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602|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奇怪的大石头》听课随想笔记评课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7-8 10:08: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评《奇怪的大石头》的课

瓦房店市复州湾镇极地小学  孙强

从这次听课的过程来看,我在谷老师的课中感悟到了这节课是教师和学生的对话过程,我曾听了她几次课,都有新的收获、新的感悟。针对谷老师的这节课,谈谈自己的几点想法:

1、谷老师的课堂体现了朴实、扎实的教学风格。在字词学习、课文朗读、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等几个方面,都给予孩子们充分的时间,比较到位的指导,让学生学有所依,学有所靠。这对刚刚步入中段的三年级学生来说,必要的扶持是必不可少的。

2、教学重点突出,学习了大石头的特点,以及我们小时候玩时对大石头引起的兴趣。但难点的突破和把握还应商榷。我觉得重点应放在“大石头为什么会引起李四光的兴趣?他是怎样提出疑问,又是怎样来解决自己心中的疑问”等几方面来解读课文,把人文性和语文味很好地结合起来。

3、另外,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提问方式和对待学生的疑难问题应该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在课堂上,学生有两次提出自己心中的疑问,可是老师都没有足够的耐心听完,这是教学中非常忌讳的。教师应呵护学生求知的欲望,给予充分的肯定。

4、步入中段,生字的书写是否可以提升到对一个词语的书写指导,而不是停留在单个字的书写。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7-8 10:09:25 | 只看该作者
《奇怪的大石头》评课

《奇怪的大石头》是三年级上册一篇新教材,讲述的是李四光小时候对一块大石头产生了兴趣,长大后他仍然没有放弃探索巨石由来的研究,最后取得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课文贴近孩子的生活,同时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着求索的精神也为孩子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贺老师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十分注意对文本词句的品味和感悟。我觉得本节课的优点如下:

1、教学环节层层递进。在初读课文的环节,老师先让学生介绍地质学家,自然引出了老师对地质学家的介绍,这是对学生知识的一个拓展,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检查课文朗读的环节,采用了出示重点句的方式,让学生读容易读错的句子,避免了从头到尾的朗读,有效地节省了课堂时间,不失为检查课文朗读的好方法。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环节,老师更是独具匠心,将课文内容以填空的形式出现,给学生一个坡度,让学生跳一跳就能勾得着。因为三年级学生确实不知道怎么概括主要内容。我当初教过,就没有想到这个办法,所以学生的主要内容写得很不好,学了一个好招。作为老师,真是不应该老埋怨学生,不教方法不行呀!

2、问题统领全课,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老师设计导学提纲,引导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就注意从文中抓关键词语,学生谈得有理有据,长此以往,学生怎能不会阅读呢?贺老师做到了让学生有思考地读,而不是只带着耳朵来听课,这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必行之道。

3、既注意有感情地朗读,又注意学生的诵读积累。以填空的形式让学生积累,这是韩兴娥老师的好方法,贺老师做到了学以致用。

4、板书设计精妙,直插文本的核心。

有一点小建议:

本节课设计了两个导学提纲,每一个都设计了两个问题,感觉比较繁琐,可否再简化一下?

学生读课文有唱读的现象,应该引起我们大家的注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7-8 10:09:49 | 只看该作者
《奇怪的大石头》评课稿
刘松平
上个星期听了杨校长的课,得到了许多启发与感触。
首先是“创设情境”,以提问的方式,你见过大石头吗?如果你见到一块石头,你是否会产生一些疑问?学生有话可说,又贴近生活,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调动了起来。
在“引导探究”这一环节中,教师主问题明确,师生双边活动处理的很好,在引导学生体会李四光解决疑惑的过程和执着精神时,教师采用了让学生抓重点词语去理解,老师作了适当讲解。
在“练习达标”这一环节中,教师设计了两道填空题,能紧扣课文内容,学生填的很正确。
在“巩固提高”这一环节中,教师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小练笔,学生能根据问题,写出相应的内容。
     听了这一节课,我觉得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和杨校长共同探讨。
    “练习达标”中的填空我觉得只让学生填空就可以了,不必作具体分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7-8 10:10:06 | 只看该作者

听陶金宝老师教《奇怪的大石头》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了疑问,通过自己许多的研究终于弄明白巨石由来的故事。听了陶老师教完了这一课,我感触很深,作如下整理:

注重对话朗读。李四光对巨大的石头产生疑问,从李四光与老师的对话中 读懂李四光勤于思考,不耻下问的美德。如果是我来上这课,我会先让学生体会出李四光的品质,再让学生去找找有关句子说说理由,最后是朗读训练。但陶老师在设计这快内容时独具匠心。他没有让学生去概括李四光的品质,而在学生不断地对话朗读中去体会,真正做到了无痕的教育。在指导“是谁把它放在那儿的呢?”先叫不同的学生读,抓住契机适时反馈,老师问“这一个“谁”字同学们读得有什么不一样?你听出了什么?它该怎么读啊?”一点拨,学生很快就听出了李四光满肚的疑惑,体会到了李四光善于思考精神,读得也就更有感情了。就是由于这“谁”字指导得到位,接下去的一句“这我可说不上来”,学生体会得就不那么费力了。有个孩子还扮成李四光的老师,一手托着眼镜,一手摸着胡子,皱起眉头说“这……我可说不上来。”我想此时学生真正走入情境之中了。我听出陶老师在教学这段朗读对话时很注重规范朗读,甚至有大量的朗读技巧指导,是啊,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啊,如果一味盲目的地追求个性化朗读,那文本的价值又怎么去体现,文本中人物的情感学生能真的能读懂吗?

注重语言文字的实践性。在教学的最后一环节,陶老师采用“新闻发布会”的形式来梳理全文。我觉得此设计非常巧妙,它既是对课文最后一节的学习,使学生知道了李四光的研究成果,又是对前面几块内容的回顾。学生在练习时有三言两语说的,有长篇大论复述起课文的,在陶老师的指导下,分成三块内容叙述,一是介绍这块奇怪的大石头,二是说说他是怎么解决这些疑问的,三是说说他的研究成果。老师还强调了仪态要得体大方,注意礼貌用语的运用。整堂课既有扎实的语言文字实践,又有适当的口语交际训练,两者相互渗透,使学生在无痕的语文教学中得到情感的升华,品质的熏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7-8 10:11:05 | 只看该作者
《奇怪的大石头》听课反思

广州市南国学校    张润柳    昨天听了陈桃源老师的一节常规课《奇怪的大石头》第一课时,感觉扎实、有效,全然不似一个刚接触小学教学的老师。

陈老师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制定与达成都比较有效。

一、    认读生字词有效。

制定目标为: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奇怪、

秦岭……”等词语。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能根据学生出现的错误让其他学生评价,并且指导正确朗读。特别是对易错的“域、”“遗”、“秦”进行着重指导。而在指导词语意思理解时,通过近义词“震动”、“震憾”来理解“震惊”,学生容易理解。会写生字的教学,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总结规律,对于记忆生字字形有实在的帮助。

建议:

1、会认生字的教学在本课中没有突出出来。可以将生字带拼音让学生正确朗读,再将带有生字的生词出现让学生认读。这样学生能真正掌握生字的正确读音,就不会出现到最后学生还将“秦岭”全读成第二声的现像。

2、会写的生字的教学,可以按易错笔顺、形近字、易错笔画三类进行归类教学。如易错笔顺的字“藏、纪”;形近字“旅”与“旋”易混;易错笔画“考”易多写一横、“推”易少写一横。这样的生字教学更有深度,对于突破生字的难点也更加有效。

二、    初读课文目标落实。

陈老师在检查预习效果时,让学生轮流个读全文,并及时正音,

这能真正检测到学生的真实情况,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激励。而后让学生自由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这就切实地锻炼了学生的组织概括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为高年级学生打下基础。这样的方法扎实、有效,常规课上鼓励用。

    老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并课件出示问题的答案,让学生记笔记。这种方法看似已经过时,或者被评价为“不以学生为本”,但我个人认为,中年段起步时,一定要让学生真正学会如何概括,如何组织语言并用笔头表达出来。要不,到五六年级时,学生在回答类似概括题目时,总是洋洋洒洒长篇大论,完全不会精简。

建议:

1、如何是上公开课,在“初读课文”这个环节就不需要学生个读了,可以让学生轻声地自由读,边读边思考。

2、老师一定要给学生完整的句子,不能出现缺少成分的病句。如老师的课件出示的是:“讲了小时候的李四光对一块巨石产生疑问。后来,通过多年的研究终于弄明白了巨石由来的故事。”也许这与陈老师以前教中学有关,在中年段学生作文起步时,一定要时时提醒学生“句子完整”的意识。

三、    指导流利朗读课文需要加强。

老师两次都是让学生通读课文,这样学生易疲乏,效果也不明显。

建议:

抽取课文重点句子进行指导,如:带有生字词的句子、长句、疑问句、感叹句等,这样的“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教学,不仅朗读有效,同时也巩固了生字词。对于达成教学标更有实效。

同时老师的范读也必须加强,一是对加深自身对课文的理解,二是锻炼普通话。这也是我们所有语文老师都应该努力。

在这节课上,陈老师还特别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如提醒学生的坐姿,读书时书的摆放,朗读与汇报时要求学生大声等。作为一个教龄不长的老师,能及时把握课堂生成资源也是难能可贵的,如老师在范写“藏”时,漏了一竖,学生更正出来,老师给发现的同学加分以示鼓励,既表现了自己的虚心,也给了同学以后敢于质疑的信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4 03:1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