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复制链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2-6-6 11:03:39 | 只看该作者
碑文不是“墓志铭”
罗文华
    “墓志铭”一词被普遍误用和滥用,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

关于墓志铭,《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得很清楚:“墓志:放在墓里刻有死者生平事迹的石刻。也指墓志上的文字。有的有韵语结尾的铭,也叫墓志铭。”当今的误用者和滥用者,他们并不知道墓志铭是放在墓里的,墓外的人是根本看不到的,而把地面上的墓碑及碑文错称为“墓志铭”。近读《禅绕着的墓志铭》、《人生的休止符——西方名人墓志铭和墓地》等图书,书名本身就弄错了,因为这些书中介绍的众多历史名人的所谓“墓志铭”,实际上几乎都是这些人墓碑上的碑文。如莎士比亚的墓碑上刻着他的遗言:“看在耶稣的分上,朋友,切莫动底下的这黄土。让我安息者上天保佑,移我尸骨者永受诅咒。”再如里尔克的墓碑上也刻着他的遗言:“玫瑰,啊,纯粹的矛盾,希望不是像任何一人那样睡去,在这么多的眼睑下。”这些墓碑迄今仍然被完好地安置在他们的墓外,碑上刻的名言从来就不是什么“墓志铭”。读近年十分畅销的何兆武先生的《上学记》,发现这位著名的学者和翻译家竟也误解了“墓志铭”的意思:“济慈的epitaph(墓志铭)是他死以前为自己写的,非常有名,即:‘Here lies one whose name was written in water.(这里躺着一个人,他的名字写在水上。)’”在这里,何先生将epitaph译为“墓志铭”,显然是不合适的,因为王尔德在《济慈墓》一文中明确说过,是济慈自己在临终之际要求把这句话刻在他的墓碑(tomb-stone)上的。好在很多种英汉词典的编者头脑还是清醒的,他们对epitaph都提供了两种释义:“墓志铭;碑文。”这样做,至少能给人们以正确选择的机会。

“墓志铭”一词被滥用,与很多人不了解它是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一种文化载体有关。东汉末年,曹操严令禁碑,魏晋两代亦因循此令。然而世人追念亡者之情仍望有所寄托,于是产生了将地表刻石埋入墓中的墓志铭形式。墓志铭的前一部分是“志”,即简述死者生平;后一部分是“铭”,即用韵语概括前一部分内容,并加以褒扬和悼念之意。墓志铭又称“埋铭”“圹铭”“圹志”“葬志”等,由这些称谓也可看出它确实是埋在地下的。至北魏时,方形墓志成为定制,即为两块等大之正方形石板,上下重叠,刻铭文者在下为底,刻碑额者在上为盖。禁碑令废除后,此风仍不改,从而造成墓碑矗于地上而墓志藏于地下的格局。墓志铭大行于隋唐时期,以唐代最为繁盛,出土的数量远胜北朝。宋元以后,墓志铭数量锐减。近代以来,西式葬法逐渐推行,碑墓合一之制日盛,墓志铭之作渐衰。解放后,实行丧葬改革,丧事从简,并推行火葬,墓志铭失去了物质载体,基本上退出了历史舞台。至于启功先生那篇著名的以“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开头的《自撰墓志铭》,其实是他生前以韵语形式表达的心迹,后来镌刻在他墓碑前的一方巨石上,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墓志铭”。

前些年报上曾刊载《中山陵为何没有墓志铭》一文,提到“孙中山陵墓竣工后,树立墓志铭……这在当时是一件很必要的事情”,“中山陵建成之后,碑亭虽在,却没有墓志铭”。吴小如先生曾在《文汇读书周报》撰文批评,指出该作者“缺乏常识,故行文不免讹舛”,“墓志铭虽刻在石上,却是埋藏在地下的,凡立于地面之上的碑文是从不称为‘墓志铭’的。今传世的历代墓志铭,都属于出土文物。如果在地面上撰文树碑,应称‘碑文’,若篇末加韵语,则称‘碑铭’……立在碑亭中的应是‘碑铭’,而绝非‘墓志铭’”。吴先生的纠错言犹在耳,但是报刊图书上的误用和滥用依然不断出现,实在令人无可奈何。(原刊2009年4月11日《今晚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2-6-6 11:03:49 | 只看该作者
“满洲里”与“满洲”
盛祖杰
北京奥运期间,《参考消息》(2008年8月13日第9版)译载了德国《法兰克福汇报》的一篇文章,说的是刘长春七十多年前参加奥运会的事。文中写道:“日本关东军在第十届奥运会开幕前一年占领了满洲里,建立了傀儡政权满洲国。”“1931年被日本人赶出满洲里的中国国民党将领张学良……”这两处“满洲里”,都应改为“满洲”。否则,所述历史事件与史实就不吻合了。

根据史料,后金天聪九年十月十三日(1635年11月22日),爱新觉罗·皇太极废除女真的旧称,将族名定为“满洲”。在通古斯—满语中,“满洲”意思是“吉祥、幸福、平安的土地”。从1635年到1911年,“满洲”一直是一个民族和一个地域的双重称谓;而在汉族民间,则通称东北这片土地为“关东”。辛亥革命以后,满洲民族定名为“满族”,山海关以外的领土称为“东北”或“东三省”。但在日、俄等邻国及一些西方国家仍有人用“满洲”这一称谓。1932年至1945年,日本在这里扶植成立了“满洲国”,此后便有更多的外国人用“满洲”指称这片地域,一直延续至今。

汉语中,“满洲”和“满洲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满洲里”是一个城市名称,此地原名“霍勒津布拉格”,是蒙古语,意为“旺盛的泉水”。1901年,沙俄在我国东北境内修建的东清铁路西线竣工,将边境第一站定名“满洲里”。可见,满洲里是我国东北的一座边境城市,不能用来指称东北全境。

查找史书发现,日本侵略军占领满洲里,是在1932年底发生的“满洲里事件”之后。而第十届奥运会是1932年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的,其开幕的“前一年”应是1931年,此时日军尚未占领满洲里这座城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2-6-6 11:03:58 | 只看该作者
“冠在领导名下”?
屠林明
2009年5月31日,《人民日报》第1版《今日谈》专栏刊文,对一些地方总结经验时“开口闭口都是‘领导重视”’提出批评:“把功劳都冠在领导名下,却有些不妥。”笔者要指出的是,“冠在领导名下”是说不通的。

冠(),是动词,指把帽子戴上。冠名,在某种事物的名称前加上某个名号。比如一些运动队或体育比赛常冠上赞助企业之名。而“名下”,意为某人名义之下,指属于某人或跟某人有关。例如:此事绝不能记在我的名下。

显然,“冠”与“名下”,一在“上”,一在“下”,是连不到一起、扯不到一块的。“冠在领导名下”或可改为“归(记)在领导名下”,或可改为“算在领导头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2-6-6 11:04:05 | 只看该作者
杂糅的“不仅是……而是”
焦凤鸣

两个小时的黑白影像演绎与还原的不仅是72年前的南京大屠杀,而是让人们从新的独特视点与思考角度来审视这段难忘的历史。(《我看〈南京!南京!〉》,《保定晚报》2009年6月8日13版)

以上句中的“不仅是……而是”搭配不当。“不仅……而且”表示的是递进关系,后句比前句有更进一层的意思;“不是……而是”表示的是并列复句中的相对关系,即从否定和肯定两个方面对比着来说明事理。把表示两种不同复句关系的“不仅”和“而是”杂糅在一起,既不表递进关系,又不表相对关系,造成关系不清。

其实,从前后句的内容关系和语言环境看,上例应是递进的复句关系,将“不仅是……而是”的“而是”改为“而且是”,就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2-6-6 11:04:49 | 只看该作者
好政策“出笼”?
一 得
2008年12月26日《解放日报》第9版,刊载了一篇“经济走笔”,议论的是一条利好新闻: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分别与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上海银行签订合作协议,推出总金额达100亿元人民币的企业并购贷款额度。作者说:“这意味着引人关注的并购贷款进入了实质操作层面,对广大的企业来说是个好消息。”令人不解的是,文章的标题却是“并购贷款出笼正其时”。标题与正文表达的感情色彩显然是矛盾的。

“出笼”是一个贬义词,通常比喻囤积居奇的货物大量出售,通货膨胀时钞票大量发行;也比喻坏的作品发表或伪劣商品上市等。既然并购贷款在作者看来是一条好政策,“让企业有可能从银行融得资金用以收购,对它们把握逢低收购的机会极为有利”,那么,标题中的“出笼”就应该换掉。可以改为比较中性的动词“出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2-6-6 11:04:56 | 只看该作者
如此“故裹”
立 青
2008年是奥运年,也是旅游年。旅游景点一般都会重点介绍当地的名人,在说明文字中告诉游客,此地是某某名人的故里。我国还有许多以名人故里命名的旅游景点,如黄帝故里、屈原故里等等。如用繁体字书写,这些个“故里”常常被误成“故裹”。

在简化字颁布使用前,“里”与“裹”其实是意义完全不同的两个字。

里,本有其字,原指乡村的庐舍、宅院。后泛指乡村的居民聚落。《说文·里部》:“里,居也。”再后来,城市中的街坊、巷弄,也称里。如上海市现在还有许多以“里”命名的地名,如平安里、正红里等等。大约从汉代开始,人们以“里”指“故乡”。如西汉名臣汲黯曾被贬为县令,自感耻辱,托病回乡,史籍便称“病归田里”。大约从南北朝时期开始,人们再在“里”前加一个“故”字,便出现了“故里”一词。如南朝梁江淹《别赋》中就有:“视乔木兮故里,决北梁兮永辞。”“故里”现已成为汉语使用中的一个高频词。

裹,是个形声字,从衣,里声,本义是衣服的内层。现在人们还把衣服的内层,称为“裹子”,可见本义沿用至今。后来,“裹”虚化成一个方位词,与“外”相对,表示“内部”。

上世纪50年代,“裹”被简化成“里”,于是两字合二为一。在需要使用繁体字的场合,如果对“里”“裹”的来龙去脉一知半解的话,很容易出现将所有的“里”通通转化成“裹”的情况。旅游景点中的“故裹”便是这样产生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2-6-6 11:05:04 | 只看该作者
“望其项背”与“望尘莫及”
郭蕴生
下列例句,皆见之于公开发行的报刊:

他的特立独行,只能让模仿者望其项背。

该俱乐部雄厚的财力令其他球队望其项背。

中国人的敢想敢干连西方人也要望其项背。

这些将“望其项背”当成“赶不上”的用法都是错误的。

“望其项背”也作“望其肩项”“望其肩背”,源于“项背相望”。

《后汉书·左雄传》:“监司项背相望,与同疾疢(chèn,热病,泛指病),见非不举,闻恶不察。”李贤注:“项背相望,谓前后相顾也。”前后相顾者,相距并不遥远,绝非可望而不可即。“项背相望”因而还用来形容人多拥挤,连续不绝。如明代刘基《宋景濂学士文集序》:“海内求贤文者,项背相望。”梁启超《爱国论》:“不观夫江南自强军乎,每岁糜巨万之饷以训练之,然逃亡者项背相望。”

可见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距离其实是很近的。因此“望其项背”表示的是赶得上或比得上。说“模仿者望其项背”,岂非是说模仿者赶得上被模仿者吗?

其实上面几个例子中都应用“望尘莫及”。“望尘莫及”的意思是:只望见走在前面的人带起的尘土而追赶不上,比喻远远落后。“望尘莫及”恰好是“望其项背”的反义词。

如果一定要使用“望其项背”表示追赶不上,那么必须用在否定式中。或者在它前面加上否定词“难以”“不能”“不敢”等,如“他的特立独行,让模仿者难以望其项背”,“该俱乐部雄厚的财力令其他球队不能望其项背”,“中国人的敢想敢干连西方人也不敢望其项背”。或者用反问表示否定,如:“模仿者怎能望其项背?”“其他球队哪能望其项背?”“西方人岂敢望其项背?”

总之,表示距离远、赶不上的是“望尘莫及”,表示距离近、赶得上的是“望其项背”。要用“望其项背”表示赶不上,就必须使用“望其项背”的否定格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4 04:5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