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小学语文复习教学随笔:远离考试的枷锁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6-9 11:02
标题:
小学语文复习教学随笔:远离考试的枷锁
应试奴隶终得自由
我上中学时正是“应试教育”发挥得淋漓尽致的时候,勤奋的我也深深厌倦了考试及课本。本来对新语文课本爱不释手,往往等不到第二天就已浏览完毕,文质兼美的语文课本原本是最能吸引我的一本好书,结果却被我恨恨地扔进了垃圾箱。一个小学生也能摸透了语文学习的诀窍:学好课本就能考出高分数。因为语文学习万变不离其宗,基本上就是一个模式:读生字、解释词语、讲解段落大意、总结主题(或中心)思想。翻来覆去老一套,老师一张粉笔一张嘴,一篇课文讲到黑。最让人头疼的是,学生费九牛二虎之力,把老师写在黑板上的主题思想,不但一字不差地照抄下来,而且要一遍一遍地读,一遍一遍地背。尤其是到了期中、期末考试前,自己喜爱的课外书只好束之高阁,手里捧着那些已经背了几十遍的课文,尽管味同嚼蜡,但还必须得嚼了又嚼,那种让人厌烦透顶的感觉我真真切切地不知体验了多少回。考试刚结束,便气急败坏地把课本扔进了垃圾箱里。
当了老师以后,厌烦课本厌烦考试之情就更深切了。每次考试前的一段时间根本无法让心情安静下来,拿着课本翻看了一遍再一遍,反复揣测考试内容。有一次,我煞费苦心地找出一个段落,让学生们分段、记段意。等拿到试卷一看,果然是这一段,喜不自禁。谁能料到,我与学生分析时将段落划分为三段,而标准答案却是两段,大部分学生的答案自然与标准答案不同,结果可想而知。当时真是感到这语文课没法教了,怨天尤人,更恨那语文课本:学了多少遍考了多少次的课本啊,到底应该怎么教怎么学?天天啃语文课本的日子真让人烦透了!李希贵局长在《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中谈到这样一幅情景:一些中学生走出考场后恼怒地撕烂课本、焚烧课本。你注意到没有,一些学校考试还没有结束,收废纸的三轮车早已在校门前聚了堆。我常听到老师们说:“学生读也读够了,写也写够了,恨不得早一天考完。”当学生们为了应对考试而被迫一遍遍地读写课文时,你见过那厌烦的眼神是什么样子的吗?我每当看到学生的这种神态,顿觉身心疲惫,搞不清自己究竟是在教育学生还是摧残学生。当了老师就一辈子与考试牢牢地捆在了一起,成为考试的奴隶,何时才能挣脱考试的枷锁成为自由人?
后来进行大量阅读实验,家长的眼都盯着考试成绩,一旦考试成绩差了,他们掀起的声浪足以把我推到旧轨道上,好在一年级时考试成绩和其他班差不多。二年级时我们学校的三个班参加全区抽考,语文成绩第一,而且是遥遥领先。中年级以后,我班的优生率基本是100%。按领导的要求,我的学生在三年级、四年级时考六年级的卷子,成绩竟然与高年级学生相差无几。这下众人相信了大量阅读的效果。到了五、六年级,周围的人对我班的考试成绩失去了兴趣,我自己也渐渐地不再关注考试,考试前后的日子越过越滋润,考试的枷锁不知何时已失去踪迹。应试教育面前的笨老师,竟能过大量阅读稳操胜券,大量阅读实在惠及自身,泽及众人。
快乐学习是大家的心愿
家长们都喜欢做一个两全其美的梦:孩子学得多是好事,但累着孩子就得不偿失了。孩子的知识面要广,考试成绩要高,玩得还要痛快,这是家长、学生、老师共同的梦想。如果有失有得,那么家长的眼睛就盯在“失”上,像手持放大镜,把“失”无限放大。这看似对老师要求太高,实际是这是人之常情,每一个家长都这么想,我也希望我女儿能接受这样的优质教育。07年8月底,我向汤校长要求教一年级,对我的教学情况了解颇深的武寅冬老师决定让五岁的女儿王馨婕做我的弟子。后来,王馨婕的爸爸通过书信讲了每一个家长的心愿。
韩老师您好!
很高兴看到您的来信,看到孩子又在学习上取得了进步,我们一家都很高兴,我们知道孩子的每一点进步都凝聚着老师的心血。孩子年龄小,上学早一点,这就势必让老师们在王馨婕身上多付出许多,多费心许多,给老师们添麻烦了。
说实话,当时让王馨婕跟韩老师上学,我是有顾虑的。武寅冬回家经常说韩老师是名师,在语文教学上有独到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女儿能跟韩老师上学,实在是太幸运了。但您以前和武寅冬没有在同一所学校教书,她也缺乏对您全面细致的了解。再加上孩子年龄小一些,阅读量又这么大,已经大大超出了普通学生的认知水平,孩子能吃得消吗?既然是试验课题,那就有成功的可能,也有失败的可能,或者在其他的孩子身上成功了,而王馨婕却不适合,那又怎么办?所以我在这件事上是比较矛盾的。一方面担心孩子小,怕累着她,还担心跟不上,挫伤孩子的自信心,对身心发展不利;又希望孩子跟韩老师多学点。可是慢慢地我发现我的担心是多余的,王馨婕每天都很快乐,也没有在家写作业。回家后经常谈起她的韩老师,表现的既亲切,又崇拜。而且非常关心她们班集体,和同学们相处得也很融洽。不知不觉中王馨婕已经由一个懵懂玩童变成了一个小学生,这里面花费了老师们多少心血。
这段时间王馨婕经常“出口成章”,有时甚至“语惊四座”,在说话时经常用到她学到成语、俗语,而且大部分用得恰如其分。最重要的是孩子喜欢看书了,一般的少儿读物即便是没有拼音也能阅读了。我认为这太重要了,甚至比她多认识1000个字,多算100道题还重要,因为她对学习感兴趣了,这可能是韩老师“课内海量阅读”的最终目的吧。韩老师在信中提到作业,王馨婕说在学校已经做完了,不知是不是这样?在学习上我对她要求比较松,觉得孩子还是玩童,还是要多玩一点的,让老师费心了!
最后祝韩老师身体健康,孩子们天天进步!
王馨婕的爸爸王爱国
二00八年五月七日
“书面作业”处理不好,快乐学习的目标就实现不了,尤其一年级的写字教学,是一个绕不过去的难题。进行“海量阅读”一定要在“写字”方面找一个双赢的计策,既要学扎实,考试成绩不能受到影响,又能省时高效,绝对不能给学生增加半点负担。书面的作业要当堂完成,基础知识在课堂上学得扎扎实实,回家一点儿作业也不倡导写。
高效省力的写字教学
在《阅读是识字的源头活水》中介绍了阅读、识字、写字不同速的做法,低年级的写字教学贯穿于整个学期,比阅读、识字慢两拍,但与常规的写字教学相比,我还是想法设法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提高写字教学的效率,以节省出时间进行“课内海量阅读”。
整体输入笔画
指导一年级学生写好字是“难中之难”。认识笔画名称,教了20遍学生还记不住;认识田字格,几条线就得教大半节课;引导学生观察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老师一边板书,一边回头瞧谁在捣蛋……好累!课间还要往黑板上画田字格,铃声响了再去教室,保准手忙脚乱。我讨厌这些活──干脆都省掉得了!
于是,我不再单个笔画教,而是在教基本字之前,把汉字的基本笔画编成儿歌诵读,这是前借鉴辽宁东港实验小学的经验。即:
点横折 竖横钩 竖提竖折竖弯钩
横竖弯 捺斜钩 竖钩撇点横折钩
撇撇折 提弯钩 横折折撇横折弯钩
横折提 横折弯 横撇卧钩横撇弯钩
教学时,把笔画抄写在长条纸上,贴到黑板上方,教师指着笔画有节奏地领学生念笔画名称,从一行一行地教,到从头念到底;从每节课都念到到一日一念,再逐渐减到一周一念。学生晃着脑袋念,摇着身子念。看着黑板念是好学生,闭着眼念也不受批评。说这是“机械”也罢,“死记硬背”也罢,但学生无一例外地都会按顺序念了。识字教学开始后,每学一个新笔画,就不用一遍一遍告诉学生笔画名称了,只要用教杆往长条纸上相应的笔画一指,学生便念念有词,从“点横折”念到那个笔画时兴奋地大呼笔画名称,喊叫声此起彼伏,犹如发现了新大陆,叫一百遍都不嫌累,早找到的孩子兴奋地叫,晚找到的孩子也觉得自己本事挺大。这样的教学效果与老师声嘶力竭地一遍遍教的效果能一样吧?这是孩子们自己的发现,不是老师告诉他们的结果。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6-9 11:02
笔顺的教学
先让学生自己观察课文后面的“笔顺”,苏教版在笔顺的安排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自己观察,伸出手指在桌子上划字。同桌可互相检查。
教师在黑板上示范书写,学生书空。
找一部分学生到黑板上写生字,全班学生一起当检查员,发现笔顺错误马上纠正。让学生重新写。
对笔画少的、易写错笔顺的字,可让学生书面一笔一笔拆开写。
在本子上练习书写生字。教师提示学生注意书写姿势,并巡回指导。
与家长共同夯实基础
中高年级总有个别无可救药的孩子,他们不是由于智力有问题,而是从一年级开始的“负”积累太多,如果从一年级开始就能得到家长的配合,即使孩子再慢再顽劣,老师、家长共同努力,也能在中年级轻而易举实现全班100%优生率的愿望。初学汉字阶段,有些字的笔划、笔顺,就连学历比较高的家长也搞不懂。我通过公开信的形式把课本中易错的字“教”给家长。
这个星期开始写生字,教学的重点是生字的书写,尤其是笔顺,尽管老师一再强调、反复示范,但有的学生还是不知道先写哪一笔再写哪一笔。班级人数多,关注每一个学生是很难实现的教育理想,尤其是字的笔顺,老师不可能看着每一个学生动笔写,恳请家长盯着孩子写写上课学的字。
“集中识字1”(59、61、63页)的生字在“练习1”(64、65页)上,其他在每一课的后面。部分字的笔划名称是:
59页:四(竖弯)五(横折)七(竖弯钩)九(横折弯钩)
61页:小(竖钩)鸟(横折钩、竖折折钩)牙(竖折),注意“火”的第1笔第2笔都是“点”。
63页:水(横撇)山(第2笔:竖折)71页:我(第4笔:提。第5笔:斜钩)
78页:飞(横折斜钩)你(第4笔:横钩,第6笔第7笔:点)么(撇折)
85页:子(第1笔:横撇,第2笔:弯钩)87页:方(第3笔:横折钩)
91页:好(撇点)心(卧钩)96页:许(横折提)103页:浪(竖提)
105页:阴(横撇弯钩)114页:里(第5笔:竖)121页:气(第4笔:横折斜钩)
另外,每个学生附一张小条(汉字笔划名称表)。
描红、空心字贴
至于在田字格中写字就更不用费心劳神了,将来学生写字要离开田字格的。30年前我上一年级时老师就教我们在田字格中写字。效果如何呢?我自己的字是无论怎么练都不见效,错过了幼时练字的时机,现在是朽木难雕。怎么办?照搬古人的办法吧!很简单,描红!字帖,我也省了──把一册课本的129个生字打印到一页纸上,字大大的,楷体,加粗。就蒙上薄纸描吧,兴致勃勃地描吧!孩子们把透明度相当高的薄纸蒙在“韩氏”字帖上大描特描。对描字描图上瘾大概是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吧,鲁迅小时候不是也偷着描“绣像”吗?
就这样描来描去,我没有让家长给孩子听写过一次生字,但期末试卷上竟然没出现几个错字。其他班的教师还赞扬我班学生字写得好。可谓四两拨千斤!
下学期,我把全册的汉字组成词,设成30号楷体,上印刷厂用厚纸印成描红“词”帖,再贴上不粘胶,这样学生可以一边描字,一边记忆词汇。
可能由于电视、电脑普及的原因,现在的小孩子视力越来越差,于是我把字帖、词帖设成空心字,空心字只能用一次,是奢侈品,放到公共邮箱中,让家长自己印。每当在书店里发现给幼儿描字用的字帖,我也建议家长多买几本,那些幼儿字帖中的字一般是蓝色、绿色、红色,并且线条是虚的,孩子们描起来方便。
描红是练字的好方法。本来可以让家长从书店里买字贴给孩子描,但买的字贴虽然美观但不规范,还有很多没有教笔顺的字也出现在字帖上。描电脑上的正楷字有一个缺点,可能字写得有些“死板”,但对小学生来说,规范是第一位的。写一笔中规中矩的好字,是学生必须练就的一项基本功。
自在、快乐的写字课
写字课上,在《春江花月夜》《高山流水》《梁祝》的旋律中,学生静静地写字,老师轻手轻脚地巡回指导:弯下腰轻轻提示:“孩子,挺起胸写字。”“这一笔写得不对,看老师怎么写。”“哇,写得这么漂亮,真了不起。”有时,我也坐在讲桌前,头正、胸直、足安,和学生一样的姿势悠哉悠哉地练字。学生交上作业时,我边批改边表扬:“恬恬的字写得真好,老师看了真舒服。”“这次虽然写错一个字,但写得这么认真,也能上光荣榜了,下次不能再写错了。”“徐一都写得这么好啊,长大了成了书法家,记得要送给韩老师一幅作品啊!”这样的表扬只是师生两人之间的私语,不需要郑重其事地告知全班学生。写完作业的学生呢,自然畅游书海了。自由阅读成为我班一道亮丽的风景,孩子们已在白纸黑字中找到了快乐。教室后面的书架上已有几百本图文并茂的图书,这种不求甚解、不求明察的自由阅读所蕴含着的甜蜜、宽松对每个孩子都是一种诱惑,在好玩、没有负担的阅读中,书中的养料被孩子们愉快地吸收。当然,差学生依然还有,但是他们一天比一天好,学生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年之计在于春,百年人生在童年。给孩子一个美好甘甜的童年,给自己一个愉快轻松的心态,别太跟学生较真,因为有了“大量阅读”为基奠,再差的学生也能学好语文。用我的朋友薛瑞萍的话说“鱼养到大海里,想小都难啊!”
保证考试成绩的三项练习
海量阅读会不影响考试成绩?家长们担心,有志于进行这项实验的老师也担心。读书多的孩子理解力强,做试卷上的阅读理解题比其他学生容易得分,这一点毫无疑问。然后再把字、词这些最基础的知识学扎实,考试成绩就得到了保证。在低年级,只需给学生出两份练习,一份是词语表,一份是看拼音写汉字,再加上“临阵磨枪”做卷子,考试成绩绝对差不了。
自由组词变为“机械”抄词
同事小王给一年级的的儿子辅导作业时,一边查字典一边大呼小叫:“组个词怎么这么难?‘小鸟’的‘鸟’学了吗?‘小孩’的‘孩’也没学!‘小床’的‘床’学过吗?也没有!都没学怎么组词啊?”全办公室的老师一起帮忙才给“小”组了“大小”“小人’两个词。看到这个难倒大家的组词作业,大家感慨万分:一年级学生会写的字太少,苏教版一册学完仅会写129个字,所以组词不但难倒学生和家长,也给教师自己找了许多气。因为学生常用同音字组词,“小河”写成“小和”,“再来”写成“在来”……更可笑的是学生常把课本上挨在一起的两个字随意截取下来当做一个词。有个流传很广的笑话:用“天”组词“天真”,再写成句子:“今天天真热啊!”学生李浩冉用“长”组成词“一长”,我给他打叉后,他兴师问罪:“老师,‘一长’为什么错了?课文上明明写着:‘日子一长,怀素竟然把木板写穿了。’怎么会错了呢?”我哑口无言,只能蛮横、武断地告诉他不准写这个词。
既然组词难就别让学生组词,照着课本抄写生字就行了,作业中的错误便减少许多,教师也少生很多气,而且提高了学习课本的速度。考试怎么办?两全齐美的方法是在学完整册课本后,绞尽脑汁地把每一个生字都与学生会写的字组成三个词,打印出来,让学生反复认读,抄写两次,考试前再抄写一个词,多次练习再加上“临阵磨枪”的效果,足以应对考试了。
下面是苏教版二册第一课的词语表:
秋收 金秋 秋风 秋高气爽
烟波 烟火 香烟 过烟 云烟
芦苇 芦花 葫芦
夕阳西下 夕照 朝令夕改
归还 归来 回归 落叶归根
渔歌 唱歌 歌声
灯火 电灯 明灯 张灯结彩
编辑词语表的注意事项有:1.标注每一课开头的页码,便于学生查找。2.第一个词尽量从课文中找,有些孩子糊涂到不知道哪是一个词,写课文中的词容易加深印象;3.前三个词尽量是两个字的,方便抄写;4.组成词的字不要由容易错笔顺的部件组成,尽量不用教学生就能照着写;5.所组的词尽量容易理解。
反复练习看拼音写汉字
第二份练习是“看拼音写汉字”,相对于照着抄写的词语表,这是一份真正的“练习”,输入拼音相当麻烦,把“词语表”中的词一课一课复制过来,照着输拼音,输完拼音之后就剪切掉词语,拼音是“华文细黑”体。
qiū shōu jīn qiū qiū fēng qiū gāo qì shǎng
( ) ( ) ( ) ( )
上面的的音节就是词语表中的“P7烟波烟火香烟过烟云烟”。有的中高年级学生连音节都拼错,从一年级就学拼音,学了五六年拼音还拼不出来岂非咄咄怪事?但现实就是这样。如果从一年级开始,在引导孩子读书的同时多做一些“看拼音写汉字”的练习,而不是做那些稀奇古怪的“破题”,那些“慢”孩子、“懒”孩子的拼读能力就会得到很大提高。当学生拼不出来时,可以自己拿出词语表找答案,对错马上知晓,有错立马就改,而不是留给老师判断对错。老师经常提醒学生:“做完后,对照词语表检查,全对的有奖。”这样减少了学生作业中的错误,也减轻了老师批作业的时间,老师当堂就能批完,学生也能当堂改对。比起让学生自己组词,学习效率高出不知多少。
当同样一份“看拼音写汉字”做两三遍之后,学生的思维已形成一定的定势后,老师再调整音节的的位置,让学生再做一次,拼读、写字的能力又一次得到训练。再过一段时间,再调整音节顺序练习一次。把前一课出错率高的字,复制到下一课练习中,和错别字较较劲。批阅这样的练习不费吹灰之力,优秀学生转眼间就做完交上,找几个全对的学生当“小老师”围着讲桌站一圈一块批阅,其他学生如果能找出老师、小老师的批阅错误,老师就修改批阅结果。于是下课时,师生都完成任务,下课铃一响,我常说的话是:“喝点水,然后到操场上晒孩子去。”孩子们嘻嘻笑着到院子里享受阳光、新鲜空气、玩耍的快乐。老师悠然自得地做自己的事情。学生玩得欢快,老师一身轻松走进办公室,我的办公桌上没有作业,案牍劳形与我无关。
为了输入方便,我从中年级学生那里借来《一课三练》《一点通》,照着敲词语。当然,我们可以倡导学生买类似的教辅书,但我想进行实验力求完美,尽量不让外界、家长有一点儿意见。进行“海量阅读”,学生的书包里都装着一本课外书,再带上教辅书,书包太沉,做老师的不忍心,也会授人以柄的,最重要的是孩子不会选择最合适的词语抄写,所以最好的由老师辛辛苦苦地一个字一个字地敲。好在天道酬勤,总会有人乐于帮忙,一年级的练习是由青年路小学的同事,我的宝贝学生付竞范的姑姑付光明老师敲初稿。二年级的练习由我的铁杆粉丝,潍城实小的于新宇老师敲初稿,我的学生吴静琨校对的,放假前,我给了吴静琨一本二年级课本,返校时,她已从头到尾能背诵。
看了我的“应试高招”,尤其是让学生抄词,有的老师可能想:“这样也太‘机械’了,不给学生自由发挥的机会,是不是堵塞了学生的创新之路呢?”
上一轮实验,我对组词(认读的词,而不是此文中写的抄写的词)的改革表现在把常见的“口头扩词”改为“大量读词”:在屏幕上出示大量词语、句子、段落让学生认读。这一轮实验中我不再边查字典边搜肠刮肚往屏幕上敲词让学生念,只念出现在教材中的词。至于书写生词,一年级上学期从10至12月中旬,我潇洒到一个词也不叫学生写,。因为我有坚实的后盾:一学期领学生读熟了300多首儿歌,并认读其中的生字。学生主要是通过阅读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逐步掌握越来越多的词汇。在不久的将来,这帮“小不点”学生就会“胸藏万卷”,他们在阅读中就能无师自通地学会比较、挑刺、和作者抬杠、在课堂上各抒已见。至于现在,我首要的工作是高效率完成教学任务,尽可能多地引领学生多阅读、多识字,是往学生的脚下垫石头,而不是教学生如何成功地摘取月亮。
临阵磨枪,既快又光
师生远离考试煎熬的关键在一年级上学期,万事开头难。从9月份入学一直到12月中旬,我把与考试相关的题型练习全部排除在我们师生的生活之外。
指导一年级学生做卷子简直苦不堪言,老师声嘶力竭,学生却一点也听不懂,可谓真是高耗低效。即使用实物投影仪给学生讲解试卷,还是有学生一脸茫然。老师只好再个别指导,学生好不容易明白过来,下次还是不会。学生的自信、教师的耐心都被卷子、题型给挤到了九霄云外。我的解决办法是尽量晚一些做题型训练。
新生入学后,我带领学生一直在读书认字,期中考试也取消了。直到过了元旦才让学生做第一张卷子──教研室发的单元测试题,每个题目上都带有注音。我没有“先扶再放”,而让他们自己独立完成,如果不知道怎么做可以向老师询问,询问之前先把题读熟练。于是教室里热闹起来,孩子们有的一边写一边念,有的念半天还皱着眉头思考,有的跑到老师面前问:“老师,‘先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成词’这个题我不会,我不知道什么叫‘偏旁’。”遇到这样的题,我便抄写到黑板上让学生先念熟题目再讲解。
《单元测试》没有按单元进行“单元清”,《语文基础训练》也没有随教学进程练习,《语文基础训练》上的儿歌、短文早已在11月读熟并认读生字,但上面的书面练习直到元旦前后才让学生做。从入学到年底,整整4个月时间,学生只做3件事情:读书、认字、写字。当学生认读1000多字后,再做卷子就可以不读题,做卷子就成了提高阅读能力而非听老师讲解的过程。速度快的学生10分钟就做完了,然后自得其乐读课外书;速度慢的学生一节课忙得流汗,也能独立做完。“人人有事做,没有‘一刀切’”,这就是我理想的课堂。于是一年级上学期就一举两得,不但期末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而且阅读、识字教学顺利提速。有了海量阅读垫脚,对付考试临阵磨枪也不晚,而且又快又光。
别把考试当回事
进行一轮为期六年的大量阅读实验后再次教一年级,发现家长们依旧关注考试。我不停地劝说着,请他们把目光移到别处。
为什么不考试?
首先跟大家聊聊考试的事情。有的家长问语文为什么不考试?敬爱的家长,您是否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中国的学校不是培养“学生”的地方,而是培养“考生”的场所,家长、老师关注的是学生的分数,而不是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从考试堆中摸爬滚打出来的“考生”在接受了十多年的教育之后成为不爱读书的人,或者变成为功利而读书的人,把读书当作兴趣的人越来越少。这是中国教育的悲哀,您认为呢?一年级学生现在识字太少,面对试卷,老师怎么讲学生也很难听明白。我们现在不把精力放在考试上,并不是说我们不关注考试,只是不做欲速则不达的事而已。我们一年级进行的“课内海量阅读”实验已历了多年实践的考验,学生不但阅读能力强阅读兴趣浓,而且各科考试成绩都较高,考试成绩只是“课内海量阅读”实验的一个副产品而已。
常规的教学一学期学一本书,每个字要组几个词,而孩子会写的字又太少,就这一项就足以难倒大学教授。如果我们按常规参与每月一考试,那么我们现在就会陷入了题海战术中。那些远远超出学生智力的繁杂的题目类型让师生头疼,失败感、挫伤感如影随形地围绕在师生身边,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还是听不明白,老师暴怒,学生茫然。结果教师厌教,学生厌学。而我们进行大量阅读,家长、老师都能感觉出孩子的阅读能力一天比一天强,孩子的自信和兴趣也在与日俱增,起始阶段的累渐渐也烟消云散,孩子们爱上阅读,为一生的幸福,为书香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朱永新教授说:“童书,是最美妙的种子;阅读,是最幸福的生活。”我深以为然。
家长看到其他科目考试,问语文为什么不考?我写了上述公开信。十一月中旬,郭葳蕤的妈妈心急火燎地满校园找英语老师,我问原因,她说:“郭葳蕤英语、数学一直没考好,我急死了!我和她爸爸当年都考第一的,她怎么这么不中用呢?”
对这些比我年轻的家长,我口无遮拦:“你瞎急什么?纯属闲得难受!郭葳蕤这么聪明、安静的孩子以后绝对能考出好成绩,但现在你不要把眼睛盯在考试上!你把一个五岁半的小孩子送到一年级上学,她能考及格就不错了。郭葳蕤认字、读书、英语口语都很出色,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记诵能力强,但理解能力差,打好了基础,将来一定没问题,考试是最容易对付的事情。”
孩子的妈妈高高兴兴地回家了。类似的话我对其他的家长说过无数次。这不是安慰,而是实情。吴寅冬老师的女儿王馨婕是北海学校所有老师的宠儿,是每一个老师见到都忍不住亲亲的小精灵,面对试卷同样理解起来有困难,那都是暂时不必理睬的事情。我们现在应该做的是使知识深深扎根在学生的心灵和生活中,成为智慧和人格的素养。日清月结式的考试是今日教育的问题之源,是教育中强烈自扰的一个环节,而且成为教育无痛感之习惯。我们在自己能力之所及的范围之内,为孩子们撑起没有考试扰乱的一小片蓝天──北海学校的一年级没有月考、没有单元过关考试,连默写生字也没有。到学期最后一个月才陆续“开卷”做一部分练习题。
元旦前后开始一天做一张卷子,为期末考试“临阵磨枪”,发现孩子的分数不理想,有的家长打电话,有的跑到学校里找我询问。我通过博客、公开信阐述对待考试的理念:考试只是一次平常的练习而已。
不要引发“考试焦虑”不要责备孩子,好好改错就行了。离高考还有十多年呢,不要引发“考试焦虑”,对分数的重视会引发孩子考试前的紧张情绪。我们要做的是平日把基础打得结实些,再结实些。
对待复习的态度
对一向读书多的孩子来说,考试是一件再容易不过的事情,大量阅读是学好语文的不二法门。我对考试也一直存一颗“平常心”:既不轻视,这对一学期的学习是一个全面的检测,我们从中查缺补漏;也不过度重视,没有必要为复习浪费掉大量时间,孩子们在课堂内外的阅读不能间断,“日有所诵”应成为学生、家长、老师共同的理念,成为学生的终身习惯。不要有“快考试了,先把课外书收起来”的论调,学语文不分课内书、课外书,每个学生的书包里一直要装一本课外书,不要多了,也不要等考完再装。过度重视考试成绩会适得相反。
家长、老师都认真地对待复习,不是为了考试成绩,而是为了孩子养成严谨的作风:
1.有错就改。错了题马上改,请家长每天检查孩子的卷子是否标注日期,标注日期是改完的标志。有时间我会“清查”,我的表格上记着改错情况,但有的孩子不点着他的名字,他是不会主动改错的。发现这样的情况家长应了解清楚情况后严肃批评。
2.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孩子们有的在旁边改错,有的擦掉改错,这都可以。不管成绩高低,家长都不要责备,但要让孩子说清“为什么”这样做(比如,写出“jue的韵母”,孩子要讲出“小鱼真顽皮,见了jqx,泡泡藏嘴里,离开jqx,泡泡又吹起。”所以在音节中是不带两点的,单独写韵母要带着两个点。),无论动笔还是口头,都不要让孩子重复错误答案,不要追问孩子是怎么错的。
3不贰过。建立错题纠正本,反复写,要有时间间隔,一开始每天改一次,然后隔一天改一次,最后一周改一次。这可促使孩子认认真真少出错,因为错了反复改很麻烦;另一方面让孩子养成有益终身的好习惯,“不迁怒,不贰过”那是非常优秀的品质。在孔子众多弟子中,颜回因此被孔子欣赏。读《论语》时我一直纳闷,为什么老气横秋的颜回被孔子赏识,是他对老师言听计从吗?想想我们自己,看看孩子作业中的错误,听听孩子读书时多次读错、忘记的字音,“不贰过”真的是了不起的品质。
这个任务交给家长了,孩子能不能养成有益终身的习惯就看家长如何要求了。老师能做的只是给孩子讲清道理,检查他在卷子上的改错,没有精力追究他的“纠错本”。再次强调的是不要让孩子重复错误答案,不要把错误写出来,虽然名字叫“纠错本”,其实只有正确答案,不是一错一正的对比,更不用劳驾家长代写错误答案。
元月3日
一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那天早上,我走进教室看到几乎没有拿着课本备考的学生,孩子们手里都是课外书。一年级的学生、一年级的家长都是最具“可塑性”的人群,我为他们自豪。考试结束后,我在博客上跟家长谈论对考试的态度。
放假时我们生龙活虎
考试后我问学生:“回到家准备躺沙发上拿着遥控器看一下午、一晚上电视的同学举手。”毫无心机的孩子们根据猜不透老师心里在想什么,小手举起一片。
“复习期间累着你了吗?”
“没有。”
“既然没有累着,为什么要如此彻底地休息呢?”
“考试后好好休息、娱乐一番”的思想是人之常情,为什么在刚经历了第一次期末考试的一年级学生身上也普遍存在呢?期末复习仅仅是写字比平常多一些,也都在课堂上完成,没有家庭作业,没有快考试了要努力之类的唠叨,孩子们为什么会有透透地休息的想法呢?难道是家长常说:“等考完试后再玩……等考完试后再看电视……”使学生产生了错觉:考试复习很辛苦,考完了才能放松?各位家长,以后不要这样“督促”孩子。素质教育是为了培养终身学习者,让孩子产生考试复习辛苦的想法岂不与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相悖?学习应该如同一日三餐成为生存的需要,既不能暴吃也不能不吃。
几年前,一位已退休优秀教师说她考完试就头晕,晕晕乎乎地难受一个假期。虽然很敬重那位认真负责的老师,我也是那样一个天生就认真过度的家伙,但决心不重复她的人生之路,假期一定要过得舒舒服服。考完试就头晕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对考试成绩太在意,患得患失;二是考试前拼搏过度。人生在世不能免俗,总是为了一点“得”而“失”去更多,总是被宠辱荣患等身外之物乱心分神。家长在意孩子的考试成绩,希望比别人家的孩子好;老师在意所任班级的考试成绩,希望比别班好。为什么要自己的孩子就一定比人家的好,人家的孩子不傻不呆,凭什么不如自己孩子?为什么要自己的班级比人家的强,同事们都付出了汗水,凭什么希望自己比人家好?“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听到陈老师在电话中告诉我七班的成绩不错时很高兴,第二天晨读《道德经》时反思自己修练的功夫还不行:年近不惑的“老”教师(在北海学校众多年轻教师面前,我的年龄、教龄确实够“老”了)应该听到年轻老师的成绩好更高兴才对。不过“自私”是人之天性,顺其自然吧!考试前所想的、所做的是孩子们能背诵课文、默写129个生字即可,不必为了再增加一分而在课本上纠缠,为了考试成绩而迫使孩子们顿顿“吃课本”,老师、学生都会腻烦,腻烦会带来心理上的疲惫,于是阅读课外书一直是语文课堂的主旋律,越接近考试越力求放松,考试那天早上,孩子们照旧读课外书,为我的弟子们自豪!为家长们认同我的观点欣慰!
考试那天,拿到试题我没有看的欲望;阅卷时我到教研室办公一天(高新区文教局在教研室设了“名师办公室”,学生在校时我很少去。),对班级的成绩失去了以前那种迫切关注的心态。这种超然物外、顺其自然的心态使我感到生龙活虎──兴致盎然地写我的语文教学故事,每晚10点坐床上看书,什么时候困了什么时候睡,这是不贪看电视节目的好处。早上六点左右自然醒来,等到给孩子做早饭时已在电脑前干了不少活。中午睡一小觉,不论读书、写稿还是做家务都生龙活虎。
上六年级的女儿也呈现这种生龙活虎的状态,考试前她爹只要说“好好复习”之类的话,我毫不客气地请他“靠边”。考试结束后,女儿自己在家听歌、读书、练字、看英语光盘,不亦乐乎。双休日也是如此。做卷子不打分数,考试前一个星期开始淡化复习,甚至比平日的学习生活还要悠闲,为的是让孩子们具备“长跑”的耐力──日有所诵的习惯等,期望我的弟子们考完试后依然呈现生龙活虎的阅读状态。考试那天抱着《弟子规》阅读的贺文迪是不是如此呢?如果学生在考试前觉得累,以致考完后要大歇一场的话,下学期的考试复习我会安排得轻松些、再轻松些。“无分数评价”会使学生和家长都感到备考与考试仅仅是练习而已,不必为此费心劳神。
假期中那些阅读能力强的学生会读书,这毫无疑问。但想让那些识字少、阅读能力不足以至体会不到阅读乐趣的孩子读书就要动点脑筋了。给他们做个心理上的除法题:数量虽然相同,可是把读书任务细分化了,于是就不觉得量多了。每天读熟多少页?半天读熟多少页?完成任务后多让孩子到院中安全的地方活动,多晒晒太阳,晚上睡觉的时间可以比平日稍晚一些,但不能无节制,晚上早睡,早上自然睡醒的时间才能提前一些。晨读十分钟相当于深夜一小时。
回老家过年的不要忘记给孩子带上书,也带上家长自己爱看的书。候车室里,路途中的一小段休息的时光,打开一本书,隔开了喧闹吵杂的外界,浸染着文字的墨香。如此,你不仅收获到无数次看孩子静读时的快乐,你还为社会培养了一个懂礼仪的人。那种弥漫在当下公众场合的喧嚣,将会因为出现了这样一个个沉静的小读者而变得宁静。春节期间亲朋相聚,当孩子应当受到赞扬的时候,则当着别人的面去做,赞扬经过传播,其奖励意义倍增──让孩子珍惜自己的阅读能力带来的荣誉,并决心做得更好。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