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25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伯牙绝弦》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6-27 16:59: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要上《伯牙绝弦》,真是担心啊,对于文言文,真是一点底都没有啊!它是小学六年级唯一的一篇文言文,故事感人至深,却只有5句话,77个字,而这77个字里却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感人肺腑的故事。它是知音难求的人生写照,是人们在孤独中寻求温暖的见证,是心存美好、渴望美好、珍惜美好的心灵的呼唤。把重点放在文言语感的初步感知和对故事本身的体味上,通过诵读、体验、对话、联想,走进这场悲剧,理解这个寓言,聆听这声叹息,见证这种寻求,向往这份美好……    

本文是文言文,是学生第二次碰到文言文,对于文言文的特点和理解方法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我把重点放在让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内容,先把课文的字词理解了,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再进行对“知音”的解读。  

上课文之前,请教了办公室老师,抓住文章的重点与难点。古文教学,朗读是一大特点,因此,教学中,注重了朗读。理解课文我首先指导学生把文章读正确、流利,特别是对难读的三句话:“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伯牙/谓/世/再无知音”进行了指导,目的是为了学生在朗读古文时能注意停顿恰当,读出古文的韵味来。在理解课文时我把理解与朗读相结合,在感悟文章的每一句话的同时,也注重了指导朗读。  

一堂课下来,首先一点,觉得在对古文的朗读指导中,还欠缺教学方法,以后有待提高。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6-27 17:00:53 | 只看该作者
 赵 老师以己深厚的文学底蕴,面对学生突然要求的“请您背诵一篇古文”,对答如流,赢得满堂喝彩。  

他摒弃支离破碎的讲解,紧扣一个“绝”字,以“绝”字层层递进:因为伯牙和钟子期都身怀绝技(伯牙有“弹”的绝技,钟子期有“听”的绝技),所以两人成为知音;因为钟子期死,伯牙为此感到绝望,因为再也没有人能听懂他的琴声;因为伯牙绝望,所以绝弦;因为绝弦,所以这份高雅的友谊只能成为千古绝唱了……  

如此精妙绝伦的设计,真是把“现代”与“经典”绝佳地糅合在了一起:一篇如此经典的古文,又如此具有现代感,张力感,也许绝不会有第二个人能想到这种构思。这种“不走寻常路”却又能比别人“走得更远”的“绝路”(绝妙的路径),不正是我孜孜以求而未得的吗?  

             我最喜欢 赵志祥 老师的教学风格,趣味调侃、张扬顿挫中蕴含着知识、情感、态度的课程目标。 赵 老师先让学生组“绝”的词语,看似无心,实则用三个绝:“绝望”、“绝技”、“绝唱”,将这堂课串联起来,既读通古文、琅琅上口,又理解了古文意思、内容精要。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 赵 老师立足学生,“保底教学,没有上限”,拓展出“绝唱”的意味。与其说 赵 老师给学生们上了一堂精妙的古文课,不如说他为我们老师和学生倡导古文教学的理念,熟读成诵,让学生自己去体味古文的韵律和意味,多体验少教授。课后, 赵 老师更向我们分享了教学的小技巧:1、抓住学生的逆反心理,逆向导入,激发学生激情;2、装猫扮狗,诸如发嗲、模拟等自毁形象的做法,当我们变笨的时候,学生反而将表现出更多的聪明智慧了。合理的心理学小技巧,让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有了学的兴趣和自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4 17:4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