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红烛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课堂学习资源拓展

[复制链接]
71#
 楼主| 发表于 2008-11-3 07:07:00 | 只看该作者
“了”是竖钩还是弯钩







  


问:“了”字的第二笔是竖钩还是弯钩?


答:根据《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了”字的第二笔是竖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
 楼主| 发表于 2008-11-3 07:07:00 | 只看该作者

多种描写烘托品质

──《登山》导读





《登山》一文,是讲列宁登山看日出,走过靠近深渊的小路,自觉锻炼意志的故事。那么,课文是怎样采用多种描写烘托列宁坚强的意志和品质的呢?

“路宽只能容一只脚,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深渊。”这里描写道路窄小难走,非常危险,然而为了赶上看日出,列宁果断地决定走这条近的危险小路,目的是为了烘托列宁不畏艰难,迎难而上的高尚品质。

巧用对比赞颂品格

首先,巴果茨基与列宁走险路的对比。巴果茨基自己几次走过这条小路,他这次走的时候“背贴着峭壁,扭转了头,不看深渊。”走过最险的地方,“轻轻地舒了口气”,可见他也是有点提心吊胆。而列宁“在最险的地方停住了”的时候,“头晕目眩”,但“站立了几秒钟,定了定神,又小心地向前移步”。他“不慌不忙”,“一步步地走过”去了。从对比中进一步赞颂列宁临危不惧的品格。

其次,以第二次与第一次走险路相对比。巴果茨基说“不必走”,而列宁仍旧走那条小路。第二次是列宁先走,巴果茨基跟在后面,列宁在最险的地方没有停下来,毅然决然地走过去。说明列宁比第一次走险路更无所畏惧,意志更坚定了。

解释说明画龙点睛

课文结尾是列宁对巴果茨基问题的解释,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列宁先坦率地承认自己“害怕它”,但革命者“不应该让害怕把自己压倒”,要“每时每刻”、“随时随地”锻炼自己的意志。进一步突出了革命领袖列宁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坚定的革命意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
 楼主| 发表于 2008-11-3 07:07:00 | 只看该作者
吕叔湘闲话读书人







  
吕叔湘先生致力于汉语历史语法研究已经大半世纪了,那些至今还有很高学术价值的论著,凝聚了吕老孜孜探求、勤奋笔耕的滴滴心血,它们是送给后生学子的一份极为宝贵的财富。

吕老说,只要是写得“有看头”的书他都看。前几天,他刚读完了黄裳的《霓裳曲》与《珠还记幸》,连称“好”,说是读着那些文章,一些被淡忘了的事,旧目熟谙的友人、一些曾在胸膛里激荡了很久的思想都栩栩再现了。书缩短了寰宇的昼夜,能将一切带入一个永恒的空间,无论是史前的还是史后的,翱游在这个空间里,辨别、思索、幻想,是一番多么惬意的享受!

吕老对读书人该读些什么书的问题颇有一番见地。他认为读书人应该读三类书,少一类,便不能称为“读书人”。

“有关自己专业的书”是老人的首推之书。吕老谈到,这类书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条件下都是一定得读的,它们是一个专业人员的立身之本。因此老人即使在早几年“被强迫赋闲”的日子里,也时时走进旧书店去翻翻,掏出仅有的几个钱搬些书回家。被吕老列为第二类的书是“与专业有关的其它门类的书”,“这类书应尽可能多读一点,这对于开拓思路,增长见识、加深学养、提高理解、判断能力是很有好处的。”第三类书籍,则是“做一个现代中国人的必读之书”。吕老加重了语气:每一个生活在今天的中国人都应该了解自己的民族,自己民族悠久的思想、文化、科学史;了解自己所处的时代,所处的环境,以及在这种时代、环境里萌生的各种新技术、新思潮,新文化,从中发现我们探索、学习的新目标、新起点、新任务,“否则”即使你是位专家,是位颇有影响的学者,但你决不是个读书人。

说到读书方式,吕老认为读书作笔记是个很好的习惯,“但我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养成这个习惯“,吕老坦诚地笑了,我也笑了:读书方式也是因人而宜的呀。(郑逸文)

吕叔湘(1904年生),当代著名语言学家。江苏丹阳人。曾任西南联大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中央大学、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等职。著有《中国文法要略》、《汉语语法论文集》等著作多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4#
 楼主| 发表于 2008-11-3 07:08:00 | 只看该作者

“的”“地”“得”怎样用







  


问:“的”“地”“得”该怎样使用呢?


答:小朋友们可以记住一个规律:名词前面用“的”,动词前面用“地”,形容词前面用“得”。使用时,只要分清“de”后面是名词、动词还是形容词就行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
 楼主| 发表于 2008-11-3 07:08:00 | 只看该作者
“三骗”见品质

──《倔将的小红军》导读





  


《倔强的小红军》一文中写道:“‘不对,我受骗了!’陈赓同志突然喊了一声……向来的路奔跑起来。”陈赓同志为什么受骗?怎样受骗?表现了小红军什么品质呢?

一骗是说“走得动”

陈赓同志见到掉队的小红军,一心想帮助他,叫他“上马骑一会儿”,而小红军“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微微一笑”,并说:“老同志,我的体力比你强多了,你快骑上走吧。”当陈赓用命令的口吻说:“上去,骑一段路再说!”而小红军为了表现身体强壮,“把腰一挺,做出个准备赛跑的姿势”来欺骗陈赓。

二骗是说“等同伴”

当陈赓同志提出“一块儿走”,这样可以给小鬼一些照顾,但小红军又以“还要等同伴”为理由拒绝了。

三骗是说“干粮多”

陈赓同志在“无可奈何”,没有办法让小红军骑上马一块走的情况下,取出一小包青稞面递给小鬼,好让他充饥时,小红军却拍拍自己“鼓鼓的”干粮袋,又谢绝了陈赓的青稞面。

小红军就是用种种理由拒绝了陈赓的帮助。当陈赓猛然醒悟,发现自己受骗了,“调转马头……奔跑起来”找小红军时,而小红军已倒在草地了。

文章重点描写小红军的“三骗”,就是为了赞颂小红军勇敢倔强,宁愿牺牲自己,决不拖累别人,一心为别人着想,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己的高尚品质,同时也表现了陈赓同志出于高度的革命责任感和热爱阶级兄弟而产生自责和深深的悔恨、悲痛的心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楼主| 发表于 2008-11-3 07:08:00 | 只看该作者
鲁迅读书







  
博与专  比较与鉴别

鲁迅的视野极其开阔,他阅读的范围很广,他主张“放开度量,大胆地,无畏地”“尽量地吸收”①古今中外的文化知识。这都属于他所说的随便翻翻之列,但不同时期他又都有自己集中注意的中心。怎样认识和处理这二者的关系呢?他以首先要有广泛的兴趣,不要把眼光盯在一处,局限于狭小的范围,把自己束缚起来。他主张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的书,不要只将课内的书抱住”;“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看看别个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有更深的了解”。②他还说:有人“以为这么一来,就‘杂’!‘杂’,现在又算是很坏的形容词。但我以为也有好处”。③人的知识面广阔了,对社会现实就可以有更清楚的认识;而且20世纪人类知识已经向新的综合的或边缘的趋向发展,把自己囿于一偶,往往会走上孤陋寡闻的新学究的道路。他认为专门家之言多“悖”,“专门家除了他的专长之外,许多见识是往往不及博识家或常识者的”。④“博识”是首要的,因为它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世界;在“博”的基础上,“专”才更有深入发展的前景。他告诫青年不要“只看一个人的著作”,这样“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盯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⑤当然,所谓“博览”并不是“开卷有益”或“等量齐观”的同义词,但他主张即使自己不喜欢或不赞成的书也可以拿来翻翻。举例说,鲁迅在文艺上是喜爱果戈理、契诃夫等现实主义作家和拜伦、裴多菲等浪漫主义作家的作品的,但他同时也搜集和阅读其它艺术流派的作品。因为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艺术现象,这种艺术流派的存在和流行就值得注意。他主张“博识”,赞成“随便翻翻”,都是把开阔视野放在重要的地位;因为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才能以我为主,进行选择、吸收或改造,为发展新文化创造条件。

但在种类繁多、观点不同的众多的书籍中,不但有“毫无益处的”,还有毒品或麻醉品。究竟怎样才能鉴别书籍的真伪或优劣?鲁迅主张不要迷信“专门家”或“导师”,又要求“自己有主意”,这个“主意”怎么拿呢?他从自己的经验中提供了一个鉴别真伪的有效方法,就是“比较”。他说“比较是医治受骗的好方子”,⑥像识别“真金”和硫化铜一样,错误的东西是经不起事实和实践的检验的,在比较中就可以识得什么是真金;而“一识得真金,一面也就真的识得了硫化铜,一举两得了”。⑦为了比较,他强调要敢于接触不同观点、甚至反面的书籍,看看为自己不赞成或反对的人和事究竟是怎样活动的;这有助于对社会现实的全面深入的了解。他说:“讲扶乩的书,讲婊子的书,倘有机会遇见,不要皱起眉头,显示憎恶之状,也可以翻一翻;明知道和自己意见相反的书,已经过时的书,也用一样的办法”。⑧他说:“自然,我们看书,倘看反对的东西,总不如看同派的东西的舒服,爽快,有益;但倘是一个战斗者,我以为,在了解革命和敌人上,倒是必须更多的去解剖当面的敌人的”。⑨错误的或反动的书籍在存在是客观现实,要战胜它和消除它的消极影响,只有了解它并用正确的东西引导读者进行比较才是有效的办法。鲁迅相信真理和相信读者,他认为从比较中显示出来的真金才是经得起检验的。他编《伪自由书》、《准风月谈》时后面附录了有关的别人的文章,目的就是为了让读者比较。基于同样看法,他也很欣赏古籍《嵇康集》中附有别人的赠答和论难的编法,因为这样便于读者进行比较,看看他比别人“高下如何,他为什么要说那些话”。⑩总之,都可以通过认真的比较得到正确的辨别,而进行这种比较的必要前提就是博览。

鲁迅并不反对专门家,而且是热心引导青年人走向“专”的道路。他对青年们说:“先行泛览,然后决择而入于自己所爱的较专的一门或几门”。以文学研究为例,他指出:“倘要看看文艺呢,则先看几种名家的选本,从中觉得谁的作品自己最爱看,然后再看这一个作者的专集,然后再从文学史上看看他在史上的位置;倘要知道得更详细,就看一两本这人的传记,那便可以大略了解了”。这里指的是走向“专”的途径和方法,他引导青年先看名家的选本,是因为这只是入门,接着还必须看专集及有关资料。即使在“专:”的范围内,他也是要求达到全面深厚的标准的,强调论文必须读全书或全集以及有关的社会历史资料,不能只根据“选本”或“摘句”来立论。他说:“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乎说梦的”。“删夷枝叶的人,定得不到花果”。因此他主张必须“自己放出眼光”,看“较多的作品”。鲁迅的这些关于博与专,比较与鉴别的意见,是他自己宝贵经验的结晶,至今仍有很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观察·思索·联系实际

有的人读的书也不算少,如鲁迅所说,他们“从周朝人的文章一直读到明朝人的文章,非常驳杂,脑子给古今各种马队践踏了一通之后,弄得乱七八糟,但蹄迹当然是有些存留的,这就是所谓有所得”。还有一些“潦倒而至于昏瞆的人,凡是好的,他总归得不到”。前者缺乏独立思考能力,读书处于一种完全被动的全盘接受状态;后者则存在着“有色眼镜”的偏见,他只能接受那些与他的得益和偏见一致的东西;这样的态度最多只能做书籍的“俘虏”,是无法从书中真正得到益处的。鲁迅主张“自己有主意”,要充分发挥自己的选择、分析和批判的能力。他强调“自己思索”,不能把自己变成“书橱”;如果“只能看别人的思想艺术”,就无异于“脑子里给别人跑马”,就会导致思想的“硬化”,使读书的效果走向反面。思索并不是一种苦思冥想的内心反省活动,它以社会现实为根据,还必须同时“自己观察”,“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的一部活书”;这也就是联系实际,因此他强调“必须和现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18这其实就是鲁迅自己读书的态度和方法,他从来不盲从书本,而是把书的内容同社会实际联系起来,加以观察和思索。因此他常常能取精用宏,从常见的书籍中得出人们没有看出的精辟的新意。譬如对于《二十四史》他既不像传统学者那样把这些所谓正史视为信史,也不是如“五四”时期某些人把它看成“相斫书”,“独夫的家谱”,而是在同野史和杂说的比较中,在同现实中“古已有之”的许多现象的观察中,经过认真的思考,认为只要善于清除历来史官那种“装腔作势”的涂饰,这些史书是写出了“中国的灵魂”的。他说:“只因为涂饰太厚,废话太多,所以很不容易察出底细来。正如通过密叶投射在莓苔上面的月光,只看见点点的碎影。”所以要从书中获得真正的教益和可靠的知识,就必须能够拨开遮掩月光的密叶,使“碎影”成为普照的清辉。对文学作品也是这样,他既充分地肯定了如《儒林外史》的“秉持公心,指摘时弊”,如《红楼梦》的“正因写实,转成新鲜”的杰出成就,也尖锐地指出了许多旧小说的掩盖矛盾、粉饰现实的“瞒”和“骗”的实质。他强调要“睁了眼看”,就是细心观察历史和社会的实际,认真思索,看这些文艺作品究竟是否正视和反映了现实和人生。只有这样,才能认识文艺作品的价值并从中获得教益。

鲁迅在不断探求真理的过程中,在“自己观察”、“自己思索”的过程中,面对众说纷纭的各种书籍,也常常感到有许多“纠缠不清的疑问”。到他的后期,在他读了马克思主义的书籍以后,经常思索的许多问题就豁然开朗了;思想得到了飞跃,观察也就更加敏锐和深刻。在科学理论的指引下,他更感到联系实际的重要性。他说:“倘若不和实际的社会斗争接触,单关在玻璃窗内做文章,研究问题,那是无论怎样的激烈,‘左’,都是容易办到的;然而一碰到实际便即刻要撞碎了。”从鲁迅的大量杂文中可以看到,他确实把“所读的书活起来”了,因此常常能够提示要害,看出实质。例如历来被认为是田园诗人的陶渊明,当有的文章宣扬艺术的“最高境界”是“泯化一切忧喜”的“静穆”,并且举出陶渊明“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的时候,鲁迅针锋相对地指出:“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而且说明“历来的伟大的作者,是没有‘浑身是静穆’的”陶渊明的集子是有目共睹的普通书籍,鲁迅之所以能够正确理解它的内容实质,并及时对错误论调给以批驳,就因为他与那些关在“象牙之塔”里死读书的学究们对书的态度不同。他在读书的同时,始终把社会实践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在对待书籍的态度上,我们首先应该向鲁迅学习。(王瑶)

①《坟.看镜有感》。

②《而已集.读书杂谈》。

③《且介亭杂文.随便翻翻》

④《且介亭杂文二集.名人和名言》

⑤《鲁迅书信集.致颜黎民》。

⑥⑦⑧同③。

⑨《二心集.上海文艺之一瞥》。

⑩《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写>草八》。

11 12同②。

13《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七》。

14《且介亭杂文附集.这也是生活……》。

15同13。

16《且介杂文二集.人生识字胡涂始》。

17《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六》。

18同②。

19《华盖集.忽然想到》。

20《中国小说史略》中《清之讽刺小说》及《清之人情小说》。

21《二心集.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

22同17。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大文学家,思想家。浙江绍兴人。曾在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任教。1930年到上海积极参加革命文艺运动,介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成为共产主义文艺战士。人民文学出版社曾出版《鲁迅全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7#
 楼主| 发表于 2008-11-3 07:08:00 | 只看该作者

怎样用“棵”“颗”







  


问:我在用“棵”“颗”时,经常用错,该怎样区分它们呢?


答:“棵”“颗”都是量词。指植物时用“棵”,如一棵树,一棵草。指颗粒状的东西时用“颗”,如一颗珠子,一颗星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1 09:5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