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4305|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花钟》听课心得评课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7-8 18:19: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花钟》听课随想反思
今天有幸听了崔老师的《花钟》一课,让我收获颇多。更是看出自己有诸多不足,仍需继续努力。

《花钟》是一篇优美的文章,文字生动,语言优美。被崔老师讲的很美,正如文中所说的鲜花朵朵,芬芳迷人。作者笔下流露出的文意,就像生动活泼的孩子们,千姿百态。陈老师的讲课将文章的特点展现的淋漓尽致,我收获良多,学以致用。

一、识字环节非常扎实有效

  崔老师将生字新词利用卡片的形式出示,第一组是基础的生字,第二组是描写花的词语。学习时,首先抓读准字音。再让孩子们读完各组词语之后发现规律,可以帮助他们积累词语,丰富写作的语言。再次,简单的描述生字的演变,简短的言语,形象的理解,就将识字的方法传授给了学生,非常扎实透彻。

二、品读环节非常清晰

  本节课的重点在于体会作者第二小节的语言。首先,崔老师先让孩子们找出难读和难懂的一小节,让孩子们先读通顺。并且随文识字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很不错的教学方法。说自己喜欢的句子做表情更是妙趣横生、生动活泼,接着出示两句语言不同的话:一句是没有修饰的普通句子,一句是课文原句,让孩子们进行句式比较,初步体会文本的美丽之处;然后,让孩子们找自己喜欢的句子读一读。这是一个从模糊到清晰的过程。在老师这样适时的点拨中,让孩子们的朗读水平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比如,在讲到万寿菊的欣然怒放时,对孩子们说,热情一点儿;生读不出感觉时,老师又加上一些动作,促进孩子们的理解水平。在讲“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时,老师说,笑得再甜一点儿,找学生做出笑脸的表情,孩子们个个都露出了可爱的笑脸。简简单单的一个小动作表情,让孩子们原有的理解的水平,更加进了一大步。孩子们读课文不清楚时,老师及时制止,让他试着再读一遍。逐句学习完第二小节时,让孩子们齐读课文,此时,生并没有读出刚开始的感觉,而且语速过快。老师马上喊停,提醒孩子们像刚才那样读课文才会更动听,于是,效果就出来了。往往,我们也正是忽略了这些,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课文中要细加琢磨,特别值得我深思和学习。-

三、评价语丰富

整堂课的语言,都显得紧凑,尤其是老师的评价语,及时的给孩子们鼓励,让孩子们感觉到了兴趣。孩子读书读的不够好,但是能读下来,老师便说:“真不错,能读通顺了”。读好了的学生,老师会说:“非常了不起,读得很感情。”给了孩子们鼓励,上课也更积极了。在孩子们回答问题时,老师都不忘说一句:“还有谁想起来试试呢?”更是激发了更多孩子的举手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我深刻认识到教和学是一个感知、感受、感悟的过程。教师不是课堂上的主人,课堂上的主人就是我们这些可爱的孩子们。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7-8 18:20:22 | 只看该作者
《花钟》评课稿  
《花钟》是一篇很美的文章,第一自然段介绍了不同的花卉开放的时间也不同,第二自然段介绍了不同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第三自然段讲植物学家利用花的这种特点制作了有趣的花钟。回顾唐老师整个教学过程,以下意图基本得到体现:
一、把“品味和发展语言”作为切入点。
       要让学生在语文素养上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唐老师根据学生兴趣及文章特点,把“品味和发展语言”作为切入点。学习的重点放到第一自然段,设计了四大环节:(一)、自读圈点,初步感悟;(二)、比较句子,品味语言;(三)、自悟自得,积累语言;(四)、仿写延伸,发展语言。这些教学环节,既有前后关联,又有层次推进,层层内化地将学生引领进入“花钟”的奇妙世界之中,学习课文是如何借助语言对花开进行丰富精妙的表达的,体会汉语言文字的丰富,从而扎实学生语文功底,体现了语文学科特点。如,进行句子对比,学生通过听、读、演,自己发现问题,发现了改过的句子是那样单调、枯燥乏味,激起了学生去寻求、去感受,去体验丰富、生动有趣的语言美的欲望,体现了新课标自主探究的精神。同样是写“花开了”,课文里却用了丰富多彩的语言表达方式,让学生真真切切地体会到语言的丰富和精妙。其间,学生对 “吹起小喇叭”、“欣然怒放”“含笑一现”的理解与感悟是那么独到又富有想象!这样的语言活动,培养、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
二、让“信息技术手段”直接指向语文学习。
       语文课姓“语”,有着自己的学科特点,“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必须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确,恰如其分的情境布置、生动的多媒体课件、丰富的网络信息知识…… 构成了一个美仑美奂的语文课堂,而这一切都应从课堂需要出发,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出发,要让“信息技术手段”直接指向语文学习。本节课上几处运用多媒体手段,如,各种鲜花的图片与文中的美言相结合,实现了图文并茂;出示花钟图进行欣赏。这样的教学设计,使课堂流露出一种自然的美,生趣盎然,而且与教材情境浑然一体,水乳交融。
三、给学生提供“自由的学习空间”。

学文以后安排了让学生动手制作花钟的活动。这个活动不是形式上让学生“热闹起来”,而是以课文学习为基础的真正的语文活动,学生在活动中运用和巩固学到的知识,进而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课堂结束时“进一步完善花钟”和“再上网查一查花儿的信息” ,让学生带着探究的欲望走出课堂,使课堂走向开放让短短的40分钟串起无限时空,让课堂走向家庭,走向生活,走向社会。这样,学生可以获取更多学习的信息,通过查资料、自主探究、调查研究、搜集积累等让学习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从而提高学习的质量,将40分钟作用发挥最大,使学生具有更大的学习空间,真正学会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7-8 18:21:13 | 只看该作者
《花钟》评课(
今天,学校在组织校本培训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向我们较为详实的讲解了“一节课的评价标准”,而且听了南岗区李小密老师教授的语文课《花钟》,真是使人受益匪浅。
   纵观这节语文课,给人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舒服,也许我说得不够标准,或者不够专业,但这就是本节课给我带来的最真实的感受。教师知识讲解的舒服,语言评价的舒服,相信学生在学习中的感受更是如此。每听一节课,相信大家的收获都是不同的。作为一名年轻的语文教师,我不敢在这里妄加评论,但我想就“一节课的评价标准”中的第五点——教学基本功,谈一点我的体会与收获。
   首先,我十分佩服李老师身上那种特有的亲和力,教态的亲切、自然、端庄与大方,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受。通过听课我们知道,李老师用的是重庆某小学的学生,相信参加如此的大赛,事前不可能给参赛老师充足的时间去接触学生,但课上教师的收放自如与学生的积极参与却没有流露出上述的痕迹,相信这与教师自身的亲和力是息息相关的。而这一亲和力的完美体现,正是突出了教师的综合素质。
   其次,教师在课上的语言规范、简洁,很是值得我学习。平日里,在讲授语文课的时候,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准确地了解与理解相关的问题,我常常将我的提问重复两次,对于学生理解不好的问题甚至更多,常常成为一节课的败笔之处。对于李老师在语言简洁的同时,良好驾驭课堂与学生的能力,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与之的差距所在。相信这也并非一日之功,而是需要平日里长期的锤炼所致。
   正像我上面谈到的,教师良好的应变和调控课堂的能力,更是成为本节课的一大亮点。例如(课大致进行到二十七、八分钟的时候,学生两个人合作,共同修建一座花钟):
师:好,同学们看,刚才呀……(部分学生依旧还在操作)
师:看来,你们对这花钟太感兴趣是不是?
生:是。
师:我们现在时间是有限的,下课以后,如果你还对这座花钟感兴趣,还可以继续去研究。看黑板!看谁听懂我的话了?不错,榜样,榜样在这儿呢!还有谁?我说“看黑板”。这花钟太吸引你们了,是不是?好,还有你们两个人。
   学生的注意力相信会在老师理解与鼓励的话语中暂时的进行转移,更加认真的与教师完成本节课下面的内容。
   一节好课总是可以给人以启示,其实在李小密老师身上我们可以借鉴与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一定会很好地加以利用,去争取更大的进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7-8 18:23:15 | 只看该作者
《花钟》听课反思
钟》一文描写了各种美丽的花儿争芳斗艳的景象,揭示了自然界花儿的奥秘。在杨花芬老师这一节课的教学中,她以“钟”导入,继而引出课题“花钟”,又从最后一段入手,突出了重点段——第一自然段的教学,然后又通过识花名、赏花开、品花时这三个层面展开教学。

一节课听下来,也有几点值得商榷的地方。

1、导入这一步可以放慢点,“花钟”这个词是作者造出来的,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名词,因此可以引导学生质疑:花钟是怎样的?为什么叫花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他们学习新知识的欲望,也引导他们学会去发现问题。然后带着这些问题去初读,也使初读成为一种内发的行为。

2、课文第一段描写“花开了”的语言非常生动。同样是写花开了,课文中运用了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表达方式。例如: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绽开了笑脸、从梦中醒来、在暮色中苏醒等,用此十分优美。在教学中,杨老师通过引导学生查字典来品味语言,联系生活积累理解感悟内化语言,最后,又运用多媒体课间展示其他花开的样子,让学生运用文中的语言,模仿文中的表达方式写一写,使得学生对学习的知识得到了积累并运用。但在具体的操作中,建议查字典理解“欣然怒放”的“怒”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先看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再让学生进行释义的选择,再通过动作表现来理解。

我们说,阅读对于学语言的意义不仅在于读懂了你正在读的东西,而在于从阅读中学习别人的修辞造句,学习别人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技巧,学习课文是如何借助语言文字对花进行丰富精妙的描述,体会语言文字的内涵,从而更加体现课程标准中所指出的语文课要体现出它的工具性,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使学生的语文基本功更加扎实。

3、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三上第三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一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初步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认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课后作业有要求学生去观察周围的花和其他事物,还建议写观察日记,“口语交际”让学生说说最近观察了什么,有哪些新的发现,“习作” 则让学生写一则观察日记,“宽带网”则引导学生去搜集和阅读更多的观察与发现的故事。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拓展、交流,从中可以看出各种内容之间是相互联系,密切配合的。

因此在教学这篇课文时,要有整合的意识,要抓住时机反复将主题呈现给学生,如在学生说到表示时间的词语用得非常准确时,教师可以强调:是啊,作者真是细心观察、仔细发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7-8 18:23:43 | 只看该作者
《花钟》听课记录

时间:4月21日星期二上午第一节

地点:上海小学

班级:一年级(3)班

课题:花钟

授课教师:施惠贤

过程:

一、     预备,班长整顿秩序,背诵歇后语。

二、     上课。

一)导入:

1、课件出示一面钟,让学生说一句话,把你看到的说出来。

生:我看到了一个钟。

师:纠正,量词用错了,不能说是一个,应该是一(面)钟。

另请两个学生说。

2、板书:钟  分析字形:一个金字旁,一个中国的中,看来它是一个(形声字)

3、出示闹钟、挂钟、座钟的音节,让学生拼读,并进行说话训练。

4、课文中给我们介绍的是一种特殊的钟——花钟。(揭题)

二)新课

1、听记。(钟能告诉我们时间,提醒我们起床、吃饭、睡觉。)要求学生一字不漏地复述。

2、出示句子(课文第一自然段),其中,床和饭是生字。学生自由读,告诉同桌:你怎么记这两个生字,你想提醒大家什么?

3、过渡:课文里的花钟是做什么的?要求学生用1分钟读通课文。

4、师:光读快不行,读好也不算本事,还要会动脑筋。课文里的花钟指的是什么?(三盆花:牵牛花、午时花、夜来香)

5、这三盆花是谁送给谁的?学生回答,注意说话句子要完整。

6、画出句子:三盆花是怎样报时的?怎能么提醒小白兔的?

7、实物投影学生画的句子,先练练,三种花的语气怎么样?

8、请学生读,要求: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听的当小评委。

9、在三个句子上的“吹响了、笑哈哈、轻轻地”划上横线,要求学生读得更好,先练读。

10、指名读,指导读出:响亮、轻轻的语气,多名学生读。男、女生齐读。

11、理解句子:你读懂了什么?练习说话:牵牛花提醒小白兔起床了。

12、练习说话:当小白兔看到()开了,知道该( )了。

13、拓展:大自然的语言还有很多,出示有蚂蚁搬家的画面练习说话:当我看到(  ),说知道(   )了。让学生联系生活说话。

三)总结

四)学习生字:盆  上下结构,下面是个“皿”装东西的,装花的叫花盆,装水的叫水盆,洗脸的叫脸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2-7-8 18:24:04 | 只看该作者
《花钟》听课有感

本学期有幸临听了三年级陆老师的一节语文课《花钟》,生动活泼,饶有趣味,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只是三年级的课文,内容较为浅显易懂,但是本课语言特点非常明显,对学生的说话、写作等训练有重要意义。陆老师在教学中,机智地抓住了语言文字特点,并在品读课文、领会表达上下功夫,教学思路清晰,学生说话、习作均得到有效提高。

三年级孩子,刚从低段上来,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处于比较稚嫩的阶段。陆老师不但能熟悉教材,更可贵的是熟悉学生的身心特点,从初识课文,朗读课文到认识花钟,走进花钟,感受花钟,仿写花钟。

《花钟》第一自然段介绍了许多在不同时间开的各种不同的花,课文中语言优美,描写生动具体。这一段落,在结尾处是一个省略号,陆老师灵活地抓住这一标点符号,指导补白训练。老师先通过多媒体出示各种花的图片,打开学生的思维,拓展想象空间;接着用“什么花开了。”这样的句式,引导学生回忆平时看到的花,运用已有的句式练习说话;然后,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式,“(     )在(     )(       )。”(什么样的花在什么时候怎样开放?)模仿着说,模仿着写。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较高效率地练习鲜花开放的不同表达方法,有效地解决了本课的难点和重点。让学生真真切切地体会到语言的丰富和精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2-7-8 18:24:38 | 只看该作者
《花钟》评课稿

           许老师执教的《花钟》是一篇带有浓厚科学性的阅读文章。教学重点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不同的表达句式,对一些句子尝试换一种说法。教学难点是说明不同的花会在不同的时间开放及其原因。下面我就谈谈我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花钟》是一篇很美的文章,第一自然段介绍了不同的花卉开放的时间也不同,第二自然段介绍了不同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第三自然段讲植物学家利用花的这种特点制作了有趣的花钟。单独这一篇文章,不同的老师会有不同的理解,针对不同的年段会有不同的教学设计。

许老师的设计先是读课题导入你想知道什么、花怎么是钟和什么是花钟。然后自由读课文找出答案,出示花钟的课件,直观感受花钟,重点品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交流各个时段各种花开放的样子,重点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准、妙处,并比较两种句子之间的差异。再然后拓展积累,给“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   )”补上开花的状态的词句。最后指导生字的书写。许老师所设计的教学过程环环紧扣,一步步引导学生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美妙的构思,体会大自然的奇妙。

开这堂课的主题是“朗读指导的有效性”。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句话强调了朗读的功能及其重要地位。可见朗读教学不仅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主要手段。因此注重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是语文教学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许老师的设计确实做到了让学生充分地读,并且读的形式也是丰富多样的,有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等,但总觉得效果不是特别明显,主要是学生没有感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以致朗读指导的有效性还没完全突显出来。在对学生朗读的评价方面,教师没有针对性、激励性,以致教师的评价评而不导,评而不实,评而不治,评而不全。

示范朗读是朗读指导的一个法宝。范读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朗读,更能使学生真切感受语言的音乐美、节奏美、情感美,也是对学生进行听的训练的重要方法。好的范读不仅以真挚的情感、优美的语言、动人的形象感染了学生,还潜移默化地进行了朗读方法的指导。三年级的学生有自己的朗读感悟,但程度还不是很深,如果加上教师的示范和指导,将是对学生程度的一个很大提高。

总体来说,许老师的这堂课有让我学习的地方,也有些不足的地方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借鉴,改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 05:3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