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红烛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加油站——标点符号用法

[复制链接]
106#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6 07:39:00 | 只看该作者
以间空作敬空号  







弟病后滢羸弱,蛰居此间,到申极少,以致久未拜晤。遥想  起居佳胜。……社人景慕  吾兄,拟请入社,嘱弟介绍。(《丰子恺致赵景深》)

信中在“起居”和“吾兄”前空一格以表示对对方的尊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7#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6 07:39:00 | 只看该作者

以空行区分大的结构层次  







自然段之间一般不空行,有时是为了显示不同的结构层次,需要在大的段落(部分)或章节之间空行。例如:

(1)大堰河,是我的保姆。

她的名字就是她的村庄的名字,

她是童养媳,

大堰河,是我的保姆。



我是地主的儿子;

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的

大堰河的儿子。

…………(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

(2)错误的饮食观念为数不少,这里只能举出一些来讨论。

“胡萝卜生吃价值最高”

…………

“吃豆制品,多多益善”

…………

“吃水果越多越好”

…………

“多吃纤维素对身体有利”

……所以纤维素的摄入要适量,不宜过多,而且要改进食物加工方法,使纤维素软化。



饮食方面的错误观念还有很多,这里不一一纠正了。总之,我们一定要掌握辩证的方法,克服认识上的片面性。只有这样,才能做到适量摄入食物营养,从而增进身体健康。(张得亮《纠正错误的饮食观念》)

(3)……我恭敬地鞠了一躬,把书塞进帆布袋,背起便走出书店门。



这事到现在已经隔了四年。……(阿累《一面》)

例(1)全诗分13个诗段,诗段与诗段之间空一行。例(2)用空行的办法分隔文章的主体(以四个引语为小标题列举关于饮食的错误观点)和结束语(即最后一段讲如何克服认识的片面性、增进身体健康),如果不空行,则结束语便和最后一节(“多吃纤维素对身体有利”)连在一起了,从形式上看不出结束语是从属于全篇而不是从属最后一节的。例(3)文章第一部分各段写作者在内山书店和鲁迅见面的情景,第二部分各段写隔了四年鲁迅逝世时作者如何悼念他见过一面的这位伟人,两部分属两个不同的大段落,中间用空行的办法分隔。

“* * *”或“※※※”之类符号有时也被用来做文章的分界标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8#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6 07:40:00 | 只看该作者
以间空作为独立词语的分界  







(1)《辞源》修订本

编纂

吴泽炎   黄秋云   刘叶秋

(2)用下列词语造句。

启动   拔地而起   喜形于色   波光粼粼(初中《语文》练习题)

例(1)以间空分隔人名,例(2)以间空分隔一般词语,这些间空是分隔独立词语的,没有任何标点可以代替,改用顿号或逗号都不合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9#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6 07:40:00 | 只看该作者
以间空代替标点分隔标题的词句  







(1)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忆闺秀(《红楼梦》第一回)

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西游记》第一回)

(2)民主  团结  求实  奋进——祝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人民日报》1997.3.1)

(3)宗教书  缘何热  如何办(《新华文摘》1997/1)

例(1)以间空分隔章回小说的回目,相当于逗号。例(2)的间空相当于顿号。例(3)的间空代替逗号和问号,标题使用标点时可写作:

宗教书,缘何热?如何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0#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6 07:40:00 | 只看该作者

标题末尾的点号  







标题是揭示主题和概括作品内容的简明语句,篇、章、节、条的名称属于不同层次的标题。标题通常是与正文分行书写的。标题的属性和行款清楚地说明它不是正文中的一个语句,起首和末尾不同其他文字相连,不需要用句号、逗号、顿号等来点断以表示停顿。为了表示语气和意犹未尽,标题末尾可以带问号、叹号、省略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6 07:40:00 | 只看该作者

小标题末尾能否加句号  







标题不分大小,末尾都不能加句号。加句号的概括性话语即使排黑体字,自成一段(单独占行),形式上像标题,仍应作为正文看待。例如:

(1)研究绿洲、建设绿洲,在中国首先创建世界科学——绿洲学

一、支配绿洲存在和发展的两条规律

............

二、绿洲要作为专门的研究对象、独立的科学领域,逐渐形成世界科学

——绿洲学

............(《新华文摘》1998/10)

(2)坚持实践标准深化教育改革

............

实践观点包含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观点。

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最大意义,就是恢复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路线。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一时席卷全国

............

实践观点包含着生产力观点。

实践活动对真理的检验,具体地说是通过实践表现出来的。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新华文摘》1998/10)

*(3)未来中国制造业前景分析

...........

1.制造业在GDP中的位置。

1996年,依照全国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口径,制造业增加值为1457.6亿元,占整个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增加值的8O.2﹪……

............

2.制造业中主要行业的增长前景。

食品加工、制造业:按独立核算口径计算(下同),1996年食品加工制造业占制造业比重为6.93﹪,比1993年高0.64﹪。……

例(1)“支配绿洲存在和发展的两条规律”是短语,“绿洲要作为专门的研究对象、独立的科学领域,逐渐形成世界科学——绿洲学”是句子,都是标题,末尾没有加句号。例(2)“实践观点包含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观点”“实践观点包含着生产力观点”末尾有句号,是正文的一部分,用黑体表示着重提示。如果去掉句号,可以看作没有编序号的小标题。例(3)全文分两大部分,“1.制造业在GDP中的位置”和“2.制造业中主要行业的增长前景”从内容和格式(顶格排)看来都是这两部分的标题末尾,不应加句号。标题可以顶格排,低两格排或左右居中排,正文一个自然段的开头通常低两格排,此文的格式就是如此,这两个标题如果要作为正文就要低进两格,不能顶格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6 07:41:00 | 只看该作者

标题和问号  







严式标点给所有疑问句标题加问号,宽式标点只在必要时才加。所谓“必要”指标题不加问号不能据文字判断是疑问语气时,在末尾必须加问号。例如:

(1)“一位莘莘学子”?(《语文建设》1996/8)

(2)《红楼梦》作者是墨香?(《新华文摘》1998/10)

(3)是雨?是泪?(《中国翻译》1998/1)

*(4)毕升故里何在  益州? 杭州? 蕲州

例(1)“莘莘”意为众多,“一位”连用有问题,作者对“一位莘莘学子”的说

法能否成立提出疑问,所以在题末加了问号;不加问号,就仅仅是一条引语,不表示疑问语气。例(2)对《红楼梦》作者是墨香(乾隆的侍卫)的说法表示疑问,如果题末不加问号就是对此表示肯定了。例(3)是电影片名,由两个问句构成,如果省略第二个问号,“是泪”就变成表示肯定的陈述句,可以理解成对前面提出的问题的回答,有违原意。例(4)的问号是成组使用的,把三个可能是毕昇故里的地点提出来讨论。为了避免发生歧义和保持使用符号的整齐,第三个地点“蕲州”的问号不省略为好。在文字、句式本身清楚表明标题是疑问句的情况下,标题末尾的问号可以省略。例如:

(5)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鲁迅《且介亭文集》)

(6)为什么要讨论白皮书(《毛泽东选集》)

(7)考试分数可否成为学生的隐私(《北京晚报》1998.12.24)

(8)如何激发和培养孩子学习兴趣?(《北京晚报》1998.12.23)

(9)如何选购抽油烟机(《北京晚报》1998.12.23)

(10)里海是湖,还是海?(《人民日报》1996.12.06)

(11)是地球,还是“水球”(中专《语文》)

例(5)有疑问语气词“吗”表明这是个是非问句,例(6)有疑问代词“什么”表明这是特指问句,例(7)有“可否”表示这是反复问句,所以标题末尾的问号可以省略。有些标题末尾的问号可以省略,不是说必须省略。省略不省略作者有选择的自由。例(8)和(9)是用疑问代词“如何”构成的特指问句,例(10)和(11)是用关联词语“是……,还是……”构成的选择问句,有的用问号,有的不用。从发展的趋势看,可用可不用的以不用的居多。

1994年《农村年书》有三十几个标题为疑问句,只有一个使用了问号,即《他们为什么奇痒难眠?》。其余的疑问句标题,如《使用农药应注意哪些问题》《非法侵入他人的住宅构成犯罪吗》,均未加问号。上述疑问句标题的问号也可不加。再看看报纸标题使用问号的频率。对1999年1月20日和22日的《光明日报》作了抽查,把其中使用疑问句的大标题全部摘录如下:

(12)今年北京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有哪些?(特指问)

(13)个人电脑的系统时间为何误差较大?(特指问)

(14)俄罗斯家长喜欢给孩子取什么名字(特指问)

(15)巴西调整汇率为哪般(特指问)

(16)攒机者,您的内存条由谁制造(特指问)

(17)万元攒什么机(特指问)

(18)官职岂能当奖品(反问)

(19)岂容“电脑黄毒”危害少年(反问)

(20)家庭网络今年会不会来?(反复问)

(以上《光明日报》1999.01.20)

(21)电视片《光辉历程——从一大到十五大》魅力何在(特指问)

(22)语文课为何总让孩子们黯然神伤(特指问)

(23)新《土地管理法》新在哪儿(特指问)

(24)谁遗失的黄金(特指问)

(25)明天艺术家会失去饭碗吗(是非问)

(26)图书盗版:到底有治没治(选择问)

(27)新一代高校政治教材能否适应新时代(反复问)

(以上《光明日报》1999.01.22)

1999年1月20日《光明日报》九个疑问句标题只有三个有问号,22日《光明日报》七个疑问句标题全都不用问号。这两天报纸16个疑问句标题中使用问号的标题占19﹪。其实,例(12)(13)(20)有“哪些”“为何”“会不会”这些疑问词语或格式表明标题是疑问句,这三个问号也可不用。在各种类型的疑问句中,只有像例(1)(2)那样的不带疑问语气词的是非问对问号有依赖性,如果不加问号就成了陈述句。这类语句只占少数,多数省缺问号不会影响到语气的表达。标题为求简洁,把可用可不用的问号省去,读者凭文字可以判断是疑问句,这就是目前报刊的疑问句标题多半不带问号的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1 06:2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