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余涛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复制链接]
22#
 楼主| 发表于 2008-11-8 10:52:00 | 只看该作者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六册《捞铁牛》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1、《捞铁牛》是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讲的是宋朝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把陷在河底淤泥时的八只铁牛打捞上来的故事,赞扬了我国古代出色的工程家------怀丙和尚的聪明才智明才智。反映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成就及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2、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了怀丙和尚捞铁牛的原因、经过和结果。先讲铁牛被大水冲走,陷在淤泥里,一个和尚主动提出捞铁牛;再讲和尚做捞铁牛的准备工作以及怎样捞起一只只铁牛,其中捞第一只铁牛的过程是文章的重点,捞其余七只,只用了一句话,这样写,既抓住重点又避免了重复;最后才点出和尚的姓名和身份。
   3、第五单元读写训练的重点是“归纳段落大意”,而此项训练是继“给课文分段”之后的又五项提要训练内容。凭借课文,要继续培养学生给课文分段的能力,开始指导学生练习归纳段落大意。
  教学对象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学过有关反映我国古代和现代科学技术方面成就的课文。如《青蛙的眼睛》《赵州桥》《鱼和潜水艇》等课文。对本文所描写的反映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及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较易理解。
    本班学生中下生面广,思维的深刻性、想象的丰富性都很一般,而这篇课文讲的是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故事,学生缺少这方面的科学知识,因此对理解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过程有一定的困难。
  教学目标:
   教养:
    掌握“宋、府、拴、笨、尚、潜、绳、绑、铲、拔、丙、程”等12个字的音、形、义,并会写。
    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宋朝、笨重、熟悉、出色、浮桥、议论纷纷、淤泥、工程家”等词语的意思,并会用“熟悉、出色”造句。
    能结合课文,理解课后习题3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回答练习1的三个问题。
    能按段意给课文分段。
    朗读课文。
   教育:
    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从而认识到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激发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发展:
    通过学习,激爱科学的兴趣,培养科学地认识问题、解决问是的态度。
  教学难点:
    对文中重点句的理解。如和尚说的:“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
    理解怀丙和尚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原理。
  教学方法: 球形教学法  实验演示法
  教学媒体: 投影机、投影片、计算机
  课前准备: 配合课文的投影片。一套实验器具。(玻璃缸、船、沙等) 计算机软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一、学习第一段。
    指名读第一段,让学生边听边思考:为什么要捞铁牛?
    板书:大水冲牛
    点拨:重修浮桥还有没有别的办法?为什一定要捞铁牛?
    要捞起这八只铁牛容易吗?从哪里可以看出?
    指导学生理解:“有哪个大力士能把它们一只一只捞起来呢?”引导学生理解“人们正在议论纷纷。”“议论纷纷”是什么意思?想象他们在议论些什么?
    正当人们议论纷纷的时候,一个和尚出现了,他说了一句什么话?你能从课文里把这句话找出来吗?
    投影:“让我来试试,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指导学生初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这句话讲了几个意思?
    从这句能看出什么?(和尚有了捞铁牛的办法,而且这办法跟水有关系)
    板书:叫水送牛
    指导学生朗读第一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08-11-8 10:53:00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课文第二、三、四段,理解怀丙和尚捞铁牛的准备工作以及捞铁牛的过程。
   继续深入理解“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这个句子。
   解决课后练习3 体会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
   充分认识怀丙确实是个出色的工程家。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一、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第一段,知道了黄河发大水,冲断了河中府城外的浮桥,拴住浮桥的八只大铁牛也被冲到河里去了。正当人们想办法要捞起铁牛重修浮桥进,一个和尚出现了,他说要叫水把铁牛送回来。他究竟用什办法把八只铁牛捞回来的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学习第二段。
    指名读第二段,思考:为了捞铁牛,和尚做了四项准备工作,是哪四顶呢?在课文里找出来,作上记号。
    讨论:
    和尚做了哪四项准备工作?
    第一项准备工作是什么?(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然后引导学生用四个字把这项准备工作概括出来。)
    板书:潜水摸牛
    其他三项准备工作是怎样的?能不能分别用四个字概括出来?(先让学生按四个小组共同研究,然后在全班交流)
    板书:大船装沙
       并船搭架
       粗绳拴牛
    朗读第二段。
    学习第三段
    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思考:怀丙和尚是怎样捞起第一只铁牛?
    投影这段话,组织学生讨论:
    和尚先让水手们干什么?(铲沙)
    为什么要把船里的沙都铲到黄河里?
    船里的泥沙慢慢减少,船身和拴住铁牛的绳子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一点一点向上拔)这里为什么用“拔”?是什么力量把铁牛从淤泥里向上拔的?水的浮力是怎样把铁牛向上拔?(通过多媒体计算机的画面理解捞铁牛的过程)
    实验演示捞铁牛的过程,让学生充分认识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把铁牛拔出淤泥。
    朗读这段话,思考: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请用四个字概括出来。
    板书:铲沙拔牛
    齐读第五自然段,思考并讨论:和尚是怎样把铁牛捞上岸的?(通过多媒体计算机演示,让学生理解)
    点拨:和尚为什么不急着把铁牛捞上船,而是先让水手使劲划船把铁年拖回岸边,再让众人拖牛上岸。
    朗读第五自然段,思考讨论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分别用四个字慨括出来。
    板书:划船拖牛众人拖牛
    和尚才捞起一只铁牛,还有七只铁牛呢?哪里写到了?为什么不具体写?
    齐读第六自然段。
    自由朗读第三段,思考:和尚是怎样把一只只铁牛捞起来的?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简单叙述过程)
    投影“让我来试试。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对这句话有没有新的理解?怀丙和尚要叫水把铁牛送回来,实际上是什么意思?
    讨论:你觉得怀丙和尚这个人怎样?课文是怎样评价他的?
    “出色”是什么意思?教师讲解“工程家”的意思。
    为什么说怀丙和尚是个出色的工程家?他的出色表现在哪些方面?
    点拨:
    从怀丙和尚做的四项准备工作,可以看出他的出色表现在哪里?(引导学生通过怀丙和尚先让水手摸清铁牛的位置,又准备大船装沙,再并船搭架,最后用粗绳拴牛这四项准备工作,而且这四项准备工作的顺序不可以颠倒,认识到怀丙和尚考虑非常周到。)
    从怀丙和尚指挥水手捞铁牛的过程,可以看出他的出色表现在哪里?(引导学生通过对怀丙和尚指挥水手铲沙,当铁牛被拔出来后,并不急着把铁牛捞上来,而划船到岸边,再让许多人一齐拖牛上岸,认识怀丙和尚指挥有方。)
    投影“让我来试试。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从怀丙说的这句话,可以看出他的出色表现在哪里?
    点拨:
    洪水冲走了铁牛,冲毁了浮桥,水可恨吗?怀丙和尚从这田里看到水给人们带来的危害没有?
    “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实际上是什么意思?怀丙和尚看到水有利的一面没有?
    他既看到水有害的一面,也看到有利的一面,说明他能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有一种科学的态度。
    通过刚才的分析,怀丙的出色表现在哪里?
    板书:考虑周到
    指挥有方科学地认识问题,解决问题
    一分为二
    总结全文
    怀丙和尚捞铁牛这件事,离现在已有一千多年了,那时他就能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多么出色啊!直到今天,人们还是利用这种原理打捞沉在水里的重物。此时此刻,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呢?
    引导学生发现课本插图的错误。
    堂上练习
    指导学生用“熟悉”、“出色”造句。
    课后练习
    朗读课文。
    了解现在打捞沉船的办法。

  板书设计:
                   17、捞铁牛

               考虑周到
       怀丙和尚出色的工程家 指挥有方 科学地认识问题,解决问题
       一分为二
       大水冲牛叫水送牛
       潜水摸牛 大船装沙并船搭架粗绳拴牛
       铲沙拔牛 划船拖牛 众人拖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08-11-8 11:41:00 | 只看该作者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用冰取火》教学设计

这篇课文讲的是一支探险队到南极去考察,在一个孤岛上,他们的打火器找不到了。 探险队员用冰做成“冰透镜”,点燃了火。故事表现了探险队员的意志品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聪明与智慧。
  
课题用冰取火课型新授课时两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读本课的15个生字、词,从而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积累优美的词语。
2、能正确、美观的书写10个生字。

△ 3、通过指导,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探险队员是怎样用冰取火的,并了解其中的道理。
能力目标
1、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提高。
2、通过和识字和书写生字,掌握写字规律,提高识字写字能力。
道德情感目标
1、通过本课的识字写字,学生能够感受到汉字的美,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热爱。
2、通过阅读课文,体会探险队员们的聪明与智慧,并结合实际,谈谈运用知识和智慧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道理。
重点难点:学习方法学生以讨论探究为主,同时辅以练习法和谈话法。
教具:课件、生字卡片、图片学具教科书、生字卡片、练习本。
教师指导过程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备注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 板书:“火”,看到了火你想到了什么?
火可以产生热量,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火,(边说边展示南极的图片资料)
2、你们来看,这是地球的最南端——南极,(课件展示)通过预习,你们已经对南极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谁来说一说你所了解的南极是什么样的?。
3、在南极这样烈风、酷寒、暴雪的环境里,人们更需要火,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发生在南极的并与火有关的文章:“用冰取火”。板书:“用冰取”,补充课题。
4、齐读课题。看到课题你想说点什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探险队员是怎样用冰取火的。
二、初读感知课文内容。
1、 小声读课文,要求:(1)注意你的读书姿势(2)把你掌握不准的生字、词多读几遍 (3)把不明白的地方划出来。
2、 检查生字读音的掌握情况 开火车读(出示课件)
摄氏度 徘徊 几乎 赐给 一筹莫展 束手无策 绝望 恢复 驱散 跳跃 一缕 焦点 茫然 干燥蓬松
  
3、 学生朗读课文,指名读。
4、谁来评价一下他们读得怎么样?
二、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 1、默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哪个自然段告诉我们火的作用非常大。
2、 2、请同学读读这句话,说说自己的理解。指名读,一起读,再读中体会火的重要性。
3、 既然火的作用如此大,那么在南极这样的环境中,如果打火器找不到了,会发生什么事呢?读一读课文的第五自然段。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写的是柔和的太阳,为什么现在却说是惨白无力的太阳呢?这个队员在思索,他在想什么呢?从中你都看出了什么?
4、 难道他们真会默默地等待死神的到来吗?他们是怎样做的呢?读一读课文的第六、第七自然段。小组讨论,用自己的话说说探险队员是怎样做的。
5、 师总结:学生边说,教师边在黑板上画出半球形的“冰透镜”,以及阳光通过并透镜的工作原理,帮助学生明白其中的科学原理。
6、 齐读课文第六第七自然段。说说度的时候你注意了什么?
7、 自由读、指名读第六第七自然段体会“一分钟、两分钟……又过了一会”时间长吗?在这时队员会想些什么?指导朗读这样表示时间的词语,理解队员们此时的心情,和他们的聪明才智、顽强的意志品质。
  
8、 8、学习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凭着探险队员的聪明才智,他们终于成功了!引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这团红红的火——”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是从哪看出来的?(他们欢呼,跳跃,想在欢庆一个重大节日)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做呢?进一步体会火的作用之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08-11-8 11:42:00 | 只看该作者
第一课时
  1、学生根据经验回答。
  2、学生交流预习情况:南极的气温很低、风很大,到处都是冰天雪地。
  
4、齐读课题。学生谈对课题的质疑,用冰可以取火吗?怎么取得?是谁想到的这一方法呢?
  
1、学生自读课文,解决不会字的读音。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思考课文的内容。

2、学生开火车读生字
3、学生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思考他们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4、 学生评价
  
1、 同学们积极动脑,各述己见,总结出第三自然段。“没有火,就不能工作;没有火,就不能生活;没有火,生命就受到威胁。”
2、 学生体会火得重要性。
3、 学生读课文第五自然段“年轻的队员望着惨白无力的太阳和茫茫的冰原,久久地思索着。”展开合理的想象结合对课文的理解,理解思索的含义及内容,通过理解惨白无力的太阳,体会队员此时的心情。
  
4、 学生读课文的第六第七自然段。展开激烈的讨论,小组内讨论探险队员用冰取火的过程。理解用冰取火的过程。产生质疑:“半球形的冰透镜”是什么样的?
5、 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用冰取火的过程。
6、 学生踊跃举手谈自己读的时候注意了什么问题,达到了什么样的效果,同学之间互相借鉴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7、 理解“一分钟、两分钟……又过了一会”读课文理解理解队员们此时的心情,和他们的聪明才智、顽强的意志品质。对课文理解更加深刻,进一步体会了课文的内涵,
  
  
8、 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体会探险队员的心情,知道火的重要性。
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学生学会自学课文。
  
学生进一步熟悉课文。为识字做准备。
※掌握认字方法。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识记生字
再次给学生读书的机会,了解课文内容。
学生互相进行评价。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参与意识。
  
开阔学生的思维,并在学习课文中,学会生字。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讨论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精神。
   
在复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培养了学生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让学生学会美读。
置必做题: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读本课所学生字。
选做题:
思考:课后第一第二题。
实践创新作业:
还有哪些方式可以产生火。
板书设计

用冰取火
南极
打火器丢了 一筹莫展
用冰取火
取火成功 欢呼跳跃
课后小结  
教学反思:
   教师指导过程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备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08-11-8 11:43:00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课时
一、 复习
1、 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2、 指名读课文
3、 复述课文
  
二、 写生字
1、 指导写字,重点指导“筹”“策”“徘徊”
学生练写
教师巡回指导书写,督促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1、四人小组互相检查
2、复述课文
1、学生写生字  
指导复述,提高复述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08-11-8 11:44:00 | 只看该作者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六册《天外来客—陨石》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分析
     这是一首描写陨石知识的诗歌,语言流畅,通俗易懂。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使学生了解陨石的奇妙,激发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有关天外来客——陨石的资料,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2、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积累词语,并能灵活运用。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读中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三、教学重点
    1、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有关天外来客——陨石的资料,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四、教具准备
    学生:提前搜集有关陨石的资料,可以问爸爸妈妈,可以看课外书、电视节目。
    教师:搜集有关陨石的图片及其它资料。

    五、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观察法、谈话法、以读代讲。

    六、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谈“石”激趣,导入新课。
    1、谈“石”导入
    同学们,这是一个“石”字,谁能变个字形小魔术,在它的上、下、左、右任意一边加一部分,使其成为一个新字?(学生自由说)一个小小的“石”字就这么有趣,大自然中的石头就更有趣了。
    [以游戏方式导入新课,使学生在课开始就充满兴趣]
    2、教师出示“宇宙来客”陨石图
    同学们请看,这是一块石头,仔细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谈自己的发现:这是一块巨大的石头,它上面写着醒目的四个大字“宇宙来客”……)的确,这不是一块一般的石头,它来自浩瀚的宇宙,是天外来客(板书:天外来客)它的名字叫陨石(板书:陨石)
    [教师出示“宇宙来客”陨石图,巨大的石块,赫然醒目的“宇宙来客”四个大字,给学生视觉带来巨大的冲击,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探索欲望增强。]
    (二)展示资料,了解陨石
    1、关于陨石你了解了哪些知识?学生展示搜集的资料。
    2、教师展示资料: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资料(出示:流星雨)1976年 3月8日,在我国吉林省下了一场奇特的雨,从天空中降落下来的不是雨滴,而是大块的石头,景象十分壮观,这就是流星雨。在这次流星雨中降落下来的石头共有100多块,最大的重达1770千克。(出示各种形状的陨石)陨石的形状各异、大小不一,有的如米粒,有的似龟壳,千姿百态。
    [通过展示资料,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对陨石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学习诗歌做好了铺垫,由于农村学生受条件所限,搜集的资料总是有限的,教师补充一些资料是非常必要的。]
    (三)自读诗歌,整体感知
    1、关于陨石我们课本上有一首诗歌,同学们想读吗?
    2、学生边读边标出不认识的生字,采用识字方法独立解决,教师引导学生辨别重点字词。
    3、学生反复读诗歌,要求:读后告诉大家有什么收获?
    4、学生汇报读书收获,教师对汇报情况进行点评。
    [通过自读诗歌,学生对诗歌进行整体感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08-11-8 11:46:00 | 只看该作者
一、教材内容分析
     这是一首描写陨石知识的诗歌,语言流畅,通俗易懂。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使学生了解陨石的奇妙,激发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有关天外来客——陨石的资料,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2、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积累词语,并能灵活运用。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读中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三、教学重点
    1、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有关天外来客——陨石的资料,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四、教具准备
    学生:提前搜集有关陨石的资料,可以问爸爸妈妈,可以看课外书、电视节目。
    教师:搜集有关陨石的图片及其它资料。

    五、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观察法、谈话法、以读代讲。

    六、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谈“石”激趣,导入新课。
    1、谈“石”导入
    同学们,这是一个“石”字,谁能变个字形小魔术,在它的上、下、左、右任意一边加一部分,使其成为一个新字?(学生自由说)一个小小的“石”字就这么有趣,大自然中的石头就更有趣了。
    [以游戏方式导入新课,使学生在课开始就充满兴趣]
    2、教师出示“宇宙来客”陨石图
    同学们请看,这是一块石头,仔细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谈自己的发现:这是一块巨大的石头,它上面写着醒目的四个大字“宇宙来客”……)的确,这不是一块一般的石头,它来自浩瀚的宇宙,是天外来客(板书:天外来客)它的名字叫陨石(板书:陨石)
    [教师出示“宇宙来客”陨石图,巨大的石块,赫然醒目的“宇宙来客”四个大字,给学生视觉带来巨大的冲击,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探索欲望增强。]
    (二)展示资料,了解陨石
    1、关于陨石你了解了哪些知识?学生展示搜集的资料。
    2、教师展示资料: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资料(出示:流星雨)1976年 3月8日,在我国吉林省下了一场奇特的雨,从天空中降落下来的不是雨滴,而是大块的石头,景象十分壮观,这就是流星雨。在这次流星雨中降落下来的石头共有100多块,最大的重达1770千克。(出示各种形状的陨石)陨石的形状各异、大小不一,有的如米粒,有的似龟壳,千姿百态。
    [通过展示资料,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对陨石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学习诗歌做好了铺垫,由于农村学生受条件所限,搜集的资料总是有限的,教师补充一些资料是非常必要的。]
    (三)自读诗歌,整体感知
    1、关于陨石我们课本上有一首诗歌,同学们想读吗?
    2、学生边读边标出不认识的生字,采用识字方法独立解决,教师引导学生辨别重点字词。
    3、学生反复读诗歌,要求:读后告诉大家有什么收获?
    4、学生汇报读书收获,教师对汇报情况进行点评。
    [通过自读诗歌,学生对诗歌进行整体感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1 04:1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