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一生平庸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中化学趣味阅读

[复制链接]
225#
 楼主| 发表于 2009-1-4 16:13:00 | 只看该作者
1902年诺贝尔化学奖简介







    获得者:E.费歇尔(EmilHermannFischer,1852-1919)德国化学家

【简介】


E.费歇尔1852年10月9日生于德国奥伊斯基兴。从师凯库勒、贝耶尔学习有机化学。1874年获博士学位。1879年任副教授,并兼任贝耶尔实验室主任。1882~1892年先后任埃朗根大学、维尔茨堡大学化学教授。1892年起任柏林大学化学系主任,1919年7月15日逝世于柏林。


【主要成就】


E.费歇尔在糖类化学和氮有机化合物——嘌呤的研究方面有突出成就,解决了有机化学领域长期以来关于糖结构的难题。他合成了葡萄糖和糖类化合物近30种,并认为在生物领域中,糖类的分子形状比它的结构起着更重要的作用。还合成了150多种嘌呤化合物。他的研究为有机化学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奠定了基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6#
 楼主| 发表于 2009-1-4 16:13:00 | 只看该作者
1903年诺贝尔化学奖简介







获得者:阿伦尼乌斯(SvanteAugustArrhenius,1859-1927)


瑞典物理化学学家


【简介】阿伦尼乌斯1859年2月19日生于瑞典乌普萨拉。先后从师化学家克莱夫、物理学家埃德隆,1884年获博士学位。1886-1891年获瑞典科学院列特斯特德奖学金,在欧洲留学。1895年任斯德哥尔摩物理化学教授。1897-1920年任该校校长,1900年被选为诺贝尔奖金物理学委员会评委,1901年当选为瑞典科学院物理学学部院士和瑞典农业科学院院士,1905年起任诺贝尔物理化学研究院院长。1927年10月2日逝世于斯德哥尔摩。


【主要成就】在物理化学、免疫化学和大气物理学方面研究卓有成就。他应用物理学的方法研究稀溶液中化学电解分离问题,提出一个新学说——电离理论。他首先提出光压在天体物理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宇宙间的能量不断更新理论和火星上是否有生命物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楼主| 发表于 2009-1-4 16:13:00 | 只看该作者
1904年诺贝尔化学奖简介







获得者:拉姆赛(WilliamRamsay,1852-1916)英国化学家


【简介】拉姆赛1852年10月2日生于英国苏格兰格拉斯哥市。先后从师化学家罗伯特·本生和费迪克,于1872年获得博士学位。1880年任布里斯托尔大学化学教授,1881~1887年任该大学校长。1887~1912年任伦敦学院化学教授,1888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12年退休,1916年7月23日逝世于伦敦。


【主要成就】他在无机化学和物理化学方面做出卓越贡献。他与物理学家瑞利等合作,发现了氦、氖、氩、氪、氙和氡六种稀有气体,识别和分离出这六种元素,并确定了它们的化学性质和在元素周期表上的位置。这在化学元素的发现史上是空前的。由于这些发现,他被授予1904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8#
 楼主| 发表于 2009-1-4 16:14:00 | 只看该作者
1905年诺贝尔化学奖简介







获得者:拜耳(AdolfvonBaeyer,1835-1917)德国化学家


【简介】拜耳1835年8月20日生于德国柏林。先后从师本生、凯库勒。1858年获柏林大学博士学位。1872~1875年任斯特拉斯堡大学化学教授。1875~1913年任慕尼黑大学化学教授,兼实验室主任。1886年被选为德国科学院院士。1913年退休,1917年8月20日逝世于德国斯特拉斯堡。


【主要成就】拜耳在有机染料和有机物结构分析方面成就卓著,发现靛青、天蓝、绯红现代三大基本染料的分子结构,促进了化学染料工业的发展。提出碳化合物的应变理论,对氢化芳族化合物进行了系统研究。


他是染料史上第一个明确靛蓝性质和结构的化学家,为有机染料工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他进行乙炔和聚乙炔的研究,提出著名的拜耳碳环族理论。他对苯及其衍生物的还原产物进行研究,提出苯的中心式。并对环状萜烯类化合物进行了综合研究,对有机过氧化物、氧化合物及其组成、颜色进行了理论上的研究。由于他在有机染料和有机物结构分析方面做出杰出贡献,1905年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9#
 楼主| 发表于 2009-1-4 16:14:00 | 只看该作者
1906年诺贝尔化学奖简介







获得者:莫瓦桑(HenriMoissan,1852-1907)法国化学家


【简介】莫瓦桑1852年9月28日生于法国巴黎。从师弗里曼学习化学,于1880年在巴黎农艺研究院获博士学位。1886年任巴黎药学院毒物学教授。1889~1907年任巴黎大学无机化学教授兼巴黎药学院的名誉教授,1900年被选为巴黎科学院院士。1907年2月20日逝世于巴黎。


【主要成就】他发现氟元素分析法,最早用电解方法获得纯氟单质。发明高温反射电炉,解决高温化学反应问题,并成功地制造出人造钻石。


莫瓦桑于1880年开始研究氟及氟化物,他总结戴维的方法,用氢氟化钾在氢氟酸液体中电解,在1886年6月26日首次制取出纯氟单质,轰动了化学界。1892年他发明了高温反射电炉,在高温坩埚中装有石墨电极,当接通电源,会产生3500℃的高温。这种电炉能熔化当时人们认为难熔的物质,如碳、硼、钨等,再次轰动化学界。1893年他用电炉在高温下制出碳与铁、碳与银的合金。1894年他用液态碳在铁质模型中急剧冷却,生成高密度的碳晶体,成功地制造出世界第一颗人造钻石。他数十年主要从事无机化学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发表过2000多篇科学论文论著,在无机化学的研究中作出了重大贡献,因而被授予1906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0#
 楼主| 发表于 2009-1-4 16:14:00 | 只看该作者
1907年诺贝尔化学奖简介







获得者:布赫纳(EdwardBuchner,1860-1917)德国生物学家


【简介】


布赫纳于1860年5月20日生于德国慕尼黑。1877年进入慕尼黑工业大学学化学,先后从师于贝耶尔、内格利,并于1888年获慕尼黑大学博士学位。1893年任基尔大学分析化学所主任,1895年晋升为教授。1896年为蒂宾根大学教授。1898年任柏林农学院普通化学教授,兼任发酵工业研究所所长。1904年任德国化学学会主席。1909年在波兰布雷斯劳(现弗罗茨瓦夫)大学任教授。1911年任维尔茨堡大学教授。1917年8月13日逝世于罗马尼亚的福克沙尼。


【主要成就】他是酵素和酶化学的开拓者,无细胞发酵的发现者,在微生物学和现代酶化学上做出了重大贡献。


1884年他在贝耶尔的有机化学实验室开始了化学研究工作。1885年在内格利教授的指导下,发表了第一篇论文《氧对发酵作用的影响》,获得拉蒙特奖学金。1897年发表《无细胞的发酵》论文,结束了长达半个世纪有关发酵的本质生命力论和机械论的争论。1903年他和他兄弟出版了《酒化酶发酵》的论著,把酵母细胞的活力和酶化学作用联系到一起,推动了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发酵生理学和酶化学的发展,开创了微生物代谢作用研究的新篇章。这对制糖工业和酿酒工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由于在微生物学和现代酶化学方面做出重大项献,他被授予1907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1#
 楼主| 发表于 2009-1-4 16:14:00 | 只看该作者

1908年诺贝尔化学奖简介







获得者:卢瑟福(ErnestRutherford,1871-1937)英国物理学家


【简介】卢瑟福于1871年8月30日生于新西兰约尔逊。1889年-1894年,就读于新西兰大学坎特伯雷学院,获学士、硕士学位。1895年-1897年,被选送到英国剑桥大学深造,成为卡文迪什实验室的第一个研究生。1903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委员。1919年担任剑桥大学物理学教授及卡文迪什实验室主任。1925年当选为皇家学会主席。1930年成为英国政府科学和研究部的顾问委员会主席。1937年10月19日,逝世于英国剑桥。


【主要成就】他首先提出了放射性元素的蜕变理论,首先完整地阐述了具有核结构的原子模型,并首次成功地实现了元素的人工蜕变。在物理和化学两大领域均作出重大贡献,使他成为放射学的开拓者和原子物理学的奠基人。


他于1896年在英国著名物理学家、19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汤姆森的邀请下,他开始参与研究射线对气体发电的影响;1899年,在作铀射线对薄铝板的穿透实验时,发现铀放射出两种射线,并将它们分别命名为α射线和β射线;1900年起,他和英国化学家索迪(192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合作,首先发现了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1904年,他发表了物理学经典巨著《放射学》,系统地提出了一套全新的理论——放射性元素蜕变理论。同年,他进一步提出非放射性元素或一切元素都经受一种缓慢的变化过程的重要理论,以此彻底动摇了传统的以原子为始基和元素不可变的旧原子论。


由于其在放射性物质蜕变领域作出的开拓性贡献,1908年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此外,他一生中还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青年科学家,其中有12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6 07:5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