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楼主 |
发表于 2012-7-8 12:09:18
|
只看该作者
《风筝》教学反思
一、撷词语之珠,缀文本之情
作为揭示亲情的文章,鲁迅先生的《风筝》是比较难以理解的。在本文的教学中,我以词语的把握为重点,运用“词回句中,把握词语”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对文本的学习,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过程如下
课后“读一读写一写”所列举的词语
蟹 堕 丫杈 寂寞 憔悴 肃杀 诀别 荡漾 嫌恶 笑柄 可鄙 惊惶 瑟缩 宽恕 恍然大悟 苦心孤诣
(一)、自学字词,把握“音、形、意”。
熟读课后“读一读写一写”所列举的词语,反复大声的朗读,就利用工具书或学习资料把握字词的“音、形、意”。
(二)、词回句中,圈点品悟。把握词语
学生自读课文,圈划课后“读一读写一写”所列举的词语。对重点词语的学习,学生第一次遇到的或者教材中提取出来的第一次作为重点的词语,往往是考试的重点,也是应当引起老师和学生注意和重视的。
这样,学习词语的过程实际上就已经使词语与词语所在的语句、语段有机的融为一体。反复品读、感悟、赏析这些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就成为学生阅读文本、积累词语的一个很好的办法。
(三)、各个小组讨论,自选1—2个词语,作为学习重点,向全体同学展示自己的理解与感悟。进一步比较深入的解读文本。
词语的积累目的在于运用,而运用的前提是掌握。文本的情感或复杂或简单都隐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间,甚或于每一个标点符号之中。
所在班级共有9个学习小组,每一个小组展示一个词语,9个词语足以涵盖作者的情感了。
这个过程是学生主动求知的过程,学生对词语的采撷的过程如同采撷珍珠,反复推敲,含英咀华。而老师的作用就在于“缀”,即把每一个小组展示的词语连缀起来,最后,构成作者的情感,即对主题的理解。
二、追寻文本之谜 探求情感之美
(一)、自主学习
学生自读课文,探寻对文章的疑难之处,可以围绕文学常识、语句、段落、结构、内容、主题、情感等方面,自我设计5个问题,并给出答案。
(二)、小组合作
每个同学对疑难问题,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和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自我解答。既要坚持自己的意见,又要吸取其他同学的答案中的可取之处。
(三)、小组展示
1、随机确定小组展示人选,自选1—2个问题,向全体同学展示自己的理解与感悟。一般控制在10名左右。
2、自由发言,给予优秀学生的发言机会。自己展示自以为有价值的、对其他同学有所帮助的问题和答案。教师可根据学生发言实际情况和教学时间酌情把握,一般在10—20名左右。
(四)、教师点拨
在学生发言基础上,教师适时点拨,板书,强调重难点,逐渐归纳出文章主旨。
通过立足文本,借助对问题的层次剥蚀,追寻文本之谜,逐层深入,深入探求文章所蕴含的情感之美。
在学生问题的基础上,老师也要深入文本,充分预设,以达到各种问题生成的恰当解决。
老师预设问题如下:
1、文章以“风筝”为题,有什么作用?
2、文章开篇描写故乡春天有什么用意?
3、在文章里面,作者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弟弟的形象?
4、作者不厌其详的描写“精神虐杀”的“这一幕”,有什么作用?
5、作者的在文章中表达一种怎样的情感?文章的写作主旨是什么?
文章通过对风筝事件的叙述和严肃的自我解剖,批判了那些受封建教育思想影响、无端压制子弟的父兄,抒发了因四周的寒威和冷气而形成的无可把握的悲哀,表达了对冷酷现实的极端憎恶和对春日的热烈憧憬。即文中有兄弟之情,有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有鲁迅的自省精神,有鲁迅对小兄弟深受“虐杀”却无怨恨的深沉感慨。
对于文章主旨的把握,一定要立足位于文本,透过学生最为熟悉的“故乡的春天”的温暖与北京严冬的肃杀的景色描写的对比、“风筝事件”中的动作个神态描写以及多年之后的“自责”“愧疚”等情感描写,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恰当解读。最好不要进行的那么深入,特别是不要借助各种参考资料,一股脑的堆砌在学生面前。
三、存在的不足
本节课有朗读环节,但不够充分,尤其是赏析文中语句时应该让学生更充分的朗读,从而更好地了解句子的内涵。
板书时的书写应该更及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