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二年级语文《我要的是葫芦》听课感想评课稿笔记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12-7-6 21:28:36 | 只看该作者
《我要的是葫芦》评课
置身于兰老师的课堂,如沐春风,柔柔的嗓音,甜甜的笑意,亲切的交流,更有那沉稳大气的教学风格,挥洒自如的教学调控,随机生成的教学机智,无一不是一种美的享受!欣赏着,陶醉着,为兰老师日益精湛的教学技艺喝彩。

《我要的是葫芦》是一篇属于寓言性质的课文。课文主要写了种葫芦的人不懂得事物之间的联系,只盯着葫芦,叶子上长了蚜虫不去治,邻居劝他也不听,结果小葫芦慢慢变黄,一个个都落了。文章短小精悍,语言活泼生动,人物形象鲜明,是深爱孩子们喜爱的一篇课文。兰老师紧扣教材特点,切合低段小朋友的学习兴趣,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使课堂教学兴致盎然,又踏实高效。作为一个高段语文教师,不太熟悉低段语文的教学实情,但从高低段语文教学的衔接来看,我最欣赏兰老师的以下几个亮点,我觉得这样的教学引领是真正地从语文学习能力上为孩子的语文学习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在兴趣中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思维的发散性是闪现创新火花、体现阅读个性的基石,低段老师的启蒙教育是禁锢孩子的思维,纳入应试教育的铁轨?还是循循善诱,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思维品质的训练?对孩子的发展前景有着莫大的影响。在我们高段语文阅读感悟的教学中,无论是造句、写话,还是理解表达,总是苦恼于相当一部分同学思维的局限性。在兰老师的课中,好多环节的巧妙设计都体现了老师对思维训练的注重和引领。比如,在认知“葫芦”这一新词时,老师出示葫芦的图示,清新的画面、碧绿的葫芦好诱人!孩子的兴趣油然而生。老师又应势而导:“葫芦还有许多好朋友呢,来认认。”画面上相机出现了“葫芦藤、葫芦叶、葫芦花、小葫芦”字样,孩子们兴致勃勃地认,兴致勃勃地读。这样既巩固了“葫芦”的认知,又是对学生知识的一个拓展,也是对孩子思维品质的熏陶。这样类似的教学例子在整堂课中俯首可拾,比如“藤”字的教学,“你还知道哪些藤?”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又如书写指导时比较识字:“挂 哇 娃 洼 蛙”,兰老师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识字的好方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主动识字的能力,更在无形中熏陶了孩子举一反三、善于拓展的发散性思维品质。

二、在朗读中培养学生的良好语感

语文课就是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课中,兰老师始终引导学生采用最“语文”的方法来学习语文──“以读为本”,把读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比如在自读课文后,老师检查字词的掌握,当学生能正确无误地认读后,兰老师趣味地引导:它们躲到句子中去了,你能读正确吗?这样由词到句,充分体现了低段小朋友的认知特点。尤其在感悟课文的主要环节,兰老师更是以读代讲,以读为本,教师读,学生读,整堂课名符其实的书声琅琅。最难能可贵的是,老师并不因为这是公开课教学而让学生的朗读匆匆走过场,忽视朗读“读正确”的基本要求,有好多次,老师都亲切又耐心地指点学生不要添字不要漏字,不厌其烦地并且舍得花时间让学生纠误。可见在日常的教学中兰老师更是关注朗读习惯的培养。这样踏踏实实的引领在学生的心中就留下深刻而明确的意念:读,首先要读正确。这其实也是培养孩子认真仔细的良好品质。因此,兰老师在教学中不但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更是落实了语言文字训练既活又实的课标要求。

    坚信:这样的熏陶,这样的训练,持之以恒,孩子的语文素养一定是出色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2-7-6 21:29:23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我要的是葫芦》评课
小学低年段是语文学习的基础阶段,也是整个学习阶段的关键期,教师对字、词、句、篇的把握会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习。因而,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就要把好引路人这一关。
    从《我要的是葫芦》一课的听课中,陈老师陈老师向我们展示了一堂朴实的语文课,她对教材的理解非常到位,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扎实而有效的进行语文教学,使学生在轻松和谐学习状态中发展了能力。下面从五个方面进行评课:
    1、识字环节扎实到位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识字教学应培养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那么,“如何有效地培植识字的土壤,引导学生主动识字”就成为当今识字教学最为迫切的问题。
    在《我要的是葫芦》中,陈老师对识字教学落实到位。课题引入时就强调“葫芦”的“芦”读轻声,并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灵活地记住这两个字,让学生初步尝试自主识字的乐趣;同时,在自读课文时提出“读准生字,读通句子”的学习要求,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在反馈自学情况时,又以多种方式的认读,层层递进,逐步巩固。最后的在写字环节,陈老师更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使学生在看范写、跟写、描红、自主写等环节中扎实地落实写字训练。
    2、切入点,以图导文激发学习兴趣
切入点要有“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并积极主动地积极参与到一下环节的学习中去。陈老师在这一课中能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从插图入手,以认识新朋友这一环节让学生在新课伊始便走入作者所设定的情景,拉近了文本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开阔了视野,激发了探究、质疑问难的学习兴趣。
    3、以读品文创设有效课堂
    新课标提倡阅读教学要以读促感,要立足于培养孩子阅读文章的兴趣,引导孩子品味语言,积累语言,发展语言,从而达到自能读书的目的。陈老师在本课的教学中始终把语言的学习、个人的体会和感悟作为教学的重点,让学生在读中丰富表象、训练语感、发展能力。 
   4、在主线铺开中明理,
  《我要的是葫芦》是一篇寓言故事,要想学生深入地理解文本的内容,明白文中的寓意,教师就要善于把握文中的主线,力求使自己所设计的教学贴近这条线。在教学设计上,陈老师始终抓住“叶子变化”这一条线,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勇于探索。
   5、在有效提问中品文
   正如陈老师所说的:“有效的提问,是通过认真备教材备学生精心设计的问题,但课堂是灵活的,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因此,有效的提问,更应该是抓准问题出现的契机,灵活变动。”
    在教学《我要的是葫芦》阅读课时,陈老师创设“小葫芦落了”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转换角色,把自己当成是种葫芦的人找出“葫芦落了”的原因,学生学得灵活而又容易理解文本的内涵,让课堂变得活跃而有效。
建议:
   1、语言训练要扎实、到位,并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语文学习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做到“学中用、用中学”。
    2、要有意识地地为学生搭建一座思维想像的桥梁,搭建一个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的平台。
    3、由说到写的过程不以操之过急,要由易到难,层层深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7-6 21:29:38 | 只看该作者
《我要的是葫芦》评课稿

                       瑶溪一小    黄忠华

第一次听赖根钗的课,让我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人不可貌相,。赵老师成功的授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   重视阅读,培养个性

《语文新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放在一至二年级阅读教学阶段目标的第一条。因此,这一节课赖老师就遵循尊重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够和体验。在教学中,赵老师无时无刻都在努力营造着一种“我想读,我来读,我要读”的氛围。学生通过读一读,说一说 ,议一议,演一演等活动环节,培养了良好的语感。赖老师精心设置的导语,或用激励性、挑战性的语言,或在学生朗读之后,给予其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这样,学生在整堂课中就始终保持着那份读的热情与渴望,当然,这读又不是枯燥、刻板的,而是一种有趣的个性化朗读。如:当学生看到可爱的小葫芦时,就喜欢地高兴地读读;当学生盯着小葫芦的时候,就自言自语地读读、着急地读读、兴奋地读读;当学生看到落了的小葫芦的时候,就难过伤心地读读;邻居的劝说学生进行了分角色朗读,读出热心、耐心和诚恳的语气,又读出种葫芦人的不屑一顾,好不在意;当学生指责种葫芦人的时候,又读出了耐心,读出了诚恳,读出了道理。就这样,学生在以读为本的基础上有所思,有所悟。同时,学生通过读书实践,看图圈好词,看词感悟文来感受语言的魅力,明白了“事物之间的密切联系”的朴实道理,提升阅读的乐趣。就这样,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个性被被活脱脱地张扬出来了。

二、关注全体,有效教学

一堂课的教学是否成功,应该侧重着学生的学习状态,赖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关注的是学生是否能主动积极的参与,是否真正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并且始终对学习充满热情。在这一节课中,学生始终都主动的,积极的,从阅读课文中咬文嚼字到讨论问题,学生是专注的,他们各抒己见,情绪高涨。其次,赖老师关注的是学生思考的质量,学生由文字去揣摩人物内心,由各种画面去感受人物形象,图文对应,挑战教材。在整堂课中,我明显地看出,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由浅显走向深刻。最后的创设情景,延伸结尾,学生想象说话积极踊跃,丰富有趣,精彩纷呈。为课堂增添了不少色彩。

三、联系生活,满足欲望

“产生好奇,激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知识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就越感兴趣。赖老师就是一个细心人,她考虑到学生在感悟课文的同时很想看到真葫芦是什么样的,所以赖老师特意准备了投影小葫芦,与课文的核心内容密切相连。因而以此为切入点,让学生明白植物是和叶子、藤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样,学生真正地走进了文本,走进了生活,走进了认知世界。同时又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其次,思路清晰、教态自然、语言生动、师生互动,配合默契又是赵老师的闪亮之处。

周一贯教授说过,“完美无缺的课堂是不存在的,只有有问题 ,有缺点,值得反思的才是真正的课堂”。那么,赖老师的课也有美中不足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未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读音。

  如“好哇”的“哇”字读音,学生竟读成“啊”,可赵老师不但没有及时纠正,还给予表扬和肯定。

2、         挫伤了学生的小小自尊心。

   当学生上讲台摘葫芦的时候,有一名学生向老师提出要求想看看别人的葫芦,可是赵老师一口否决:“不能看!”,此时,我看到那个学生马上变得不自在了。其实,学生有这么一个美好的愿望,相互学习,相互认字,何尝不可呢?

3、         句式辨别落实不到位。

   两句反问句和陈述句的出示,赵老师只是匆匆讲过,并没有让学生通过反复的读去辨别它们: 不同的句式虽然有相同的意思,但有不同的语感以及表达效果。应该告诉学生这个 小窍门,反问句和陈述句的辨别就是靠准确的朗读来解决的。一旦学生掌握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之后,再困难的句式训练都能迎刃而解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9 00:5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