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复制链接]
176#
 楼主| 发表于 2012-6-14 09:24:45 | 只看该作者
“启用”“起用”辨
方 牛
  看过《荆柯刺秦王》的朋友知道,陈凯歌任用了赵本山、潘长江等喜剧演员出演片中角色,收到了理想的喜剧效果。潘长江在广东卫视2月10日播出的节目中讲到这次经历时,字幕上出现这样一句话:陈凯歌在主题严肃的历史片中,启用喜剧演员,一些人认为不适当,提出了批评。其实,潘长江说的应该是“起用”而不是“启用”。
  “起用”是个古今都很常用的词语。古代多指官员遭遇父母丧葬,按守制尚未满期而应召任职;也指重新任用已经退职或罢免的官员。上述语境和这两个意思都没有关系。“起用”还可泛指提拔使用。陈凯歌任用潘长江等著名喜剧演员出演自己的电影,当然谈不上是“提拔使用”。但为了谦虚,甚至可以说是为了幽默,潘长江把自己稍稍“降格”,说陈凯歌大导演任用自己演电影是“提拔使用”,是完全符合语文运用的“游戏规则”的。
  启,原本的意思是把某物“打开”,引申指“开创”,再引申指“开始”。启用,就是“开始使用”,其对象通常是指物,如:启用印章、启用新域名、铁路已建成启用,等等。《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在释义后特别提示:“跟‘起用’不同。‘启用’的对象是物不是人;‘起用’的对象是人不是物。”“喜剧演员”是人而不是物,不合“启用”之义。况且陈凯歌聘用喜剧演员出演电影角色,和“开始使用”更是毫无关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7#
 楼主| 发表于 2012-6-14 09:24:53 | 只看该作者
“庶几”“几近”同异
丁 益
  “庶几”是文言词,至今仍有人爱用,曾于一文中两见其词:
  ①是夜,张学良庶几没有休息。
  ②沪上数报刊出……耸人听闻的消息,庶几天方夜谭。
  (《中华读书报》1999年11月10日)
  “庶几”在上引例句中被当作“差不多”“将近”使用。这个词诚然有这样的释义,但不能按“代入法”处理,在该用“差不多”“将近的地方换上“庶几”。殊不知它们还有用法上的差异,不能简单地代入使用。
  “庶几”的“庶”表示希望,“几”是微的意思,“庶几”虽作微近(差不多、将近)解释,却因它表示希望而多用于称美、称善,如《左传·昭公十六年》杜预注:“庶几于兴盛。”说“庶几可安”“庶几成材”,而不说“庶几濒危”“庶几无成”之类,原因就在此。例①的“没有休息”并不出于期望,谈不上“庶几”,应作“几乎”或“简直”;例②的“天方夜谭”借指编造出来的离奇故事,原本不望有此,也不好说“庶几”,宜作“近于”或“简直是”。
  “代入法”适用于代数解题,在汉语遣词造句上有时会大碰钉子,尤其是文言词语与用义相似的今语未必一一对应,更须辨别;倘得如此,庶几可免误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8#
 楼主| 发表于 2012-6-14 09:25:02 | 只看该作者
巧说“野花”
李 坚
电影演员李佳夫妇接受英达的电视采访。李佳深情地讲了一段故事:有次她从外地拍片回来,丈夫到机场去接她,因为匆忙没有准备鲜花,便在高架路上停下车来,翻到围栏外面,采了一束盛开的野花。李佳说她当时看到这束野花非常感动。

英达听完这段故事,对沉浸在回忆中的李佳说:“在感动的同时,你还应该非常严肃地告诉他:‘路边的野花你不要采!’”这句即兴发挥的台词,说得李佳夫妇和现场观众哈哈大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9#
 楼主| 发表于 2012-6-14 09:25:10 | 只看该作者
莫将“沙槌”写作“沙锤”
张向群
    我社某教科书将乐器“沙槌”误为“沙锤”。

    《新华字典》对“槌”的释义是:“敲打工具:棒~、鼓~。”《现代汉语词典》)对“槌”的释义是:“敲打用的棒,大多一头较大或呈球形:棒~、鼓~。”

    《中国大百科全书在线》对“沙槌”的释义是:

        shachui

        沙槌

        maracas

    摇奏体呜乐器。亦称沙球。起源于南美印第安人的节奏性打击乐器。传 统沙槌系用一个球形干葫芦;内装一些干硬的种子粒或碎石子,以葫芦原有  细长颈部为柄,摇动时使硬颗粒撞击葫芦壳壁发声。也有木制、陶制、藤编和塑料制等形状类似的沙槌,内装珠子、铅丸等物。通常双手各持一只摇奏。

    在中、南美洲各族民间舞蹈和音乐中,沙槌是不可缺少的乐器,并普遍为世界各地的轻音乐队、伴舞乐队和爵士乐队所采用。

   沙槌在拉丁美洲各国有多种形制。巴西有用马口铁制作的、以两个截头圆锥体的大口互对而成的沙槌;古巴有用椭圆形古伊腊葫芦做的沙槌;还有哑铃状的双头沙槌和十字形的多头沙槌等。各国的名称不一。常用名称“马拉卡斯”源自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前的印第安阿洛柯语。

    由此可见,作为乐器名称的“沙槌”绝不能写作“沙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0#
 楼主| 发表于 2012-6-14 09:25:18 | 只看该作者
压轴和大轴
章玉和
  《咬文嚼字》2000年第12期《梅兰芳“压大轴”》一文,所谈压轴和大轴,解释都是对的,但我想补充一点情况。压轴和大轴,都是京剧界用语。旧时戏园演白天戏,中午十二点多开锣,到傍晚六点多打住,戏目有六七个甚至八九个。一般分为三段。前三出通常为新角儿或学生们演,中间两三出比较好,后三出是观众最欢迎的戏。这三段每一段的末一出,叫做“轴子”──前轴子、中轴子、大轴子。这是清未民初北京几家戏园子演戏的规程。所以说“轴子”就是最末演的剧目,倒数第二出便成了“压轴”。
  为什么有人写文章说最好的演员所演的剧目为“压轴”呢?这也和北京老戏班的传统有关。派戏人总是把唱工最好的戏,也就是这戏班中的台柱演员的戏,排在倒数第二出。而最末一出戏,则是全武行的戏(本戏班全体武行演员参加演出)。这类戏占用时间也就是一刻钟,所谓“一打一散”(角色上来简单地交代一下情由,就双方开打,打几回合胜负一定,戏就结束)。多数听戏行家,达官贵人之属,看大轴子一上,往往就起座出园。过去京剧典籍里有一首《戏提调歌》,形容戏班组织者的境遇,有这样一句:“轴子一上就套车”,说的就是这个情况。达官贵人来看戏都是坐骡车来的。主人们听戏,赶车人就把骡子卸套,喂草,也可以进园子靠墙听听蹭戏,等大轴子武戏一上,就着手套车,把骡子架到辕上,打点好轿车等主人出场。等不到散戏,许多看客已经走开。所以那年代的大轴子,又叫“送客戏”。真正好戏乃在倒数第二出的压轴。
  由于这种传统,致使当今还有些本来不太懂京戏的人,老以为压轴是每场戏的末出,演员是最好的。把“压”字当做“最后一着”理解。
  编者附笔
  去年编发《梅兰芳“压大轴”》一文时,曾查过多本工具书,知道“压轴”是倒数第二出,“大轴”才是最后一出。现在看来,也是知其一不知其二,对旧戏园的演戏规程,缺乏感性的了解。不能说去年的文章有什么错误,但章玉和先生的文章,可以让我们对压轴和大轴有更为透彻的了解。谢谢章先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1#
 楼主| 发表于 2012-6-14 09:25:31 | 只看该作者
天下第一易错字──冒



张 港

  要说最容易写错的字,还真不是那些冷僻字,也不是那些看起来模样差不多的形近字,而是我们最常用的“冒”字,就是“感冒”“冒尖”“假冒”的“冒”。笔者在一个班60名学生中做了测验,错误率是百分之百。此字不但学生错,教师也错;不但教师错,书法作品也错。若是评天下第一错字,“冒”应该是当之无愧的。
  许多人都以为这个“冒”字上面是个“曰”,下面是个“目”。错就错在这里,“冒”字的上面部分并不是“曰”,而是“”。
  其实“”就读,它与“曰”的区别是下面两横不与竖相连。《说文解字》:“,小儿蛮夷头衣也,从,二其饰也。”“头衣”就是帽子,可见,“”本来就是帽子,是个象形字,就是画了一顶帽子,两横就是帽子上的装饰物。
  由“”组成的“冒”,上面是一顶帽子,下面是一只眼睛,是个会意字,意思是覆盖,其实也就是帽子。《汉书·隽不疑传》有“著黄冒”,这里的“冒”就是现在的“帽”,“著黄冒”就是戴黄色的帽子。因为“冒”字有许多义项,负担太重了,后来人们又给“冒”加上“巾”,造出个形声字“帽”。“冒”“帽”分工,头上的帽子这一义项交给“帽”专管,减轻了“冒”的负担。至此,我们便可以看出“帽”字的演变历程是:──冒──帽。
  “冒”字出错率高的原因有二:一是常用,不常用的字,人们还查查字典,问问别人,像“冒”这样的天天见面的老哥们儿,也就没有人再注意它了,于是错在不知不觉中;二是没有与之易混的形近字,就是说错了一点儿也不至于与别的字混淆,错是错了,但并不影响交际。事实上,虽然许多人都写错了“冒”字,但是,又都知道它是“冒”字。
  “冒”字之错,好像影响不大,但对文字规范来说,又不能允许,所以还是不应该写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2#
 楼主| 发表于 2012-6-14 09:25:40 | 只看该作者
圜 圆 元
何映红
  “”是人民币的单位,在实际运用中有时写作“圆”,有时写作“元”,究竟应该是哪一个?
  从货币发展史上看,虽然出现过铲形币、刀形币,但主流还是圆形币。我国的圆形方孔钱出现于战国晚期,被称为“圜钱”。“圜”读作“”,有“圆形”的意思,但首要义项是“天”,说明当时人们对这种流通物的重视。“圜”在先秦时不仅是指圆形货币,而且也是货币的统称。《汉书·食货志》载:“齐太公为周立九府圜法。”“九府”是西周的钱币管理机构,“圜法”就是钱币管理法。
  在“圆形”这个意义上,“圜”与“圆”通假,所以在提到“圜钱”时,便有写作“圆钱”的。秦朝统一货币后,方孔圆体的钱币成为历代王朝沿用的主要铸币形式,一直被称为“铜圆”。后来晚清出现银质铸币,便相应称为“银圆”。虽然“圆”是因通假而替代“圜”的,但以其通俗简便而获得绝对优势,在实际使用中几乎取代了“圜”。
  而“圆”正式升级为书面语的货币单位是在银圆开始成为货币时。明万历年间,西方的圆形银币传人我国市场,俗称洋钱。洋钱所用的单位不再是传统的“钱”“两”“贯”,而是“角”“圆”,十角为一圆。光绪十四年,广东开始铸造中国自己的银圆,货币单位也是“角”和“圆”。“元”既非“圆”的通假字,也非“圆”的简化字,它是怎样具备货币单位的义项的呢?
  有很多人认为,“元”就是“圆”的通俗用法。作为货币名称确实如此,如“银圆”“铜圆”又可写作“银元”“铜元”。但作为货币单位它却另有起源。古代铜质铸币有一种名为“元宝”,因唐开元通宝读作“开通元宝”而得名。最早使用元宝这一名称的是唐肃宗乾元元年史思明在洛阳铸的“得壹元宝”和“顺天元宝”。之后,代宗时有“大历元宝”,后晋有“天福元宝”,北宋有“淳化元宝”。自宋以后皇帝改元,多更铸新币,用年号标名。据《辞源》举证,当时一个元宝被称为“一元”,这便是“元”作为货币单位的开始。从元忽必烈起,以库银铸元宝,后来,又铸成马蹄形,所以人们印象中的“元宝”概念就是马蹄银,这是后话。而伴随着元宝这种货币的存在,“元”这个货币单位也一直使用着。
  目前“圆”和“元”表示同一个货币单位,两种写法也是通用的。而在社会实际使用中人们偏向于笔画简单的“元”。笔者曾询问过几位从事财务工作三十年以上的老会计,他们一律回答平时只用“元”,包括向税务局交报表。
  虽然我们国家并没有明文规定“圆”与“元”作为货币单位的用法,但在正规场合,还是以用“圆”为主。如国家正式发行的纸币,角上一级的货币单位都写作“圆”。1999年版最大面额的人民币上面印的仍然是“壹佰圆”。1999年朱镕基签发的公文《关于发行一九九○年版壹圆券人民币的中国人民银行通告》中的货币单位也是“圆”。只有一元面值的金属币上用的是“元”,这也是官方对民间约定俗成的一种认同。简化是文字发展的趋势,“元”与“圆”的起源不同,作为货币单位它们的应用范围也有不同的变化,其趋势是“元”扩大而“圆”缩小。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元”会最终彻底取代“圆”,就像以前“圆”取代“圜”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9-21 17:2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