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47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挖掘生活中的数学,补充完善教材资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6 22:4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课题研究背景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生活中也处处有数学。从目前教学存在的问题来看,在传统的教学观念制约下,课堂教学仍然以教材为本,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脱离,把学生固定在“知识世界”里,太关注学生对知识和学科的学习,缺乏对学生“生活世界”的关注,难以体现学生现实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教师一般很重视知识的教学,在教学中教师最先考虑的是自己如何试图“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质量”,往往设计教学环节如何帮助学生“拓展知识”,挖掘知识的深度,扩大知识的广度,而很少注意知识和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同时由于教师仍受传统的“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 的旧观念影响。死守着手里的那本教材,做着“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的机械重复。而我国现行的一些数学教材也忽视了“数学来源于生活”,不注重从现实背景出发,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选择教学内容,在加上我们贫困地区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经济发达地区的生活环境还是有很大差距的,造成了学习数学知识与服务于生活的脱节,学生学起来缺乏兴趣,完全是被动式地在接受知识。学生即使学会的也是课本上的数学,在实际生活中无法使用或不会用来解决问题,从而造成了知识与实际及生活的脱节,学生对课本上的数学没有了兴趣,学起来枯燥无味。难以体现学生现实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而现在的学生又不同于以往的学生,他们有着多彩的个性,有多样的需求和好奇心以及求知欲。根据我们的调查,学生天天与数学打交道,却对生活中的数学不够重视,对数学缺乏兴趣,缺乏良好的数感。如果我们能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经常收集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学会从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然后再把这些问题“移进”课堂,通过对现行教材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合理利用,把生活中的数学内容补充为我们的教学内容,使数学教学内容源于学生现实生活,同时使教学过程中的方法、手段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学生学习活动应用、验证于日常生活,不断向学生渗透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要应用数学等意识,长此以往,不断深化,就能逐步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世界,从数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一些生活中的问题,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用数学的语言去解释得出的答案或结论,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以及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与心理素质的协同发展,最终达到提高和完善学生的数学素养的目的。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抽象的数学知识只有和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才是活的知识,才有生命力,才能体现知识学习的价值”、“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应该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的社会、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

因此,我们寄希望于通过进行“挖掘生活中的数学,补充完善教材资源”课题研究,来使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努力挖掘生活中的数学,补充和完善教材资源,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无处不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同时让孩子不再生活在两个世界中,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型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中,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再是简单的数学,而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东西。提高学生对学好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认识。在解决问题中学习数学,感受到数学的意义和趣味,从而乐于学习数学。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数学是一门探索模式的学科,数学的任务之一就是探索生活中的各种模式。

2、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小学生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学生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活动方式。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一样,学生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能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3、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小学数学学习应联系学生生活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和思考性。

4、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要在联系生活的自主探索学习活动中得到培养与发展。

5、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是我们追求的理想目标,它也是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必要保障。

6、符合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旨在促进学生在自主探索学习中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1、研究的目标

带动本校的新课程改革,引导并和学生一起寻找学生生活中的数学,从现实生活中提取有用的数学知识,以此来调动学生课堂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数学”真正成为生活中的数学,使学生理解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从小就树立要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远大理想。并引导学生通过参加数学实践活动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真正的提高。

⑴通过课题的研究,引导学生找出“生活中的数学并运用于学习”的途径和方法,将生活中实际事物和数学知识有机的结合,寻找创造生活情景、组织教材开展活动的有效手段,寻找教学策略及指导学生学习的最佳方法。

⑵通过课题的研究,使学生能自主构建“来源于生活—提炼为数学模型——应用于实际”的学习体系,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热爱数学的情感,推动学生素质的发展。

⑶通过课题的研究,让学生能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研究的内容:

(1)收集生活中的数学事例和课堂教学反思。

(2)在教学活动中,创设生活中无处不有数学的情景,激发学生学数学、学好数学的兴趣。

   (3)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活与数学课本知识的结合。使学生在乐于学习数学的同时,在思维、创新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发展。

   (4)运用生活中的数学案例教学,激发学生去发现、解决问题,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要的数学知识,不同的学生在数学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5)把教学反思和教学案例分年级编订成册,补充完善学校教材资源。

四、研究对象及步骤

研究对象及步骤

1、研究对象

大湾罗中心小学1——6年级12个班的学生。

2、研究步骤

(1)研究开始阶段(2006年4月——2006年12月):成立课题小组,通过收集、整理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案例,并运用于教学,实现学生和研究人员的全员参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实施阶段(2007年1月——2007年8月):编制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并形成数学案例册,探索生活中的数学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3)成果总结阶段(2007年9月——2008年4月):对获得的成果进行优化研究,撰写结题报告,并推广研究成果。

五、我们的课题研究

在2006年4月初,我在拟定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补充完善教材资源》课题后,并确定了课题组成员。为了在课堂有效地实施课题,我们提出了小学数学教学要生活化,并对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方面作了进一步的研究,以下是我们对课堂教学的一些粗浅的尝试,也是我们在研究过程中的一些收获:

(一)挖掘生活化内容的途径

生活中存在大量的数学学习资源,他们或无形或有形出现在学生的生活中,对于那些学生未曾遇到的或未意识到的数学现象而言,教师要能挖掘,如汽车从一个城市到另一城市所用的路程单位,卡车的载重量等;对于那些学生在自己的领域中常常发生的数学现象,教师要引导,如购买学习用品时人民币的处理,生活中随时可见的时间问题等。挖掘运用生活化的数学学习材料能帮助学生凭借这些鲜活具体的事例感悟抽象的数学意义,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从而激起学生大胆探索的兴趣。对生活中的数学学习材料的挖掘我们从以下两方面展开:

1、从教材中挖掘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真正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的基本理念。遵循这一理念,我们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合理改组了部分教材内容,给数学课本增加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体现教学内容的生活性。如在教学《千克的认识》时,先拿出两个同样大小的弹子(一个玻璃一个铁的),问学生,这两个外形一样的弹子,哪个重,生纷纷举手,生1:我认为两个弹子一样重,因为我看这两个弹子一样大。生2:我反对,弹子是一样大,但一个是玻璃,一个是铁,我认为玻璃做的轻,铁做的重。生3:我反对,要知道两个弹子哪个重,不能只用眼看,你要用手去掂一掂。师:还有什么办法?生4:也可以去称一称。教师赋枯燥的内容以“生命”,使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学习,同时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间”。

2、从生活中挖掘

教师要紧密结合儿童的生活实际,在生活中挖掘出包含有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又是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数学问题,使生活数学化。具体来说:

(1)挖掘社会生活中的数学资源

社会生活是学习数学的大课堂,学生可以从报纸、杂志、电视等新闻媒体上了解到很多信息,还可以从与家长聊天谈话中捕捉到一些有用的信息,甚至小伙伴之间的游戏有时也会成为数学学习的第一手资料呢。如在教学“认识几十几”时,让学生在上课之前,到街道、报纸、电视等生活中去找一找几十几的数,学生汇报时,有从报纸上收集到的数,有从街上收集到的号码,有从家长的做事的地方找到人数等。生活数学无处不在。

(2)挖掘校园生活中的数学资源

校园生活是学生们最熟悉、最感兴趣的内容,因此教师要特别关注他们的校园生活,要善于发现校园内的数学素材,把校园中的数学问题搬进课堂,使学生感到真实有趣,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如在教学计算问题时:我们根据班级数,男、女生人数等提出问题进行计算;几何方面:教室里可以找到哪些图形?这些图形有什么特征,亲手去摸一摸,比画比画,并给它们归类。其他还有像空间位置、统计方面均可找到合适的数学素材。

(3)挖掘家庭生活中的数学资源

家庭:学生生活的场所,又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摇篮,学生学习的数学知识每天都在家庭中上演,只不过学生处在一种无意的状态中。在学习数学前,学生不是一张白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数学现象已经进入到他们的生活领域成为他们的数学活动经验。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如教学《比大小》这一内容时,先让学生回想生活中的情景,厨房中,大碗小碗,大盆小盆等物体的比较,让学生感受到比大小这一内容其实就发生在昨天的家中,这样就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学得主动,学得高兴。更主要的是通过一节课的学习活动,学生觉得数学就在自己生活中。

(二)挖、补的资源取代了教材的部分内容,补充完善了教材资源。

在陶行知的教育理论中,“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非常明确。我们把学生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生活事例收集整理,并编写出相应的教案,用以替代教材中与我们学生生活实际脱离的内容,使教学资源更丰富、更形象,从而使学生乐于接受,乐于探讨,乐于学习。如教学平面图形的面积时,我们以学校要绿化整个校园为讨论题目,请学生帮忙计算出学校的面积,学生学习的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比已往在黑板上画和讲解更能让学生接受。同时,对教材中的内容结合我校学生实际进行适当的深挖和拓展,把学生作为数学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一个参与者和组织者。这样就形成了以教材为主,学生周围的数学为辅的数学教学资源。

(三)经历生活化的学习历程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数学教学应该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出发,将数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中,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根据这一理念我们努力让学生经历“生活——数学——生活”这样一个数学学习过程。

1、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情境化的,是它被应用于其中的活动背景和文化的产物,学习就是学习者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相关经验去同化和顺应新知识从而建构新知识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给思维以方向和动力。具体做法可以是:

(1)创设直观性情境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课堂上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用看得见,摸得着的身边事物创设教学情境,使数学知识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展开想象。例如教学《线段》这一内容时,开头引入:一天一只小猴正在家门口玩耍,忽然听见妈妈喊:“小猴宝贝,回来吃水果”,通往小猴家的路有两条,一条路是直的,一条路是弯的,小猴走哪条路可先吃到水果、这里面有什么数学奥秘呢?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就明白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

(2)创设描述性情境

所谓描述性情境,主要是指以文字描述、语言表达的方法,为学生描述一段新鲜而熟悉的生活事例,来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例如教学《方向与位置》时,教师课前谈话:国庆期间,你们出去旅游了吗?谁来说说你去什么地方旅游的?生1:我去了怀化。生2:我去了芷江。生3:我去了镇江阁……师:就是我们新晃的镇江阁吗?新晃除了镇江阁外,你还知道哪些景点?(生交流)师:这么多好玩的景点,你们想不想去玩呀?老师带你们去好吗?”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趣的情境,教师的谈话激起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开始了学习。

(3)创设欣赏性情境

欣赏性情境是指在课堂上通过VCD或多媒体课件,展示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素材,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美,从而引发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分析思考数学知识的发生过程。例如在教学《时间的认识》时,师:古时候人们怎么来掌握时间的,谁来介绍一下。生读收集的资料。师:下面来欣赏一组古人计时的图片,(原始人用太阳和月亮来掌握时间、立竿测日影、日晷、水钟、铜壶滴漏、沙漏、新晃解放前的土匪姚大榜用燃香计时等),用多媒体形象的展示了古代人们记时的方法,学生在欣赏美丽的图片的同时了解了相关数学文化。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08-10-27 07:4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挖掘生活中的数学,补充完善教材资源

深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7 04:3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