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中学 徐 静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古筝历史的介绍,让学生初步了解古筝
2、通过欣赏乐曲,感受、体验部分流派乐曲的音乐内容及音乐情绪,能够分析出流派形成的原因
3、通过具体曲目片段的欣赏,让学生体会古筝与音乐的关系
三、教学内容
1、介绍古筝历史
2、欣赏古筝主要流派的代表曲目,感受其风格特点
3、具体曲目片段的欣赏与分析
四、教学重点、难点
1、让学生通过感受乐曲的风格特点分析出流派形成的原因
2、具体曲目片段的欣赏与分析
五、教学资源
㈠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知识面比较广、求知欲强、接受能力强,但是对于中国传统音乐了解得较少。也正是基于此,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加深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深厚的人文底蕴、艺术的独特魅力有所了解。希望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的同时,更能从中体验到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㈡教材分析1、古筝的流派古筝是一件极具中华民族特色、历史悠久、音色优美、善于表达深沉广博音乐感情的乐器。自秦、汉以来,古筝从我国西北地区逐渐流传到全国各地,并与当地戏曲、说唱和民间音乐相融汇,形成了各种具有浓郁地方风格的流派。现今中国古筝的流派主要有以下几个:山东筝派、河南筝派、陕西筝派、浙江筝派、潮州筝派、客家筝派、福建筝派、内蒙筝派和朝鲜筝派。2、古筝主要流派的风格特征
陕西风格筝曲的鲜明特色,首先是音律上的特殊性和二个变音的游移性。七声音阶中的四级音编高,七级音偏低。所谓偏,当然不是半个音。这两个音又游移不定。一般来说,是向下滑动紧靠下一级音的;其次,在旋律进行上,一般是上行跳进,下行级进的。第三,在弹奏时的左手按弦,使用大指较多,这是出于旋律进行需要而必然使用的技术。第四,风格细腻,委婉中多悲怨;慷慨急楚,激越中有抒情。
浙江古筝又称武林筝,起自浙江杭州,盛于上海,是一个具有广泛影响的中国古筝流派。风格特点明朗、细腻、绮丽、幽雅,充分表现出乐曲丰富的内涵和丰满的感情。
3、影响古筝流派形成的因素
首先,古筝的流派形成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其次,古筝流派的形成是受地域文化、审美习惯的影响。
再次,古筝流派的形成受到艺术家审美个性的影响。
从南、北两大派别来看,南派筝一般比较幽雅、柔美、稳重、含蓄抒情,注重内在感情的表现,效果性的东西较少; 左手按揉弦变化较多,比较细腻、圆润、柔慢、重韵味。弹奏起来曲调温文尔雅,细腻动人,深具柔和的南国风情。北派筝一般较泼辣、粗犷、重形象表现,效果性的东西较多; 乐曲起伏较大,有跳动感; 弹接力度也较大,气氛比较强烈; 右手技巧较南派多,也较南派难,但左手的揉按细腻变化少些,揉按一般较急较深,效果则尖硬些。其出音高亢嘹亮,苍劲有力,豪爽奔放,刚中有柔,庄重古朴,深具中原韵味。
4、古筝流派的传承与创新
艺术的生命在于变化和创新。古筝流派在历代不同演奏家的改革创新中得到流传和发展。古筝艺术同样只有在继承中创新,才能得到不断的发展。
一个筝派如果仅仅停留在传承的基础上,没有创新,就会慢慢迷失发展的方向。只有技法创新,创作的创新,演奏风格手法的多重创新,才能使流派不断向前发展。传承与交流时创新的基础,前者是内部吸收,后者是外部借鉴,两者缺一不可。传承与创新是流派发展古筝艺术的原动力。创新离开了传统的继承,古筝的独特艺术个性和艺术风貌就难以延续和传承下来,古筝艺术的创新也将失去意义。继承传统是为了创新,创新也离不开传统“法度”,要在传统与创新之间架起一道桥梁,既能使优秀的古筝传统得到继承,又要勇于创新。
六、教具、教学手段
课件、古筝
教师讲解,学生参与
七、教学过程
㈠导课
1、课前播放筝曲《高山流水》片段,营造课堂气氛,导入新课
2、简单介绍《高山流水》乐曲出处,引出古筝历史
(意图:通过听赏,先入为主,激发学生的兴趣。)
㈡新授
1、老师介绍古筝历史
2、古筝按地域划分流派并听辨音乐引出分析古筝流派形成的因素
3、从具体风格划分为九个流派并提问
问题:①你所听到的乐曲属于哪个流派?
②风格特点是怎样的?
(意图:通过老师介绍相关资料,了解古筝流派的划分。)
4、演奏两首不同流派的筝曲,启发学生感受古筝流派风格特点
①第一首演奏《秦桑曲》片段,先请学生回答问题,谈感受,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作总结归纳
②第二首演奏《三十三板》片段,先请学生回答问题,谈感受,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作总结归纳
(意图:通过老师现场演奏古筝不同流派的作品,引导学生欣
赏并感受古筝流派风格特点。)
5、具体乐曲欣赏分析
①欣赏《临安遗恨》片段1,提问:这首乐曲音乐情绪是什么样的?
②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作总结归纳
③欣赏《临安遗恨》片段2、提问
④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作总结归纳
6、古筝的传承与创新
八、课后小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