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红烛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课堂学习资源拓展

[复制链接]
113#
 楼主| 发表于 2008-11-6 07:14:00 | 只看该作者

书开拓了她的世界——访旅美华裔作家陈若曦







  
陈若曦出生在台湾台北市,1961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此后,曾分别在海峡两岸长期生活过,1973年开始碾转于香港、加拿大等地,后来美国定居,任职于柏克莱州研究中心。走南闯北的生活,给她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然而,她的勤学好读却    构成了她日后写作生涯的另一功底。谈起这一点,陈若曦说:“也许是由于家庭环境的缘故,从小我就对读书有着一种特别热切的企盼,我也真是读了点书的。”

陈若曦出身在一个贫寒之家,父母没进过什么学校,哥哥小学毕业后就做工了。双亲之所以培养她读书,只是由于她爱读书。从踏进初中那年起,她就一头扎进了书堆里。《楚辞》、《论语》……这些古籍虽然深奥,她也囫囵吞枣地啃了。优异的成绩使她年年获得奖学金。就这样,她读完了整个中学课程。接着,又以优异成绩考进了台湾大学,靠公费读完了外文系全部课程。

“那正是读书最好的年代啊!巴金的《家》、《春》、《秋》,鲁迅的《狂人日记》、《药》,老舍的《四世同堂》……,高中时我一本接一本地读,真如入山阴道上,五彩缤纷,目不暇接。进得大学后,读书的范围就由中国的转向世界的了。印度的史诗、法国的戏剧、俄国的现实主义作品……几乎是抓来就读。记得大学二年级那年暑假,由于结识了中文系图书馆一位管理员,一有机会就去抱回一堆书来读,一个暑假读了48本书,日本的川端康成、芥川龙之介等的作品,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全是那个暑假读完的。”

回忆青年时代没命读书的情景,陈若曦至今还有些动情。正是如饥似渴地读书,使她接触到了鲁迅的犀利,巴金的激情,老舍那带着幽默感的讽刺。她说,前辈作家那种真切的写实主义,不仅给她以一种精神上的满足,而且也引导她去观察四周现实的环境,关心在这样环境中活生生地生活着的人们。从第一部小说问世至今,陈若曦已经出版了11本书,包括4部长篇、4部短篇、3部杂文集。而这固然得力于她的勤快,得力于她丰富的生活,更得力于书籍给她开拓的那个世界。

而今,陈若曦已经步入中年,但读书习惯不变。她旅居海外,一有机会还要步猎海峡两岸的形形色色的读物。她说:“读书的目的,是为了透过书籍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因为人的活动天地毕竟有限,只有读书才能和无穷的空间接触。”(林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4#
 楼主| 发表于 2008-11-6 07:15:00 | 只看该作者
从哨棒看英雄

──《景阳冈》导读

陈玲





“哨棒”在《景阳冈》中多次出现,作者也精心选用了一系列动词写开枪怎样使用哨棒。这对于刻画武松的性格发挥了重要作用,可别小看了。

哨棒是武松防身的武器。哨,既可以解作巡逻、警戒、防守的岗位,又可以解作哨子即小笛和鸟叫。所以有人通过考证认为,哨棒是一端有孔,舞动起来会发出响声的特别棍棒。这且不论,看看作者选用哪些动词写使用哨棒,体味一下妙在哪里吧──武松进店喝酒,上冈休息,文中两次写到他“把哨棒靠在一边”。棒不离身,随时可用,表明他的警惕性高。

武松出店“提着哨棒就走”,何等干脆;大踏步上冈时“提了哨棒”,以免山石妨碍;看了树干上有虎的告示却“拖了哨棒走上冈来”,一副无所畏惧的英雄模样;而一旦看了官府榜之后则“把哨棒插在肋下”,随时准备与老虎一斗,表明他毫不松懈。

待到老虎出现,他先“把哨棒拿在手里”,准备搏击;一番扑闪后,“双手抡起哨棒”劈下去,这一“抡”字多么得力!哨棒断成两截,果断地“把半截哨棒丢在一边”,用双拳把老虎打死,完成了英雄壮举。

同是一根哨棒,或靠,或提,或插,或拿,或丢……变化多端,转接自如,而又切合情势,充分显示了人物性格特点,可见先用动词多么重要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5#
 楼主| 发表于 2008-11-6 07:15:00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说像利剑一样







问:小学语文第八册《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文中写到“太阳出来了,千万缕金光像利剑一样,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为什么说像利剑一样?


答:解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体会当时的环境特点。夏天的小兴安岭,枝叶繁茂,密密层层的枝叶已经遮住了蓝蓝的天空,森林里面是幽暗的,夏日里阳光很充足,当强烈的太阳光穿过只有一点缝的茂密的枝叶,在森林中就会出现一道道很亮的光线,这条条光线就像利剑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6#
 楼主| 发表于 2008-11-6 07:15:00 | 只看该作者

书开拓了她的世界——访旅美华裔作家陈若曦







  
陈若曦出生在台湾台北市,1961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此后,曾分别在海峡两岸长期生活过,1973年开始碾转于香港、加拿大等地,后来美国定居,任职于柏克莱州研究中心。走南闯北的生活,给她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然而,她的勤学好读却    构成了她日后写作生涯的另一功底。谈起这一点,陈若曦说:“也许是由于家庭环境的缘故,从小我就对读书有着一种特别热切的企盼,我也真是读了点书的。”

陈若曦出身在一个贫寒之家,父母没进过什么学校,哥哥小学毕业后就做工了。双亲之所以培养她读书,只是由于她爱读书。从踏进初中那年起,她就一头扎进了书堆里。《楚辞》、《论语》……这些古籍虽然深奥,她也囫囵吞枣地啃了。优异的成绩使她年年获得奖学金。就这样,她读完了整个中学课程。接着,又以优异成绩考进了台湾大学,靠公费读完了外文系全部课程。

“那正是读书最好的年代啊!巴金的《家》、《春》、《秋》,鲁迅的《狂人日记》、《药》,老舍的《四世同堂》……,高中时我一本接一本地读,真如入山阴道上,五彩缤纷,目不暇接。进得大学后,读书的范围就由中国的转向世界的了。印度的史诗、法国的戏剧、俄国的现实主义作品……几乎是抓来就读。记得大学二年级那年暑假,由于结识了中文系图书馆一位管理员,一有机会就去抱回一堆书来读,一个暑假读了48本书,日本的川端康成、芥川龙之介等的作品,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全是那个暑假读完的。”

回忆青年时代没命读书的情景,陈若曦至今还有些动情。正是如饥似渴地读书,使她接触到了鲁迅的犀利,巴金的激情,老舍那带着幽默感的讽刺。她说,前辈作家那种真切的写实主义,不仅给她以一种精神上的满足,而且也引导她去观察四周现实的环境,关心在这样环境中活生生地生活着的人们。从第一部小说问世至今,陈若曦已经出版了11本书,包括4部长篇、4部短篇、3部杂文集。而这固然得力于她的勤快,得力于她丰富的生活,更得力于书籍给她开拓的那个世界。

而今,陈若曦已经步入中年,但读书习惯不变。她旅居海外,一有机会还要步猎海峡两岸的形形色色的读物。她说:“读书的目的,是为了透过书籍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因为人的活动天地毕竟有限,只有读书才能和无穷的空间接触。”(林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7#
 楼主| 发表于 2008-11-6 07:15:00 | 只看该作者
妙设悬念巧解课文

──《草船借箭》导读

吴美玲





《草船借箭》精心设计了一系列悬念。我们阅读时就可以依循这些悬念,一一悟解:

立状设悬念

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这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完成的,诸葛亮却立下了三天完成的军令状,难道他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了吗?这是不是伸着脖子等着挨宰?这是第一个悬念。

读着下文,提着的一颗心才算放下──诸葛亮才不干那蠢事呢。他早就胸有成竹,算定三天内必有大雾,可以利用大雾去向曹操“借”箭。由此可知诸葛亮上知天文,下晓地理。

借船设悬念

诸葛亮立下军令状,鲁肃可着急了。他于是趁机提出借二十条船,按他的要求装备好,并叮嘱鲁肃保守机密。这些小船能变出箭来吗?鲁肃一旦向周瑜报告了,诸葛亮岂不是全完了?这是第二个悬念。

原来,船上的草把是用来受箭的,青布幔遮盖意在掩蔽自己,迷惑敌人;至于鲁肃,为人敦厚诚实,决不会在这个关键时刻告密。由此可知诸葛亮计划周详,知人善任,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取箭设悬念

军令状立了,小船借了,可就是不见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分,才趁着漫天大雾逼近曹军水寨,并且叫军士擂鼓呐喊。鲁肃固然吓得面如土色,读者也要捏一把汗,如果曹军大举出击,诸葛亮不是要成为俘虏吗?这是第三个悬念。

原来诸葛亮深知曹操为人多疑,大雾中决不敢冒险出击,必定会调箭手射箭防御。诸葛亮料敌如神,早已胜券在握了。

三个悬念,三层理解,诸葛亮聪敏机智,胆略过人,真是“神机妙算”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楼主| 发表于 2008-11-6 07:16:00 | 只看该作者

关于“位”和“个”



魏丽



问:老师,“位”和“个”都是表示人的量词,在使用的时候有什么不同?


                                    河北 吕春菊


答:“位”和“个”都是量词,但是有区别,“位”属褒义,如:邱少云是一位英雄;李素丽是一位全国劳动模范。而“个”是一个中性词,有时含贬义,如“一个团伙”“一个犯罪嫌疑人”“一个见死不救的人”等等。两个词也有通用之处,应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具体分析,灵活运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楼主| 发表于 2008-11-6 07:16:00 | 只看该作者
书是一张网——访赵家壁







  
   赵家壁先生坐在自己书房的藤椅上,细细地向我描绘着这样一个比喻:读文学作品是是在琢磨一张特殊的蛛网。

赵老暇时极喜欢外国文学作品,他认为,众多的文学作品看起来像一张乱蛛网,其实蛛网再大,再乱,也都只有一头一尾,读书就是将这“头”、这“尾”以及其间的网络琢磨出来,为己所用。“我编辑那几部丛书,就是从这网络中得到启示的!”

他告诉我,他是从《阿丽思漫游奇境记》这本书走向文学作品这张网的。13岁那年,这本黄书面黑框框的童话,赵家壁“像跟了红眼睛的白兔子,钻入了另一个世界”,“我教科书外,有许多书是能引起我更大的趣味的”。进大学以后,靠着几套有名的国外出版的文学丛书,他又对欧美文学作了广泛的涉猎,开设在南京路四川路附近的几家书铺更使他乐而忘返,心向往之。正像赵老在他的《编辑忆旧》中所讲的:“那里开架陈列着各种不同名目的成套文学丛书,我像跨进了一个知识的宝库,不但作品、书名、作者开阔了我的眼界,单单那些丛书的编排、扉页、封面装帧、整体设计和大小开本等都保持统一的规格,我就被这种排列整齐美观、内容丰富多彩的成套书迷住了,我问自己,将来是否也能为中国文学出版事业编辑这样规模的成套书,来满足我国的文学读者呢?”不久,赵老的第一部丛书《一角丛书》出版了;以后《良友文学丛书》也与读者见面了;再以后,《中国新文学大系》(十册)这部煌煌之作也付梓问世了。

当赵老听说现在许多年青人把逛书店、读文学作品作为一种消遣时,他说,“应该把这些作为一种研究,这样才能获得较大裨益。”赵老谈到,“我看书、编书四五十年,得出的一点经验是:无论是逛书店、还是看书,都应该学会联想,学会用自己的思想去剖析每一部作品,学会从作品的装帧、开本、编辑构思、乃至作品内容中,汲取对自己有帮助的东西。”

临别,赵老风趣地说:“我念书时向老师徐志摩求讨读书方法,他告诉我:书是一张网。今天我要向青年朋友说一句:每个人都有自己去接近文学宝库的方式与途径,但要记住,你接近的正是一张层层相联、环环相扣的蛛网。”(郑逸文)

赵家壁(1908年生),中国当代作家、编辑出版家。江苏松江人。现任上海出版协会副主席。曾经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与人合译美国斯诺著《漫长的革命》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1 07:0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