新知识。
  第2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12平方厘米,求涂色的三角形的面积。
  这是课本78页练习十八的题目,属综合性练习,既复习了三角形面积公式与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关系,又进一步巩固三角形面积计算,防止学生照样画葫芦。
  第3题:计算少先队中队旗的面积,看谁的解法最简便?这题属创造性练习题,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促进学生的散发思维。
  六、课堂总结
  总结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可以使学生更进一步明确具体的教学任务,抓住要点内容,形成系统的知识。我让学生联系本课初提出的学生目标,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得出:(1)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是底×高÷2;(2)三角形的底和高决定以后,三角形的面积也就决定了;(3)计算时把底和高相乘后不要忘记除以2。这样,通过疏理、归纳,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整节课的安排善始善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3 12:57:00 | 只看该作者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是在学生已掌握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面积概念和面积单位,以及认识了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运用转化思想,在数方格法的基础叟,用割补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为长方形,并分析长方形面积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关系,再从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然后通过实例验证,使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公式。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知道推导方法,为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做准备。
  2、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己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沟通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内在联系。
  (2)通过操作,让学生尝试用转化的思想方法解决新的问题。
  (3)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底和高有关,并会运用面积公式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3、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
  4、教学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二、教法学法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是一堂几何初步知识课,为以后学习三角形面积和梯形面积的计算,提供了知识准备。本课的教学设计由直观到抽象,层层深入。从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归纳概括初步反馈,遵循了概念教学的原则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动手操作,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再现已有的表象,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观察、分析、比较、推理、概括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正体现了概念教学的顺序:动作感知形成表象抽象概念。
  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自己去操作,自己去观察、比较,自己去探求,重视让学生自己去操作,自己去获取知识,以思维训练为主线,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互助合作,以全体学生为教育对象,整体提高,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教具逐个出示:
  1、图(1)是什么图形?它的面积怎样算?现在量得长是7厘米,宽是4厘米,你知道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2、长方形的面积可以直接用公式计算,那么图(2)我们能直接用公式计算它的面积吗?用什么办法求它的面积?
  学生独立思考,讨论后反馈。(教具演示把多的一块剪下来,拼过去正好是一个长方形,再用长乘以宽就是它的面积)
  3、刚才我们用割下来补过去的方法将图(2)转化成和原来图形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再用长方形面积公式求出它的面积。现在谁能计算图(3)的面积?
  学生独立计算后,反馈。你是怎么算的?为什么?(教具演示:把图(3)右边的三角形割下来补到左边,转化成一个长方形。)
  (二)导入新课
  图(2)、图(3)我们用割补的方法把它们转化成学过的长方形就能算出它们的面积。(教具出示下图)
  你能想办法求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出示课题。
  (三)引导探究
  1、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尝试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师巡视,学生计算1号学具纸片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谁能说一说,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你是怎样计算的?学生可能出现不同的答案。
  到底怎样思考才是正确的呢?充分运用你手头的学具和有关工具(尺、剪刀等)来尝试操作,然后列式计算(四人小组进行合作、交流)
  反馈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具演示“转化过程”。
  演示前先比较两个全等的平行四边形,再将其中一个平行四边形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把图形剪开,将左边的三角形(或直角梯形)拼到右边去,正好是个长方形,量出它的长是7厘米,宽是4厘米,面积是7×4=28平方厘米。
  追问:为什么可以这样算?
  把平行四边形割补成长方形,图形的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
  比较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宽与原平行四边形的底、高之间的关系。
  2、操作实践,验证想法。
  是不是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能转化成长方形?任意画一个平行四边形或任意取一个学具平行四边形纸片,证明你的想法。(结论:由此看来,对于任何一个平行四边形,要计算它的面积,我们都可以用割补的访求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来计算它的面积)
  3、观察分析,归纳公式。
  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该怎样计算呢?为什么?(学生讨论)
  结合回答,教具演示:因为割补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形变面积不变,我们发现,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宽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高,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底乘以高。
  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如果用字母S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a表示它的底,h表示它的高,那么平等四边形面积的字母公式是怎样的?
  (四)小结
  1、面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个新问题,我们利用已有的“求长方形的面积知识”,通过转化的方法,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2、现在,你们说说,要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关键是找哪两个条件?
  (五)练习
  1、计算下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练后讲评)
  2、计算下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3、有一块平行四边形草地,底18米,高10米。这块草地的面积是多少?
  4、口答下面每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3 12:58:00 | 只看该作者
底(厘米)
50
12
100
9

高(厘米)
40
8
36
4

面积(平方厘米)
  
  
  
  


  
  (六)课堂小结
  1、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有什么体会?
  2、同学们的表现好在哪里?
  *3机动练习:
  计算下面图中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正确列式为()。(单位:厘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5 01:4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