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jyw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幼儿教育成功经验集锦

[复制链接]
22#
 楼主| 发表于 2008-11-3 10:50:00 | 只看该作者
刚吃完晚饭,桌上杯盘狼藉。儿子开始捣乱了,拿起勺子“叮当”“叮当”地敲着桌子。我顺水推舟:“你再敲这个试试,听听声音是不是一样。”我示意他敲其他的盘子。

     “不一样。”儿子说。

     “怎么不一样了?”

     “声音更响。”

    “怎么个‘响’法?”

     “‘梆梆梆’的声音。”

    “那你换用筷子来敲。”我提示道。

     “呀,”他像发现新大陆似的,眼睛一亮,“这声音好像很清脆!听起来声音尖尖的,像妈妈的声音。”

     “那刚才‘梆梆梆”的声音又像谁的声音呢?”

     “像爸爸的声音,粗粗的,响响的。” 他想了想说道。

     “嗨,你的耳朵可真灵!”我夸奖着。

    我们继续用不同数量的筷子敲着盘子,比较着所发出的声音的细微差别。

    训练孩子的感官,发展感觉能力,是智力的基础,是早期教育的必修课。它可以培养孩子听觉的敏感性。不要随意斥责孩子“捣乱”,在一个看似捣乱的动作中,蕴藏着教育的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08-11-3 10:50:00 | 只看该作者
宝宝长大了,在幼儿园小社会里生活,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宝宝在这个阶段已经可以面对面与我们进行交流,许多父母在为宝宝感到骄傲的同时,似乎感到有些力不从心,于是,寄希望于幼儿园、学前班,认为在那里,宝宝可以得到更好的教育。

    我们常常重视的是:

    - 为孩子选择重点幼儿园、重点小学;

    - 幼儿园老师、学前班老师对孩子的评价;

    - 孩子的身体健康;表扬孩子、赞美孩子;

    - 幼儿园的其他教育,如弹琴、绘画课多不多;

    - 幼儿园的饮食是否富有营养;幼儿园将来升入什么小学。

    我们常常忽略的是:

    - 对孩子的心理培养与性格培养;

    - 对孩子的劳动与动手能力的培养;

    - 对孩子社会交往与社会意识的培养;

    - 对孩子的关心与爱护他人;

    - 培养孩子尊重与关心长辈、朋友。

    我们需要做到和懂得的是:

    - 帮助孩子建立对学习的兴趣与自信;

    - 培养与规范孩子的学习行为;

    - 帮助孩子做好学前准备;

    - 培养孩子独立学习的能力;

    - 帮助孩子规范生活与作息时间;

    - 帮助孩子培养与同学、老师沟通的能力;

    - 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尽管孩子在幼儿园经过正规的教育,在即将进入小学前,父母一定还要为孩子进行系统而具体的学前准备:

    - 选择与确定即将进入的学校;

    - 了解学校的情况并与负责教师见面;

    - 做好孩子入学前心理与精神准备;

    - 做好孩子入学前相关知识准备;

    - 做好孩子入学前生活习惯与行为准备;

    - 入学的物质准备(书包、笔、纸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08-11-3 10:50:00 | 只看该作者
孩子不听话,还爱顶嘴。

    他真的是故意要跟大人作对吗?

    很多情况下并不是这样。

    如果家长总是忽略孩子顶嘴的真正原因,

    而是一味责备孩子的话,

    那只会造成亲子关系越来越疏远。

    其实,孩子的情绪反应都在透露一些讯息,

    只要您细心觉察并用心应对,

    便不会再因为孩子顶嘴而感到苦恼。

    房间里传来一阵哭声,“不要!不要!”2岁的安安情绪很激动,一把推开妈妈新买的紫色洋装。不管妈妈怎么说,小安安说不穿就是不穿,甚至还把衣服丢到地上。眼看喜宴开席的时间就要到了,妈妈一下子火了起来,直接对安安下了最后通牒:“你要是再胡闹,我就不带你去啰!”一听这话,小安安干脆一屁股坐在地上,号啕大哭起来。

    孩子顶嘴的3大原因

    其实,正在气头上的妈妈应当先了解安安为什么要反抗穿紫色洋装,对症下药才能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否则的话,亲子双方互相顶来顶去,情况只会越来越糟。那么,小朋友们究竟为什么会顶嘴呢?据张明慧老师介绍,主要原因大致可归纳为以下3个方面。

    无法充分表达

    小孩跟大人一样,都会有自己的意见,而1~3岁的孩子正处于学说话的阶段,所以语言能力不足,还不能清晰具体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一旦小孩与大人的意见不同时,就会产生顶嘴的状况。所以我们常会听到这个阶段的孩子动辄说出“不要”或“不好”等话语,甚至伴随着打人、踢人、哭泣等行为出现。随着孩子的语言能力日益增强,发生顶嘴、反抗的情况自然就会下降。

    发现自我能力

    再者来说,1~3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处在心智高速成长的时候,他们慢慢会发现自己有能力做一些事,也不再需要大人帮忙。例如孩子想自己决定要穿什么颜色的衣服,玩什么玩具,或吃东西的先后顺序等。他们想自己去尝试和掌控。特别是2岁左右的小孩,自己想当家做主的愿望特别强烈。因为在大脑髓鞘化的过程中,独立就是这个阶段发展的主轴,他们喜欢自己掌控事物的感觉,似乎一点都听不进大人的话。

    不满大人敷衍

    你会重视孩子的反应吗?许多家长都会因为忙于身边的事情,常跟孩子说:“等一下哦!妈妈正在忙!你乖乖在旁边玩一会儿!”甚至只是“嗯嗯”的敷衍回应。在得不到大人重视的情况下,孩子多少都会感到有些失落。尤其是在不断经历敷衍之后,孩子当然难免会哭闹不休,甚至出现肢体动作以表达不满,如拳打脚踢、扔东西等。

    解决顶嘴的4大妙招

    在了解到孩子顶嘴的常见原因后,家长便可见招拆招,轻松应对。张明慧老师在此建议家长,可以通过以下4种方式来改善宝宝的顶嘴状况。

    鼓励孩子涂鸦·稳定情绪

    多涂鸦的好处在于能帮助孩子缓解情绪,所以应该大力提倡。除了可以促进亲子感情之外,也可以训练孩子的认知能力。比如家长可以问孩子在画什么,画中的人物是谁,穿了什么样的衣服,在做什么事等。通过涂鸦的内容做一些互动讨论,还可以帮助孩子及早熟悉更多的词汇和句子,增强语言表达的能力。

    培养语言能力·刺激思考

    孩子的年龄越小,语言能力就越弱,所以在反抗时大多会出现哭闹的情形。如果孩子的

    语言能力再出现其他的发展障碍,那么肢体上的动作就会更多一些。同时随着负面情绪的日益增大,孩子生气的时间也会越来越久。因此,当家长发现孩子有激烈的肢体动作时,不要只是单纯的责备或惩罚,而应该首先增强他的语言能力,让孩子练习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感觉和想法。这样不但能减少孩子肢体动作的发生,无形中也刺激了孩子的思考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适度给予权力·尊重孩子

    适度让孩子有一些小小的权力,让他自己做决定,让孩子有受尊重的感觉。但家长必须

    确认事情的重要性,因为有些事情还不能让孩子自行决定。例如孩子生病了,该不该看医生、该不该吃药等,这些事必须由家长来决定,但是吃药的顺序和速度则可以让孩子决定。他在掌控事物的同时也能得到安全感,有助于减轻他的抵触情绪。不过家长也应该让孩子知道,做任何决定之前都要经过仔细的考虑和认真的评估,并且要懂得承担后果。

    化好奇为学习·适时引导

    正如前面所说,大人的应对方式不佳也是孩子反抗的一个重要原因。例如家中有许多危险的东西不能让小孩子碰,例如摸电源插座、玩剪刀等。当然,孩子的小手很有力量,喜欢东摸摸西摸摸,看到什么东西都不想放过,这确实很让家长感到担心。但是如果大人只会说:“不行!不可以!”等一味强行制止的话语,那么教养效果也不会太好。因为1~3岁孩子的认知能力还不够,无法了解什么是危险,也不知道什么东西不应该碰。

    1~3的孩子主要依靠经验学习,由于充满好奇心,所以他总希望通过各种尝试来满足成长的需要,此时大人的适时引导就显得尤其重要。在阻止孩子之前,不妨先想想是否还有其他更合适的方式,可以让孩子有正面的学习机会。比如为了避免孩子被热水烫伤,可以分别拿了冰水、温水、和温度较高的热水让孩子去感受,通过不同温度的差别,让他认识什么是冷、热与烫,这样孩子就能知道万一误触开水是会受伤的。把好奇转化为学习,增加孩子的认知,减少接触危险的机会。

    TIPS:良好的互动品质很重要

    由于目前生活节奏很快,工作压力也比较大,所以很多父母都将孩子交给保姆或是长辈来照顾。亲子相处的时间本来就有限,如果下班后再没有好好陪孩子,或是没有和主要照顾人进行良好的沟通,那么长期下来亲子互动就容易产生问题,出现顶嘴的次数自然也就多了。

    如果不能保证亲子互动的量,那么互动品质的好坏就变得很重要了。张明慧老师建议,不管家长有多么忙,每天都要抽出一些时间听孩子说话,哪怕只有10分钟也好。在与宝宝说话时,家长应采取与孩子相同的高度,认真、专心地看着孩子的眼睛,仔细倾听孩子想说什么,有什么问题,让孩子觉得自己受到了充分的重视。

    要用心营造一个亲子互动交流的良好环境,如把客厅一角布置成温馨可爱的小空间,但必须远离电视,这样才能让大人和孩子都专注在彼此的互动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08-11-3 10:51:00 | 只看该作者
  弱小的少年儿童永远是父母心中的牵挂。?

    娇嫩的花朵易于受伤,你准备好了吗??

    他(她)可能因为饮食不当而受伤。?

    可能因为运动不慎而受伤。?

    可能因为坏人引诱而受伤。?

    可能因为危险设施而受伤。?

    可能……

    常见病症的处理?

    1.外伤?

    少年儿童爱玩好动,又不知道保护自己,无形中增加了许多身体受伤的机会。监护人需特别注意。?

    鼻出血:头向后伸,用手指捏住鼻头,如果是一边鼻孔流血,举起相反一侧的手臂,再用毛巾冷敷。?

    割伤、划伤:压住伤口止血,如果伤口很大很深,就要把受伤部位抬高,高于心脏,冷敷止血。并且帮孩子洗净伤口(用温水、肥皂),用碘酒或酒精消毒后搽药(如云南白药)或贴上创可贴。如伤口不好清洗或血流不止,就必须上医院。?

    撞伤、碰伤:不要服止疼药,不要用手揉肿起的部位,以免增加内出血的机会。并请家长朋友注意,最近科学研究发现涂抹红药水会增加患癌症的机会,所以孩子的皮外伤最好换用别的药。?

    迷眼:当孩子眼中有异物时,让其尽量睁大眼睛,眼睛一般会自动流泪,顺势将异物冲走。?

    眼外伤:如眼睛受到石块、树枝等的撞击或因突然跌倒眼边撞到钝物上,导致眼球受伤,轻微者休息几天即可痊愈,重者如有眼球裂伤或出血,应及时送医院治疗,并应在角膜上涂抗生素软膏,避免感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08-11-5 11:18:00 | 只看该作者
日出的题目








  你在早晨5点正看到日出。但是大家都知道,光的传播不是瞬息就可以到达的:太阳光从光源──太阳──射到地球上人的眼里,要有一段时间。因此,我们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假如光是瞬时就可以到达的话,那么我们在什么时候就可以看到日出了呢?

  我们知道,光从太阳到地球要跑8分钟。那么,如果光瞬息就可以到达的话,我们好像应该在8分钟以前,就是在4点52分就看到日出了。

  我知道许多人听了会觉得意外:其实这个想法是不正确的。所谓日出只是我们地球表面上某一点从没有太阳光照到的地方转到了有太阳光照到的地方罢了。因此,即使光的传播是瞬时的,我们看见日出的时间,仍旧跟光的传播要花时间的情形完全相同,也就是说,仍旧是早上5点正。

  但是如果你是在观察(用望远镜)太阳边缘上什么凸起的部分(日解),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如果光的传播是瞬时的,你的确会比现在早8分钟就见到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08-11-5 11:19:00 | 只看该作者
【故事】?

    王先生在宝宝进入小学之前,就已经开始教宝宝识字了。他和爱人时常督促宝宝识字、阅读,并定时检查学习效果,入学前检查的结果是宝宝认识了大约3 000个汉字,并可以为客人表演古诗背诵。两人非常满意,也对宝宝的未来充满信心。结果过了几年他们发现自己想错了,宝宝并没有取得他们所预想的长足进步,甚至还不如入学时只识几百字的同学。同时,原本自信、开朗的宝宝也变得自卑、孤独起来。?

    陈先生家的宝宝今年5岁了,那天她歪着头和爸爸一起看报纸,居然指着一个新闻标题熟练地读出“南京大学”四个字,爸爸非常惊讶,因为他从未教过宝宝“学”字。于是他在白纸上写了一个“学”字,宝宝果真就不认识了。爸爸很纳闷——她是怎么认识“南京大学”的呢??

    一位妈妈介绍经验时说:“我的儿子今年7岁,他6岁的时候就已经认识1 600多个字了,平时除了看儿童版的《西游记》、《三国演义》和童话书以外,还看《十万个为什么》和其他一些简单的小儿书。我没有强迫儿子看什么不看什么,只是引导他多看看民族的东西,少看些没有精神实质的动画片。除此之外,我非常注意利用街上各种各样的广告牌、商店招牌、单位名牌等帮助儿子识字,其实有很多字都是通过这种方法在街上认识的。”

    【理论分析】?幼儿识字的可能性?

    阅读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是为众多心理学家所认同的,通常来说,在小学三年级和初二年级的学生中间会出现两次分化,二者都与学生的阅读水平有直接关系。但是阅读能力是需要时间来养成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学前幼儿能否学习识字和阅读就成为了心理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根据近年来专家们的研究,我们可以说学前幼儿是可以识字和阅读的。?

    首先,专家们发现人们原有的“婴幼儿口语易、识字难”的认识是错误的,婴幼儿完全有能力识字。对于婴幼儿来说,识字是最容易的,然后是听人说话、学人说话,学习写字是最困难的。婴幼儿在识字的过程中,是将字形、字音同实物直接联系起来记忆的,比成人通过逻辑记忆要容易。尽管这种整体识别模式和自然记忆能力所需的时间可能会较长,但是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在幼儿看来也并不困难。?

    其次,3~6岁的幼儿正是一群兴趣广泛、精力旺盛的小家伙,而阅读正好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兴趣,把他们引入知识的海洋。幼儿在阅读中识字是事半功倍的,因为它不会像单独学生字那样使幼儿感觉到枯燥和困难,反而能使其充满兴趣和信心。?

    幼儿识字的两个问题?

    既然幼儿完全可以识字,那么剩下的问题就是“何时开始”和“怎样识字”了。关于幼儿识字的起始年龄,心理学界是有争论的。不过总的看来,专家们肯定了3~4岁时幼儿学习识字的最佳年龄,根据个人情况,可以将此年龄段扩大至2岁半到4岁半。?

    有心理学家指出,如果将人们从出生到17岁的潜能发展作为100%,那么他在4岁之前就会发展50%,然后4~8岁发展30%,8~17岁只能发展20%。可见0~8岁是人们各种潜能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具体到幼儿的整体记忆和自然记忆潜能,3岁是其最高峰,其后几年也是非常关键的。如果从此时开始,幼儿能科学地学习识字和阅读,将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家长对3~6岁的幼儿既不能“无所作为”,也不能“盲目开发”,而且特别要避免“盲目开发”,过早、过晚、过度都是不好的。那么怎样才是“科学”的识字方法呢?应该说,具体的方法是应该因人而异的,不过由于幼儿的身心发展有其共性,所以这里也可以提出适合所有幼儿识字的基本原则,即让幼儿在没有过重压力、不因负担而引起烦恼的前提下,完全依据其自身的能力接受外界信息,像早年学说话一样自然地去识字和阅读。?

    幼儿识字的益处?

    根据幼儿个人的实际情况,引导他们从合适的年龄开始,用科学的方式识字,对于幼儿有很多益处。这些益处可以归纳为以下两方面:?

    1?识字可以有效地提高幼儿的智商?

    心理学实验表明,幼儿是通过右脑整体识别模式来识字的,所以幼儿识字是有利于其右脑开发的。从理论上说,3~5岁是幼儿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也是开发智力的关键时期。如果学习汉字,则更能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

    据日本科学家的研究发现:儿童若不学汉字,6岁入学时的智商为100;若5岁开始学习汉字,6岁入学时的智商为110;4岁开始学汉字,6岁入学时的智商为120;3岁开始学汉字,6岁入学时的智商为125~130。看来幼儿学习汉字是可以有效提高其智商的。?

    这是因为汉字充分调动了幼儿的脑部组织进行识记:人们使用的文字通常可以分为拼音文字和图形文字。拼音文字传导的是发音信息,主要刺激大脑左半球,称为“单脑文字”;而作为图形文字代表的汉字,同时传导音、形、意三类信息,同时刺激大脑左右两半球,称为“全脑文字”。很多欧美国家的家长让幼儿学汉字,是兼有学习中华文化、开发幼儿智力两方面考虑的。?

    2?识字有利于发展幼儿的综合素质?

    文字是人们学习各种知识的工具,如果较早接触、较多运用,可以熟能生巧、运用自如。当前我国幼儿的语言发展过多依赖于听觉语言,缺乏视觉语言影响,这是幼儿园教育者“锻炼口语”的观念造成的。幼儿没有机会利用文字来获取比听觉更为广泛和丰富的信息刺激,促进智力的发展。?

    通常来讲,爱读书是幼儿发展各项素质的坚实基础。上面故事里讲到的口语能力正常但写不出通顺的书面语的小学生,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识字太迟、喜欢电视节目而不喜欢阅读文字。在幼儿的诸项素质中,理解力是非常重要的,没有很好的理解力,就不能很好地掌握知识、处理问题、与人沟通。一些幼儿在进入小学后总是不能很好地完成数学应用题,这就是他们对文字理解力太低而造成的。?

    大量事实证明,幼儿接触文字的时间越早,其日后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就会越强。幼儿通过识字阅读培养起来的综合素质,有助于他在以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较为高效地处理各类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08-11-5 11:19:00 | 只看该作者
宝宝吃饭不是一件小事,若不重视,就可能造成孩子厌食、消化不良等诸多问题。问题一旦产生,该如何对症下药呢?本文告诉你。

     “吃饭的时间到了!”当妈妈兴高采烈地把一盆盆菜端到桌上时,儿子丁丁却托着下巴,对饭菜毫无兴趣,任凭妈妈怎样好说歹说,丁丁就是不想吃,不肯吃,勉强吃一口,还要吐出来。

    也许你的孩子也有类似的吃饭经历,或许你也试了很多方法却不见大的成效。不用担心,让专家一起来帮你的孩子找找问题的根源,并解决它。

    消化不良的3大诱因(中标)

    原因1:给的食物不太易消化(小标)

    由于婴幼儿的消化能力差,父母要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给孩子吃能消化吸收、愿意接受的食品。一方面,父母要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特点,饮食逐渐由流质向半流质(如米汤、糊状食品、稀饭)以及固体食物(如软饭、面包等)转变。3个月内的婴幼儿,其消化液与成人不同,对淀粉的消化比较差,需要特别注意。而对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所添加的副食品,一定要烂、细、软,比如,可将青菜切碎,弄烂,做成菜泥。而对于2-3岁的婴幼儿,因为已经有16-20颗乳牙,食品可以稍微粗一点。同时,像整颗的瓜子、豆子、花生米、果冻这些食品对于婴幼儿都十分危险,可能会被吞到器官里,所以必须小心,要磨成粉,弄碎了才能吃。

    原因2:给太多新的食物(小标)

    比如:有的孩子第一次吃虾,觉得味道很好,就一下子吃许多,结果造成消化不良。因此父母在让婴幼儿尝试吃一种新的食物时,要让他慢慢适应。一次量不能给太多,要逐渐地增加,让孩子有个适应的过程。

    原因3:食品搭配不合理(小标)

    婴儿4个月过后,父母就需要给孩子增加奶类以外的辅助食品,要注意给予孩子营养平衡的饮食。平衡的饮食就是指婴幼儿吃进去的食物能满足他这个年龄和身体发展的需要。孩子的生长需要各种各样不同的营养,其中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纤维素等营养素。粮食是最基础的食品,而肉、鱼、奶、蛋、蔬菜、水果等等都是身体所必需的。因此,父母需要细心搭配孩子的饮食做到多品种,多样化,避免偏食、挑食、食物过于单调。

    饮食行为纠正是根本(中标)

    吃饭是一种饮食行为,除了要注意以上这些问题以外,幼儿正确的饮食行为和习惯的养成也不容忽视,这是解决孩子厌食、拒食等吃饭问题的根本,需要引起父母高度重视。因此,您需要在孩子饮食的过程中进行正确的示范和引导,让孩子从小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和行为。

    饮食习惯1:定时定量,少吃零食(小标)

    养成孩子定时定量吃东西的习惯十分重要。如果给孩子太多的零食,一会吃糖,一会儿吃饼干。胃里不空,孩子就会到正常吃饭的时间,没有饥饿的感觉。

    值得注意的是:一般的幼儿都是一日三餐,再加上两顿点心。您可以通过固定时间、固定地点、特定餐具和叫孩子吃饭的话语来让孩子意识到要吃饭了。这是通过条件反射的方式来给孩子有吃饭的意识,当热气腾腾的饭菜放在桌上时,他就会意识到“吃饭的时间到了”。其次,不要让孩子养成吃零食的坏习惯。

    饮食习惯2:专心吃饭,对吃饭感兴趣。(小标)

    许多孩子喜欢边吃饭边看电视或者边玩玩具,其实这对孩子的饮食是不利的。吃饭需要专心,父母必须要让孩子养成专心吃饭的习惯。如果孩子不喜欢吃饭,父母就要培养孩子对于吃饭的兴趣。

    对于吃的兴趣,可以从小培养。妈妈可以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喂他奶时,就选择一定的时间、地点和姿势,让他专心地喝奶,同时妈妈也要集中注意力在孩子吃奶这件事情上,让孩子感觉吃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从小培养他对于吃的一种兴趣。同时,在孩子长大一些后,妈妈可以在拣菜或做饭的时候,把一些食物指给孩子看:这些东西就是今天中午要吃的食物。这样可以加深孩子对中午要吃的食物的印象。

    另外在吃饭时可让幼儿自己参与,捧饭碗、拿小勺,挑选自己爱吃的食物,这样孩子既学会了吃饭的本领,又培养了对吃饭的兴趣。

    饮食习惯3:营造吃饭的愉快氛围(小标)

    有的孩子吃不下饭或不想吃饭,父母就会大打出手,甚至辱骂批评孩子,造成孩子每次吃饭都泪水涟涟。这样孩子就会在潜意识里讨厌吃饭,害怕吃饭。吃饭就成了一件不开心的事情。

    因此专家建议父母一方面要营造一个愉快的吃饭的氛围,让孩子开开心心地吃饭,并体会到吃饭的快乐,这是十分重要的事情,尽量不要在饭桌上斥责孩子,影响孩子就餐的情绪。另一方面,如果孩子不愿意吃或不想吃,请不要勉强他,就让他饿一饿,这样并不是什么坏事。

    BOX1:聪明提醒:完善的食品搭配方法

    1、细粮、粗粮、面粉、米饭要适当搭配。

    2、父母可以将含各种营养物质的食物捣碎做成小丸子、各种小点心,进行鲜艳的颜色搭配,来提高孩子进食的兴趣。

    3、给孩子的食物要色、香、味俱全,花色品种要翻新。比如拿烹饪鸡蛋来说,除了可以做成白煮蛋以外,还可以做成肉末炖蛋、炒蛋、五香蛋等,经常变换花样可引起孩子的就餐欲望。

    BOX2:聪明提醒:春季饮食卫生大意不得

    春季,病毒和细菌感染比较常见,因此给孩子的食物一定要注意食品卫生,否则会造成细菌感染,引起一些肠胃的疾病。

    注意事项:购买的食物原材料要新鲜卫生;为孩子烹调、制作食物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卫生;碗筷要孩子专用,并进行清洁消毒;孩子吃任何东西前要洗手,由此保证进食整个过程的清洁卫生。

    BOX3:聪明锦囊:孩子便秘怎么办?

    要解决便秘问题,既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又要多饮水、多运动,多吃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和水果来帮助胃肠蠕动。每天至少要吃1-2两的蔬菜和1两水果,最好每天能吃到3-5种以上的蔬菜。对于婴儿而言,则是要喝足够的水,他每天所需要喝水的量是体重的公斤数乘以50毫升。

    文/李艳

    专家/刘湘云 复旦大学儿科医院儿科教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7 18:3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