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号的由来
战国末期写成的《庄子·骈拇》已使用“句”字表示句子的概念。在古代使用过钩识号( )、圆圈( 。)、尖点( 、)、中圆点(·)等多种符号及其变体作句号,这些符号也用来表示其他语言层次的停顿。现存五代后期敦煌遗书写本《于阗宰相画功德记》以( 、)为读号,以( 。)为句号。南宋以后有标点的书籍,用小圆圈作句号的较多。古人对“句”和“读”的区分有过许多论述。1919年《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提出了句子的定义和用法,确定句号的形式为小圆圈( 。)或小圆点( .)。1990年《标点符号用法》规定小圆圈( 。)为句号的基本形式;句号的另一种形式,即小圆点( .),在科技文献和外文中使用,以免同外文字母O、阿拉伯数字0混淆。
受拉丁语的影响,西方主要语言大都称句号为“点”(法point/德Punkt/俄точка/意punto),前面并没有像汉语加个“句”字,这是历史原因造成的,因为“点”并不是一开始就固定作为句号使用。西文的点号在古希腊罗马的铭文和写本中已出现,其书写形式、位置和用法曾发生过多种变化。除像现在这样写在字母的右下角外,也写在字母的右上角或中侧。点号由一点或多点构成,点有圆形的,也有三角形或四角形的。在古代,高低位置不同的点号或其他形式的符号用来分隔大小不同的语言单位,包括分词、分句、分语段或诗节等,并没有严格的统一的用法。在12世纪以前曾先后使用过上圆点和类似分号的符号作句号。句子末尾用下脚点作句号,并加空与后续的句子分隔,句子开头用加大字母,到13世纪已比较常见。欧洲早期的印刷物的句号模仿中世纪晚期写本,常见形式为菱形点(◆),谷登堡的《四十二行圣经》和意大利1491年出版的《但丁》就是如此。从15世纪末起至16世纪中叶,菱形点逐渐为现代形式的小圆点所取代,这主要是意大利出版界倡导和在全欧推广的结果。西方语文的句号( .)的现代形态和用法至此基本定型。与法、德、俄、意语把句号简单地称为“点”不同,现代西班牙语把句号叫做“终点”(punto final),即句终点号。这样在名称上就与句内点号区别开来了。英语句号的名称period在1530年借自古希腊语。另一名称full stop,首见于1596年,字面的意思为“完全的停顿”,用以区别逗号、分号等表示“半停顿”或“不完全的停顿”的句内点号,1919年以前我国曾有学者译为“住号”或“住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