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楼主 |
发表于 2012-7-8 10:11:05
|
只看该作者
《奇怪的大石头》听课反思
广州市南国学校 张润柳 昨天听了陈桃源老师的一节常规课《奇怪的大石头》第一课时,感觉扎实、有效,全然不似一个刚接触小学教学的老师。
陈老师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制定与达成都比较有效。
一、 认读生字词有效。
制定目标为: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奇怪、
秦岭……”等词语。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能根据学生出现的错误让其他学生评价,并且指导正确朗读。特别是对易错的“域、”“遗”、“秦”进行着重指导。而在指导词语意思理解时,通过近义词“震动”、“震憾”来理解“震惊”,学生容易理解。会写生字的教学,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总结规律,对于记忆生字字形有实在的帮助。
建议:
1、会认生字的教学在本课中没有突出出来。可以将生字带拼音让学生正确朗读,再将带有生字的生词出现让学生认读。这样学生能真正掌握生字的正确读音,就不会出现到最后学生还将“秦岭”全读成第二声的现像。
2、会写的生字的教学,可以按易错笔顺、形近字、易错笔画三类进行归类教学。如易错笔顺的字“藏、纪”;形近字“旅”与“旋”易混;易错笔画“考”易多写一横、“推”易少写一横。这样的生字教学更有深度,对于突破生字的难点也更加有效。
二、 初读课文目标落实。
陈老师在检查预习效果时,让学生轮流个读全文,并及时正音,
这能真正检测到学生的真实情况,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激励。而后让学生自由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这就切实地锻炼了学生的组织概括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为高年级学生打下基础。这样的方法扎实、有效,常规课上鼓励用。
老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并课件出示问题的答案,让学生记笔记。这种方法看似已经过时,或者被评价为“不以学生为本”,但我个人认为,中年段起步时,一定要让学生真正学会如何概括,如何组织语言并用笔头表达出来。要不,到五六年级时,学生在回答类似概括题目时,总是洋洋洒洒长篇大论,完全不会精简。
建议:
1、如何是上公开课,在“初读课文”这个环节就不需要学生个读了,可以让学生轻声地自由读,边读边思考。
2、老师一定要给学生完整的句子,不能出现缺少成分的病句。如老师的课件出示的是:“讲了小时候的李四光对一块巨石产生疑问。后来,通过多年的研究终于弄明白了巨石由来的故事。”也许这与陈老师以前教中学有关,在中年段学生作文起步时,一定要时时提醒学生“句子完整”的意识。
三、 指导流利朗读课文需要加强。
老师两次都是让学生通读课文,这样学生易疲乏,效果也不明显。
建议:
抽取课文重点句子进行指导,如:带有生字词的句子、长句、疑问句、感叹句等,这样的“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教学,不仅朗读有效,同时也巩固了生字词。对于达成教学标更有实效。
同时老师的范读也必须加强,一是对加深自身对课文的理解,二是锻炼普通话。这也是我们所有语文老师都应该努力。
在这节课上,陈老师还特别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如提醒学生的坐姿,读书时书的摆放,朗读与汇报时要求学生大声等。作为一个教龄不长的老师,能及时把握课堂生成资源也是难能可贵的,如老师在范写“藏”时,漏了一竖,学生更正出来,老师给发现的同学加分以示鼓励,既表现了自己的虚心,也给了同学以后敢于质疑的信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