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复制链接]
29#
 楼主| 发表于 2012-6-6 11:08:27 | 只看该作者
名言的力量
孙建国
“五一二”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有一句很有哲理的话在网上广为传播,给了灾区人民以及所有华人无限的希望和无穷的力量。这句话是:

一点很小的善心,乘以十三亿,都会变成爱的海洋;

一个很大的困难,除以十三亿,都会变得微不足道。

这句话其实是套用温总理的一句名言而来,原话是这样的:

一个很小的问题,乘以十三亿,都会变成一个大问题;

一个很大的总量,除以十三亿,都会变成一个小数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12-6-6 11:08:34 | 只看该作者
“流金岁月”与“鎏金岁月”
问:央视电影频道有一档节目叫“流金岁月”,请问“流金”是什么意思?可否写成“鎏金岁月”?

——上海 叶晓君

答:有一个词叫“流金铄石”,语出《楚辞·招魂》,比喻天气极热能使金石熔化。流金,金子高温熔化后的液体状态,这时金光闪闪辉煌夺目,人们因此用“流金岁月”比喻辉煌的时代。“鎏金”同“镏金”,指把溶解在水银里的金子涂在器物表面,以作装饰。“流金岁月”的“金”,是熔化了的纯金;“鎏金岁月”的“金”,是涂在表面的金汞合金。就形容岁月的辉煌程度而言,两者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2-6-6 11:08:54 | 只看该作者
“马拉松”不等于“障碍跑”
徐向东
  读书,读到某文化学者写的歌颂我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都江堰的文字,挺发人深思。

遗憾的是,文中有段描述,好像有些许不妥。究其原因,似乎和作者平素不大关心体育运动有关。当然,也许作者是关心体育运动的,这不过是一时疏忽。然无论如何,因为学者在说,受众多多,难免以讹传讹.仍是不妥。故而不揣浅薄,作个正名之说。

那段文字是:

岷江的水到了都江堰工程的分水堤……吃够了苦头也出足了风头,就像一大拨翻越各种障碍的马拉松健儿,把最强悍的生命付之于规整,付之于企盼,付之于众目睽睽。

不妥出在“翻越各种障碍的马拉松健儿上”。

且看有些权威的词典对“马拉松”是怎么说的。人教社近期出版的《奥林匹克知识小词典》第14页,有词条“马拉松赛跑”称“简称‘马拉松’。公路赛跑项目。全程42.195公里。奥运会比赛不设纪录,只有最好成绩。起点和终点设在径赛场地内,绝大部分的赛程在公路上进行。沿途设有里程牌显示距离,有饮料站供运动员使用,还有必要的救护设施。该项目是为纪念古希腊士兵菲迪皮茨而设立的。公元前490年,希腊军队在马拉松镇打败波斯军队后,菲迪皮茨跑回雅典报捷后力竭身亡。于1896年雅典(希腊)第1届奥运会上首次列为比赛项目。”

看见没有,“马拉松”没什么“障碍”可翻越,顶多多转几个弯儿,上下几个坡儿,再不济,路上不大平坦光洁,公路等级差些,而已。对运动员而言,坚持就是胜利,跑完全程,即是赢家。

再看有障碍的赛跑。还是人教社近期出版的《奥林匹克知识小词典》的第14页,有词条“障碍跑”称“长距离跑项目。在跑动中需要跨越规定的障碍物。奥运会比赛的距离为3 000米,途中设有五个障碍栏架,其中第四个栏架前设有水池。运动员完成比赛需要35次跨越栏架,7次跨越水池。于1900年巴黎(法国)第2届奥运会上首次列为比赛项目。”

不厌其详:障碍跑运动员需越过的栏架高91.4厘米,需跳过的水池3.66米见方。没点儿真功夫,栏倒人湿,司空见惯。

由此可以断言,“马拉松”不等于“障碍跑”,不得混淆。

都说有比较才有鉴别。看了上述文字,当知其言不谬。

早知如此,赠与该学者一本我社的《奥林匹克知识小词典》好了。该文责任编辑手上要有一本《奥林匹克知识小词典》,且翻阅一番,也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2012-6-6 11:09:03 | 只看该作者
“名不虚传”“名副其实”与“名正言顺”
“名不虚传”的意思是流传开来的名声符合实际情况,不是空有虚名。用于褒义。例如:①姑苏慕容氏于武学一道渊博无比,果真名不虚传。(金庸《天龙八部》)②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今日一游,名不虚传。

但是媒体常误用。比如:“每一名中学生都应遵守学校一切规章制度,学好全部课程,可是他既不守纪,又不好好学习,是个名不虚传的混混。”“混混”这个名声是传开了,也还符合实际,但他不是好名声,不能用“名不虚传”这个褒义词语,充其量只能用“名副其实”这个词语。

“名正言顺”最早见于《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名:名义、名分;正:正当;顺:合理。名义或名分不正当,话就说得不合理;话说得不合理,事情就办不成。后来就用“名正言顺”指名义正当,道理也说得通。表示做某事具有正当的名义和充分的理由。例如:今天我们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在这里摆摊点,光明正大地做生意了。

“名正言顺”常常被误解为“名不虚传”或“名副其实”。例如:“听叶圣陶先生说,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这次去苏州游览了几个园林,果然觉得名正言顺。”把“名正言顺”改为“名不虚传”或“名副其实”才符合原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12-6-6 11:09:15 | 只看该作者
“资讯”“资信”大不同
“资讯”和“资信”的含义天差地别。“资讯”,即信息,如“科技资讯”“生活资讯”。这里的“资”指资料,“讯”指信息。有一句话叫“信息时代,资讯免费”,其中“信息”和“资讯”位置可以互换,基本等义。“资信”则指企业或个人的资金实力与信誉水平,如“资信证书”“提供资信担保”。此处“资”指资产、资金,“信”是“信誉”的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2012-6-6 11:09:22 | 只看该作者
始作俑者
“‘双代管’的始作俑者是(从)山东济南市学来的。”(见人民日报1996年5月15日“读者来信”版大样《茌平“双代管”探秘》一文)

将“始作俑者”错当作褒义词,近年来报刊上时有所见。上例将从别处学来某种办法的人称为“始作俑者”,更是完全背离了这个词的意义。

俑,古时殉葬用的木制的或陶制的偶人。“始作俑者”是“起初用俑为死人殉葬的人”。语出《孟子》:“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意思是孔子说始作俑者“让他断子绝孙吧”,原因是以土偶象征活人埋进死人墓中,以致后来形成以活人殉葬的风气。《中华成语大辞典》的解释为:“最初制作俑来殉葬的人,比喻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据此可知,“始作俑者”切不可用于褒义。只要记住孔夫子那句切齿痛恨的诅咒就不至于误用了。也有人反用于自身的,说自己领头办了好事却得不到好报,这是极个别情况下的特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12-6-6 11:10:35 | 只看该作者
“初具规模”要改为“粗具规模”吗
在“(  )具规模”中,“初”与“粗”都能用。《现代汉语词典》里既有“粗具规模”,也有“初具规模”,“初具规模”出现在“具”的释例中。

在表义上“初”与“粗”略有区别:“初”是时间副词,表示“才、刚刚”,强调“具有”的时间不长;“粗”是程度副词,表示“粗略、略微”,强调“具有”的程度很不完善。可是作为一个整体使用,“初具规模”与“粗具规模”几乎没有区别。因为开始的时间不长与建设的程度有限往往是必然相连的。客观情况其实是一致的,不同的不过是观察的角度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1 00:5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