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复制链接]
22#
 楼主| 发表于 2012-6-6 11:05:12 | 只看该作者
“手谈”专指下围棋
郑文安
裘沛然老医生以其精湛的医技和精深的古汉语学养享誉中医界。近日段逸山先生《“象棋冠军”》(刊于2009年1月4日《新民晚报》)说裘老还精通象棋之道,象棋大师胡荣华与之切磋时赞誉裘老是“年龄段的全国冠军”。段文说:“裘老年逾九秩,神清气爽,思路敏捷,棋风犀利,尤长残局,早年曾同扬州名宿窦国柱手谈过,而窦国柱恰是胡荣华的老师之一。”段先生的文章很精彩,只是错用“手谈”一词,遂使白璧微瑕。

“手谈”一词,《汉语大词典》《辞海》《辞源》等辞书均注释为“下围棋”,并无表示进行其他棋类活动(包括象棋)的兼义。在春秋战国时,下围棋称之为弈,弈秋作为围棋名家载于史册。至南北朝,文人学士以清谈为荣,弈风亦盛,下围棋始得雅号“坐隐”和“手谈”。南朝宋人刘义庆《世说新语·巧艺》中说:“王中郎以围棋是坐隐,支公以围棋为手谈。”王中郎即王坦之,支公是高僧支遁,两人均为清谈名流。以后诗文中常以“手谈”指称下围棋。例如《聊斋志异·连琐》:“每夜教杨手谈。”薛戎《游烂柯山》:“不语寄手谈,无心引樵子。”

象棋模仿的是战场上交手的场景。“象”,模仿的意思。下象棋被认为是一场想象中的战斗,因此常以“斗”“博”称之。例如:《楚辞·招魂》中有“菎(通“琨”)蔽象棋,有六簙(通“博”)些”。大意是,用箭竹筹码下象棋,来玩六博的游戏。《说苑》记载说,雍门子周以琴见孟尝君,说:“足下千乘之君也,……燕(通“宴”)则斗象棋而舞郑女。”

将“手谈”用于指称下象棋,是欠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12-6-6 11:05:20 | 只看该作者
“通过……使……”并非皆病句
姚敬业
不少语法教科书和一些专讲语病的书,都会讨论到“通过……使……”类型的病句。例如:

(1)通过暑假进修,使我们的业务水平大大提高。

这是一个病句,理由是“主语残缺”。因为“通过暑假进修”是一个介词结构(或介词短语),不能作主语,所以“使……”就没有主语了。这种病句,很容易修改,或者删“通过”,或者删“使”。

改法一:暑假进修,使我们的业务水平大大提高。——“暑假进修”作主语。

改法二:通过暑假进修,我们的业务水平大大提高。——“我们的业务水平”作主语。

但是切莫以为所有的“通过……使……”的句子都是病句。比方说,教师在写教案的时候,“教学目的”一栏经常会用到“通过……使……”这样的句式:

(2)通过第三单元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元二次方程。

(3)通过苏轼《词二首》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苏轼词作的主要特点。

这两句无疑是正确的句子,没有语病。主语“残缺”了吗?不是“残缺”,是“省略”。省略的主语可以明确地补出来,那就是写教案的教师——“我”。

例(1)是病句,例(2)(3)不是病句,怎么检验?检验的方法就是问一问“谁通过”和“谁使”。如果两个“谁”所指相同,句子没有语病;如果两个“谁”所指不同,则句子肯定有语病。“通过……”是介词结构,并不要求有主语,但是隐含的主体还是存在的,因此可以问是“谁通过……”的;“使”是主要动词,前边省略的主语也是一个主体,因此可以问是“谁使……”的。

先看例(2)(3)。谁通过……?我通过……。谁使……?我使……。两个“谁”都是“我”,所以这两个句子没有语法错误。再看例(1)。谁通过……?我们通过……。谁使……?我们使我们……。(显然不通!)可见例(1)有语法错误。

事实上“通过……使……”的句式并不一定限于教案中“教学目的”要求的表述,其他场合也可以使用。例如:

(4)通过这次大会,使全厂职工明确第四季度的生产任务。

(5)通过暑假培训,使新教师领会当好班主任的“诀窍”。

(6)通过发短消息,使远在东北的女朋友知道他的行踪。

例(4)的两个“谁”都是“厂党委”,例(5)的两个“谁”都是“县教育局”,例(6)的两个“谁”都是“他”。因而这三例全是合格的句子。怎么知道分别是“厂党委”“县教育局”和“他”呢?那得依靠语境提供的信息。只要有语境,这些句子中省略的主语,都可以准确无误地补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12-6-6 11:05:38 | 只看该作者
“出乎……意料之外”
    问:近日阅读某语文杂志,发现其中有这么一个句子:“县长这一举动,实在出乎乡长和村长的意料之外,乡长慌了,村长急了……”请问“出乎……意料之外”算不算一个语病?

——湖南武冈市 黄启龙

答:“出乎……意料之外”一类的说法,虽不合逻辑,但还是可以成立的,不宜判为病句。

这是一个老问题,语言学家吕叔湘、朱德熙先生在其合著的《语法修辞讲话》“表达”一讲中曾专门讨论过。他们说:语法不是逻辑。“有些话虽然用严格的逻辑眼光来分析有点说不过去,但是大家都这样说,都懂得它的意思,听的人和说的人中间毫无隔阂,毫无误会。站在语法的立场,就不能不承认它是正确的。……又如‘在我没来北京以前,我以为一定会很冷’,既然‘没来’,就谈不到‘以前’、‘以后’。应该说‘在我来北京以前’才对,可是多数人愿意加上个‘没’字。”他们认为:一般地说,语法要服从逻辑,但有些说法是“习惯语”,“习惯语是不容许分析的,并且是不容许援例的”。“出乎……意料之外”就属于这一类的“习惯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12-6-6 11:05:42 | 只看该作者
“协”与“協”
贾素平
台湾文化大学教授兼时事评论员江岷钦教授做客央视《海峡两岸》或福建东南卫视《海峡新干线》评论时政时,屡用析字来精点妙评。

2008年11月3日海协会会长陈云林率团跨越六十年的时空,历史性地登上宝岛台湾,共商两岸同胞福祉。当天晚上,江教授又妙析了“协”与繁体字“協”。他说:“协的左边是十字,代表四面八方的多方;右边为办字,多方共同合作真心协商,没有办不好的事情。”接着他又拆析了“協”字:“现在大陆、台湾和世界三方共同发力努力,两岸合作发展共创双赢的大好局面,‘協’字右半部分的三种力量已形成了合力,两岸前程美好。”

此番析字实乃精辟,余味无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12-6-6 11:07:51 | 只看该作者
“登坛品酒”报告(一)
《咬文嚼字》编者按  “坛坛都是好酒”是《百家讲坛》的一个奇迹。一档宣讲传统历史文化知识的电视节目及相关图书,成为社会持续关注的热点,为文化知识的普及与创新撑起了一片别样精彩的天空。它使和谐社会流动着文化气韵。

多年来,我们致力于宣传语文规范、传播语文知识,深感文化知识的普及责任重大、过程艰苦。因此,我们视《百家讲坛》为同道、为榜样。今年应广大读者要求举办“登坛品酒”活动,意在“补天”而非“拆台”。但愿我们的努力能为这片绚丽的文化天空清除些许尘埃。让每一坛“酒”都能成为没有杂质的传世精品。根据读者意见选定的12位“坛主”是:于丹、王立群、孔庆东、毛佩琦、刘心武、孙丹林、孙立群、纪连海、易中天、孟宪实、隋丽娟、阎崇年。本刊将依此顺序逐月刊登“品酒报告”,每月“品评”一位“坛主”在《百家讲坛》及相关图书中的语文差错。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百家讲坛》摆下了一桌文化盛宴,敬请各路品酒专家,及早登坛品尝,并将你的感受及时告诉我们,以不错过发稿档期。

说说“庄子何其人”

章和生  李大新

2007年2月18日,央视《百家讲坛》于丹教授主讲《庄子》,该讲的标题是“庄子何其人”。看到这个标题,我以为是电视台把字幕打错了。后来《于丹〈庄子〉心得》出版,书中第一讲的标题居然还是“庄子何其人”。看来,犯错的不是电视台,而是于教授本人。

“何其”,《现代汉语词典》标注其词性为副词,意思是“多么”,例如“何其糊涂”“何其相似”就是“多么糊涂”“多么相似”。那么,“庄子何其人”就是“庄子多么人”了。这真是个可笑的说法。听说过“庄子多么脱俗”“庄子多么聪明”,可还真没听说过“庄子多么人”的。

于教授讲《庄子》,在标题中设问“庄子是个什么人”,接下来再详细介绍,这一思路顺理成章。问题在于,“庄子何其人”根本不是“庄子是个什么人”的意思。那么,这句话该怎么说呢?正确的说法应是“庄子何许人”。“何许”为疑问代词,义为“何处”,“何许人”原指什么地方的人,后来也指什么样的人。也可不设问,不绕弯,直接介绍“庄子这个人”,径称“庄子其人”。

总之,合适的说法很多,“庄子何其人”却是万万不可的。

哪是“人生晚秋”

李景祥

于丹喜欢说故事。在她的《〈庄子〉心得》第二讲中,讲到了唐代大诗人李白和杜甫。她说:“(李白)一辈子谑浪笑傲,一辈子不服权贵,到年老的时候,杜甫去看他,问他,还有什么遗憾的事。”李白说自己求仙问道不成,感到愧对葛洪葛神仙。杜甫就为他写了一首绝句《赠李白》:“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于教授接着解释道:“李白一生奔波,到老年依然漂泊,‘秋来’指人生晚秋,但他似乎毫不介意。”

于教授读懂这首杜诗了吗?有点让人生疑。

天宝三载(744年)春夏之交,李白杜甫两位唐代伟大的诗人相遇于洛阳。那时李白44岁,杜甫33岁。当年秋季,李白、杜甫、高适三人一同漫游梁宋。第二年秋季,李杜二人又同游齐鲁,“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非常亲密。到了秋末,李白南下赴江东,杜甫西行回洛阳。上文引的《赠李白》就是同游齐鲁时杜甫赠给李白的。

分别之后,二人春树暮云,互相思念,却终生未能再相会。李白卒于宝应元年(762年),享年62岁。杜甫卒于大历五年(770年),享年59岁。真正到了年老的时候,他们天各一方,根本就没有“到年老的时候”杜甫去看李白的事。

杜甫《赠李白》诗中的“秋”是季节,是天宝四载的秋天,不是什么“人生晚秋”。仅据诗句中一个“秋”字就说那是“人生晚秋”,是“年老的时候”,恐怕是一场误会。

“间接”误为“直接”

李荣先  汪明远

《于丹〈论语〉心得》第五讲《交友之道》中有这么一段话:

那个时候的人要想广视听怎么办呢?最简单的一个办法就是结交一个广见博闻的好朋友,让他所读的书,让那些间接经验转化成你的直接经验。

“让那些间接经验转化成你的直接经验”,这有点像绕口令。世间有这样的事吗?

所谓间接经验,是从书本或别人的经验中取得的经验;所谓直接经验,是亲自从实践中取得的经验。毛泽东在《实践论》中说:“一个人的知识,不外直接经验的和间接经验的两部分。”

你的朋友的经验,通过读书而得来的,是间接经验;通过亲身实践而得来的,是直接经验。朋友的直接经验传达到你这里,已经是间接经验了;朋友的间接经验被你吸收,就更属于“间接之间接经验”了。这些间接经验怎么会转化成直接经验呢?

“间接”和“直接”,在演讲时一时混淆,情有可原;但如果整理成书时,仍不加辨析,未免有急就章之嫌了。

黑格尔说的是“正反合”

杨  光

《于丹〈论语〉心得》第七讲《人生之道》中引述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的话来说明人生的三个阶段:小时候看到眼前一片光明,是为“正”;二十多岁看到社会一片惨淡,是为“反”;到三十岁,“既不像十来岁时觉得眼前一片光明,也不像二十多岁时觉得一片惨淡”,是人生“和”的阶段。

从孔子谈到黑格尔,中西文化相比较,视野开阔,视角独特,然而遗憾的是,黑格尔提出的三个阶段是“正反合”,而不是“正反和”。

三段式指发展的三段性,是古希腊哲学家普罗克洛首先提出的,他认为万物发展都可分为停留、前进、回复三个阶段。黑格尔吸收了三段式的思想,认为一切发展过程都可分为三个有机联系着的阶段:一、发展的起点,原始的同一(潜藏着它的对立面),即“正题”;二、对立面的显现或分化,即“反题”;三、“正反”二者的统一,即“合题”。正题为反题所否定,反题又为合题所否定。但合题不是简单的否定,而是否定之否定或扬弃。合题把正反两个阶段的某些特点或积极因素在新的或更高的基础上统一起来。

“正反合”的“合”是正题与反题的综合,是“自我与非我”的统一,绝不能写成“和”字。于丹女士运用“正反合”的哲学理论诠释人生之道,很有新意,但一不小心错了个关键字,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了。

《论语》究竟多少字

曾  史

于丹女士在《于丹〈论语〉心得》之四《君子之道》中说:

“君子”是孔夫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一部短短两万多字的《论语》,“君子”这个词就出现了一百多次。

《论语》总字数是“两万多字”,于女士多次说过,似乎很有把握;然而,这个结论不知于女士是怎样得出来的。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黄侃手批《白文十三经》中《论语》最后附有统计字数:

郑畊()老曰一万三千七百字(“三”一作“二”)

欧阳公《读书法》作一万一千七百五字

上列统计数字出入相当大,同一个人的统计都有相差一千以上的两种说法,看来他们的计算不太靠谱。《论语》到底有多少字数呢?

黄侃手批的《白文十三经》字体较大,排列整齐,不夹杂后人的注释,每页排满13行,每行均为32字,统计起来十分方便。于是我自己动手,逐篇计算,结果如下:

(1)《学而》   493字

(2)《为政》   579字

(3)《八佾》   689字

(4)《里仁》   501字

(5)《公冶长》  869字

(6)《雍也》   816字

(7)《述而》   873字

(8)《泰伯》   613字

(9)《子罕》   806字

(10)《乡党》   642字

(11)《先进》  1 054字

(12)《颜渊》   992字

(13)《子路》  1 035字

(14)《宪问》  1 340字

(15)《卫灵公》  904字

(16)《季氏》  863字

(17)《阳货》  1 019字

(18)《微子》  618字

(19)《子张》  824字

(20)《尧曰》  370字

以上各篇,篇名字数未计在内。将二十篇字数相加,可得出《论语》的总字数为15 900字。

《于丹〈论语〉心得》一书中附有《论语》原文,其数字与黄侃《白文十三经》中《论语》的数字是一样的。可见,于丹女士说《论语》的字数有“两万多字”只是一个想当然的说法,当不得真的。

“三界”岂是“三生”

张惠木

《于丹〈庄子〉心得》的《境界有大小》一讲中说:“禅宗有这样一句话,叫做‘眼内有尘三界窄,心头无事一床宽’。眼睛里要是有事,心中就有事,人就会看得‘三界窄’。三界是什么?前生,此际,来世。只要你眼里的事化不开,心里成天牵挂着,你就会把前生来世、上辈子下辈子都抵押进去。”

禅宗是中国的佛教宗派之一。佛教中的“三界”可不是指“前生,此际,来世”。

《汉语大词典》解释“三界”说:“佛教指众生轮回的欲界、色界和无色界。”《中国百科全书·佛教篇》解释“三界”:“佛教术语。即欲界、色界、无色界。”丁福保主编的《佛学大辞典》解释这个术语时说得更详细:“凡死生往来之世界分为三:一、欲界,有淫欲与食欲二欲之有情住所也。……二、色界,色为质碍之义,有形之物质也。……三、无色界,此界无一色,无一物质的物,无身体,亦无宫殿国土,唯以心识住于深妙之禅定。……”

另据台湾《佛光大辞典》“三界”共有五个义项:(一)指众生所居之欲界、色界、无色界。(二)指断界、离界、灭界等三种无为解脱之对治道。(三)指色界、无色界、尽界。(四)指法界、心界、众生界。(五)萨满教基本观念之一。主张宇宙分为上、中、下三界。

其实,佛教中把“前生,此际,来世”称“三生”。《佛光大辞典》释“三生”义为:“指前生、今生、后生。”《汉语大词典》这样解释“三生”:“佛教语。指前生、今生、来生。”《现代汉语词典》在解释“三生有幸”时特别说明道:“佛教称前生、今生和来生为三生。”“三界”和“三生”不能混为一谈。

屈原故都非“颖都”

若  木

战国时,楚国贵族屈原遭奸臣谗害,被楚顷襄王放逐沅湘之间。屈原空有一片赤诚之心,报国无门。当楚国的国都被秦军攻破的消息传来,他深陷无力挽救楚国的绝望之中,遂投汨罗江而亡。《于丹〈庄子〉心得》第六讲《谈笑论生死》中曾说到屈原的绝望:“屈原生当战国乱世之中,作为楚王的同姓贵族,作为一个士大夫,当楚国被攻破颖都的时候,当秦将白起把颖都屠城的时候,尽管一个人流落在外,尽管他还有很多国家可以去,但是,他知道,自己的宗庙和自己的国家都已经万劫不复了。”

“把颖都屠城”是个病句,这里姑且不论;楚国的都城写成“颖都”,更是一个明显差错。

春秋时,楚文王定都于“郢”,今属湖北荆州市。此地因在纪山之南,故又称纪郢;又因地居楚国南境,还称南郢。自楚昭王起,楚国曾多次迁都。如楚昭王曾迁都鄀(),楚顷襄王在白起攻破纪郢后曾迁都陈。凡迁都所至,当时都被称为“郢”。虽然楚国的“郢都”地点多有变化,但其称名从未改变,更不曾写作过“颖”。“颖”本义为禾谷外壳所带的芒刺,后引申出聪慧的意思。“颖”读音与“郢”相同,从未用作地名。

纪郢失陷后,屈原曾创作哀念故国的楚辞名篇《哀郢》。王夫之《楚辞通释》解题时说:“哀故都之弃捐,宗社之丘墟,人民之离散,顷襄之不能效死以拒秦,而亡可待也。”可见,屈原的故都不是“颖都”,而是“郢都”。

“杀生”如何“取义”

蔡靖雯

《于丹〈庄子〉心得》之六《谈笑论生死》中有这样一段话:

儒家与道家关于生死的观念,不尽相同。儒家追求“杀生而取义”,而道家强调“不知说生,不知恶死。”两者殊途同归,都是让生命获得价值。

“不知说(悦)生,不知恶死”的意思是:不知道喜欢“生”,也不知道害怕“死”。这是庄子所倡导的“忘记生死,顺乎自然”的“生死观”。这种观念究竟是不是与儒家的“生死观”“殊途同归”,这是个哲学问题,笔者不想讨论;我要说的是:儒家追求的真是“杀生而取义”吗?

对儒家学说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儒家追求的是“舍生而取义”。

《孟子·告子上》云:“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舍,放弃;生,生命;义,正义、道义。这段话的意思是:生命是我所要的,道义也是我所要的,如果二者不能同时得到,那就舍弃生命而选择道义。后世人们以“舍生取义”泛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这是儒家学派所倡导的道德追求。

汉语中的“杀生”一词,本义是“宰杀动物”,后来佛家用以指杀害生灵。

“舍生”是放弃自己的生命,而“杀生”是伤害其他生灵的生命,二者意义迥异。强调“仁爱”的儒家显然不会倡导“杀生”,“杀生”也绝对不能“取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12-6-6 11:08:04 | 只看该作者
说“查”道“察”
林 山
    “查”本来的写法是“柤”,后来字形发生变异,左面的“木”移到了上面,“且”也讹变为“旦”,于是便出现了现在的“查”
“柤”,或者说“查”,其义符是“木”,本义是树木被砍剩的残桩。根据木桩的用途,后来又引申出新的义项。比如,木桩绑在一起,可用作水上航行的器具,所以“查”可以指木筏,《字汇》关于“查”的释义便是:“浮木也。”木桩排列在一起,便成了阻拦通行的关卡,所以“查”又可以指栅栏。“查”在现代汉语中的主要意义,也许便和栅栏有关。

栅栏是人为设置的,南来北往的行旅客商,到了栅栏面前,都要停步接受检查。出示通行证啊,打开携带的包裹啊,甚至还要贴身搜检啊……这一切做法用一个来概括,这个字便是:查。

相比之下,“察”的历史要单纯一点。上面是个宝盖头,下面是个祭祀的“祭”字。从字形上看,是在大厅里举行祭祀活动,由此发生审视的意思。在古人的心目中,祭祀可是一件重要的事,每一个环节都要认真检查,所以《说文》对“察”的释义是:“覆审也。”就是要翻来覆去地看,把细枝末节都看清楚。这就正如贾谊在《新书·道术》中所说:“纤微皆审谓之察。”

通过以上简单的介绍,我们不难看出“查”和“察”有以下几点细微的区别:

第一,“查”是一个过程,“察”是一种状态。审查干部,审查项目,都要立案、立项,有一整套的程序。开会审查提案,审查计划,必须列入会议议程,经过提议、讨论、表决等各个环节才行。即使审查一部书稿,也要从头到尾审读,并且写出审稿意见。而“察”可能是“查”的一个环节,但它本身只是一种状态,一种认真审视的状态。“察言观色”为什么不能写成“查言观色”呢?就因为这则成语说的是高度关注对方的言谈和脸色,并没有采取其他行动。

第二,“查”是深度介入,“察”则保持一定的距离。“查”不仅要用眼睛看,用嘴巴问,还要有一系列的核查措施。比如公安部门的“侦查”,为了确定犯罪事实和犯罪分子,除了调阅案宗,查看证据,还可能采用强制性的法律手段,搜查犯罪地点,抄查犯罪材料。这体现了“查”的特点。如果不是“侦查”而是“侦察”呢,这是出于军事需要进行的侦探活动,它的主要方法是看,看兵力布置,看武器装备,看地形地貌。在侦察的过程中,一般并不和敌人直接接触,有时还要通过化装,以避免引起敌人的注意。这同样体现了“察”的特点。

第三,“查”往往是依据标准进行,“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标准既可能是正式颁布的,也可能是不成文的。比如老师考查学生,是以教学大纲的要求,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成绩;领导部门考查干部,是以德才兼备的用人原则,来考核干部的实际表现。“察”则恰恰不能带有条条框框,无论是地区考察、资源考察、生态考察,还是社区考察、民俗考察、环境考察,注重的都是“田野调查”,是直接发现,而不是主观臆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12-6-6 11:08:13 | 只看该作者
屈原被“抢夺”?
杨廷珺
高中语文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收有《屈原列传》一文,其中有这样一句话:“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原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句中“怀王”即楚怀王,“造为”即起草,“宪令”即法令,“属”即写,这没有什么异议。笔者想说的是,句中的“夺”字课本作了这样一个注释:“强取。下文的‘不与’是不给的意思。”强取者,抢也,如果这样理解,课文中的这句话的意思是:楚怀王让屈原起草一份法令,屈原写好草稿还未审定,上官大夫见后就来抢,想占为己有,屈原就是不给。

这似乎不合常理。上官大夫是楚怀王手下的高官,虽然奸诈,但也不至于做出这等“强取豪夺”之事。其实,此处的“夺”并不是“强取”之义。“夺”在现代汉语中经常用的意义固然是“强取,抢”,但在古代却还有另二个意思,即“改动,改变,变换”。

这种用例很多,就是在现行中学语文课本中也可以找到。比《屈原列传》写作年代远的,有:“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见初中语文课本)意思是:“三军可以改换主帅,但一个人不可以随时改变自己的志向。”其中两个都是“改换、改变”之义。写作年代在《屈原列传》后的如:“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李密《陈情表》,见高中语文课本)意思是:“我刚出生六个月,慈祥的父亲就离开了我;刚四岁时,母舅强行让母亲改变了守节的意愿。”句中的“夺”同样是“改动、改变、变换”之义。

其实,这里的“夺”不作“强取”讲,古人早已注意到。《〈史记〉会注考证》一书中引了明末进士陈子龙对这句话的理解:“上官欲预闻宪令以与几事,非窃屈平之作以为己作也。”“预闻”是“参与其事并得知内情”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上官想参与并了解起草法令之事,以便知道国家机要(几事),并不是想强夺屈原的作品而把它占为己有。

今人也有类似的理解。岳麓书社出版的《古文观止》就如此翻译这句话:“楚怀王派屈原制定一份法令,屈原写好了草稿,还没有审定。上官大夫看到了就想篡改,屈原不同意。”

综上所述,上述课文中的那条注解最好作如下改动:“改动。下文的‘不与’是不同意的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4 04:4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