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小摄影师》教后记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12-7-8 10:03:47 | 只看该作者
教后随笔     在设计教学时,我以两个“突然”句作为切入点,让生针对两个突然提问。将对这些问题的解决作为串接主课的“珠子”。在朗读与理解方面,针对第一个“突然”,我紧紧抓住“请让我进去吧”。“请您坐在这儿看报纸”“一切准备停当。”三个短句展开教学。后一个突然,我则抓住“赶紧、大声喊……”等重点动作词加紧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探索。
在实际教学中,这种抓重点词,抓短句的方法收效很大。一是学生能全部集中过来,探索如何表现几句话中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二是在人物角色、口吻、心理活动的捕捉等方面显得准确了很多。我想,这种情况的出现仍与我班实际情况不可分离。
这个班级的学生上课的听课状态不好,注意力容易分散。这需要教师以生动的讲述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注意力。而我的这个设计又恰恰合了他们的这个“口味”。
        另外,在朗读理解这一块儿上,我自己在教学中也起了不少带动。有时我通过模仿,将学生从理解的误区带出;有时我用自身的示范带动起整个的气氛。以“一切准备停当”一句的指导为例,我先让生找到动作词,及“很久很久”这一关键词。“摆弄了许久,终于准备好啦!”
这时男孩的心情──学生都能讲出高兴、开心、舒了一口气,但读的时候却全无体现,于是,我也以尝试者的身份加入学生中间,读了一遍,再让学生来时,学生显然找对了方向,只是略嫌夸张。后来,我再次以欣喜的口吻带读这句话,不仅全班同学都找对方向。而且课堂情绪也一下子高涨起来。
当然,上完这节课,我也产生了许多困惑,比如在班上的小组中开展分角色表演时,部分往往会因为分角色争论不休。而在全班选组表演时,尽管我再三强调让孩子当评委,评评好坏,却仍然不可避免许多观众“听众”流失的局面。而且,当发言的欲望特别强烈时,学生容易没发言而懊恼,没法儿静心聆听别人的想法。
         不过,我自认为设计得不错的还有一个延伸的环节。我不将资料交流放在导课阶段,而放在最后联系高尔基生平想想高尔基如此喜欢小男孩的深层原因。学生很多都谈到了高尔基童年苦难,所以更加希望别的孩子能幸福。我趁势引导他们谈谈如何珍惜今日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收益不错。
课后我布置学生去看高尔基作品,进一步深入了解高尔基。
        语文新课标指出: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专家也曾说过:从创新的角度出发,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更有价值。
       《小摄影师》一文主要是通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来感受高尔基对小男孩儿的关怀爱护和小男孩儿对高尔基的崇拜热爱,因为高尔基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比较陌生,在课前我就布置了让学生搜集有关高尔基的资料,通过学生对搜集资料的了解,对当时的时代背景,对高尔基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对更好的学习本课作了很好的铺垫,在学课文时,我又依据教学重点采取了小组讨论,分角色朗读的方法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学生通过自读自悟理清了课文的叙述顺序:纸团飞进窗口,小男孩儿请求高尔基允许为他照相──高尔基摆好姿势,小男孩儿准备为他照相──忘了带胶卷,小男孩儿哭着离开──高尔基等着小男孩儿再次来照相。紧接着学生在小组讨论时又提出了几个问题,经过我们师生的共同总结后确立了两个问题为我们研究的重点:“高尔基是如何对待孩子给他照相的”和“孩子是如何给高尔基照相的”从这两个方面进行探究从而突破了重难点。在扩展联系中,我又提出:“小男孩儿还会不会回来再为高尔基照相?”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当时课堂很活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2-7-8 10:04:10 | 只看该作者
《小摄影师》教学反思
《小摄影师》一文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文主要讲述的是一名少先队员为苏联文学家高尔基照相,因没带胶卷未能照成的故事。这个故事体现了文学家高尔基对少先队员的关怀和爱护。课文篇幅较长,文中以对话为主,自然段多而且乱。对于刚升上三年级的孩子来说,要把握这样一篇文章的重点、体会它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确实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我在备课时主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设计:   
  一、以填空的形式来降低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难度:课文写了(   )和(   )的故事,从中可以看出高尔基是个( )的人。小男孩是个( )的人。便于学生在学习当中能贯穿全文,整体把握人物跟人物之间的关系,同时在完成填空的同时,学生也体会到了高尔基跟少先队员之间的情感。   
  二、以对话为线索,找出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体会人物的思想活动。如:“来吧,我让他们放你进来。”“你怎么了?”高尔基赶紧站起来,走到窗口,大声喊:“孩子,回来!我这儿有很多胶卷。”“请转告他,我很忙。不过,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通过对话,高尔基对男孩的关心和爱护也就不言而喻了。   
  三、展开想像的翅膀,续写《小摄影师》后面发生的故事。在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生开始想像男孩回家后心情是如何如何难过,他又是怎样准备胶卷的,第二天又是怎样回去给高而基照相的,而高尔基呢,是如何不厌其烦地接受男孩的采访,怎样按男孩的吩咐摆好姿势,接受照相的。再次体会高尔基对少先队员的关爱。   
  在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中,我坚持以读代讲,抓住重点段落,边读边悟,从而做到以点突破,领会情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7-8 10:04:30 | 只看该作者
教学《小摄影师》一课反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7-8 10:04:38 | 只看该作者
在教学《小摄影师》一课时,通过有感情的读,绘声绘色的讲、设身处地的演等多种形式的理解体验,学生已经深深感受到高尔基这样的一位十分有声望的大作家对于少年儿童的关爱,同时也为“小摄影师”失去了自己好不容易的争取来的摄影机会(他忘带胶卷)而感到惋惜。

    小摄影师带着遗憾哭着跑出去了,那么他还会回来吗?在这里我根据课后练习小练笔要求续写故事的要求,安排了学生的写作训练。

    写好了,让学生站起来读。有的说他会回来的,因为他代表的是全体少先队员,当他回到班里看到同学们那一双双期待的眼神时就下定决心明天再去,第二天他一去秘书就让他进去了;还有的说他不会回来了,因为小男孩觉得自己浪费了高尔基宝贵的时间,心里很内疚,回家后妈妈也告诉他下次不能这么粗心了,要改正粗心的毛病。

    这些都是从小男孩的角度来说的,还有不少学生站在了高尔基的角度,说高尔基一直在等小男孩,不停的看窗外他有没有出现,最后他亲自去找,终于找到了小男孩,和全班同学一起合影,把照片贴在了墙报上。

    学生的描述让我感到欣慰,这节课我们一起读懂了小男孩和高尔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6 16:2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