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547|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神九宇航员怎样饮食?如何上厕所、洗澡换衣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6-17 06:41: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3位航天员在只有15立方米活动空间的“天宫一号”里如何度过?他们吃什么?怎么睡觉?工作之余会做些什么?会不会觉得很枯燥?

实际上,他们的安排和地上面没什么区别:一天三餐可以吃到热乎乎的饭菜,有70多种食品供选择;按北京时间正常作息:工作8小时,睡觉8小时;另外还有3个小时的个人娱乐休闲时间,可以看大片、听音乐相声,还可以和地面人员视频交流。当然,为了对抗失重环境对身体的影响,每天进行锻炼也是必不可少的内容。

衣衣服种类比较齐全,除了舱内航力服、工作服外,还有内衣、抗浸服、保暖内衣、保暖裤、运动袜、运动服等。这些衣服的设计比较特别,主要考虑太空工作的特殊需求,比如有的衣服装有电缆口,有的口袋用于放置辐射测量仪等。

企鹅服

通过穿着企鹅服及企鹅服鞋,对航天员躯干和下肢产生力的负荷,对抗失重导致的肌肉萎缩。三名航天员进入天宫一号以后,每天至少穿着“企鹅服”8个小时。

生理背心

安装了若干电极,用以采集人体的生理信息。

套带

作用在大腿部的浅咖啡色套带通过加压的形式,防止在微重力条件下体液回流到腿部,导致大脑血液过少而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

其他衣物

航天员还准备了内衣、运动服、运动袜等其他衣物。

食在天宫里可以保证正常的一日三餐,品种丰富。为方便进食,会增加黏度,防止食物飘浮。

品种:包括罐头食品、脱水食品、中水分食品、自然型食品、饮料等7大类共70余种中式传统食品。另外根据女性特点,还专门设计了适应女性航天员的飞行食谱及其产品。

加热

食品加热器,被隐藏于舱体,可以加热,吃到热饭热菜。

菜单

什锦炒饭、虾仁炒鸡蛋、雪菜肉丝、木须肉、黑椒牛柳等

饮料

柠檬茶、菠萝汁、葡萄汁等

作料

川味辣酱、甜辣酱、番茄酱等

住天宫一号共有两个睡眠区,按两人休息、一人值班安排作息。航天员的太空生活将按照天地同步原则安排,进入组合体运行阶段后按北京时间休息和工作。

卧室设施

每个卧室也都装有电话,便于航天员们互相联系。

舱壁上还贴有一个非常居家的挂袋,可供航天员存放细软小物品。

设计和布局上注重私密性的考虑,航天员可以拉上两个睡眠区之间的帘子,还可以调节灯光亮度。

睡袋

航天员的睡袋固定在舱壁上,头部有防护。三人各自有睡袋。

耳罩眼罩

为保证航天员睡得安稳,配有防止舱内噪声和光线的耳罩、眼罩。

卫生用品

针对女性特点,有特殊关照,同时保证其私密性。一方面配置女航天员专用产品,如卫生用品、清洁用品、专用卧具等;另一方面,对太空马桶会有改进,使之更方便使用。

尿液收集

航天员的尿液也将收集起来,会进行尿变水实验。

娱乐锻炼

航天员在天宫的业余时间都做些什么呢?这些都已经充分考虑到了,他们有自己独自的休息时间,可以看看大片,听音乐,也可以加强锻炼。目前国际空间站通用的失重防护锻炼器材,天宫上基本都有。

自行车功量计

用于锻炼下肢肌肉。此外,还有下体负压筒,对航天员下半身施加负压,促使血液向下半身流动,改变失重环境中血液朝头部转移的情况。

多媒体娱乐

上上网,发发微博,看看CD大片,播放一些自己喜欢的歌曲和音乐,或者进行其他的娱乐活动。由于这次任务时间较长,我们根据任务要求并征求乘组航天员意见,为他们准备了音乐、文学、图片、视频四大类。军乐、轻音乐、流行歌曲、交响乐一类不少,就连《岳飞传》、《三国演义》等传统评书也被带上了天。除了静心倾听,一些视频也被带进了天宫。其中包括,文艺演出、百家讲坛、相声小品,以及猫和老鼠、卓别林喜剧等。

拉力器

用于锻炼肩部和背部肌肉

双向视频

航天员对着仪表显示区,可与工作人员、家人进行视频和音频交流。

制图信息/新京报记者仲玉维崔木杨通讯员姚晓勇朱霄雄田立平

新京报制图/林军明郭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6-17 06:41:59 | 只看该作者
天空湛蓝纯净,微风轻拂,这是快报记者抵达航天城6天以来最好的天气。前两天的大风和沙尘消失得无影无踪。

等待多日,终于到了这一刻。昨天下午,现代快报记者参加了3位航天员的出征仪式,随后又亲眼见证了神舟九号飞天全过程,那一刻,3名航天员驾着神九直冲云霄;那一刻,亿万中国人的心也随着他们飞上九天。

□现代快报特派记者 孙兰兰 贾磊

出征仪式

神九航天员出征时间比神七推迟了半小时

出征仪式是在神九发射进入负3小时准备之后,也就是15点37分以后。不过,下午1点多,各家媒体的摄影记者为了抢个好机位,早早就赶到了问天阁,架好机器静静等待。

出征仪式现场,安检几次查证

出征仪式是在问天阁外,圆梦园的广场上举行。圆梦,是中国人对宇宙梦想的祈盼;而航天员公寓“问天阁”,则源于屈原的“天问”和苏东坡的“把酒问青天”,寓意航天人不断探索宇宙奥秘的理想追求。

为了确保安全,在进入圆梦园时必须凭两张记者证:除了前几天采访时使用的红色记者证,当天又重新发了一张黄色的出征仪式记者证。

一些没领到黄色记者证的媒体,被毫不留情地挡在外面。即使混进来也没用。因为在等待的期间,不时会有穿着便衣的警卫人员在人群中走动,查看证件。一旦发现没证或者证件不符,立即会小声且有礼貌地将其“请”出去。

航天员登车出发

15时40分许,问天阁南门徐徐打开,身着乳白色舱内航天服的景海鹏、刘旺、刘洋依次从中走出。“来了,来了!”人群立即沸腾起来,手中的鲜花也舞动起来。

航天服重达十几公斤,但3个人显然已经很适应,缓慢而又有力地向前迈进,挥手致意。身后的墙壁上是曾经飞天的战友们的大幅照片,一张张熟悉的脸庞: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在自己的大照片前,第二次踏上飞天之旅,景海鹏的步伐显得更加稳健自信;刘旺在前一天的记者见面会上给大家的印象是比较沉默内敛,但此刻,他的情绪也激昂起来,向人群翘起大拇指,又转身向中外媒体记者用力挥了一下拳头;女航天员刘洋依旧笑得灿烂,宛若当天的晴朗蓝天,再过两个多小时,她就将成为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女航天员!

走到会场中间,3位航天员立正,向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常万全报告。

“总指挥同志,我们奉命执行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准备完毕,请指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员景海鹏!”“航天员刘旺。”“航天员刘洋。”

“出发!”常万全庄重有力的命令声在广场上响起。

“是!”

在《歌唱祖国》的歌声中,3位航天员挥手作别欢送的人群,登车向发射场出发。

进舱流程优化,航天员进舱时间延后

整个出征仪式极其简短,只有几分钟。

圆梦园广场——宇航东路——航天纪念塔——卫通桥——发射场,道路两旁聚集了数千名前来为航天英雄壮行的人。科技人员、部队官兵、少年儿童以及身穿驻地蒙古族、裕固族等民族服装的人们手捧鲜花、舞动国旗。

记者发现,神九的航天员出征仪式时间,与神七相比,推迟了近半小时。据介绍,因为进舱时间延后,出发时间自然也就相应推迟了。此次进舱时间是在负2小时40分钟,有关人士介绍,进舱时间延后,是优化检测程序的结果,考虑到航天员的舒适度,尽量减少他们身着沉重的航天服时间,压缩流程,为航天员在宽广空间的准备时间延长了35分钟。

发射现场

1500米外,轰隆隆震撼扑面而来

神舟九号的发射时间是在18:37,在南京,这已经是黄昏时分;然而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仍然艳阳高照。以往发射多半在夜间或凌晨,在如此晴朗的白天,神九发射也给快报记者带来了与以往很不一样的感受:更震撼、更壮美。

早就有游客守候在发射场外

早在昨天下午4点,就有人来到这片观看区,这片观看区距离神九发射塔架1.5公里。根据发射计划安排,神舟九号飞船将于6月16日18时37分点火发射。游客和记者们早就在现场抢好了位置,游客们在和火箭发射塔架合影留念,记者们则忙着摆弄着自己的机器,背现场直播的台词,或者采访着游客。

18:07, 零号指挥员发出指令:发射塔架上共有316名工作人员,分组撤离。而此时,3位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已经进入飞船并完成各项检查。

18:10发射塔架的最后一组回转平台缓缓打开,火箭完整地呈现出来。从1.5公里外看去,火箭身躯修长,整体呈白色,“箭头”处印着五星红旗,十分醒目。

这也是自从神舟九号船箭组合体转运之后,首次呈现在世人面前。

火箭升空,欢呼声响彻发射场

发射时间越来越近,零号指挥员开始读秒,现场所有人不由自主屏住了呼吸。火光!红色的火焰从火箭底部腾起,随即,冒出一团团黄色的烟雾。大约一两秒钟后,火箭开始缓缓升空,速度越来越快,紧接着,轰隆隆的巨响声传过来,站在1.5公里之外的人们,也能感到大地的颤动。

升空后的火箭,尾部在天空拖出一朵洁白的云,久久不散,而渐渐远去的火箭已经缩小成一颗星星,只能看到闪烁的光芒。

发射场一片欢腾。在场的每个人都被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

零号指挥员的声音还在继续,因为火箭升空后,逃逸塔、助推器、一二级、整流罩会陆续分离,直到585秒后,船箭分离,神舟九号进入对接轨道。

很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常万全宣布:神舟九号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发射成功!

庆祝

发射成功,航天城在狂欢

在神舟九号成功发射的消息被宣布之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立马陷入了全城狂欢的状态。这座完全由移民组成的城市正是为火箭发射而生,也当然为它而喜。

记者乘坐的汽车尚未从发射场赶回,就听到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居住区传来的鞭炮声,人们走上街头,互相打着招呼。越来越多的人聚集在位于发射中心中央的东风航天城礼堂广场,跟随着音乐,扭动腰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6-17 06:43:05 | 只看该作者
神九飞天,这只是迈出了此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第一步而已。在太空中,接下来还有很多精彩看点:神九将与天宫对接,3名航天员将进入天宫一号工作、生活,亲自感受里面的环境是否适合人类生存;中途还将进行一次手控对接。可以说,未来这10多天,对中国航天史具有重大意义。

到底什么时候神九与天宫交会对接?这是大家最关心的。记者了解到,第一次的自动交会对接预计在明天中午。

预案

明天,航天员就将“穿舱”进天宫

神九与天宫一号的交会对接,将在发射后两天内完成。有关专家告诉记者,神九入轨后飞行至30圈至31圈时,也就是大约飞行40多小时,将与天宫进行首次交会对接,具体时间大约在明天11点左右。

从17日凌晨起,北京飞控中心将对飞船实施5次变轨控制,控制神九到达距离天宫一号后下方约52公里处,在18日11点左右,飞船转入自主控制飞行,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

两天前,天宫一号已调整好飞行姿态,进入倒飞模式,为交会对接做好准备。自动交会对接完成后,神九与天宫形成组合体,航天员将先后打开神九返回舱舱门、轨道舱前舱门和天宫一号实验舱舱门,进入天宫一号。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庞之浩介绍,在太空环境中,对接机构和舱门的质量非常重要,对接前先要调整好压力,保证两舱压力相同;对接机构密封性必须很好,打开舱门后不能漏气。另外天宫一号内部环境究竟如何,也得靠神九航天员们亲自去检验。

此前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武平曾介绍,神九与天宫将进行两次对接,第二次为手控对接,将在飞行的中期由航天员操控实施。

昨天记者了解到,神九载着航天员一共飞行13天,其中,与天宫一号形成组合体的飞行时间为10天。而手控对接大约就在组合体飞行的第六天。

届时,神九与天宫一号将暂时分离,进行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航天员经过操纵姿态、平移控制手柄,控制神舟九号逐步接近天宫一号,直至对接机构接触,完成手控交会对接。3名航天员再次进入天宫一号驻留。

等到组合体飞行的第十天,3名航天员返回神舟九号,两飞行器分离。之后,神舟九号在一天内返回主着陆场,地面人员及时完成航天员搜救和返回舱回收。而天宫一号则转入长期在轨运行。

揭秘

手控交会,航天员从飞船乘客变为司机

此次神九要完成手控交会对接任务,而记者见面会上景海鹏将这项工作比成“百米穿针”,这让大家对手控交会对接更加充满了好奇。

记者采访航天专家了解到,手控交会对接其实是从两个飞行器相距140米的停泊点开始,两个航天器交会后,对接过程仍然是全自动。以往,航天员在飞船里的角色其实更像是搭载交通工具的乘客,各种操纵主要由地面飞控中心完成。但这一次,他们将尝试做“自主驾驶”的司机。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系统一位专家告诉记者,第一次对接之后,航天员进驻天宫,要把天宫整体检查一遍,把神九飞船上搭载的东西放入,等设备设置一切就绪、能够正常工作生活后,再进行分离和再对接。实施第二次交会对接时,系统将先进行自动测试,测试好了之后让航天员手动试一下,正常的话就进行航天员手控对接。

据介绍,实施手动对接,神九和天宫先到停泊点即末端相距140米处,航天员进行检查,保证飞船在手控范围内。

航天专家庞之浩说,在这个过程中,航天员要通过显示屏和测量设备及时掌握两个飞行器之间的姿态和相对速度,通过控制手柄不断修正,使两个航天器逐渐逼近,通过观察显示屏上的十字靶标对准,以及摄像机、标志灯等设备查看是否对准,直至两个航天器相对距离为零。

记者了解到,整个过程一般是两个航天员协同,一人看靶标提醒,另外一人既看靶标,也进行操作。一旦两个航天器碰上之后,将切换到自动状态,对接过程只有在出现意外之后,才让航天员介入。专家强调,手控交会对接要求一次成功,一旦发生碰撞造成对接机构受损,就意味着天宫一号无法再次进行对接。

考验

交会时可能将启动强制校正

“神九”的对接机构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自主设计研制。上海市航天局表示,“神九”即将迎来的三大考验分别是:

首先,在此前的首次交会对接中,由于初始条件相当完美,对接的过程非常顺利,在最初设计中考虑到的强制校正动作没有启动。而本次交会对接将视具体情况,有可能会启动强制校正。

其次,两个飞行器连接后的密封情况,将得到进一步验证。首次交会对接后,采集到的有关密封性的遥测数据显示,对接机构符合设计要求。而此次因有航天员直接参与,将直观地感受舱内的舒适度,飞行器的密封技术将得到“眼见为实”的验证。

此外,为保证首次载人能够对得上,即使出现异常情况,也要能分得开,确保航天员能够安全返回,在设计时采用多重冗余设计。对这些冗余设计,可能在本次飞行试验中有选择地进行考核。

关键

航天员进入“天宫一号”是关键

空间技术专家、神舟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

去年“神八”先行“吻”上天宫一号,此次“神九”再“吻"有何不同?戚发轫介绍,此次神九不仅要重复神八的故事,还要交会对接两次,一次是自动的,一次是手控的。戚发轫表示,从神八执行任务的状况看,无人对接的试验效果是非常理想的,所以神九就安排载人上天进行交会对接。

手控交会对接有看点

此次神九与天宫一号两次对接如何完成,手动对接又有怎样的亮点?戚发轫介绍,第一次的对接是天上和地面系统配合,由两个飞行器自动完成。在此基础上,航天员将尝试手控交会对接。“这是将来进入空间站的人员必备的技术。也是为了人员人身安全考虑,在假定与地面失去联系的情况下,航天员要掌握这项技术。”

根据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对接的情况看,二者在追踪并最终成功对接的过程中,需要经过一系列的降轨调向。戚发轫表示,对于这些技术,航天员可以在手控交会对接时,在近距离范围内控制方向和速度。

航天员进入“天宫一号”是关键

戚发轫说,神九载人上天,其中最主要的使命就是在完成交会对接的前提下,航天员能走进天宫一号,这将成为“空间站住人”的实验证明。

戚发轫说,按照中国载人航天的发展战略,第一阶段为载人飞船阶段,杨利伟乘神舟五号进入太空成功返回,标志着任务已经完成,第二阶段是空间试验室阶段,这是为第三阶段将来建设空间站进行技术攻关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有四项关键技术需要突破。”戚发轫说,第一个就是出舱技术,这已经由神舟七号完成;第二个是交会对接技术。“这是四项技术中风险较高的,规模大且技术复杂”;第三项是补加技术,就是在空间站和空间实验室里需要物质消耗,而且将来人在里面呆的时间越来越长,人喝的水,吃的饭,尤其是燃料这些都要补加,它必须能交会对接;第四是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统,人的吃喝还有氧气都需要再生。有水就可以喝,水还可以电解为氧气,只有这四项技术突破了之后,才有可能建立空间站。

“天宫一号”寿命只有两年

作为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的三艘飞船,如果这次手控交会对接的结果非常圆满,那么神十做什么用呢?戚发轫表示“可能用作其他试验”。

在天宫一号完成三次对接,结束两年寿命之后。将由天宫二号上天继续执行新的任务。

戚发轫介绍,在出舱和交会对接任务实现之后,对补加和再生式生命保障技术的攻关将被提上日程。天宫一号不一定能完成所有四项技术的突破,这就要由天宫二号来继续完成。天宫二号依然为在太空建设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而服务。 按照设想,到2020年前后,中国将建设首个空间站并有人长期照料。

分析

未来建空间站必须的一步

手动交会对接为什么这么重要?

未来建空间站必须的一步

“神舟九号”所面临的新突破是要攻克“人控手动”的难点,“神九进行人控交会对接,对航天员来说就已经是在开飞船了。航天员要掌握飞船姿态和轨道的控制权,就如同我们开车,既要控制方向,又要控制速度。”

专家介绍,这套手控交会对接系统瞄准的是未来空间站的建设,所有产品都在原来飞船的基础上进行了升级换代,具备交会对接能力和上行300公斤载荷的能力,完全适应未来空间站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要求。

同时,“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完成交会对接之后,航天员要进入到另一空间——飞船与目标飞行器对接后形成的组合体飞行器,并将其作为一个完整的飞行器来进行姿态控制、能源控制、信息控制、舱内环境控制等,在全新的飞行器里开展各项空间站试验,进行生活、值班、锻炼等活动,这都是前所未有的。专家分析,虽然目前“天宫一号”在轨状态良好,但一直没有航天员进入,其空间环境是否适合人生存,还要进一步验证。综合

□现代快报特派记者 孙兰兰 贾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6-17 06:43:27 | 只看该作者
神九飞船已进入预定轨道,而3位航天员的状况也一切良好。

从地面指挥中心的监控系统可以看到,指令长景海鹏已从返回舱走进了轨道舱,进行初始状态的设置,这是执行飞行任务的其中一个关键步骤,把飞船由升空状态调较至轨道运行的状态,并编定与地面相配合的指令。专家指从画面上看,各航天员面部都有一些浮肿,但这是在失重状况下的正常反应,他们稍后就会脱掉压力服换上船舱内的工作服。

凤凰卫视 综合报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9 03:2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