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听课心得评课稿记录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12-7-6 21:20:34 | 只看该作者
《坐井观天》听课体会

莱西市月湖小学   邴凤

今天有幸听了程老师二年级《坐井观天》一课,让人感觉耳目一新,我从程老师的身上感受到的是她的扎实和精益求精的教学风格,从方方面面都让我受益匪浅。

一、创设情景,读中感悟

程老师语言亲切自然,感染力很强,通过对课文中重点词句的品味和感知,从而使学生理解寓意。再加上教师适时地点拨与范读,激发了学生读的激情,学生始终读得入情入味,准确地把握人物的心理和思想情感。

另外,程老师能抓住语文教学的特点,把握时机,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故事情节之中,使其有种身临其境之感,调动各种感官积极地参与学习。而且恰当的联系生活实际帮学生理解文章,如:在指导学生理解“无边无际”时,程老师创设了小鸟飞过高山、树林、大海、城市的画面,让学生在趣味中练习说话,同时形象理解词句含义。再如理解“一百多里”教师拿学校操场做具体对比解说,避免了抽象概念,让学生形象的理解,这一点很好。

二、字词理解到位而且拓展得当。

一个 “沿”字,一个“无边无际”让我记忆深刻。学生们看着图片说“井沿”,是井的口子,就是井口的一圈,最后终于说出是“井的边”。这个训练让学生不仅深刻认识“沿”的意思,连运用也能自如了,真是拍案叫绝。 “(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学生有的回答大海,也有森林,还有沙漠等等。

三、程老师为了让学生理解青蛙的感受,创设了一个这样的办法,把纸卡卷成一个筒,然后闭上一只眼睛向里面看。这个方法很好。使学生亲身体会到青蛙的感受,便于理解。不过,在操作上应该要强调看的时候不要移动,学生喜欢这个活动,但朝筒里面看的时候都像看望远镜一样左右移动,这样就体会不到青蛙永远只是看到的一个固定的小天空。  

四、程老师还设计了一个精典的提问:青蛙跳出了井口,会看到什么?给学生创造了想象的空间,让孩子们尽情地发挥自己创造力。孩子们想得合情合理,切合实际,使“坐井观天”这个寓言本来比较抽象,不易理解的寓意很自然地被孩子接受了。为学生将来能够续编这个故事奠定了基础,使学生的写作能力有所提高。

五、程老师在课堂上始终精神百倍,而且面带微笑,给学生以鼓舞,给学生轻松的上课氛围。

总之,本节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倾听习惯也比较好,班上的学生都能主动关注课堂生成点,能迅速接收与处理课堂信息,课堂整体参与率达到95%以上。学生在教学的各环节兴趣都很浓厚,互动比较积极,参与率高,表现得十分出色。     

听了程老师的课,我感受很深,收获颇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深挖教材,开展教学,体现语文的学科特点,恰当的运用电教化手段,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2-7-6 21:20:46 | 只看该作者
《生命 生命》听课感想

日庄中心小学   尉永凤

《生命生命》是一篇短小精湛、富含哲理的散文,面对什么是生命?如何对待生命?这个宏大的主题,四年级的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这篇课文通过捕捉飞蛾、砖缝中生长的瓜苗和倾听心跳三个事例,让我们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在听了孙述平老师对本课的教学后,我感想如下:

1、孙老师充分利用多种学习资料,沟通课内外联系,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新课开始,孙老师让学生交流搜集到的作者的资料,让学生了解作者,调动起学生的情绪,使学生对杏林子的相关知识接收、内化、感悟、有助于理解文章主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反复品读重点句段,理解感悟文章情感。反复品读文中最后一自然段,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内容,在读中感悟情感,在读中体会思想,在读中受到教育。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以读为本,注重自我感悟,是这节课的很大特点。

例如:在“飞蛾求生”这个段落中,当学生提出:为什么飞蛾求生的欲望使作者震惊?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挣扎”、“极力鼓动双翅”等重点词,在读中品,在品中悟,悟到了作者对弱小的生命这种顽强生命力的敬意。在“瓜子生长”这个段落中,孙老师的反诘追问:小瓜子拼命地冲出外壳,冒出地面,可只能活几天,这样做值吗?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生命的价值。学生进入情境,发自肺腑的感受到小瓜子顽强的生命力,领悟到生命的价值不在于存活的时间长短,而在于是否在有限的生命中努力拼搏了,是否活得精彩。从而真切的感受到了生命的不屈与伟大。
    3、孙老师的这节课,美中不足是课堂应变性不够,缺少处理突发问题的智慧。

当老师问学生读了二、三、四段后,觉得生命是怎么样的时,学生们踊跃发言,有一个同学的回答很精彩:“生命是无限的!”

而孙老师听到后,武断的说这样回答不对,因为书上说生命是短暂的,是有限的!却没有让学生说一说“生命为什么是无限的!”读了本文最后一段,就会理解这个学生可能为什么这么说了,课文最后一段“虽然生命是短暂的,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7-6 21:20:55 | 只看该作者
要扎扎实实上好每一节课

——听程肇华和孙述平老师的课感

滨河小学  曲凤莲

听了程老师和孙老师的课让我感受很深。我有两点感受。

一、“扎扎实实”的课。

如导课。他们都是直接进入课题,不是用那么华丽的语句去开课。程老师执教的是二年级的课。二年级识字是重点,程老师把重点贯穿始终。板书题目时,就引导学生注意“观”的最后一笔,看是不经意的举动,却引起学生的注意。让我们感觉到课上得自然流畅。水到渠成。最后教“喝”字时,先进“人”,后封口,教得也是那么自然,不是简单的理论说教。孙老师执教的是四年级的课,他在指导学生写“蹋”时,让学生观察字形,分析了每一笔在田字格的位置。不仅教会了蹋字,逐渐就会培养学生写字的习惯和能力。

二、“精讲多练”的课

程老师重点指导了学生朗读了青蛙和小鸟的对话。让学生反复读。练习读指名读,齐读,老师示范读后,学生学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意思。这样学生学会了怎样有感情的读课文,课文意思也自己浮现出来。孙老师讲的《生命,生命》。他不是告诉学生命多么珍贵,多么顽强,而是让学生自己去体会,自己交流。给学生思考、体会的时间和机会。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这样做老师少讲,学生多讲。

程、孙两位老师的课是抛砖引玉,也是我们今后要学习的例子。我们今后要扎扎实实上好每一节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7-6 21:21:12 | 只看该作者
10月20日,我有幸参加了莱西市小学语文教学研讨观摩活动,期间我听了两位老师精彩的课堂教学,及张主任和李主任的画龙点睛的讲座,收获很多。课堂上老师们先进的教学理念,崭新的教法,声情并茂、自然大方的教态,朴实的教学风格这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启迪。赞叹之余,更多是深深的沉思,从中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听课体会:

一、对阅读教学的思考:

以往的阅读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正确的轨道。表现在:①没有摆正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关系。教师是主宰,主宰着学生和文本。师生之间是一种控制与被控制的、不平等的关系。②没有真正的对话。有的是在教师牵引之下,往往是为了迎合老师的言不由衷的答问。实质是抽去了独立思考和独特感受的灵魂的被动接受。③没有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刀刃上。阅读教学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所做的是串讲串问,是繁琐的课文内容的分析。

这两节课的阅读教学,牢固树立了学生是阅读教学主体的思想。对话的参与者是教师和学生,如程老师和学生之间声情并茂的分角色朗读触动了我。在这节课中学生是主角。在对话的过程中,师生不仅是平等的,而且凸现了学生主体的地位。在《生命生命》中孙老师的阅读教学充分体现了自主的、个性化的阅读。否则,学生不会对生命有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必定缺乏基础,其效益必定大打折扣。

一上午的听课、听讲座让我明白了阅读教学要通过一次次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不仅是解读文本,而且要实现学生的自我建构。包括: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逐渐文化积淀;习得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逐渐学会学习。

二、今后努力方向:

我们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而现在仅有一桶水已经不够了,教师要有不断流淌的源头活水,这源头活水来自哪里,这就需要我们老师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电。这次的听课学习真是收获巨大,特别是李主任在讲座中给我们讲到的小学语文教学种种具体可行的方法,(这里不一一重复)着实为我以后的教学指点了方向,消除了我的种种顾虑。因为从初中刚下来有很多的困惑,现在变得越来越明朗了。新课程实施后,对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看,要求教师要专业化发展,要学习新课程理论,转变教学观念,改革课堂结构,加强自己的教学基本功训练,特别是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而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学习,我们要学习新课程理论,要走理论加实践的道路,要让新课程理论来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要把新的理念渗透到所有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做一名新课程理念的忠实践行者。

听课学习,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以后的教学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方面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学习机会积淀教学素养,亮丽自己的教学生涯。这一次的学习真的很必要,希望教研室多搞一些这样的活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7-6 21:21:23 | 只看该作者
听后感

莱西市姜山镇中心小学    于晓燕

前些日子,听了孙老师和程老师精彩的课堂演绎,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语文课堂是情怀敞开的,是情致盎然的,是诗情画意的。很有个性的两位老师上了两堂很有个性的语文课。细细品来,两堂课有很多优点,值得咀嚼。

    两位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注重了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和语文素养的培养,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

   1、贯穿语文教学“读”的功能。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作为一篇具有较强哲理性的文章,读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教学中,孙老师采用不同形式的读,并步步推进。初读,感知文章三个事例;寻读,找到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悟读,结合句子谈理解、谈感受。程老师针对低年级学生特点,也采用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体会文章内容。如教师范读、学生自读、男女生对比朗读整节课,书声朗朗,读味十足。

  2、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理念在孙老师的课上得到了较好的体现。无论是自读自悟,还是小组合作,教师只是作为一个导演,主要学习任务由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

  3、注重学法指导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在教学中,孙老师采用让学生作“圈点批注法” 方式和课堂小练笔的形式,对学生学习和语言的训练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这两节课让我看到了低、高年级语文课两种不同的模式,这样的课堂值得我长久回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7-6 21:21:32 | 只看该作者
平中见奇

______我的听课体会

南墅镇北墅小学  李绍飞

我是一名乡下小学的语文老师。面对一些比初中孩子小得多的小孩,怎样组织好课堂,怎样吸引他们的眼球,煞费脑筋,效果甚微。今天听了程老师和孙老师的课我颇有感受。

说两位老师的课“平”是这两节课都符和教师上课常规,环节等没有设计花草,不造作,很适合我们平时上课借鉴。

这两位老师的课都有很多闪光点,平中见奇。我觉得这个“奇”字的创造一番方面要归于教师的基本功,这是别人短时间内学不到的,但有一些教法和睿智是可以借鉴的。因为我任教四年级语文,我想谈一谈孙老师的课。

我非常欣赏孙老师的大家风范。第一,孙老师随机应变,比如有关杏林子的介绍虽然制作了课件,不知是紧张还是其他原因没出示,教师丝毫没显示慌张,将投影片一掠而过;或许学生预习交流较好,不过这样还节约了时间。第二,孙老师对课堂驾驭自如。开始学生谈对课文的感受,对生命的感受,学生谈得很多:生命是顽强的,生命是有限的,要珍惜生命……学生的话题多,但老师一句话就将学生拉到正题,“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就看一下课文中怎样一线生命顽强的。”看似简单,不加任何雕琢,水到渠成,恰巧显示了教师的功底,真令人佩服。第三,课堂中心突出,充分体现“精讲多练”。真正落实了学生读、写、说。如果这节课的中心问题是一棵大树的树干,孙老师抓住树干让学生通过理解添枝加叶。这课我也讲过了,但跟孙老师比枝叶有余主干不突出,知识点乱,东一下西一下,不能像孙老师那样以读带悟,围绕中心展开。

今天我收获很多,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折不扣地落实教研室的精神,让学生乐于学语文,把上语文课当成美的享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2-7-6 21:21:42 | 只看该作者
  听《坐井观天》有感

                  莱西市滨河小学  金丽红

今天我们到第二实验小学,有幸聆听了程肇华老师执教的《坐井观天》,受益匪浅,感触颇深,其中有很多地方值得学习。我想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我听这节课的体会:

1、联系生活,创设实践空间,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程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处处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为学生创设实践的空间。如在研读小鸟和青蛙的第一次对话时,老师引导学生联系学生熟悉的操场,理解一百多里,让学生一下子体会了一百多里有多远。

再如研读第2次对话时,教师让学生分别说出小鸟和青蛙对天的看法后,因势利导,玩“从纸筒里望天花板”的游戏,创设了实践的空间,培养了学生观察、思维的能力。从而让学生通过实践理解了青蛙为什么会弄错的原因,这样切合实际,使“坐井观天”这个寓言本来比较抽象,不易理解的寓意很自然地被孩子接受了。

对于“无边无际”一词的教学也是别有用心,在理解了“无边无际”就是“非常大,大得没有边际”后,进行扩展思维,除了天无边无际,哪些事物也能说“无边无际”,学生就说出了很多答案:森林、大海、大地、草原……说得头头是道。

2、有效指导,以读促悟,培养学生朗读、理解能力。程老师在教学中抓住本课的语言特点,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在读中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感情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并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领悟文本蕴涵的深刻含义。在指导学生朗读小鸟与青蛙对话的时候,引导学生加动作朗读,让学生既学会感情朗读,又形象记忆课文内容,还理解了文本含义。

3、这堂课的教学思路非常清晰,反复的课文朗读贯穿全文的讲解当中,教师充满激情的授课,学生全神贯注的学习,从课堂气氛和学生的课堂反应、表现来看,这节课达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我总结,原因主要有四:①教师表扬小学生的词语丰富多彩,且表达流利自如,这大大提高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②利用小学生好胜的心理,常常采用个人、男女生或小组比赛、师生互动等各种形式,促使学生更加认真投入地朗读,全班同学书声琅琅,整堂课掀起了一浪又一浪的高潮,课堂气氛非常活跃。③老师讲课的声音响亮,表达清晰流利,充满激情,声音高低起伏,异常生动。④善于创造想象的空间,不着痕迹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后,教师做了一个假设:青蛙跳出井口后,他会看到什么?想些什么?说些什么?从而给学生创造了想象的空间,让孩子们尽情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只不过时间匆促,学生没能尽情展开来说。

总之,整堂课程老师始终以学生为本,对学生的发言都进行科学的评价,使学生始终积极的投入学习,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如果说这堂课有什么不尽人意的地方,那就是课件制作不够精密,画面转换稍显混乱。以上是我听课的拙见,不当之处肯请见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3 10:2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