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83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老师,请大胆的说“你错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9 08:1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们一起伴随着新课程共同成长,听过各级各类体现“新课程”理念的精品课,每次都受益非浅,但我越来越觉得我们老师的胆子越来越小了,在也不敢批评学生,更不敢理直气壮的说“你错了”。
曾听过这样一节课,老师问:“7加6等于几?”一名学生答:“7加6等于12”,老师笑眯眯的说:“很好,离正确答案只差一步了。”在评课时,专家对此举大加赞赏,美其名曰“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此举和这位专家的评析,我有两点疑惑:
1、7加6等于13和等于12仅仅是只差一点点吗?
数学是一门非常严谨的学科,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来不得半点马虎。对学生的回答,必须给一个明确的判断,如果对于学生回答的错误,因为担心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而不予指出,是不利于学生知识的形成和掌握的。试想一下:这一点点如果出现在银行出纳员的身上,那会造成多大的损失呢?这一点如果出现在制造“人造飞船”工程师的身上,那杨利伟能平安的返回地球吗?…………
2、这样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吗?
自从实施新课改以来,一直提倡“激励”教学,但激励教学的发展往往变成一味的表扬。课堂教学中都是 “你真棒”、“你真能干”、“你能行”等等表扬的话语。虽然这些表扬话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激励,孩子会因此树立自信心,欣赏自己。但是,过度的表扬,甚至不切实际的表扬给孩子带来的就完全是好处吗?除了增强自信心和自我肯定之外,还会给孩子们带来什么? 孩子处在这个只有表扬、激励的环境中,真的能健康的成长吗?
实际生活中的很多报道让我们触目惊心:一名中学生在受到老师的批评之后,因想不开而自杀;一名小学生在考试没考好,受到爸爸妈妈的几句批评之后,也想不开自杀了。发生这样的事情难道这只是个别现象吗?其中的原因我们不应该认真的反思一下吗?现在的孩子已经是在激励、表扬的环境中成长了,但是长久的激励环境中养成的自信,是否也会因此而过了火?听一同事说了一件事:现在教师给学生写评语也得注意激励和用词,生怕又因自己的一句话而伤害了学生。平素有小偷小摸习惯的学生,在评语中变成了“该生动手能力强”;上课捣蛋的学生,在评语中变成了“你是一个聪明活泼的孩子”;小动作多,变成了“灵活”;上课不发言变成“文静”的表现……这些仿佛是司空见惯了, 试想以下,长此这样下去,一个个充满自信的孩子,在进入社会这个大家庭后,进入到需要合作的工作环境中时,面对这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现实生活环境,他能适应吗?一直以来自信满满的他们,面对自己的建议被否决,得不到别人的肯定,不断有人强过自己的现实时,还能一路走好吗?他们能承受多少?这些孩子,在刚进入新的工作环境中时,总是充满自信,觉得自己能做到最好,但现实反馈给他们的又是什么?他预想的又能达到多少呢?现实往往让他们感到失望,进而让他们失去斗志。这真不是我们所愿意看到的呀。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9 08:11:00 | 只看该作者
其实,过多外在的奖励并不利于培养学生内在的持久的学习兴趣。教师用的赞赏实太多太滥,这样的鼓励已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和意义。学生在此起彼伏的掌声中会渐渐褪去应有的喜悦,长期下去,也只能带给他们更多的“迷失。”学生的创造性的回答一定要肯定和鼓励,学生错误的回答,首先要指出不足,也可抓住可取之处给予鼓励,因此,把挫折和激励结合起来何尝不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式。当学生做得不好的时候,我们更该善意的指出他们的不足,只有发现了不足,改正了不足,才能不断进步。一味表扬,会蒙蔽他,使他看不到自己的缺点,一味的批评,会使他忽略自己的优点。我们只有把这两个极端结合起来,让学生回到褒贬结合的正常轨迹中,他们才能更健康的成长,使他们在充满自信的同时,能理智的看到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能坦然面对别人善意的批评、提醒。只有这样,他们的人格才能得到完善,才能真正成为社会需要的人。
“失败是成功之母”,如果我们的学生在学校中、在课堂里尝不到失败的滋味,有怎会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呢?,最后,我呼吁:“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老师,请大胆的说:‘你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7 22:4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