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红烛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加油站——标点符号用法

[复制链接]
36#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 06:34:00 | 只看该作者
逗号的功能  







逗号把句子切分为意群,表示小于分号大于顿号的停顿。逗号在汉语及大多数外语是使用频率最高的标点符号,朝鲜语使用句号多于逗号属于特殊情况。逗号的用途最广泛,用法最灵活,因此也最难掌握。比较和分析国内外有关资料的说法,有助于了解逗号的主要功能。

不同时期的政府文件关于逗号的定义如下:

·逗号,用于意义未完之语尾。(1933年《标点办法举例及行文款式》)

·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1954年《标点符号用法》)

·逗号表示句子内部的一般性停顿。(1990年《标点符号用法》)

·1)句子内部主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2)句子内部动词与宾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3)句子内部状语后边如需停顿,用逗号。4)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要用分号外,都要用逗号。(1996年《标点符号用法》)

国外一些辞书和参考书有关逗号用法的说明:

·用来分隔最小的句子成分的标点符号,也用来分隔算术式和化学式中的数字与符号。逗号的作用在于使用话语的语法结构清楚,从而使意义清楚。(英国《牛津英语大词典》1989年第2版)

·用来表示词、短语与句子之间的最小程度的切分的标点符号。(英国《企鹅英语词典》1978版)

·用来表示句子成分的细小切分的标点符号,如分隔非限制性的或插入的成分、引文、并列项目等。(美国《韦氏新世界美语词典》1976年版)

·逗号,也许是用途最广的标点符号,表示思想或句子结构的连续性的最小的中断。(美国《芝加哥文字规范手册》1993年版)

·由稍向左弯的一条短线构成的标点符号,置于词的右下角,用以切分句子成分并表示最小的停顿。(法国《莱克西斯法语词典》1975年版)

·把句子分成意义单位的标点符号。(德国格·瓦里希《德语词典》贝尔斯曼出版集团1975年版)

·表示句子内部的语调的切分以及分隔某些句法单位的标点符号。(奥若戈夫《俄语词典》莫斯科1982年版)

·标点符号之一种,相当于日文的读点(、),用于表示句子结构中最短的休止。(日本《出版事典》1971年版)

外语没有顿号,多用逗号表示最小的停顿。汉语逗号表示的停顿大于顿号,因此表示最小的停顿不能用来说明汉语逗号的主要功能。1990年《标点符号用法》说明“逗号表示句子内部的一般性停顿”,这就使逗号同各有职司的点号区别开来。其实它也有自己的职司,顿号、分号、冒号等点号不管的句内停顿都归它管,只是管的范围比较宽而已。1996年《标点符号用法》把一般性停顿具体化,改为对四种停顿加以分述,这四种停顿起分隔主语、谓语、宾语、状语及分句的作用,都同句法有关。逗号的主要功能是把句子分成意群或句法单位,使词语、分句的组合关系显示出来。顿号和分号也分别表示词语和分句的某种关系,但使用范围受严格限制,不如逗号用法灵活和多样化。逗号用与不用通常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说话时是否有停顿;二是句法上是否需要停顿,不用是否会产生歧义或不便于阅读。句内一个字、一个意义单位要同上下文分隔,首选的标点符号是逗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 06:35:00 | 只看该作者
并列的引语或书名之间可省略顿号







并列的引语或书名之间有停顿,照理说是可以使用顿号的。目前这样用的也还有不少。但考虑到这样许多标点紧连在一起,形式上不好看,而成对的引号或书名号排在一起本身也可以起到隔断的作用,因此,这些顿号最好省掉不用。例如:“选择关系复句常用的关联词语有‘或 '‘或者 '‘还是 '‘要么……要么……’‘不是……就是…… '‘与其……不如……’‘宁可……也不…… '等。”“《雷雨》《日出》《原野》都是曹禺写于30年代的重要剧作。”

但是,如果并列引语或书名后面还有别的东西,如括注等,为了清楚准确地表示并列词语的关系,中间的顿号就不要省略。例如:“唐代诗人李白有‘白发三千丈’(《秋浦歌》)、‘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的诗句,前一句话说的是白发很长,后一句说的是头发白得很快。”“《三国演义》(罗贯中)、《水浒传》(施耐庵)、《西游记》(吴承恩)和《红楼梦》(曹雪芹)被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前例引语后注了出处,后例书名后注出了作者,中间的顿号都没有省略。

如果是很多个都加引号的单个的词并列,觉得写着看着都很繁复,也可以采用下面这种处理方法。例如:“‘都、全都、统统、一齐、一概、总共、只、仅仅’ 都是表示范围的副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 06:35:00 | 只看该作者

并列词语和顿号、逗号







顿号表示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例如:“在人类发展史上,产权载体已先后出现了自然物、劳动产品、商品、货币、债券与股票等多种形式。”

但是,并列词语间并不一定都要用顿号。两项并列可以只用“和、与”等连词,多项并列中间可以用顿号,而最后两项常用“和、与”等连词,用了连词就不再用顿号。并列词语如果结合较紧,一般说起来中间也没有什么停顿,就不能用顿号,如长江中下游、春秋天、上下班、父母亲、男女青年、离退人员、中小学生、城乡差别、红白喜事、吃饱喝足、一遍又一遍等。

并列词语间如果有较长的停顿,或为了突出并列各项,也可以在并列词语间用逗号。例如:“严格的教育,严格的训练,严格的管理,使交警支队成为济南城市文明的一个标志。”

并列词语内如果又包含有并列关系的词语,那么上一层要用逗号,次一层用顿号,还可以和连词“和、与、以及”等配合着用,目的就是避免结构层次的混乱。例如:“政局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在国际舞台上的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是使两国关系向前发展的良好基础。”主语部分是一个两重并列的结构,第一层用逗号,第二层用顿号。下面一个例子顿号使用有误:“城市发展的近期和远景规划,包括土地的开发与利用、基础设施、生活服务设施的建设与管理、环境的治理与保护、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应用、吸引投资的网络组织、营销方式和鼓励措施等。”例中短语的并列也有两层,但用的都是顿号,层次显得不清晰。应把第一层并列短语间,即“利用”后、“管理”后、“保护”后和“应用”后的顿号都改成逗号。并列项内部的“基础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两项之间可以用“和”,不一定非用顿号。调整后可以是:“城市发展的近期和远景规划,包括土地的开发与利用,基础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的建设与管理,环境的治理与保护,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应用,吸引投资的网络组织、营销方式和鼓励措施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 06:35:00 | 只看该作者
顿号的由来  







1919年《请颁布新式标点符号议案》所定的“点号”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从历史传承下来的句读符号(、),另一种是借自西方的逗号(,),用其中任何一种形式都可包含今逗号和顿号两种用法。陈望道在《作文法讲义》(1922年)中把它们分作两种不同的标点符号,分别定名为“顿号”(、)和“逗号”,所列举的五种点号按停顿时间的长短依次排列为(、)(,)(;)(:)(。)。顿号表示最短的停顿,在该书中按不同于逗号的现代功能加以使用——用来分隔句中的并列项目。用例有:显花植物是松、杉、芭蕉之类,隐花植物是藓、苔、菌、藻之类。1930年《教育部划一教育机关公文格式办法》把顿号和逗号分别列为公文使用的14种标点符号之一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 06:36:00 | 只看该作者

顿号的功能  







顿号表示并列字符词语之间小于逗号的停顿。

不同时期的政府文件关于顿号的定义如下:

·顿号(、)表示话中并列的语汇(包括作用跟并列的语汇相仿的并列的短语、并列的分句)之间的停顿。又表示“次序语”之后的停顿。(1951年《标点符号用法》)

·顿号表示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顿号表示的停顿比逗号小,用来隔开并列词或并列的短语(词组)。(1990年《标点符号用法》)

·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用顿号。(1995年《标点符号用法》)

分号、逗号和顿号都可以用来表示句子内部并列成分之间的停顿,但顿号表示的停顿小于分号和逗号。表示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用逗号或分号,不用顿号。1951年《标点符号用法》说顿号用于“并列的分句”,后来制定的《标点符号用法》不再这样提,从1951年《标点符号用法》示例“……即首恶者必办、胁从者不问、立功者受奖的政策”看来,实际上是用于并列的主谓短语,不是用于并列分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 06:36:00 | 只看该作者

顿号的用法  







一、分隔并列字符

(1)“汜、祀”与“纪、记”形近,不好区别;“假、葭”与“缎、锻”形近,也不好区别。(张志公主编《现代汉语》)

(2)普通话的浊音声母有四个:m、n、l、r,其余声母都是清音。(张志公主编《现代汉语》)

(3)括号常用的是括弧形的一种。此外有[ ]、【 】、〔 〕几种,在一篇里需用几种括号区别用法的时候用。(1951年《标点符号用法》)

顿号在例(1)分隔单字,在例(2)分隔字母,在例(3)分隔标点符号。

二、分隔并列词语

并列词语用顿号还是逗号分隔,有一定的灵活性。一般说来,字数少、连接紧密、结构整齐的多用顿号。例如:

(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朱自清《春》)

(2)那山川、河流、树木、房屋,全都笼罩上了一层白茫茫的厚雪。(峻青《瑞雪图》)

(3)我们经历了、参与了、看见了一次雄伟壮烈的事件,这次事件必将改变我们的生存现状并深刻地影响未来。(张贤亮《挽狂澜》)

(4)这天山上有的是成群的野羊、草鹿、野牛和野骆驼。(碧野《天山景物记》)

(5)冷冰川也叫大陆性冰川,它是发育在地势高、气温低、降水稀少的大陆性气候条件下的冰川。(韩爱敏《漫话冰川》)

(6)没有了我那笑得那么甜蜜、终于笑得流眼泪、笑得咳嗽得几乎透不过气来的、红脸盘的、快活的母亲,我怎么会笑呢。(莫里兹《七个铜板》)

例(1)并列词语“桃树、杏树、梨树”作主语,用顿号分隔。如果要强调每一个主语,也可用逗号分隔。例(2)并列主语“山川、河流、树木、房屋”共同为指示代词“那”所修饰,例(3)并列述语“经历了、参与了、看见了”有共同的主语“我们”和共同的宾语“事件”,例(4)并列宾语“野羊、草鹿、野牛和野骆驼”有共同的定语“成群的”,例(5)并列主谓短语“地势高、气温低、降水稀少”共同修饰中心语“大陆性气候条件”,共同成分把并列词语紧密连在一起,所以用顿号分隔,不宜改用逗号。例(1)至(5)的并列词语的结构都比较整齐,例(6)的并列词语结构不整齐,因为是作为定语共同修饰一个中心语“母亲”,连接较紧密,而且句中已有了表示更大停顿的逗号,所以这些并列词语用顿号分隔更有利于分清层次。

并列词语作谓语,中间有较大的停顿,多用逗号分隔。例如:

(7)剧中机器人“罗伯特”(Robot)聪明,听话,能干。(汤正华《机器人世界》)

并列词语界限清楚,说话时无明显的停顿,中间不用顿号分隔。

(8)钱当然由他掏。什么猪耳朵猪尾巴猪蹄猪肠猪肝,全“高价”“进口”。(苏方学《两弹元勋邓稼先传略》)

句中由“猪”字作为并列词语分界的标志,加顿号反而会使语气不连贯。

三、用于某些序次语之后

“一、二”和“甲、乙”等序次语后面用顿号表示停顿。例如:

(1)在《批评》中他主张的语部顺序是:

一、叹词;二、动词;三、名词;四、副词;五、形容词;六、介词;七、连词;八、助词。(《陈望道语文论集》)

(2)我认为,风格的具体内容不外乎下列四点:

           甲、题材

           乙、用字

           丙、表达

           丁、色彩(张中楹《关于翻译中的风格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楼主| 发表于 2008-11-6 07:19:00 | 只看该作者
分号使用的原则







分号用在复句内并列的分句之间,这是使用分号的基本原则。单句内并列词语之间只能用顿号或逗号,不能用分号。例如:“主食和肉食量高;水果、蔬菜量低;室外活动量少,是形成肥胖的一种生活模式。”

这是个主谓单句,主语部分由三个并列的主谓短语构成,中间不能用分号,要改为逗号。

复句有简单复句和多重复句。在简单复句中,分句间必须是并列关系,才可以用分号;不是并列关系就不能用分号。例如:“舞台上,天女在翩翩起舞;舞台下,徐悲鸿思绪连绵。”“它不仅代表了两千多年前我国养蚕、纺织、印染、刺绣和缝纫工艺方面所达到的高度水平;而且也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创造才能。”

前例是并列关系的简单复句,分句间用了分号。后例句子虽然较长,但是一个递进关系的简单复句,不能用分号,分号应改为逗号。

并列分句之间,也不是一定要用分号。如果分句较简单,内部没出现逗号,分句间也就用不到分号。例如:“人的生命是脆弱的,大自然的生命才是永恒的。”“我渐渐爱上这些孩子了,孩子们也爱上了我。”

多重复句中,分号要用在第一层。第一层是并列关系,两部分间常常要用分号;第一层不是并列关系,如是转折关系、因果关系等,有时候也可以用分号。例如:“管理人员只要一出现,小贩们就互相报信,赶快收摊;管理人员一走,他们就又继续倒卖。”“有些同志口头上也讲要发扬民主,依靠群众;但是,一碰到群众提意见多了,他们就从心里不耐烦。”“如果到一个地方去仅仅是座谈座谈,记些数字,或寻一个局部感觉,那就很难叫‘体验生活’;因为真正的体验在生活中的每时每刻,在身与心的勇敢投入中。”

头一例第一层是并列,用了分号。第二例第一层是转折,第三例是因果,也都用了分号。这里如果不用分号而用逗号,前后两部分层次就不够清晰;如果用句号,又使前后的联系断开,所以用了分号。

不在第一层的并列分句间是不能用分号的,否则层次就乱了。例如:“只有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才能使社会主义民主法律化、制度化;才能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才能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这个例子第一层是条件关系,并列在第二层上,分句间的分号要改为逗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1 04:1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