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老师提供几个问题,请你们根据这些问题记录数据,写下你的方法,这就是今天要完成的作业。(媒体出示)
1.量一量篮球场的长大约几米。用哪种尺量比较好?
2.假设你有一根3米长的绳子,你会用绳子量篮球场的长吗?写下你的方法。
3.你还量出了篮球场上哪些线段的长度?分别是用什么工具量的?
4.不爬到篮球架的上面,你有方法量出篮球架的高是多少吗?写下你的方法。
“对不起,老师这儿没有答案,怎么办?”这句话是引导学生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掌握的知识,想到可以实际测量,并且有困难可以合作,这就使学生的探究过程有了方法保障。而“根据这些问题记录数据”则教给了学生探究的步骤,“这就是今天要完成的作业”则保证了探究的结果。短短三句话最大限度提升了学生课后探究的质量。显然,这样的结尾,能让我们感受到它在引导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方面所起的真正作用!
三、游戏式结尾,新颖有趣,讲求实用
书到临尾渐渐松。一堂课的最后几分钟,往往是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学习效率比较低的时候。为了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可以用游戏的方法结尾。然而,有的教师一味追求游戏的趣味性,忽略了游戏的实用价值。如“射线、直线和角的认识”一课结尾时,教师出示课件:“秋天来了,大雁往南飞,大雁组成的角的图形真美丽!让我们到操场上去做‘大雁南飞’的游戏吧。”这个游戏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到底有何价值呢?如果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在游戏中再次体验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那如此“阵势”似乎太兴师动众了。游戏式结尾,在体现新颖有趣时还要注意其实际效果。
在教学“十几减8、7”时,要尽量引导学生用“想加算减”的方法进行计算,但对20以内进位加法不是很熟练的学生来说,计算速度还是相对较慢。因此,我在课尾设计了“手指操”的游戏。如:计算14-8,先右手伸出4个手指(表示被减数个位上的数是4),左手伸出2个手指(表示10-8=2),这时伸出的手指总数正好是14减8的差。学生边说算式边伸手指,14(说“4”时伸出4个手指)减8(说“8”时伸出2个手指)等于6,当说完这个算式时也就得出结果了。这样的“手指操”利用手指表象支持思维,有助于口算速度慢、计算有困难的学生提高口算效率。而对另外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来说,在掌握基本计算方法的同时,再学习一种有趣的计算方法,则是“饱了又餐”,且更加“入味”。
四、反思式结尾,提炼升华,讲求深刻
课至结束时,教师组织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既能从学生的反馈中获得实际教学效果的信息,又能再次引领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挖掘、提炼,以揭示其深刻的内涵,使获得的数学知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例如,教学“平均数”后,我是这样小结的。
师:这节课快结束了,老师想了解一下同学们这节课的学习情况,请大家根据自己的收获(知识方面、获得的经验方面、学习的心情……)给这节课的学习打个分,要说明理由。满分10分。
生1:我打10分,因为我不仅了解了平均数的一些特征,更重要的是我知道将来在选择工作时要注意些什么。
生2:我打9分,因为这节课学习很开心,没有感觉累和乏味。
生3:我也打9分,因为这节课的知识实在太有趣了,我想再学下去,但马上就要下课了,我有点遗憾。
……
师: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来估算一下刚才发言的几个同学这节课的学习情况平均是几分吧。
……
师:经过上面的学习,我们对平均数有了深入了解,如果让你在“平均数”前面加上一个修饰语,你会怎样说?
生1:有趣的平均数。
生2:善变的平均数。
生3:神奇的平均数。
……
师:谢谢大家,希望平均数这个朋友可以走进我们的生活,融入我们的生活,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让学生给课堂学习情况打分并估计平均数,一方面巩固了新的知识,另一方面也能使教师了解到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此同时,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作了正确的评价,对学生来讲是一次深刻的反思,是对所学内容的提炼和升华。这样的结尾让学生觉得意犹未尽,回味无穷。
数学教学之所以是一种艺术,原因就在我们要把平常之处做得不平常!在教学中,我们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努力创造出更多有效的结尾方法,营造一个协调完美的数学课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