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文不名”与“一文不值”
赵永诚
先看两段文字:
这件事对我无异于晴空霹雳,如同一块珍藏多年价值连城的璧玉,顷刻间变成一块一文不名的瓦片。(1998年10月19日《南方周末》)
因为缺乏位置感,他们根本就不关心老百姓的疾苦……在他们看来,平民意识犹如一块一文不名的破布……(1999年10月19日《南方周末》)
这两段文字中的“一文不名”都用错了,应该用“一文不值”或“一钱不值”。
“一文不名”与“一文不值”虽只有一字之差,但两者意义相去甚远。一文不名:名,占有;一文钱都不占有,形容极贫困。如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一章:“如果他有钱给那些人行点贿送包‘烟钱’,也就过去了;可是他身上一文不名。……要是有点钱,他也不至于连着两天没有一点东西入肚呀。”一文不值:值,价值,本作“直”。连一文钱的价值都没有,形容毫无价值,也形容地位低微、受人鄙视。如明毕魏《三报恩·骂佞》:“最可悲,年少科名,弄得一文不值”;鲁迅《而已集·读书杂谈》:“有时说自己的作文的根柢全是同情,有时将校对者骂得一文不值。”
“一文不名”是没有钱,是穷困。“一文不值”是无价值、不中用。“一文不名”只用于人,因为只有人才有穷不穷的问题。“一文不值”常用于物,也用于人;因为人与物都有价值的判断问题。
上述第一段文字说的是从“璧玉”到“瓦片”的变化,是价值的变化,而不是富与穷的变化。与“价值连城”相对比的也只能是一文不值。第二段文字说的是把“平民意识”看成“破布”,是鄙视平民意识,认为平民意识毫无价值,当然只能用“一文不值”来修饰“破布”。再说,“一文不名”只用于人,不用于物,而上述两段文字都用于物。既然是“瓦片”是“破布”,它们哪有占有不占有钱的问题?哪有穷不穷的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