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红烛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加油站——标点符号用法

[复制链接]
22#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0 06:35:00 | 只看该作者

与句点同形的标点  







与句点( .)同形的标点有缩写点、序次语后的下脚点。小数点(decimal point)也与句点同形,但小数点是数学符号,不属于标点。句点(sentence point)是句标点,缩写点(abbreviation point)是词标点,两者只是在形式上相同,所处的标点层级是不同的。

一、缩写点的用法

( .)表示词语的缩写。例如,F.D.罗斯福(全名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用于人名,Dr.(博士)、Ph.D.(哲学博士)、p.m.下午、N0.(号)、vo1.(卷)等用于普通名词。英语带缩写点的词语,比如Houghton Miff1in Co.(霍顿·米夫林公司),用于句内,其后有停顿时,可根据需要加逗号或分号等;若出现在句末,不再加句点,以免重复。

有些缩略语的缩写点可以省略,如U.S.A.(美国)写作USA,A.D.(公元)写AD。非缩略语不能加缩写点,例如《文学批评A.B.C.》和《诗歌原理A.B.C.》要改为《文学批评ABC》和《诗歌原理ABC》,因为ABC不是缩略语,在这里意为“入门”“基础知识”。另一本书《图画创作的A.B.C.》仅把末尾的一个圆点去掉也不行,要三点全去。

二、下脚点的用法

(一)用于阿拉伯数字、罗马数字或拉丁字母的后面,作序号。例如:

1.   Ⅰ.    a.

2.   Ⅱ.    b.

3.   Ⅲ.    c.

(二)用于分隔因特网址的几个组成部分。例如:

http://www.peopledaily.com.cn(人民日报网址)

(三)分隔年月日。例如:

1881.9.25~1936.10.19(鲁迅生卒时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0 06:35:00 | 只看该作者
问号的滥用







章士钊先生的《柳文指要》是在“文革”时问世的。当时,我尚无力读懂,又囊中少钱,所以没有购置。不料后来想读它时却又买不到了。过了二十多年,文汇出版社终于出了新的横排本,才让我读到了这部知名已久的书。

在这里,我不打算对此书的内容谈看法。我只想说说读此书时的一个十分奇妙的感受,就是书中的错别字我倒没遇到多少,断句也基本正确(在现今出版的文言著作中做到这两点还算是不错的),然而标点却错得太多了。为什么会这样呢?我猜想,当是“文革”时出的老版本用的是旧式句读,而现在的新式标点则是编辑或其他人做的。不然,章先生这样著名的文人和语言学家,是不可能闹出那么多常识性的标点错误的。而在这些标点错误中,尤以问号的使用不妥为多。

打开书的第 1 页,看看《总序》的第一句话:

余少时爱好柳文,而并无师承,止于随意阅读,稍长,担簦受学于外,亦即挈《柳集》自随,逮入仕亦如之,此集随余流转,前后亘六七十年,为问余所得几许?余颇艰于自断。

这句话一逗到底,太长了,其实可断为数句;今既用了这么多逗号,那么当中那个问号就用错了,也只能用逗号,不然就成了破句。

再看第 4 页有这样一句:

按曾是,是问何处?属地;孰是,是问谁?属人。

这两个问号是绝对不能用的,因为这里根本不是提问。这两处都只能用逗号。否则,那个分号又怎么能用呢?

看来,标点者是只要看到文中有“何”“如何”“安”“乎”一类词,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全都加上问号。书中这类令人捧腹的地方太多了,为了不太占刊物的篇幅,我就只从该书下册随便找几句来“示众”一下吧:

由斯而言,韩、柳两家之分,徒于文功用上着眼,非微了无是处,而且治丝益棼,将寻不着头绪安在?此诚如近人某家所言(下略)──第851页

韦诗末云“起望东北心滔滔”,东北当为珩所谪处,未详何地?──855 页

顷之江、浙事起,约满而文未就,李君匆匆持书去,后乃不识主人何往?所负诺责,亦无从偿……──第 1171 页

余尝与人论文,以为不识假话,不说腐话,不说野话,不说老话,即自然为文,如何为体?如何为古?皆自画耳。──第 1387 页

古著述所谓诗话,大抵俗人无事,偶存未废之闲散笔墨,说不上有何价值?──第 1633 页

对这样的乱用问号,我们也只能在边上大写一个“?”了。

(编者按:已查中华书局 1971 年版《柳文指要》,本文所引各段文字中的问号,均为原书所有。)

(陈福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0 06:36:00 | 只看该作者

问号的由来  







在8—9世纪,希腊文献中出现( ;)形式的问号。其他文字的问号(?)有一种说法是来源于9世纪或更早的圣歌记谱法。荷兰学者威廉·比尔代(Willem Bilderdijk,1756—1831年)在1820—1823年出版四卷本研究诗歌与语言问题的著作《语言》(taal),在其中提出了如下设想:问号(?)是由拉丁语 quaestio (问题)一词的首尾字母 q 和 o 转变而成,q 置于o 之上,变成,o由小圆圈最后缩成了小圆点(.);同样,把拉丁语Io(欢欣或胜利的感叹词,源自希腊语iō)竖写,I变成,o 再缩成小圆点,便构成叹号(!)。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约翰·威·克拉克(John W. Clark)在1952年提出大多数语言使用的问号(?)可能是由希腊语问号(;)倒转形式变成的。

中世纪拉丁文写本问号的形式是圆点的上方加一条向右倾斜的曲线()。最初出现于8世纪末或9世纪初在法兰西北部圣阿芒抄写的一些文献,现存巴黎国家图书馆的西塞罗著作《老年的大加图》9世纪法兰西抄本多处使用这种斜问号。15世纪末意大利出版家马努提乌斯在所印的书籍中选择( ;)作希腊文的问号、其他文字的分号,而把斜问号改造成为重直的问号(?),形状像( ;)下面的半圆形逗号置于圆点之上,用于希腊文以外的文字,这个处理办法后来为各国普遍接受。在马努提乌斯的印刷出版物中,垂直的问号最先见于1495年出版的意大利学者彼埃特罗·本博拉丁文著作《埃特纳火山探险记》。

问号是1500年前后英国印行的有关书籍所介绍的五种主要标点之一,当时称为interrogatif。大约在1864年改称interrogation point,1869年出现现在通用的名称question mark。英国中世纪写本也是使用斜问号,1534年印刷出版英国基督教路德宗信徒罗伯特·巴恩斯的著作,改用垂直的问号。15~17世纪俄语以( ;)为问号,18世纪以后改用(?)为问号。

我国的句读符号中没有问号。受西式标点的影响,清末王炳耀在《拼音字谱》(1897年)自拟的十种标点中列有“诘问之号”——(?)。鲁迅1909年在《域外小说集·略例》中提出四种新式标点,其中有(?),表“问难”。1919年《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把问号(?)列为新式标点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0 06:36:00 | 只看该作者
问号的功能  







问号起源于说话时疑问句有不同于陈述句的语调变化。用于句末具有双重功能,既表示疑问,又表示停顿。

不同时期的政府文件关于问号的定义如下:

·问号?表示疑问。(1919年《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

·问号(?)表示一句问话完了之后的停顿。(1951年《标点符号用法》)

·问号表示疑问句末尾的停顿。(1990年《标点符号用法》)

·疑问句末尾的停顿,用问号。反问句的末尾,也用问号。(1996年《标点符号用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0 06:36:00 | 只看该作者
问号的用法  







一、用于特指问句的末尾

特指问是有所指而问,句中常用“谁、什么、怎么、怎样、哪、几、多少”等疑问词作疑问点,句末有时可加语气词“呢”以示强调。特指问要求针对疑问词所提的问题作具体的回答,不能单纯表示同意或不同意。

(1)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蜂》)

(2)什么样的社会才是最理想的社会呢?(陶铸《崇高的理想》)

(3)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孙犁《荷花淀》)

(4)三妹,小猫呢?(郑振铎《猫》)

例(1)(2)(3)用疑问词“谁”“什么样”“怎么”构成特指问句。例(4)是特指问的简略式,在形式上没有疑问词,但句末有语气词“呢”,是在问小猫在哪儿或怎么样。不是所有带疑问词的句子都是疑问句,例(5)的问号可改为句号或逗号,例(6)的问号可为叹号。

*(5)现在的问题是下一步怎么办?他对此没有明确的答案。

*(6)王振义呀王振义,看你这280多万元怎么还?

一个疑问句不能在两处使用问号。例如:

*(7)他是谁?对我这样一个平日被人轻视的工人那样诚恳地劝告?

这是一个疑问句,第一个问号要改为逗号,或者在“对我这样一个平日被人轻视的工人那样诚恳地劝告”前头再加疑问词“为什么”,使其成为另一个疑问句。

二、用于是非问句的末尾

是非问句由陈述句带疑问语调,或带“吗”“吧”等疑问语气词构成,要求对所陈述的意见作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可以用“嗯”“是”“是的”“不”“不是”“有”“没有”“对”“不对”等作简单的回答。

(1)李有才在家吗?

(2)李有才还在家吧?(赵树理《李有才板话》)

(3)你们真的要办药厂?(沙叶新《陈毅市长》)

(4)就在这里睡觉?(陆定一《老山界》)

例(l)(2)分别用“吗”“吧”构成是非问句,用“吗”是单纯的提问在不在家,疑多于信,用“吧”含有揣测大概还在家的意思,信多于疑。例(3)(4)不带疑问语气词,靠升调来发问,疑问信息由语调承担。使用降调的是非问句,疑问信息由“吗”等疑问语气词来承担。

三、用于选择问句末尾

选择问句是列出两项或几项,让人选择其中一项来回答,不能用单纯表示同意或不同意的词语来回答。常用“……还是……”“是……是……”等句式。供选择的项目有时在前面加“是”,在末尾加“呢”以表示强调,有时不加。供选择的两项之间有时有停顿,有时无停顿。例如:

(1)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宋健主编《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

(2)几年来,潘老师对王翔有了一种特别的感情,这种感情是爱,是怜,还是敬呢?(李心田《永不忘记》)

(3)德国统一:欢乐还是忧愁?(《参考消息》1998.8.12)

(4)是虎是虫?(《新闻出版报》1998.9.2)

(5)药店骤增:是喜是忧?(《光明日报》1998.06.08)

例(1)提供两项选择一项,例(2)提供三项选择一项,这两句关联词“还是”前面有停顿。例(3)“还是”前无停顿。例(4)(5)是由“是……是……”构成选择问句,语句简短,结构紧凑,两项之间不能加逗号表示停顿。几个选择项也可以构成句群,以强调各项的独立性。例如:

(6)到底是称赞我的什么呢?是有几处画得好?还是勇气可嘉,什么都敢画?或者根本就不是称赞,只是一种对于失败者的无可奈何的安慰?(于是之《幼学纪事》

(7)是美?是艺术?是黄金?(《中国翻译》1993/3)

例(6)的后三句通过“是”“还是”“或者”构成选择句群。例(7)的三个问句没有关联词语,在形式上是并列关系,靠意合组成选择句群。选择问采用句子还是句群的形式,作者有选择的自由。例如:

(8)“照像”还是“照相”(《语文建设》1996/6)

(9)照相?照像?(《语文学习》1996/4)

(10)里海到底是海还是湖?——沿岸五国为争夺石油资源争论不休(《参考消息》1998.8.12)

(11)里海是湖,还是海?(《人民日报》1996.12.6)

(12)是海?是湖?——制约里海石油开发的法律症结(《光明日报》1997.12.12)

例(8)是句子,例(9)是句群。例(10)(11)是句子,一句在“还是”前有停顿,一句没有,因为“还是”与前面的“到底”连用。例(12)是句群。

四、用于反复问句的末尾

反复问句又称正反问句,用谓语的肯定部分和否定部分重叠(S不S)的方式来提问,让人作肯定或否定的答复。因为是从一正一反中选择一项,所以反复问被认为是一种特殊的选择问。例如:

(1)王掌柜,晚上还添评书不添啊?(老舍《茶馆》)

(2)觉不觉得这花园有点家乡味道?(萧乾《枣核》)

五、用于设问句的末尾

设问是明知故问,以引起人们对问题的注意。设问要作回答,一般是自问自答。例如:

(1)是我故意夸大其词吗?不!我以为我倒是不折不扣地道出了客观真理。(唐弢《作家要铸炼语言》)

(2)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白居易《琵琶行》)

(3)难道我们就万事不如人吗?不是。(宋龙玲《谈“比较”》)

上述三例分别是由是非问、特指问、反问构成的设问句。

六、用于反问句的末尾

反问又叫激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反问与设问都是无疑而问,设问是从正面提出问题,反问是从反面提出问题,语气比设问强烈。反问从结构和语调上看是问句,但一般不要求回答。用特指问、是非问、选择问构成的反问句,答案已包含在反问之中: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的意思,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的意思。

(1)我怎么知道?

(2)我怎么不知道?

(3)明白人别说糊涂话,开炮是我闹的?(老舍《茶馆》)

(4)今天依然屹立的金字塔不正是奴隶们的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吗?(小学语文《埃及金字塔见闻》)

(5)难道那些荷叶就不值得歌颂么?难道它们只能作为一种陪衬出现在古人的诗中么?(郑伯琛《荷叶咏》)

(6)我跟你是亲戚,是朋友,还是我欠你的?(曹禺《日出》)

例(1)(2)是特指问,例(3)(4)为是非问,例(1)(3)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的意思,例(2)(4)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的意思。例(5)两句是非问,一句用否定的形式、一句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反问。例(6)是选择问,三个选择项都是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的意思,即表示都不是。

由反复问构成的反问句,表达的意思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靠语境来确定。例如:

(7)你看弄成这个样子伤心不伤心?(赵树理《登记》)

(8)把车子弄成这样,人家还骑不骑?(《现代汉语八百词》)

例(7)的意思是“伤心”,例(8)的意思是“不骑”。

七、用于疑问形式的祈使句的末尾

(1)你到底赞成不赞成吧?(《现代汉语八百词》)

(2)来回总共要多少天吧?(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编《现代汉语》)

这类句子是祈使句,不是疑问句,句末均带有语气词“吧”,省略了“你说”“你快告诉我”没有直接说出,有催促对方快点回答的意思。因为祈使语气是以疑问的形式表示的,要求回答,所以句末要用问号。

八、用于叹词构成的疑问句的末尾

(1)“嗯?”老杨的眉毛拧了个结。(徐光兴《枪》)

(2)哦?什么时候?(列夫·托尔斯泰《穷人》)

九、表示疑问语气,不表示句末停顿

疑问句被引用充当一个更大的句子的成分,问号可以保留。如果这个疑问句不是出现在句末而是出现在句中,它所保留的问号只表示疑问语气,不表示句末停顿。如果出现在句末,所保留的问号兼表句末停顿。例如:

(1)说“你去吗?”就符合汉语的组织规律,说汉语的人都能理解,而不能有“吗你去?”或“你吗去?”之类的说法。(陈望道《文法简论》)

(2)今天讲的题目是“怎样学习语法?”要回答这个问题,必得先回答“谁学习语法?”“为什么学习语法?”甚至“要不要学习语法?”这样一系列问题。(吕叔湘《怎样学习语法?》)

例(1)的“你去吗?”“吗你去?”“你吗去?”和例(2)“谁学习语法?”“为什么学习语法?”“要不要学习语法?”是作为句子成分出现在句中,所带的问号仅表示疑问语气,不表示句末停顿。例(2)的第一个句子中“怎样学习语法?”充当宾语,也是句子成分,因为出现在句末,所带的问号兼表句末停顿。

十、表示存疑或不确定

问号对某个数据、说法、词语等表示存疑或不确定,这样使用时不表示语气和停顿。例如:

(1)米海洛夫斯基先生在结束他对唯物主义者的“批评”(??)时,又一次企图歪曲事实,颠倒是非。(列宁《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

(2)作者马致远(1250?—1321),大都(北京市)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初中课本《语文》)

(3)是不是表示作者(编者?校者?)还拿不定主意呢?(吕叔湘《错字小议》)

(4)atoll环状珊瑚岛,环礁[Maldivian ﹤ ?Malayalam adal uniting](陆谷孙主编《英汉大词典》)

例(1)的问号对能否称为“批评”表示怀疑,带有否定的意思。例(2)的问号表示出生年份“1250”不确定。例(3)的问号表示也可能是编者或校者,不能肯定。例(4)的问号表示词源不确定或未经证实。

十一、叠用问号以加强语气

问号很少叠用,叠用时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例如:

(1)是谁发动了这场战争呢??是掠夺者,是英国和德国的掠夺者。(列宁《在罗戈日区群众大会上的讲话》)

(2)难道这还不是恬不知耻吗??(列宁《布尔什维克能保持国家政权吗?》)

这两句叠用问号是为了加强疑问的语气,表达作者的愤怒情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0 06:37:00 | 只看该作者
用作疑问代号的问号  







有时问号占据文字的位置,用作疑问的代号,这时它失去标点的性质,代替词语表示特定的意思。例如:

(1)以?取人(袁晖主编《标点符号词典》)

(2)8×7=?问倒国务大臣(《参考消息》1998.2.16)

(3)刘公勇(1624—?)清朝诗人,原名体仁。(高中课本《语文》)

(4)“?”图标叫做“这是什么?”在对话框中单击“?”图标后,鼠标指针便会带有一个问号的标记,用户可将它放置在对话框任何地方。(胡勇等编著《windows95中文版培训教程》)

例(1)的问号代表疑问词“什么”。例(2)的问号代表“多少”,英国负责基础教育标准的一位国务大臣接受电台访问时被问8×7等于多少时,回答有误,所以报道说“问倒”。例(3)的问号代表卒年不详。例(4)的问号用作图标代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1 18:22:00 | 只看该作者
叹号的由来  







叹号是14世纪下半期意大利人文主义学者创造。在现存的文献中最早的叹号见于佛罗伦萨邦执政官、作家科卢特乔·萨卢塔蒂的拉丁文著作《论法律和医学之高尚》1399年抄本。德国刊印的书籍在16世纪开始使用叹号。英语和俄语的叹号出现于17世纪初。莎士比亚在1610~1611年写成的《冬天的故事》(The Winter’s Tale)把“叹号”称为note of admiration(赞叹符)。与莎士比亚同时代的剧作家本·琼森说叹号在句子“带赞叹”的口气说出时使用。1657年英语叹号开始使用现代名称exclamation mark。

1897年王炳耀在《拼音字谱》中自拟的10种标点中有“慨叹之号”(!)和“惊异之号”()。鲁迅1909年在《域外小说集·略例》中提出四种新式标点符号,其中有(!)表示“大声”。1919年《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定名为“惊叹号”,1951年《标点符号》改为“感叹号”,1990年以后正式名称简化为“叹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1 03:5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