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二年级语文教后记《回声》教学反思资料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12-7-7 17:27:53 | 只看该作者
《回声》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是二年级的一篇科学童话故事,非常有趣,同时回声这一现象,学生也有感受但较为抽象,学生能听得见但看不见,摸不着,要理解它的产生原因是重难点。学生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如何理解这些抽象的文字,让静变动化难为易呢?本节课的重难点就是第5自然段,理解回声的原理,即青蛙妈妈说的一段话。所以,我把这节课定位于突破难点,理解回声现象。
        为了让学生更好理解回声,我采用多种读书的方式,如齐读,范读,学生分角色读,师生角色分读等,让学生在多次读文的基础上对课文的内容有比较深的印象,以备更好的理解课文意思。在解决回声是怎么回事的问题上,我没有做更多的解释,我运用多媒体动画先来演示青蛙妈妈捡起一颗小石子扔进河里,河水激起一圈圈波纹又碰到河岸又一圈圈荡回来的动画。让学生根据画面和文中句子来描述一下画面。并且还让学生用动作演示波纹的形成和碰岸荡回来的样子。接着我又让学生看多媒体中一个人叫喊的声音碰到石壁返回来的画面,让学生再结合青蛙妈妈的答案来让学生了解回声产生的原因。两组动画很形象,很直观地把回声的形成与水的波纹的回荡加以联系和比较,很容易地让学生就明白了回声产生的道理了。然后让学生在看过两组动画演示后,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小组中去讨论小青蛙为什么能听到自己的声音,效果很好。但是要真正体验回声还得学生实践,于是我要求学生周末时到山村或桥洞亲身喊一喊,感受回声,这样让学生从课本走向语文,从语文走向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2-7-7 17:28:05 | 只看该作者
《 回声》教学反思





这篇科学童话借小青蛙的遇到的“问题”和青蛙妈妈的讲解向学生展示了一个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回声。课文语言浅显,情节生动,引人入胜,内容充满童真童趣,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教学中应从文章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通过多形式的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大多数学生对于回声的了解只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层面,甚至有的同学根本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因此,课前我就鼓励学生到大自然中去体会,丰富学生的感知。教学中引导学生充分阅读课文,联系生活经验,运用图片或多媒体等手段,揭开回声的奥秘。

本节课我采用了新的教学方法“导读法”,在阅读教学中我把读贯穿于全文。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例如:小组里边读、师生互读、齐读、默读、带头饰表演读、赛读、带动作读等等,激发孩子们的朗读热情。加上我的恰当点拨,。学生能根据小青蛙对回声的认识的变化,读出不同的语气。由赞美到奇怪到欢乐。读出青蛙妈妈耐心、亲切的语气。在教学难点部分,我采用了直观演示的方法。通过演示青蛙妈妈投石击水和小青蛙在桥洞下面的叫声。学生轻而易举的理解了回声是怎样形成的。在学习方法上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自己选择朗读的方式和朗读的内容。并以小组或同桌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接着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利用猜字游戏复习巩固生字。然后师生合作、朗读感悟、研究体验。

上这节课的过程中,我觉得对学生的评价不是很恰当,还有待于提高。特别是对一些答题答不对的学生,既要让该生认识到回答的不对,还不能打消学习的积极性。那么究竟如何评价才恰当呢?值得我在今后的教学当中深思。在教学1—3自然段时,我让学生一边看图,一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课文,结果变成了齐读。如果先指名说一说自己喜欢用什么方式来读课文,然后在读课文,就不会出现这种现象了。我觉得自己的知识含量不够,今后还要加强学习,不断的提升自身素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7-7 17:28:21 | 只看该作者
《回声》反思
教学目标要应生而定:横街凤岙小学的孩子基础不太扎实,翘舌音、平舌音等读不到位,读课文是一字字念,并常有添字漏字现象,面对这样程度的学生,因马上改变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以字词练习基础为主,课文分析也应放低要求,把重点放在朗读指导上,学生能初步明白回声是怎么回事点到就可以了。

如:字词分析时:一圈波纹和一圈圈波纹有什么不同呢?(波纹很多)发现教室里有很多桌子,椅子,本子,老师,我们可以说呢?

    在这一环节上,当时觉得该让学生有思考的时间,却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水平,学生可能根本没有理解我说的意思,只会说一圈圈波纹比一圈波纹多了一个圈,再三启发下才说明白一圈圈波纹说明波纹很多,看来我的预设还是不够;接下来让孩子形容其他数量多的东西时,又卡在了那里,其实我可以先举个例子,如一位位老师,那学生就清楚多了。孩子的差异也是我忽略的一个重要因素。

    我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可能适合基础扎实,会活学活用的孩子,这里的孩子可能连比喻句都不太知道,我却想让他们说出“把半圆的桥洞和水里的倒影连起来的样子比作大月亮。”现在想来确实有点“强人所难”,目标定得太高了,后面用“好象”造句就更不必要了。

教学第5节时,因为时间问题,非常仓促。重点和难点都没有很好的落实,面对这样基础的孩子,我应把重点放在朗读指导妈妈的话上,但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还是按照原先的预设完成教学,没有联系到学生实际,以生为本就更不用说了。

课堂气氛要学会调控:今天课堂气氛非常沉闷,孩子发言声音不响亮,除了课堂大的客观原因外,主要是我课前没有把气氛调动起来,现在看来每位老师借班上课前与学生接触时做的准备非常重要。课堂上孩子积极性不是很高,我的表扬用语与鼓励语太过平乏,没有激在点子上,因不会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就只能“慢悠悠”地就上完了这一课,学生真正掌握了多少就不得而知了。

教学机智与调控能力是我的最大弱点,这与平时的积累有很大的关系,备课时预设不够,没有想到学生的实际,与教学经验也有很大的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2 09:4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