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731|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话说文学形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1-3 06:5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刘真福



文学形象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我们上语文课常常感受分析它。我们见识过无数个文学形象,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它们像小精灵一样一个跟一个地悄然进驻我们的心里,时常搅得我们心潮澎湃,思绪万端。可是等到我们认真讨论它们时,却犹如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一样,是那么的虚无缥缈,把捉不定:它有时指一个人或一群人,可称人物形象;有时指一片景物或一景一物,可称景物形象;有时指某个时代的某处社会生活,可称社会历史长轴画卷,或社会形象、时代形象……那么,文学形象到底如何界定?它有哪些主要特点?感受、分析它,有没有可依循的要领、技巧?



一、怎样理解文学形象的丰富含义?  



文学形象是以语言文字的形式存在于文学作品中的,它是作家对现实生活素材进行艺术地提炼、加工、创造,又经过读者头脑反映、品味、再创造,最终以富有情感色彩和审美意味的具体可感形式呈现的。它具有繁多的层次和侧面,既包括人物形象,也包括物体形象和场景形象;在以人物为中心的叙事性作品中,文学形象通常指人物形象。因此,文学形象具有多义性、多层性的特点。



我们还可以用一简示图来标明文学形象的发生、演化的过程:



客观物象—→作家心象—→作品形象—→读者心象



这个简示图很重要,有助于理解和评价文学作品、文学形象。“物象”是客观的,其余三“象”都是主观的;前一“象”向后一“象”过渡会出现复杂的变化:同一种物象在不同的作家诗人笔下会变幻成不同的形象;同一作家诗人,在不同时境、不同心情下观察和描摹物象也会有所差异;“读者心象”同样有差异,同一形象在不同读者头脑里产生的各种差异,尤其值得我们关注。由此又可以看出文学形象的多义性、多层性的特点。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8-11-3 06:56:00 | 只看该作者
读者接受文学形象时所表现的差异,在过去被认为“混乱”和“反常”,现在则得到认可,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文学欣赏教学所追求的目标。所以“经过读者头脑反映、品味、再创造”应该成为一种新理念,植入我们的头脑,激励我们在欣赏文学形象时勇于和善于发现,勇于创新。



二、文学形象对于文学活动有什么重要意义?



作家创作借助于形象的运思,也就是运用人们常说的“形象思维”;读者阅读文学作品,首先在脑海里映现、感受文学形象;评论家欣赏文学作品,更多地是品评人物形象、社会景象、自然景象。可以说文学存在于形象中,作品因贮满形象而显得充盈丰厚。



如果说文学有生命力的话,那么形象就是生命本身的显现。有时一个具有深刻人生启示意义,具有激动人心力量的文学形象,会超越国界广泛传播于世界各地,给读者留下永生难忘的回忆;有时一部划时代的杰作,或一个作家创造的一组独特的形象体系,会综合、融会深广的社会意义,成为整个社会的“编年史”“百科全书”。在我国古代,《红楼梦》就是明显的例子,它被称为走向没落时期的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在法国,巴尔扎克一生创作的总称《人间喜剧》的96部作品,得到恩格斯的高度赞扬:



他在《人间喜剧》里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他用编年史的方式几乎逐年地把上升的资产阶级在1816年至1848年这一时期对贵族社会日甚一日的冲击描写出来……在这幅中心图画的四周,他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我从这里,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如革命以后动产和不动产的重新分配)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恩格斯《致玛·哈克奈斯》)



恩格斯所说的“这幅中心图画”,就是一个结构庞大而复杂、意义广泛而深刻的形象体系。那么巴尔扎克本人是怎么想、怎么说的呢?



艺术作品就是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这类似总结。(巴尔扎克《论艺术家》)



恩格斯的话和巴尔扎克的话可以相互印证。由此可见伟大作品中的文学形象既是所涉丰广的,而又是意味精粹、高度浓缩的。



二、文学形象有哪些主要特点?



文学形象的特点很多,这里仅列举主要的。



1.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



文学形象的客观性,表现为形象内容的客观性,我们不是常常听到或看到人们用客观性标准来判断文学形象的成与败吗?



但文学形象毕竟是作家诗人主观意识的产物,“客观物象”与“作家心象”“作品形象”“读者心象”有区别,甚至有本质的区别:一方面“作家心象”对“客观物象”有所变形,甚至完全变形;另一方面作家诗人在文学形象中增加了情感意蕴、思想意蕴、象征意蕴和哲理意蕴等。



闻一多《死水》是一首广为传诵的诗作,关于它的写作缘起,闻一多的朋友饶孟侃解说道:“《死水》一诗,即君偶见西单二龙坑南端一臭水沟有感而作。”若饶说确凿无疑,那么闻一多心中的“死水”形象应当产生于触景生情的那一刻。但是,诗中“死水”不能被轻易断言就是二龙坑的那个死水,或者说是不是二龙坑的死水已经不重要了。它进到作品中被添加了深刻的思想感情,只不过这种思想感情很含蓄,以致历来为人们所不断探寻,有论者总结了“死水”的三大象征意蕴:从创作时间看象征腐败的美国社会(其时诗人尚未回国),从发表时间看象征北洋政府(其时诗人回国后正在北京),从诗集出版时间看象征黑暗的中国社会(诗人理想失落,退出诗坛)。因此我们说,“死水”形象是客观内容与主观情思相结合的产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8-11-3 06:56:00 | 只看该作者
2.真实性与假定性的统一。



真实性与假定性这一对矛盾,在文学形象里表现得较为复杂。



文学形象的真实性同上述的客观性一样,是说文学形象应有现实的依据,不能凭空产生。真实,是一种征服读者的力量;如果违背这一原则,文学形象就变得“形容枯槁”,甚至面目可憎,读者不会认可。



但是文学形象的创造在遵循现实真实、现实逻辑的同时,还遵循艺术真实、艺术逻辑,而这两种真实和逻辑又往往不同,甚至差异很大。所谓艺术真实是一种比现实真实更高的真实,所谓艺术逻辑是一种主观的逻辑、美学的逻辑,生活在文学王国里的作家诗人可以从某种假定的逻辑出发(比如“植物具有智慧和灵魂”“动物会像人一样聪明而有能耐”“石头会说话”等),大胆地创造独特的奇异的文学形象。这类形象集中地表现一些幻想的、魔幻的、神怪的文学作品中。例如《西游记》中的大部分形象都是幻想的,是作者根据假定性逻辑创造出来的。请看第一回美猴王的诞生:



    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石猴。五官俱备,四肢皆全。便就学爬学走,拜了四方。目光两道金光,射冲斗府。



这里面每一句话都不符合现实真实,但在这个特定的文学情境中,它是“真实”的。



为什么人人都愿意接受美猴王这一形象而不指斥其“荒谬”呢?或许大家都默认了它的艺术真实,它能满足人们的想象、幻想的心理需要。



但是,即使是“假”的文学形象,也要“假而有度”“假中有真”。才高胆大又富于想象力的作家诗人一旦执笔临文绘形绘色时,思绪总在“收”与“放”之间回旋,即使在挥洒粗犷的笔墨,仍会留心“逻辑”和“规矩”,不会逾越艺术真实的边端,不会“太离谱”。比如美猴王一身“猴气”,而且法术多端,但它仍旧“人模人样”,是人间正义势力的化身。



3.个别性与一般性的统一。



好的文学形象给读者的“初感”应是活生生的,有充分个性的。现实的人、景、事、物都是立体地全方位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它们的大大小小的独特性可列举无数,作家诗人经过去粗取精、留主舍次、减少枝蔓的工作,进入作品后的个性更加突出了。



鲁迅《藤野先生》开篇描绘的一幅整体画面中,有若干文学形象:上野的樱花、清国留学生、盘着的辫子、中国留学生会馆、会馆里地板震动烟尘斗乱、跳舞躁声等。鲁迅当年在东京的留学生活可述者甚多,可是他只挑选一些最能表现某些特点和某种心意的景物、事件来写,综合这些形象的个别性可归纳为:①东京是一个景美、宁静、生活安逸的地方,②清国留学生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③这种地方、这种生活不适合鲁迅这样的进步青年居留,对他具有排斥性。



好的文学形象不光有充分的个性,还有更深刻的蕴涵,传达出作家诗人的社会理想、人文关怀,体现人类精神的某些侧面。文学形象的一般性意义,首先表现在独特的形象中蕴含自然、社会或人类自身的共同形象,读者能从中找出作品与现实的相似性;其次表现在某些文学形象具有完全的独特性,在现实世界很难找到相似的形貌、性格、命运,但它们内含某种奇妙的东西,与读者精神形成沟通、交流,让读者受到鼓舞、启发或警示。



文学形象的个别性与一般性不是分立的两样东西,而是互渗互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比如鲁迅《阿Q正传》中的阿Q这一文学形象至今仍“活而未朽”甚至永远不朽,论其原因,固然与人们对阿Q个人的奇异的外貌、言行、命运的关注有关,但更主要的还是其中的“一般性”吸引了人们,他的身上聚集了一个时代的风痕云迹,也警示今人甚至后人应该怎样做人,不应该固守什么。这里的个别性与一般性是完美地统一在一起的,哪一方弱化、消隐了,另一方跟着黯淡无光。



4.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



文学形象在作品的“身份”是确定的:人物就像有户口一样“独此一人”,景物也是“独此一景”“独此一物”,它们的种种特点包括细节都不会更改。读者能够与作者和作品对话,不同读者之间能够对话,其中必然有某些属于文学形象这边的共同性、基础性、确定性的东西,这些东西正是文学形象的“归属”“特点”“细节”之类。



但是文学形象毕竟是用语言文字创造的,或者说是用语言文字转换生成的,容易产生“未定性”“模糊性”“飘忽不定”的倾向,与视觉艺术形象相比,这一特点更为突出。还是举《藤野先生》的例子,作者这样描写了对藤野的第一印象:



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



“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随后还有关于穿着的补充描写:



    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



很显然,作者是追述陈久的印象,即留在记忆深处的最鲜明的印象,写出了藤野的主要特点。我们可以在头脑中映现藤野的一副简略的肖像,甚至还约略知道藤野的性格、修养、作风。但还有很多模糊不清的地方:身高、脸型、眼神、发型、衣饰……而这些全部的细节,只要一张标准肖像照片就足以呈现。视觉艺术里轻易做到的事,在语言艺术里就难于做到了。



如此说来,文学形象的模糊性、未定性成为形象本身的“缺陷”“弊端”?其实不然,姑且不说文学形象可以饱含作者赋予的思想感情,可以让读者的感觉“直击”人物和景物的最深层本质,只说这种不确定,文学形象的不确定正好激发读者的想象,读者的心灵可以在语言文字的空间自由畅快地驰骋飞翔。经验告诉我们:看不清的东西是最美的。所谓“看不清”,就是不确定。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可以明白有些本来很好的文学形象,经美术或影视的媒介手段改造或传达,固然是“清晰”了,但许多神韵丧失了,美丽减弱了,观众的想象力被遏制了。影视里的林黛玉再美,总不如小说的林黛玉美,演员怎么下功夫表演,都缺乏小说中的那种仙女般的神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8-11-3 06:56:00 | 只看该作者
三、理解和欣赏文学形象有哪些要领或技巧?



一般地说,理解和欣赏文学形象需要激情、热爱,需要对文学语言敏感,需要灵气、悟性。这样说是不是太空泛了?下面从几个方面具体说一说。



1.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



联想,通俗地说是由甲物想到乙物,也就是在特定的情境、心境中,受特定的媒介物(如语言文字)的提示,在脑海里唤起某种事物或某一经历、体验的回忆;想象,通俗地说是在心里生出新形象,它也是伴随外界事物的刺激、提示,利用原有的记忆、印象加工创造而成的,一般分为创造想象和再造想象。文学活动中的联想和想象与其他的联想和想象不同之处,在于它是审美联想和审美想象,出发点是审美关注,激发的是审美情感,运用的是审美能力,建立的是审美趣味、审美品位。



文学形象本来就是用语言文字传达的,需要读者运用联想和想象把一个个音节或字符还原为可“视”可“听”可“触”的形象;何况作家诗人还常常在作品中留有余地或空白,让读者去填补、充实,如《红楼梦》中“香菱学诗”的情节,香菱在黛玉的启发下学习读诗,说了一番感悟:



    我看他(指王维)《塞上》一首,那一联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再还有“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这“白”“青”两个字也似无理。想来,必得这两个字才形容得尽,念在嘴里倒像有几千斤重的一个橄榄。还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这“余”字和“上”字,难为他怎么想来!我们那年上京来,那日下晚便湾住船,岸上又没有人,只有几棵树,远远的几家人家作晚饭,那个烟竟是碧青,连云直上。谁知我昨日晚上读了这两句,倒像我又到了那个地方去了。



这里说的是诗歌欣赏中的审美体验的过程,其中“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是审美想象,“我们那年上京来……倒像我又到了那个地方去了”是审美联想。



要进入文学形象的情境中,审美想象和审美联想是必经之途。



2.抓住文学形象本身的特点。



人总是对富于鲜明特色的东西感兴趣。一个(或一群)人物形象、一处景物形象、一幅社会生活的画面,能不能在读者的心里“立”住、扎下“根”,首先要看这些形象有没有独特的、鲜明的东西。没有个性的文学形象,即使再美再有深刻意蕴也是苍白的、无感染力的。作家诗人醉心于富有特点的文学形象的创造,舍此不肯下笔;我们欣赏时也要关注这种特点、特色,这是接近、贴近文学形象的一个门径。我们看艾青早年的一首诗《乞丐》一个片段:



  在北方

  乞丐伸着永不缩回的手

  乌黑的手

  要求施舍一个铜子

  向任何人

  甚至那掏不出一个铜子的士兵



艾青自己讲:“乞丐‘伸着永不缩回的手’这个细微动作,我是经过了长时间的观察的。”诗人观察乞丐很久了,对乞丐的种种形象、种种特点都了然于心,但是乞丐形象进到诗中仅凸显了富有特征的一双手!



《乞丐》写一双手是简笔勾勒,或许还不能当成文学形象创造的惟一法则。我们再说一说课文《装在套子里的人》如何描写主人公形象的,开篇用约三百字静态地描写别里科夫的外貌、习惯,从晴天穿雨鞋到用棉花堵上耳朵眼,从生活上固守套子到思想上也固守套子,作为短篇小说来说已经是十分充足的描写了,但我们不嫌其繁多,因为这些描写围绕着一个特点来写,而且这一特点是非常奇特的,显然经过了夸张和虚构的处理。笔墨虽多,但特点充分地显得出来了。



我们欣赏这一人物时抓住这样的特点,就能在脑海里产生人物鲜明的印象了。



3.领悟文学形象的情意蕴含。



好的文学形象总是既有鲜明特点又有深刻意蕴的;如果仅有个别性的特点而没有普遍性的思想意义,那只是浅薄的形象,“创造”这样的形象近似于少儿游戏;我们欣赏文学形象也一样,如果只欣赏人物表层的“个性”“怪癖”,更是不费脑力的游戏了。



领悟文学形象的情意蕴含,一要领悟其中的社会意义,如他的命运说明了社会的什么问题,他的性格的成长变化表现了人生的什么规律等;二要领悟作者投射于其中的思想感情,如热爱、憎恶、怜悯、敬重,或“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等。



还是用上面的例子来说明。《乞丐》一诗写于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饱受侵略战争之苦,颠沛流离,家破人亡;这些乞丐来自灾区,来自战地,从他们身上诗人感悟到一种时代的痛苦、悲悯和愤恨,欣赏“乞丐”这一形象,犹如管中见豹,以蠡测海,所述者小,所见者大。再如《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别里科夫,他身上种种怪异、可笑的东西,集中地反映了当时俄国普通百姓中的“国民性弱点”——胆小怕事,因循守旧,他既是沙俄专制势力和旧传统、旧风习的受害者,同时也妨碍他人自由、安宁,妨碍社会改革、社会进步。



我们欣赏文学应时时保持这种对形象的思想性的敏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8-11-3 06:57:00 | 只看该作者
4.文学形象欣赏方法的共同性和不同性。



欣赏千差万别的文学形象,很多方法都是相通的,除了联想、想象,渐悟、顿悟外,还要认真运用好我们平时学语文常用的方法,如要从语言这一具体而微的媒介入手,入口虽小,展开面巨大;要注意整体把握,因为整体把握的效用优于局部把握;要看清创作年代,考查作者经历和思想状况;要将思想感情的分析与写作特点的分析相结合等。



那么不同的文学形象,应该怎么样区别对待呢?这里难于全列,只举几条分而述之。首先要注意不同文体的特点,叙事类作品与抒情类作品中的形象是很不一样的,如诗歌常用夸张、拟人的手法,甚至荒诞的手法,其中的形象需要我们运用创造性想象来把握;而小说一般是忠实于生活,与现实距离较近,需要我们更多地运用再现性想象。诗歌语言更精粹,空白点多,需要更沉静更深入的思考和品味;而小说读起来更流畅,不必像读小说一样字字斟酌。



其次要注意不同作家、不同作品的特点,有的思想性更突出,有的情感性更突出,有的写法上更特别,有的各方面都优异,需要我们在欣赏文学形象时作出相应的策略。同是朱自清散文,《背影》和《荷塘月色》中的文学形象不一样,欣赏时的侧重面也不一样,对父亲的“背影”形象应该侧重于思想感情的理解,对月夜下的清华园荷塘形象应该侧重于审美体验和写作特点的分析;同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创造的诗歌形象,艾青诗中的形象更适于情感的把握、思想的理解和对社会生活的认识,闻一多诗中的形象既适于思想感情的把握,也适于艺术形式的分析。



第三要选择恰当的感悟点。想想文学形象的哪一点感动了你,启发了你,吸引了你,这一点就是你最有感想、有话可说、话说得最好的思想生发点,也是你整体地感受和评价这一形象突破口,抓住它深入体会,并作横向的展开,涉及其他方面,那么你的欣赏也就有深度有价值了。当然,对你合适的这一点,也应当是文学形象重要的或突出的一个特点,不能舍主求次,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1 07:4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