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复制链接]
162#
 楼主| 发表于 2012-6-14 09:21:49 | 只看该作者
“服膺”并无“服从”义
刘从军
洁泯《今天将会过去》(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7月第1版)中有这样一句话:“因为那时候盛行文学必须服膺于政治路线的需要,复杂的生活场景被写成两条路线、两个阶级黑白分明的世界……”此处“服膺”一词使用不当。

揣摩作者的意图,大概是把“服膺”理解成“服从”了。其实,“服膺”和“服从”意思相差很远。“服膺(yīng)”有两个义项:①牢记在心,绝不忘记。如“服膺弗失”等。②衷心信服,非常佩服。如“服膺真理”等。而“服从”则是遵从、听从、不违背的意思。上文应改成“文学必须服从于政治路线的需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3#
 楼主| 发表于 2012-6-14 09:21:58 | 只看该作者
曾几何时
“曾几何时,女性可以是交换马匹和玉米的财产。”(见人民日报1997年3月8日“各地传真”版大样)

此例误用了“曾几何时”,类似的差错在各种报刊上时有发生。

查任何辞书,“曾几何时”都解释为“时间过去没多久”。上例包含两重错误,一是将“没多久”丢掉了,作了相反的理解,用于远古的风习;二是丢掉了“时间过去”,即由过去到现在,而作了相反的理解,以为是时间上的倒溯,所以完全用反了。

“曾几何时”一语来自韩愈《东都遇春》诗:“尔来曾几时,白发忽满镜。”后来成为固定的词语。如:曾几何时,诸君子皆化为异物,而予亦颓然老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楼主| 发表于 2012-6-14 09:22:07 | 只看该作者
“垃圾桶”还是“垃圾筒”
问:“垃圾桶”还是“垃圾筒”?

答:应该用“垃圾桶”。根据《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的释义,“桶”是盛东西的器具,多为圆筒形或长发体,如水桶、木桶;“筒”本义是粗的竹管,引申为筒状器物,如竹筒、笔筒、烟筒、茶叶筒。垃圾桶是用来盛垃圾的器具,很多垃圾桶有提梁,类似于水桶,因此,用“桶”是合适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5#
 楼主| 发表于 2012-6-14 09:22:15 | 只看该作者
“七月流火”是热还是凉
易水边 辑
7月的天气确实酷热似火,然而用“七月流火”来形容7月的炙热则犯了南辕北辙的错误。一些望文生义者以为“七月流火”是个极为文雅的形容天气炙热的词,写作时便信手拈来,编辑又不详察,于是媒体频频使用。比如:“七月流火,何处觅清凉?”、“小城熬过了七月流火”等。就连气象预报员也反复说“七月流火,持续保持高温天气”、“七月流火,酷热难耐”。

其实,“七月流火”并不是表示天气炎热,而是表示天气变凉。《诗经·豳风·七月》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唐代孔颖达为“七月流火”所作的“疏”说是“于七月之中有西流者,是火之星也,知是将寒之渐。”这里的七月是指农历七月,“流”指向下运动,“火”是指星名,即二十八宿中的心宿,又称“大火”。每年农历六月的黄昏时刻,出现于正南方,位置最高,七月以后便渐渐偏西向下沉落,所以叫“流火”。这时酷热开始减退,天气渐渐地凉了起来。

对“七月流火”不求甚解,望文生义而造成错误。类似这样用错词语,包括成语、常用字词、人名、地名等现象,已成为出版物的常见病。托尔斯泰一次在信中诙谐地对一位朋友说,如果有条件,“我就公布一项法令,作家要用一个自己不能解释的词,就剥夺他的写作权利,并且打一百棍。”如此说来,目前我国出版界应被剥夺“写作权利,并且打一百棍”的作者、编者恐怕不在少数,委实令人担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6#
 楼主| 发表于 2012-6-14 09:22:25 | 只看该作者
“反串”和“客串”
王德彰
2007年2月12日《书刊报》第3版刊有《“天下为公”是写给谁的》一文,文中介绍我国早期电影摄影家黎民伟时有这样一段话:“1914年,他自任编剧,与亚细亚影戏公司的布拉斯基合作拍摄了香港第一部影片《庄子试妻》,并在片中反串了庄妻……”称黎民伟在影片中扮演庄子妻为“反串”是不对的,应该称“客串”。

反串是戏剧术语。“串”意为表演,茅盾《子夜》四:“他们想要串什么鬼戏,也是来不及。”“反串”指的是演员偶尔饰演自己所属行当以外的角色。如著名“裘派”花脸演员孟广禄在《拾玉镯》中演彩旦刘媒婆,早年武生泰斗杨小楼在义演《趴蜡庙》时扮旦角张桂兰,这都是反串。可见“反串”者都是职业演员,是根据某种需要(如在义演或节庆演出中增强娱乐效果)偶然为之。

黎民伟是从事摄影工作的,不是演员,他偶尔在剧中饰演角色,不叫“反串”,而叫“客串”。客串指的是非专业演员临时参加演出。老舍《赵子曰》第十七:“票友使黑钱,女权难展。夜戏不白唱,客串贪金。”完全不取报酬的客串称“清客串”,儿童客串叫“小客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7#
 楼主| 发表于 2012-6-14 09:22:34 | 只看该作者
正中谁的“下怀”
刘从军
陆续读到几处“正中下怀”的语句,觉得很不舒服,摆出来求教于大方之家。

①他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稿子呢?我真想化作飞蛾,潜入他们的编辑室,把他们的口味摸得一清二楚,让我的每一篇稿子,都正中他们的下怀。(韩翰《霜叶在窗》第256页,作家出版社1998年4月第1版)

②原来,这个院子他们没有修造完毕,家道就中衰了,所以落得个大而不当,这点正中我父亲下怀,他想买过来,把它建好,建成内外院落,再种上花花草草,正合他的想法。(端木蕻良《化为桃林》第2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

③此意正中相如下怀,他决定开个酒店,由文君当女掌拒,他跑跑腿,干干杂活,也可以酒会友,以酒谈赋,这颇符合他风流倜傥的性格。(辛月生《才子与状元》第11页,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

我们知道,“正中下怀”是个成语,意思是正好符合自己的心意。“下怀”指自己的心意。这个成语只能用于当事人自己,不能用在别人身上。例如《水浒传》第六十三回:“蔡福听了,心中暗喜:‘如此发放,正中下怀。’”《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六:“〔行者真空〕见师父提了去,正中下怀,好不自由自在。”《孽海花》第三十一回:“彩云本在那里为难这事,听了这些话正中下怀。”

下,本指位置在低处,也可指身份、地位低。中国人有谦卑的传统,所以以“下”自称。以“下”称他人显然不礼貌,不符合中国文化的习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8#
 楼主| 发表于 2012-6-14 09:22:43 | 只看该作者
“蜕化”和“退化”
吕传友
《中国青年报》1997年5月31日《人不如猴?》一文中有这样几句话:

“说它(猴子)通人性,能够主动维护市容卫生,还人们一个优美环境,没人会信以为真。的确,猴子怎么比人还聪明,还爱清洁?若果如此,岂不是说人反倒在蜕化?”

其中“蜕化”一词实为“退化”之误。

“蜕化”与“退化”虽一字之差,但意思却相去甚远。“蜕”,指蛇、蝉等动物脱皮,“蜕化”就有了像动物脱皮那样发生质变的意思,于是多用来比喻人变质、腐化堕落。“退”,指向后移动、后退。“退化”则有退步、减退的意思,于是多用来形容事物由优变劣、由好变坏,而这个事物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

原文是说一只猴子一次次上树摘取废弃的塑料袋,维护环境卫生(当然不是主动的,而是为了得到苹果而已),而人却随意污染环境,两相比较,作者说,在这一点上,作为万物之灵的人难道还不如一只猴子,不如它聪明,不如它爱护环境?显然是说人在“退化”,而不是“蜕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5 04:5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