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二年级语文《假如》听课心得评课记录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12-7-7 10:46:14 | 只看该作者
《假如》听课评析
  《假如》满童趣、情趣、理趣的新诗。全诗用并列结构的形式,借马良的神笔表达了我对小树、小鸟、残疾人的发自内心的关爱。捧起这篇课文,浓郁的人文气息扑面而来,这是一首诗,更是一首爱的赞歌。凭自己的直觉和经验,这是一篇学生喜欢学、喜欢读的课文。儿童与文本之间儿童与文本之间应该有一个对话的基础。儿童充满了想象力、创造力,他们希望认识社会、改造自然。在儿童的心灵里,有着赤子般的真情,有着火山喷发般的力量。虽然他们往往只能“假如”,但是这些“假如”都是他们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独特认识,是他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一位外国作家说过:“每个儿童都是一名诗人。”对这句话我深有同感,儿童极具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他们的心灵里,有着赤子般的真情,有着天马行空般的奇思妙想,有着成人遥不可及的奇幻。

既然是儿童诗就应用儿童般的语言进行教学,虽然是同课异讲但教师与教师不同,所以教学效果不同。

陈老师所讲的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我们分开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感觉陈老师大有长进,不管是胆量上还是教学上以及自制课件上让我刮目相看。少了以往的胆怯多了一份从容,少了份啰嗦多了份干练,少了份混乱多了份清晰。我感觉不足的是各别语言还不够严紧,诗歌读的少。

李老师的课设计的挺好,条理清晰,美中不足的是课件中出现了几处错误,导致你有些慌了手脚,这也是很正常的事,平时在细心些就会避免的!

田老师的课总让人感觉很从容,在不慌不忙之中就把课讲完了,本节课讲得是第一课时,认字的时间比较长但孩子学得会很扎实,课件制作的很形象。

李老师所执教的课思路清晰,没有过多的语言来讲述,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章节读,这充分体现出了孩子的主体地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2-7-7 10:46:39 | 只看该作者
我评《假如》一课



刘老师的这堂课优点很多:

1、二年级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老师采用了多种形式让他们乐于接受。如寻找躲起来的生词、做动作朗读、说、写。尤其生词躲的方式很多,能很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重在培养语感指导朗读。先指导好词语的朗读,奠定后来课文朗读的基调。这个环节比较与众不同。老师出示词组“红红的太阳、好吃的谷粒、健康的身体”(红色显示)“寒冷的北风、遥远的地方、不幸的朋友”(蓝色显示)。接着学生寻找藏在词组中的秘密,学生先发现这些都是带“的”的词组,老师告诉学生把这类词读好的小秘密,就是把前两个字和后两个字都读重一点,“的”字读轻一点。接着老师引导学生发现红色的词组应读得高昂一点,蓝色的词组应读得低沉一些。后来的学习诗文中,老师通过图片等方式引导学生形象感知进而体会思想感情。

3、有学法渗透,轻轻松松地用学第一小节的方法学习第二、三小结。授之于鱼,就不如像这样授之于渔。

4、体现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模仿课文的句式,试着说一说:还有哪些人或动物需要我们关心和帮助?学生在老师的点拨下,思维活跃,语言充满童真,有效进行利用生活学语文的训练。

我的一点思考:

指导读词的环节让我耳目一新,我很欣赏这样的指导。老师出示词组“红红的太阳、好吃的谷粒、健康的身体”(红色显示)“寒冷的北风、遥远的地方、不幸的朋友”(蓝色显示)。接着让学生寻找藏在词组中的秘密,学生先发现这些都是带“的”的词组,陈老师告诉学生把这类词读好的小秘密,就是把前两个字和后两个字都读重一点,“的”字读轻一点。接着老师引导学生发现红色的词组应读得高昂一点,蓝色的词组应读得低沉一些。

朗读技巧的确要教给学生,像“的”字读轻一点,前面的形容词和后面的名词读重一点。可是,细细一想,要学生发现“红红的太阳、好吃的谷粒、健康的身体”应读得高昂些“寒冷的北风、遥远的地方、不幸的朋友”应读得低沉些比较难。(老师要让学生说说还有什么秘密时学生沉默了一会儿说明了这一点。)首先,这是二年级的课,面对的是二年级的学生,虽然他们已有一定的语感,但是他们还没具备看到“绿”便能想到生命力的强语感,虽然他们已有第一课时的教学和第二课时的初步整体感知,但缺乏形象的感知就要二年级的学生高昂地读“红红的太阳”等词和低沉地读“寒冷的北风”等词,即使学生能做到,那更多的是高声的读低声的读或是机械的模仿,那样的情感将是干瘪的。其次,相同的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下具有不同的情感色彩。例如,“在烈日炎炎的情况下,当自己汗流满面时,看到红红的太阳就头昏目眩,见了就害怕。”此时“红红的太阳”读得高昂就不合情理了,这时应读得有气无力吧。脱离语境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词语可能不太合适。也许我们可以做:先引导学生研读课文,形象感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再将这些词语分类出示,让学生发现这些词语在本课中读的共同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6 03:4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