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32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优秀教案往事依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7-5 09:36: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学设计A]
     创意说明:这是一篇回忆童年读书生活的散文,浅显易懂。考虑到它在内容上与第一单元“亲近文学”有内在联系,语言优美,饱含深情,故而将整体感知作品,理解文学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意义及品味欣赏文章语言作为教学重点,并作适当的拓展延伸。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导语设计:于漪老师是一位才华横溢、充满人格魅力的语文教育家,在近四十年的从教生涯中,她致力于探索语文教学规律,教学风格独特,著述颇丰,成就斐然,这和她青少年时期接受的文学熏陶是分不开的。在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中,于漪老师就深情地追忆了自己少年读书生活中的依依往事,追忆了文学对她深刻的影响。
     二、板书课题,解释“依依”的含义。
     三、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一遍课文,动笔标示生字词。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词(注意参看注释和利用工具书),如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全班讨论解决。
     3.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小组讨论思考下列问题:(1)作者写了哪几件往事?第一段中哪两个词表达了作者对这些往事的追忆之情?(2)你认为作者追忆这些往事的用意是什么?(3)作者的经历,对你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启迪?(教师要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并做适时的点拨指导。)
     4.全班共同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相机引导,及时鼓励。
     四、品味语言。
     1.请学生用心默读课文,勾画自己最喜欢的语句,并思考自己为什么喜欢这些语句。完成后可先在小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勾画的好词佳句,畅谈自己的感受和所引起的丰富联想。(教师要注意适时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抓住学生的发言引导学生由课内到课外进行拓展延伸。如调动学生的诗词积累、生活经历、读书体验等。)
     3.教师小结,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明做人之理。
     五、全班带着感情齐声朗读课文最后两段。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7-5 09:36:41 | 只看该作者
[教学设计B]
     创意说明:本文内容浅显,适合学生自学;语言优美,感情深挚,又适合朗读。可以让学生按照要求充分预习,自学课文,课上以诵读带动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对文章语言的体悟欣赏。
     教学步骤:
     一、课前准备。学生充分预习课文,要求:
     1.自学课文:扫清字词障碍,朗读课文,理清作者行文思路。
     2.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片断反复诵读,认真体悟,写一个诵读脚本。(即写出对某片断的朗读设计。要求从朗读时的感情基调、语速、语调、语气、节奏、重音及字、词、句的分析揣摩等方面进行设计)
     3.查找描写四季景色的古诗词,及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二、导入新课。
     可参考“教学设计A”的导语设计,或直接切入课文。
     三、朗读一遍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感情),理清文章思路。
     四、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诵读脚本,推选最优秀的参加全班的交流,教师及时评价、鼓励。
     五、教师组织学生召开小型赛诗会,朗诵课前查找的古诗词。
     六、学生谈学习这篇课文或上这堂课的感受,教师总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7-5 09:36:58 | 只看该作者
[教学设计C]
     创意说明: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内容浅显,可结合本单元的“口语交际——与人交流注意对象、场合,用语文明得体”的内容,设计一个模拟采访于漪老师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实践中完成对课文的学习。
     教学步骤:
     一、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查找于漪老师的有关资料(如生平经历、著述情况、语文教育教学思想等)及文章引用到的《千家诗》中相关诗句内容及出处的资料,印发给学生。
     学生准备: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列出本文的结构提纲。
     二、简介作者,导入新课,检查预习。
     三、设置情境,分组探究学习。
     1.情境设置:模拟CCTV-2的系列访谈节目“探访名师的金色年华”。本期人物:著名特级教师——于漪
     2.任务分配:将全班同学分成五组,各组按要求推选代表担当下面的角色:CCTV-10直播间主持人(第一组1~2人,负责主持整个采访活动)CCTV-10驻上海记者站小记者(第二组1~2人,负责采访于漪老师) 于漪老师(其他三组各1人,分别负责第二段、第三四段、第五六段内容)
     3.活动要求:各组同学要帮助本组推选的代表准备发言提纲,要以课文为主要依据,参考老师发的材料,揣摩人物情感,设计人物语言。
     4.学生分组准备,教师积极参与,给予学生必要的点拨指导。
     五、各组代表现场表演模拟采访。
     六、学生进行点评,教师即兴小结。
     [资料整合平台]
     一、于漪谈中学语文教学
     汉语言文字不是单纯的符号系统,它有深厚的文化历史积淀和独特的文化心理特征。汉语和其他民族语言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一个统一体的不可分割的两个侧面。没有人文,就没有语言这个工具;舍弃人文,就无法掌握语言工具。
     教师应力争创造学习语文的艺术佳境,使学生置身于高尚激越的情感、汩汩清泉的知识和妙趣横生的语言氛围之中,感受到学有所得的喜悦,感受到艺术享受。
     教学生学语文,伴随着语言文字读、写、听、说训练,须进行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发挥多功能的作用。
     须积极地热心地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培养他们读书的兴趣与嗜好。俄罗斯小说家尤里•瓦西里耶维奇•邦达列夫说:“一个人打开一本书,就是在仔细观察第二生活,就像在镜子深处,寻找着自己的主角,寻找着自己思想的答案,不由自主地把别人的命运、别人的勇敢精神与自己个人的性格特点相比较,感到遗憾、怀疑、懊恼,他会笑,会哭,会同情和参与——这里就开始了书的影响。所有这些,按照托尔斯泰的说法就是‘感情的传染’。”这段话十分精彩,把读书对人的影响力,对人的熏陶、感染、塑造作用表达得淋漓尽致。不重视阅读,课外不花力气阅读,等于关闭了第二生活的窗户,关闭了第二生活的大门。视野狭窄,知识贫乏,积累甚浅,怎可能打下比较厚实的语文功底?
                            ——摘自《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语文》
     语文教学活动是复杂的师生双方的活动,既是科学,又是艺术,其中甘苦如鱼饮水,冷暖自知。教后提笔书写“冷”“暖”,不仅别有一番风味,更是为了孜孜以求,积极进取,做不畏劳苦的语文教学规律的探索者。
                            ——《于漪语文教学论集》
     要使学生真正在思想、品格、情操等方面受到陶冶,教师自己要“进入角色”,披文以入情。                         ——《语文教学谈艺录》
     教师应从学生思想感情、知识能力的实际出发,运用文章精要之处,开启学生思维的窍门……                         ——《语文教苑耕耘录》
     二、课文涉及的古诗词相关内容及出处
         春 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寒 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山居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题榴花 [宋]朱熹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苍苔落绛英。
         霜 月 [唐]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雪 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晚 春 [唐]韩愈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冬 景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绝 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宋]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7 09:3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