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钟》教后反思
——师傅听课有感
今天,我的指导老师潘老师听了我上的《花钟》,课后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值得我深深的反思。我想,一个新老师在教学上存在缺陷是非常正常的,关键是知道存在的缺陷之后,对待自己的态度,这将注定一名教师成长的速度以及宽度。我经过思考和总结,觉得自己确实有很多不足之处,现将自己的反思总结如下:
首先,我觉得自己最大的不足就是整堂课给人的感觉是“走过场”,没有突出重点。就像潘老师说的,上课其实就像写作文,要有详有略,详略得当。一堂课中至少突出一个知识点,然后深入分析。比如说《花钟》这篇课文,我们需要重点分析第一自然段,感受并学习其讲述花开了的不同说法。这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要舍得花一定的课堂时间在这上面。而我,课堂中的每个环节,从前面的导入到后面的整体感知课文,再到分析第一自然段都花了平均的课堂时间,给人的感觉就是太散,没有重点。
其次,课堂上没有注意学生反馈。一个有经验的老师,在课堂上会关注所有同学的反应。学生在课堂上是主体,整个课堂归根结底是属于学生的,应该照顾所有学生的接受能力,多问学生“你们找到了吗?”“你们听懂了吗?”之类的话,让每个学生都能紧紧跟住老师的步伐。比如说有一个环节我是让学生找找不同时间开放的花有哪些,请了一个同学回答,然后马上就进入下个环节了。我也没关注其他同学的反应,也许还有一些同学没有找到也说不定。
再次,环节与环节之间衔接不够紧密,引语不够明确。以前我在金山初中实习的时候,我的指导老师高洪芳老师也是一名非常优秀的中学语文老师。她认为一堂好课就像一场大型交响乐,有高潮也有低谷,高低起伏,抑扬顿挫,但是整个环节应该是一气呵成,融会贯通的。这个教学理念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虽然我很想实施这个理念,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真得非常困难。也许这已经是一个比较高层次的要求,需要对课文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和高超的驾驭能力。对于我来讲,现在的教案有很多都是参看名师写的,有着拼拼凑凑的痕迹,所以环节与环节之间才会不紧密。这当然也是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在撰写教案的时候,设计引语尽量做到上下衔接紧密,过渡自然,目的也更明确些。比如说《花钟》,我让学生找出课文中解释什么是花钟的句子之后,可以直接说“花钟到底是由哪些花组成的呢?让我们来看看第一自然段”,马上就可以过渡到第一段了,这样也比较自然而不突兀了。还有课堂上让学生每做一件事目的性都要明确,比如读课文,并不是为了读课文而读课文,而应该带着一种目的让学生读。或者是检查他们的字词掌握情况,或者是其他,总之目的性一定要明确。
再其次,提问题不够细致,太随意些。比如说我让学生在第一自然段中找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学生有找到自己最喜欢“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问为什么喜欢,学生回答因为牵牛花是紫色的,她喜欢“紫色”这个词。这根本不是我提问题的初衷!我提这个问题是想让学生理解一种“拟人”的手法,感受其写法的精妙。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仔细想想是因为自己提问题的方式有问题,我应该把“凌晨四点,牵牛花开了”和“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出示在课件上,让学生比较其写法,哪一句好?好在哪里?也许这样效果会好一点。
在课堂上,使用比较多的口头语。比如,分析完第一自然段之后,我会说“时间差不多了”之类的口头语,其实谁也没规定哪个环节要用多少时间,我无意之中的口头语显得非常可笑,今后在课堂上一定要注意避免。当然还要善于使用一些激励性语言,例如“你真棒!”“你真会思考!”之类,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真心感谢真诚地给我提很多宝贵建议的我的指导老师潘钊芬老师以及每一个曾经帮助过我或者说现在还在一直支持帮助我的老师,同时也希望自己能在教师这条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宽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