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与你同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中数学教材培训

[复制链接]
22#
发表于 2008-10-28 06:3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数学教材培训

  
初中数学培训手册之四

第一章“有理数”简介(新)








减法与除法,则是着重介绍如何向加法与乘法转化,从而利用加法与乘法的运算法则、运算律进行运算。



乘方是几个相同因数的乘积,也就可以利用乘法运算。科学记数法与乘方有关,因而可进一步加以介绍。近似数在实际问题中有广泛的应用,有必要在本章作进一步的认识。



利用计算器计算分两次安排,一次在加减乘除运算之后,一次在乘方运算之后。学会了使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运算,较复杂的计算就可以用计算器完成。简单的有理数运算仍需要学生熟练地用笔算完成。



本章的教学要求如下:



1.通过实际例子,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



2.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习,体会从数与形两方面考虑问题的方法。



3.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4.理解乘方的意义,会进行乘方的运算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



5. 通过实例进一步感受大数,并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



二、本章编写特点



1.加强与实际的联系



(1)从实际出发引入有关内容



章前引言注意与实际的联系,用温度、净胜球、增长率的实例引入本章的内容。通过第一节开头回顾学过的数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说明数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有理数的有关概念注意从实际引入。例如,数轴是通过描述位置的问题引出的,并让学生通过温度计加深对数轴的认识。又如,通过一个“思考”,栏目,给出未来一周天气预报,提出问题“你能将图中给出的各个温度按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吗?”,从而引出有理数比较大小的内容。



从实际出发引入有理数的运算。例如,通过足球比赛中,计算章前引言中红队和蓝队的净胜球数,出现



4+(-2),1+(-1),



  引出正数与负数的加法.又如,通过某地一天的气温是-3 ℃~4 ℃,这天的温差(℃)就是4-(-3),引出正数与负数的减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08-10-28 06:3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数学教材培训

(2)运用有关内容解决实际问题



  教科书通过引言中温度、净胜球、增长率的实例引出负数后,进一步介绍正负数在实际中的应用。例如,在地形图上表示某地的高度要用到正负数。又如,银行储蓄中存入用正数表示,支出用负数表示。再如,用正负数描述体重、出口总额的增减变化。通过这些例子,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引入负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学过有理数的有关运算后,即可运用相应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运用有理数加法解决有关求和的实际问题,运用有理数的乘法解决气温变化的问题,运用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决公司盈亏问题。



让学生通过“数学活动”将本章内容运用于实际。例如,让学生运用本章有关内容掌握家庭的生活收支情况。让学生收集实例,体会科学记数法和近似数等在实际中的应用。



2.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



学习本章的一个关键,就是利用数轴的直观性,帮助学生理解相反数与绝对值的概念,掌握比较有理数大小的方法,认识有理数的运算法则。



从数轴上看,有许多对关于原点对称的点,从而引出相反数加以描述。除了关于原点对称的点以外,数轴上不同的点到原点的距离不同,这又可以引入绝对值加以描述。利用数轴规定有理数的顺序,既直观又涵盖了有理数比较大小的各种情况。



利用数轴分析物体运动的实例,可以非常直观地获得物体两次运动的结果,从而引出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法则。



教科书还利用数轴、通过蜗牛运动的例子引出有理数乘法法则。在前两个学段,学生对速度×时间=路程已经熟悉:如果知道速度,时间,就可以用速度×时间求出路程,如果再知道运动的起点,运动的方向,就可以用速度×时间确定运动一段时间后的位置。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指出,如果把时间区分为现在前与现在后,速度×时间就表示一段时间前与一段时间后的位置。另一方面,这个位置借助数轴容易确定,从而写出相应的算式。可以看到,有了数轴,上述内容就能够清楚地呈现。



3.让学生通过思考、探究、归纳,主动地进行学习



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是学好数学的必要条件。教科书中穿插安排了大量的思考栏目。例如,让学生思考加法运算律在有理数范围是否成立。再如,让学生思考运算律简化计算的作用。这些栏目有的通过对问题的思考获得结论,有的通过对解决问题的过程的反思加深认识。要让学生积极动脑,积极参与,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



  探究是解决问题,探求结论的过程,要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例如,在本章中,让学生通过数轴探求物体两次运动的结果,从而认识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法则,以及探究有理数乘法法则。在这些问题中,学生自己探索发现,体验获得结论的过程。



在思考、探究的基础上归纳结论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结论是探索的结果,又要进一步运用于解决问题中。如归纳正负数的相反意义,加减运算的统一。要通过归纳让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使他们既学会发现,又学会总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08-10-28 06:3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数学教材培训

三、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1.搞好与前两个学段的衔接



前两个学段学过整数、分数(包括小数)的知识,即正有理数及0的知识,还学过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这些都是学习本章内容的基础。



有理数的有关概念以及运算,与前两个学段学过的数的概念及运算联系紧密。例如,对负数的认识离不开对已学过的数的认识;有理数的运算,当符号确定后,就归结到已学过的运算上去。因此,学习有理数的有关概念以及运算,都必须注意与从前两个学段学过的数的概念及运算的衔接。



教科书把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运用于本章。例如,用-a表示a的相反数;用字母表示求一个数的绝对值的结论;用字母表示有理数的减法法则、除法法则。这样做可以使问题的阐述更简明、更深入,同时,前面学过的数与代数的知识,也得到了巩固、加强和提高。



2.把握好教学要求



  对绝对值的要求,要有一个过程,有些要求要在今后的学习中落实,例如绝对值不等式。本章安排绝对值的概念,主要是为有理数的运算作准备的。会求一个数的绝对值就达到了上述要求。教科书中用字母表示求一个数的绝对值的结论,并不要求在绝对值符号中出现字母并加以讨论。



  有理数运算中涉及的数应当比较简单,如果涉及的数比较复杂可以利用计算器解决,主要是确定结果的符号。对于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也要控制复杂程度。



3.用好计算器



用计算器可以进行有理数的运算,这意味着没有必要要求学生进行复杂的笔算,使它们有更多的时间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问题。



有理数运算的基本要求不能削弱。因此,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运算的内容,都要在学生掌握了相应运算以后再加以介绍。



让计算器为学生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服务。笔算以后,可以用计算器验算,参照计算器计算的结果,学生可以判断笔算结果是否正确。如果笔算的结果不正确,应鼓励学生寻找笔算过程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而不是把计算器算得的结果一抄了事。



让计算器帮助学生探索运算规律。对于运算规律,可以让学生选较复杂的数进行尝试,用计算器获得结果。



4.利用好选学内容



本章安排了“阅读与思考”“观察与猜想”“实验与探究”等选学内容。这些选学内容是本章中有关问题的扩展与加深。适时安排有兴趣的学生使用这些材料,可以开阔他们的眼界,增长他们的见识。例如,可以在“阅读与思考  用正负数表示加工允许误差”中更多地了解实际中的正负数。又如,从有理数乘法的符号规律,可以解释一个翻牌游戏中的数学道理。



总之,要使选学内容与必学内容相得益彰,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08-10-28 06:3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初中数学教材培训

初中数学培训手册之五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简介

    本章“整式的加减”属于代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的重要内容.从《数学课程标准》看,关于式的内容主要研究整式、分式和二次根式等内容。关于整式,主要研究整式的加、减、乘、除运算,对于整式的这四种运算,本套教科书分为两章安排,本章是整式运算的第一章,主要研究整式的加减运算,关于整式的乘除运算,安排在八年级上册的“第15整式的乘除及因式分解”一章中。

课时安排:

本章教学时间约需8课时,具体分配如下(仅供参考):

21
整式

2课时


22
整式的加减
4课时


数学活动                                                        

小结
2课时


本章知识结构框图:

       

通过本章学习,应使学生达到以下学习目标:

1. 理解并掌握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等概念,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 理解同类项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方法,掌握去括号时符号的变化规律,能正确地进行同类项的合并和去括号。在准确判断、正确合并同类项的基础上,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3. 理解整式中的字母表示数,整式的加减运算建立在数的运算基础上;理解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的依据是分配律;理解数的运算律和运算性质在整式的加减运算中仍然成立。



4
.能够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用还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08-10-28 06:3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初中数学教材培训

一、内容安排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的概念,合并同类项、去括号以及整式加减运算等。本章内容属于《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数与代数”领域,本章内容的编写是在学生已有的用字母表示数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上展开的。整式的加减运算是学习下一章“一元一次方程”的直接基础,也是以后学习分式和根式运算、方程以及函数等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学习物理、化学等学科及其他科学技术不可缺少的数学工具。

全章包括两节内容。这两节内容都是由章前引言中的问题引出的。在章前引言中,教科书以2006年正式通车的青藏铁路为背景,根据路程、速度和时间的关系设计了几个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要用到用字母表示数、用式子表示数量关系以及对式子进行化简等,为引出单项式、合并同类项及去括号等概念和法则提供实际背景,使学生感到学习这些概念和运算是实际的需要。

2.1节“整式”主要介绍单项式、多项式、整式及其相关概念。这些概念是结合实际问题给出的。在引出这些概念的过程中,教科书充分重视与实际问题的联系,在实际情景中抽象出数学概念。本节开始,教科书从章前引言中的问题(1)入手,在速度已知的前提下,利用公式“路程=速度时间”,首先计算当时间是具体数字时火车所行驶的路程,然后逐步过渡到当时间用字母表示时火车所行驶的路程,这个路程可以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来。教科书的这种设计,一方面让学生在回顾复习小学所学的用字母表示数的同时,感受到式子中的字母表示数,含有字母的式子可以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式子更具有一般性等;另一方面,由于列出的这个式子是一个单项式,从而为后面引出单项式的概念做必要的铺垫。接下去,教科书设置一个“思考”栏目,要求以填空的方式写出几个实际问题的答案,这些答案都是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所列出的式子都是单项式。这样,教科书就结合实际问题引出了对单项式概念的讨论,通过分析所列出的这些式子的共同特点给出单项式的概念、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的概念等。为了进一步巩固概念,教科书设计一个例题,例题中包括五个实际问题,要求用单项式解决问题。通过这个例题,在巩固单项式概念的同时,也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用单项式表示出来,为学习下一章列方程打基础。有了单项式的概念,教科书在此基础上开始研究多项式的概念。对于多项式概念的引入,教科书采用的方式与单项式概念的引入基本相同。首先设置一个“思考”栏目,栏目中包括四个实际问题,解决这些实际问题,需要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这些关系。由于所列出的式子都是多项式,通过分析这些式子的共同特点,教科书给出了多项式的概念,以及多项式的项数和次数的概念等。为了进一步熟悉多项式的概念,类似于单项式,教科书也给出一个例题,例题中有四个实际问题,要求用多项式表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从而得到实际问题答案。对于多项式的概念,教科书紧密结合实际问题展开,并充分注意对列式表示数量关系的训练,这样就可以做到在引出和巩固多项式概念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列式表示数量关系的能力,为下一章学习列方程打基础。

2.2节“整式的加减”是在学习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的基础上,研究整式加减的运算法则。本节内容的编写充分重视了“数式通性”,是在有理数运算的基础上,通过类比来研究整式的加减运算法则。本节开始首先研究了同类项的概念和合并同类项的方法。教科书从章前引言中的问题(2)出发,通过分析这个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式子,化简这个式子需要合并同类项,这样教科书就通过实际问题引出了对合并同类项内容的讨论。接下去,教科书设置“探究”栏目,栏目中包括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关于有理数的运算,实际上是在式子中,当t2-2时的算式,计算这两个算式可以利用分配律,这为解决问题(2)提供方法上的引导。问题(2)要求根据问题(1)中的方法化简式子,由于这个式子中的字母t表示数,问题(1)和问题(2)中的式子有相同的结构,这样,教科书通过分析算式与含有字母的式子的结构,通过与数的运算进行对比,引出了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即利用分配律合并同类项。至此,教科书对同类项的讨论只涉及到一次的情形,重点引出了合并同类项的依据,为更一般的同类项的合并提供方法上指导。对于一般的同类项的合并,教科书设置了一个“探究”栏目,要求类比前面所研究关于式子的化简,讨论更一般的同类项(例如多项式中的项的次数高于1,字母不止一个等)的合并,并结合这个“探究”栏目,讨论了同类项的特点,给出同类项的概念。之后,教科书采用与数进行类比的方式,讨论了利用数的运算律(如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等)将多项式中的同类项进行合并,进一步体现了“数式通性”。与合并同类项一样,去括号也是是整式加减的基础,教科书在充分讨论合并同类项之后,研究去括号的内容。教科书从章前引言的问题(3)出发,利用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在已知速度和时间的前提下,列出表示路程的式子,这两个式子都带有括号,化简它们首先需要去括号,这样教科书就结合一个实际例子引出了对去括号的探讨。类比着数的运算,分析去括号前后各项符号的变化情况,就可以得到去括号的符号变化规律。研究了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的内容,就可以学习整式的加减运算法则。接下去,教科书通过几个具体例子,利用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的法则,归纳得出了整式加减运算的法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08-10-28 06:3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数学教材培训

二、编写特点



1.注意与小学相关内容的衔接



本章主要内容是整式及其相关概念和整式的加减运算,教科书将这些内容的编写与列出整式表示数量关系密切联系起来,而用整式表示数量关系是建立在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之上的。在小学,学生已经学过用字母表示数、简单的列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简易方程等,这些知识是学习本章的直接基础。因此本章编写时,充分注意与这些内容的联系,在整理小学相关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编写。例如,在本章第2.1节的一开始,教科书就提出问题“列车在冻土地段行驶时,2小时行驶多少千米?3小时呢?t小时呢”,这个问题实际上让学生经历了一个由数到式过程,体现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使学生感受到式子中的字母表示数,为下面继续学习用式子表示数量关系在思考问题的方法上进行引导。因此,教学时,要注意与小学学过的相关内容联系起来,在第2.1节的教学中,可以多举一些例子,复习用字母表示数,复习时要注意这个复习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复习的基础上有所提高,让学生充分体会字母的真正含义,逐渐熟悉用式子表示数量关系,理解字母可以象数一样进行计算,为学习整式的加减运算打好基础。



2.加强与实际的联系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似乎遇到的都是具体的数字,但在数字运算的背后,却隐含着式的运算。因此本章编写时,加强了与实际的联系,无论是概念的引出,还是运算法则的探讨,都是紧密结合实际问题展开的。例如,本章的章前引言,以青藏铁路为背景提出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实际上是引出了本章将要讨论的主要问题。在讨论单项式的概念时,教科书从章前引言的实际问题(1)出发,引出用字母表示数,指出用含有字母的式子可以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接着,教科书又在一个“思考”栏目中给出四个实际问题,这些实际问题是为了引出单项式的概念而设计的。类似的,在学习多项式的概念时,教科书也是在一个“思考”栏目中给出四个实际问题,通过分析解决这四个实际问题所列出的式子,抽象概括给出多项式的概念。再比如,在学习整式加减运算时,对于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这两个进行整式加减运算的基础,教科书也是紧密结合实际问题展开的。对于同类项的概念和合并同类项的方法,教科书是结合着章前引言中的实际问题(2)引出的;对于去括号,教科书是结合着章前引言中的实际问题(3)引出的。另外,在本章的例题和习题中,也设计了大量的实际问题。这些实际问题选材广泛,有的选自于工农业生产,有的是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也有反映社会进步的,等等。教科书的这种编写方式,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所学知识与实际的联系,体会由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类比数学习式,加强知识的内在联系,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整式可以简洁地表明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它比只有具体数字表示的算式更有一般性。整式中的字母表示数,这使得关于整式的运算与数的运算具有一致性,因此可以说整式的运算是建立在数的运算基础之上的,式的运算更具有一般性,数的运算是式的运算的特殊情形。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运算,能够灵活运用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和运算律进行运算,因此本章编写时,充分注意了与数的运算相联系,类比着数的运算,在数的运算的基础上探求整式加减运算的法则和规律。例如,在学习合并同类项法则时,教科书通过一个“探究”栏目,将数的运算和式的运算对照起来。先让学生进行数的运算和,在计算的过程中,重点思考进行运算的依据,然后,引导学生利用这个依据,探讨关于式的运算。由于式子中的字母表示数,因此可以用关于数的运算法则和运算律对式子进行变形和化简。对于类比数的运算来学习式的运算,教科书是非常强调的,在可以进行类比的地方基本都提出明确要求。比如,在研究去括号时,教科书明确指出“上面的式子①②都带有括号,类比数的运算,它们应如何化简”。因此,本章编写加强了数的运算与式的运算之间的联系,利用学生所熟悉的数的运算来学习式的运算,充分利用类比的思想方法,体现“数式通性”,促使学生的学习形成正迁移。



4.加大探索空间,发展思维能力



  给学生留出探索交流的空间,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是本套教科书的一个编写特点。为此,教科书在正文中专门设置了“思考”“探究”和“归纳”的栏目,力求使得数学结论的获得是通过学生思考、探究等活动而归纳得出的。此外,教科书也设计了“数学活动”“课题学习”等专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探索的空间。本章编写时,结合本章内容的特点,在为学生提供探索空间、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方面做了积极努力,无论是对于概念的获得,还是运算法则的研究,教科书都充分注意为学生创造探索空间。例如,对于本章的两个主要概念单项式和多项式,教科书改变了以往直接给出概念的做法,而是设计了一个由学生探索得出结论的过程。以单项式为例,教科书首先设置一个“思考”栏目,栏目中有四个问题,要求学生用含有字母的式子填空,然后分析所填式子的共同特点,这里要求学生分析所填式子的共同特点实际上为学生创造了探究发现单项式概念的机会,学生通过探究所列出的几个式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发现它们的共同特点,从而得到单项式的概念。这个过程让学生经历形成概念的探索过程,对单项式概念的本质会有更深入的理解。再比如,对于运算法则的获得,教科书也给学生留出了较大的探索空间。以研究合并同类项法则为例,教科书强调类比数的运算来研究式的运算,对学生来讲,这个类比的过程是充满挑战性的,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好素材。因此教科书通过设置“探究”栏目,将这个类比的过程留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探索,找到数的运算与式的运算的相同之处,通过类比得到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同时也理解了合并同类项的依据。关于这个“探究”栏目中所设计的类比的过程,在前面已经谈到,这里不再赘述。总之,这样的一种编写方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探索空间,开阔思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效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学中要注意改进教学方式,充分相信学生,尽可能为学生留出探索的空间,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学意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08-10-28 06:3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数学教材培训

  
初中数学培训手册之五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简介








三、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1.加强式与数的类比教学



在前面介绍本章的编写特点时,我们谈到本章编写注意加强式与数的类比,体现“数式通性”,利用学生熟悉的有关数的运算来学习整式的运算。根据教科书的这个编写特点,在整式运算的教学中要强调通过类比的思想方法学习式的运算,理解数的运算性质和运算律在式的运算中仍然成立,体会“数式通性”。通过对数与式运算的分析,使学生理解认识事物的过程是由特殊(具体)到一般(抽象),又由一般(抽象)到特殊(具体),在不断重复中得到提高,培养学生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根据数与式之间的联系,体现数学知识间具体与抽象的内在联系和数学的内在统一性。



2.重视培养学生列式表示数量关系的能力



  加强与实际的联系是本章编写的一个特点,对于本章重点概念(如单项式、多项式的概念)的引出,以及运算法则(如整式加减运算法则)的探讨,都是紧密结合实际问题展开的,可以说实际问题贯穿于全章内容的始终。教科书的这种编写方式,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体会整式的概念和整式的加减运算来源于实际,是实际的需要,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看到整式及其加减运算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所起的作用,感受由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体会整式比数字更具一般性的道理。另外,从实际问题所隐含的数量关系看,基本上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比如有速度、路程和时间的关系,有单价和总价的关系,有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等平面图形的周长、面积,以及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等几何体的面积、体积等等。教科书选择具有这些学生熟悉的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一个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经历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用整式表示出来的过程,这为下一章一元一次方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在列方程方面做必要的准备。因此,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实际问题的作用,结合实际问题学习单项式、多项式等概念以及整式加减运算法则等,引导学生分析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培养学生列式表示数量关系的能力,逐步让学生养成善于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



3.抓住重点、加强练习,打好基础



本章主要内容是整式的加减运算,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是进行整式加减的基础,它们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难点。整式的加减主要是通过合并同类项把整式化简。熟练进行合并同类项,必须抓好三个关键环节的教学。首先要使学生掌握同类项的概念,会辨别同类项,准确地掌握判断同类项的两条标准(字母和字母指数);其次,要明确合并同类项的含义是把多项式中同类项合并成一项,经过合并同类项,多项式的项数会减少,这样多项式就得到了简化;最后,要使学生明确“合并”是指同类项的系数的加减,把得到的结果作为新的系数,要保持同类项的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去括号是对多项式变形,学习去括号时,括号中符号的处理是教学的难点,也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掌握去括号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去括号的依据,并进行一定的训练。



整式的加减运算是下一章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直接基础,也是今后继续学习整式的乘除、因式分解、方程,以及分式、函数等的重要基础。进行整式的加减就是将整式化简,化简的主要方法是合并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和去括号。对于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等重点,教学中可以适当加强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整式加减的运算法则,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18 15:4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