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12-7-9 19:05:44
|
只看该作者
《科里亚的木匣》教学反思
三年级的语文课《科里亚的木匣》讲述的是“苏联卫国战争”的一个叙事性故事。课文按照埋木匣—挖木匣—受到启发的顺序记叙。《科里亚的木匣》几乎没有提到“战争”,我再网上查了关于本文的相关资料,也大都很少提到,难道“战争”真的与这篇课文无关吗?但是不交代相关背景学生学习起来肯定有一定的隔膜的!因此,我在教本文时首先以读为突破口,让学生到文本中去捕捉战争的背景。
课文中关于战争的句子随处可见——“战争开始的时候,科里亚刚学会数数……”“科里亚干嘛要把这些东西埋起来呢?因为德国法西斯快要打到他们的村子了。”“法西斯终于被赶走了。妈妈、奶奶带着科里亚回到了故乡。他们家的房子还在,屋里的东西却被法西斯抢走了。”因此《科里亚的木匣》这篇课文的时代背景与课文主人公科里亚“埋木匣”、“挖木匣”是密不可分的。课文结尾是这样写的:时间一天天过去,我们一天天长大,步子也在渐渐变大。周围的一切,都在起着变化。这句话是说科里亚挖到木匣后的启示,把这句话的理解作为教学重点,课堂上,孩子们轻松地谈论了自己身边的变化,进而说明这个道理。第一节课很轻松地结束了。可是课后总觉得效果欠佳。
经过思考,我和孩子们一起重新学习了《科里亚的木匣》。这一次,我抓住“四年”“周围的一切发生了变化”这个关键词,让孩子们细读课文找出“四年”中科里亚的身边发生了哪些变化。孩子们立刻举手——显然是上节课的功劳。
“科里亚变了,他从五岁长到了九岁。”
“科里亚是小学生了,学的知识也多了。”
“科里亚长大了,他的步子也变大了。”
他们的回答正是我不满意的地方,我接着问:“除了这些变化,课文中还写了一些变化,因为课文的结尾告诉我们,周围的一切都在起变化。你们细细地读课文就能找到它们。”
教室里传来琅琅读书声——这个问题吸引了孩子们。
渐渐地,教室里小手林立——
“老师,我发现了,四年前是战争开始了,四年后战争结束了。”
“我还发现科里亚家里的东西被法西斯抢走了,这也是变化。”
我接着说:“对呀,四年的时间,科里亚的国家经历了从战争到和平。科里亚的家乡经历了战争,战争毁坏了家乡的一切,这就是战争带了的变化。”一个孩子突然站起来说:“老师,我想科里亚的木匣子里有许多工具,小斧头、小手锯这些工具科里亚可以用来建设家乡!”
我激动地看着孩子们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
一篇课文的学习,学生一遍读过之后,其内容就已知其八九,如果我们依然停留在学生一样或低于学生的水平上与学生交流,学生就会情绪低落甚至厌倦。可我们的许多老师对课文的解读往往还停留在“是什么”的层面上,而无力在“为什么”和“怎么样”上给学生更多的引导和解答。无疑于浪费学生的时间,重复学生的思维,看起来表面热闹,实质里一无所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