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复制链接]
148#
 楼主| 发表于 2012-6-14 09:18:58 | 只看该作者
“登坛品酒”报告(八)
什么是“南书房行走”

易  亮

清宫戏中,经常能听到“南书房行走”。纪连海先生在《点评乾隆名臣》中也提到了这个同,他说

“行走”,属于临时差遣官。清朝把一些随时设立、随时取消的机构里面的官职称为“行走”。但是,问题在于,南书房这样一个重要的机构直到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才被取消。其旺盛的生命力可见一斑。

南书房行走,就是可以自由进出南书房的意思。(27页)

看到这个说法,就像听人唱戏跑了调,忍不住要插几句嘴。

在清朝的官制中,“行走”是指本有官职而被派到其他机构中办事,如“军机处行走”。这种办事方式确实有临时的性质,因此称“行走”,但相关的机构却并非临时的。纪先生说这些机构是“随时设立、随时取消”的,不知有何根据。

南书房原是康熙皇帝在皇宫读书的地方,因地处皇帝听政的乾清宫的西南而得名。康熙十六年(1677),开始选翰林等官员到南书房中入值办事。这些在南书房办事当差的官员就称“南书房行走”。在康熙时代,南书房在中央政权中的政治地位十分重要,一度成为发布政令的所在。军机处成立后,南书房内的官员不再参预机务,专司文词书画等事。然而,直接与皇帝接触的南书房仍有机密性质。《清史稿》说它“地分清切,参与密勿”。纪先生说南书房行走就是“可以自由进出南书房的意思”,对“行走”二字的解释未免过于随意了吧。

误引了纪晓岚的对子

杨  光

纪晓岚是著名的历史人物,谈吐诙谐,善于对对子。纪连海《点评乾隆名臣》63页引钱泳《履园丛话》记载的一则逸闻:清朝乾隆年间,京城工部衙门失火,大司空金简受命负责重建。有人据此出了上联:“水部火灾,金司空大兴土木。”句中含有“水、火、金、土、木”五行,很久没人对出下联。有位中书科向纪晓岚求助,纪晓岚对曰:“南人北相,中书科什么东西!”这个下联以“南、北、中、东、西”五个方向对上联五行,构思固然巧妙,却是一句骂人的话了。

这个小故事读来饶有趣味,然而对照钱泳《履园丛话》原文,却发现纪晓岚对的是:“北人南相,中书君什么东西!”

中书科,官署名,其官员称中书舍人。中书君,是对中书的敬称。中书,中书令的简称,亦用作中书舍人的简称。这里的“中书君”,当指中书舍人。只能说“有位中书君”,不能说“有位中书科”,“中书君什么东西”这里说的是人,而“中书科什么东西”说的就是官署了。

另外,据《履园丛话》载,这位中书君“河间人也”,纪晓岚是献县人,两人都是今天的河北人,是同乡。因此,纪晓岚的对子说这位中书君是“北人南相”,《点评乾隆名臣》引作“南人北相”,那就弄反了。

《四库全书》编了多少年

冉  至

《纪连海点评乾隆名臣》中多次讲到《四库全书》,然前后所讲的编纂时间却完全不同。

看115页:“《四库全书》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套丛书。其编纂开始于1772年,1881年第一部《四库全书》抄录完成。1884年《四库全书》编纂工作完成,共计抄录了七部。”

167页:“《四库全书》……从1773年起,至1782年初步完成,共经历了十年。”

前后对照不能不感到惊诧:前面说《四库全书》编完经历了一百多年,后面说共经历了十年,相差怎么这么大呢?而且前后所说的起止年代,居然没有一处是相同的!这个事情真是奇怪得很。

其实,开设四库馆编纂《四库全书》是清朝乾隆三十八年(1773)的事情。初步编订花了十年的时间,因此《辞海》说:“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开馆纂修,经十年完成。”而所有书稿缮写完毕,又花了五年工夫,因此《中国历史大辞典》说:“自乾隆三十八年(1773)开设四库馆起,至五十二年缮写完毕,历时十五年。”

显然,115页讲到的二个年代全错了。1881年是光绪七年,1884年是光绪十年。那个时候,七部《四库全书》受到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和太平天国运动的破坏,已经散佚了很多,又哪里是刚刚抄录完成呢?

和珅不是“王老五”

董鸿毅

和珅年轻时英俊潇洒,号称“满洲第一俊男”,而且受到乾隆皇帝的宠爱,年方三十,就擢升为户部尚书(相当于今天的财政部长)。《纪连海点评乾隆名臣》称:“当时和珅少年得志,虽年方而立可已经飞黄腾达了,所以,即使以今天的眼光来说,和珅绝对可以称得上是‘钻石王老五’,很受女人的欢迎。”(140页)

“王老五”本是粤方言,意思为光棍、单身汉。全国流行用“王老五”表示大龄单身男子,和上个世纪30年代流行的电影故事片《王老五》有关。电影的主角是当时上海黄浦滩码头上的一个脚夫,他家境贫寒,三十五岁仍未娶妻,电影导演兼编剧蔡楚生,便用家乡方言“王老五”来给影片的主角取名。

“钻石王老五”,特指富贵而有魅力的成熟单身男性。而立之年的和珅固然富贵、有魅力,“很受女人的欢迎”,但他并不是一名“王老五”。

和珅出生于1750年,幼年父母双亡,生活艰难。他在学校聪明好学、勤奋刻苦,因而受到刑部尚书英廉的青睐。和珅十八岁(1767年)时,英廉将孙女嫁给了他。为报答英廉知遇之恩,和珅终身都非常珍惜和妻子(冯氏)的感情。四十九岁(1798年)时,其妻病故,和珅悲痛欲绝,做《悼亡诗》六首抒发情怀,还将妻子的住处原样摆设,禁人居住,时常和儿子前去吊祭。

和珅而立之时(三十岁),身边有妻室,是不能称为“王老五”的。

应是“不孝有三”

董传华

纪连海先生在《点评乾隆名臣》中介绍,和珅幼年父母早亡,在家缺乏亲情关爱,在外尝尽人间冷暖。妻子冯氏的到来,使他感觉到了家庭的温暖,感觉到自己的责任,还让他摆脱了‘不肖有三,无后为大’的尴尬局面,使他充分享受到了‘天伦之乐’的幸福“(140页)

这里的“不肖有三”显然是“不孝有三”之误。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出自《孟子·离娄上》。东汉赵岐在“无后为大”下面加注说明:第一种“不孝”是子女一味顺纵,父母有过错也不劝说,使其陷入不义之中;第二种“不孝”是家境贫穷,父母年老,子女却不去谋求俸禄来供养父母;第三种“不孝”是不娶妻生子,导致家族香火中断。而“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不肖,本义指子孙后代不像自己的祖先,引申指子弟品行不好、没有出息;不孝,指不孝顺。两者意思相近,但重点不同。比如“不肖子孙”与“不孝子孙”,前者强调的是子孙自身的品性不良,后者强调的是子孙对父母长辈不够孝顺。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个固定的说法,从来没有写成“不肖有三,无后为大”的。这个差错估计是出版社的失误吧。

岂能依据电视剧说历史

吴全鑫

纪连海先生在《历史上的多尔衮》中说,顺治皇帝的母亲孝庄太后是蒙古族,她想给顺治找个蒙古女人作老婆,可顺治死活不肯。“最后,没有办法,孝庄皇太后决定给他讨个汉人的女儿,那得跟他商量,最后给他讨的是谁呢?汉人孔有德的女儿,孔有德,孔夫子的后裔啊。”(21页)纪先生说,关于这件事,在《孝庄秘史》等电视连续剧里面有所揭示。

纪先生根据电视剧内容来判断顺治皇帝最后讨了孔有德的女儿,这种研究方法是不足为训的。

孔有德,史有其人,生活于明清之际。原为明朝参将,1633年投降后金(清)。清兵入关后,他攻略西南各地,曾封定南王。驻桂林。1652年,明将李定国攻破桂林,孔有德兵败自缢。

孔有德唯一的女儿名孔四贞,从小便许配给孔氏部将孙龙之子孙延龄。孔有德死后,她被送入清宫,受郡主待遇.顺治十七年(1660)被封为和硕格格。康熙元年(1662),她与孙延龄完婚,后随夫赴桂林。1677年,孙延龄被吴三桂的孙子吴世琮袭杀。孔四贞后返京,老死于京中。

在已知的顺治帝的20名后妃中,汉族妃子有5人,其中并无孔氏。

如果能够根据电视剧来说历史,那么萧峰就是阻止辽国进攻南宋的功臣,郭靖就是镇守襄阳、成功阻止蒙古大军的豪杰……那将有多少历史得重写啊!

多尔衮立弟为子?

王明远

顺治皇帝五岁登基,多尔衮担任摄政王,成为大清王朝的实际掌权者。但多尔衮三十九岁时得了重病,自知活不长久。正值盛年的他是否可能踢掉顺治自己做皇帝,再另选人做太子继承皇位呢?

纪连海先生《历史上的多尔衮》一书讲“多尔衮之死”时,认为理论上存在这一可能。并分析一旦多尔衮成为皇帝,继承人只能是他的弟弟多铎、哥哥阿济格、养子多尔博三个人中的一个。在298页中有这样一段话:

多尔衮和他的弟弟多铎的感情非常深厚。在多尔衮没有子嗣的情况下,立多铎为自己的子嗣,立自己的弟弟为下一任皇位继承人,合理合法。

“子嗣”就是传宗接代的儿子。多尔衮的妻妾共16人,却只有一个女儿,没有子嗣,后来抱养了弟弟多铎之子多尔博。多铎是多尔衮的弟弟,多尔衮若成皇帝,井决定由多铎来继承皇位,那多铎就是皇太弟。弟弟可以继承哥哥的皇位。但哥哥怎么能立自己的弟弟为传宗接代的儿子呢?哥哥称呼弟弟为儿子,这与封建伦理不符,可不是什么“合理合法”的事情,多尔衮怎么会这样做呢?

查电视录像纪先生在《百家讲坛》说“多尔衮之死”时,原话如下:

多尔衮和他的弟弟多铎的感情非常深厚。在多尔衮没有子嗣的清况下,立多铎——自己的弟弟——为下一任皇位继承人,合理合法。

奇怪,在电视上,并没有多尔衮立弟为子的说法,到了书上怎么会多出一句话来呢?是纪先生自己补的,还是编辑自行加的?不论是谁添的,这种说法都是不可取的。

“跳海自杀”的史实辨正

张惠木

纪连海先生在《历史上的多尔衮》中说到元灭南宋的历史:

……到1276年。元灭南宋,1279年,元朝的军队把南宋的最后几个人追到了哪儿?今天广东南海,海外面的一个叫牙山的地儿,在那儿,南宋的最后一位皇帝,南宋的最后一个丞相陆秀夫背着这个才四五岁的皇上,跳海自杀……(126页)

这段文字中有两个问题。

第一,丞相陆秀夫背着宋帝赵昺()投海的地方不是所谓的广东南海(今属佛山)“牙山”,而是广东新会“厓山”。且看《辞海》“厓山”:“厓,一作崖。亦名厓门山。在广东新会市南,与汤瓶嘴对峙如门,形势险要,南宋绍兴时在此置寨,是控扼南海的门户。宋末为抗元的据点,1279年宋军战败,陆秀夫负帝昺沉海于此。”《辞源》的表述与此基本一致。广东的南海在佛山北部,地处珠江三角洲北部,其实并不靠海,陆秀夫和宋帝赵昺不可能在那里投海。

第二,宋帝赵昺投海时不是“四五岁”1276年,元军破南宋都城临安,虏宋恭帝北去。大臣张世杰、陆秀夫等拥益王赵昰()、卫王赵昺沿海南走,立赵昰为帝,年号景炎。景炎三年(1278),宋端宗赵昰去世。赵昺继位,改年号为祥兴。祥兴二年(1279)二月与元军决战兵败,投海而死。赵昺生于1271年,1279年他已经八岁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9#
 楼主| 发表于 2012-6-14 09:19:07 | 只看该作者
“红学”又见“索引派”
李 晴
《红楼梦》是一部奇书。自《红楼梦》问世以后,评论者络绎不绝,形成了一门“红学”。近两年来,在央视《百家讲坛》的推动下,“红学”再一次走红,引起了社会上不少人的兴趣。“红学”成了一个热门话题,不时有人谈起,但在谈到红学流派时,“索隐派”往往被误为“索引派”。荧屏上错,报纸上错,连刘心武、王蒙等名家专著,也因误写、误排、误改等等原因而未能幸免。

对《红楼梦》的评论,始于脂砚斋。“红学”可以分新、旧两个阶段,五四运动是分水岭。旧“红学”阶段,评点派、索隐派曾盛极一时。脂砚斋便是评点派的代表,此外尚有“护花主人”王希廉、“太平闲人”张新之、“大梅山民”姚燮等。《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是评点派的开山作。

和评点派不同,索隐派着眼于钩沉往事,他们关注的是作品背后的故事。这一流派认为,《红楼梦》的人物,大都是实有其人的,情节大都是有所指向的,只有考证出被作者“隐”掉的真相,才能真正读懂《红楼梦》,体会到作者“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的苦心。著名文化人蔡元培的《石头记索隐》,便是索隐派的名著。此外,这一流派的代表作尚有王梦阮、沈瓶庵的《红楼梦索隐》,邓狂言的《红楼梦释真》等。

“索隐”误为“索引”,无疑和读音有关。“索引”一词也是有的,指的是为了检索方便而按一定方法编制的材料。最近一直有人主张中国图书应该向西方学习,认真编制索引,不妨称他们为“索引派”,但这和“红学”不相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0#
 楼主| 发表于 2012-6-14 09:19:14 | 只看该作者
岂能“死了又死”
饶建国
2008年3月15日《新华每日电讯》第15版刊登有《在台老兵一生:一瓶打了50年的酱油》的报道,文中写道:“老人说,今天来打牌,才知道一位牌友又于昨天离开人世……”

句中的意思应该是:“又”有一位牌友于昨天离开人世。但如果真按照句中“又于昨天离开人世”的说法,意思就是:一位牌友原来已经离开人世,昨天“又”死了一次。人死不能复生,岂有死了“又”离开人世之理?很明显是“又”字的位置错了,应该把它放在“一位牌友”之前,说成“又一位牌友于昨天离开人世”就没有问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楼主| 发表于 2012-6-14 09:19:22 | 只看该作者
王熙凤怎敢“停跸”
沈华山
2008年9月4日《沈阳晚报》C10版上刊载有《凤姐的管理模式》一文,是从刘梦溪先生的《红楼梦十五讲》中摘出来的,其中有这么一段:“《红楼梦》描写王熙凤贪赃枉法用的是特笔,即在宁国府送殡大队人马停跸在馒头庵的时候,老尼向凤姐求情,请她帮助打通长安节度使云老爷的关节……”

这事是《红楼梦》第十五回里描述的。秦可卿死了,宁国府大办丧事,贾珍请王熙凤去协理。送殡至铁槛寺,凤姐嫌那里人多不方便,就住到附近的馒头庵。老尼静虚乘机求凤姐“打通关节”,王熙凤“安享了三千两”银子。刘先生上述分析中“停跸”一词显然用错了。

“跸”本指古代帝王出行时清道,禁止行人通行。也指帝王车驾所到之处。帝王外出住某处,叫“驻跸”或“停跸”。贾家虽然祖上因战功被封为宁国公、荣国公,到为秦氏送殡时,贾珍是世袭三品威烈将军,贾蓉是现捐的五品龙禁尉,但贾家不是帝王之家,其外出不论住到什么地方,都不能称之为“停跸”。若他们真的用了“停跸”一词,那可就是封建礼法所不容的僭越,犯了掉脑袋的大罪。

查了几种版本的《红楼梦》,都没有见到用“停跸”称王熙凤等人住馒头庵的。是刘先生一时疏忽误用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2#
 楼主| 发表于 2012-6-14 09:19:29 | 只看该作者
小子岂能称“豆蔻”
王 飞

2007年11月29日《铁道建设》报第28版载有一篇介绍《家有儿女》中刘星的扮演者张一山的文章,题目是“张一山,豆蔻小子的成名史”。文中说:“张一山,也许在大多数人的口中更习惯叫他刘星。这个已经15岁,正值豆蔻年华的小子,却让一大群人为之倾倒,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他的成名史。”

文中的“豆蔻”给人一种怪怪的感觉,因为,按照我们的语言习俗,“豆蔻”是不能用来形容“小子”的。

豆蔻,又叫“草果”,是一种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生于我国南海海岸山谷中。唐代杜牧《赠别诗》有句云:“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来,人们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为豆蔻年华。有时也用“豆蔻”喻指少女。

上述文章用“豆蔻”描述男性少年演员张一山,是不伦不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3#
 楼主| 发表于 2012-6-14 09:19:39 | 只看该作者
2007年十大语文差错
一、经常用错的称谓词是:家父。如在问候别人时说:“家父最近身体好吗?”在汉语词汇系统中,“家父”属于谦辞,只能用来称呼自己的父亲;称呼别人的父亲,习惯上用敬辞“令尊”。

二、经常用错的佛教词语是:无间道。如:“陷入了留学无间道”,“面对股市,学会避开无间道”。自从电影《无间道》问世以后,“无间道”便成了一个流行词语,媒体常用它来表示失败、痛苦或灾难。其实这是以讹传讹的结果。电影片名为“无间道”,说的却是“无间地狱”。佛教中“无间道”是信徒修炼的一个阶段,“无间地狱”是八大地狱的第八狱,入此地狱者将永受痛苦,无有间断。两者具有不同的含义。

三、报纸上常见的搭配错误是:戴上紧箍咒。如:“给权力戴上紧箍咒。”在《西游记》小说中,只要唐僧一念紧箍咒,孙悟空头上的金箍便要收紧。金箍是可以戴的,而紧箍咒是咒语,只能念不能戴。

四、地名中容易混淆的字是:州/洲。如:“月儿弯弯照九洲,几家欢乐几家愁。”“九洲”的正确写法应为“九州”。“州”本义为水中陆地,后用作行政区划名称,水中陆地义也改用后起区别字“洲”来表示。“九州”为中国的代称。

五、新闻中容易用错的词语是:娈童。如:“杰克逊娈童案落下帷幕”,“网络惊现娈童犯黑名单”。在这类新闻中,“娈”字一律被理解成了动词,指“性侵犯、猥亵”等犯罪行为;其实它是形容词,义为美好的样子。“娈童”则是一个有特定含义的词语,专指被当作女性玩弄的美少年。

六、书面文字中经常混淆的词语是:权力/权利。如:“业主的合法权力应该得到保障”,“政府干涉经济生活的权利应该受到限制”。在这两个例子中,“权力”应为“权利”,“权利”应为“权力”。“权力”是政治上的强制力量,或者是职责范围里的支配力量,它是以别人的服从和执行为前提的;“权利”则和义务相对应,它是以依法获取或者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为特征的。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七、成语运用中常见的词形错误是:唇枪舌战。如:“法庭上一番唇枪舌战,谁也没说服谁。”汉语词汇中有“唇枪舌剑”,义为唇如枪,舌如剑,形容争辩激烈,言辞锋利;也有“舌战”一词,《三国演义》中有“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情节,“舌战”指口头交锋。“唇枪舌战”显然是两者杂糅的产物。

八、商品名称中的常见用字错误是:碳烧(烤)。如:“碳烧咖啡”“碳烤月饼”“碳烤牛排”,等等。“碳烧(烤)”均应为“炭烧(烤)”。“炭”指木炭,用木炭烧烤食物,是一种传统的食物加工方法,它可以使食物带有独特的芳香;而“碳”是一种化学元素,无法直接用作燃料。

九、计量单位中常见用字错误是:吋。如:“52吋液晶电视”。“吋”是一个淘汰字,应该改用“英寸”。1977年国家发出《关于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统一用字的通知》,淘汰了部分计量单位的旧译名用字,“吋”字是其中之一。在涉及计量单位时,首先要考虑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因故做不到这一点时,必须保证用字规范。

十、引用古诗名句的常见错误是:“海上升明月”。每到中秋节时,媒体上常会引用“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但往往把“生明月”误为“升明月”。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张九龄的《望月怀远》。一个“生”字气象万千,出神入化,是诗中的传神之笔;误为“升”字则成了直白的写实,既不忠实于原著,又削弱了诗的意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4#
 楼主| 发表于 2012-6-14 09:19:48 | 只看该作者
“谢本师”的误用
和 曼
笔者曾在《中华读书报》上看到一篇文章,题为“一位博士生的‘谢本师’”,写的是一位即将毕业的博士生对自己导师的感激之情,他在博士论文答辩时,动情地表达了这样一个心愿:决定用已经准备好的置办谢师酒的经费,用来购买导师新出版的一本专著,寄赠给各地高校图书馆,以此来宣扬老师的学术思想。此举赢得了在场专家的一致赞赏,都认为这是最好的“谢本师”方式。看来,该文将“谢本师”理解成“感谢我的老师”了。

其实“谢本师”不等于“感谢我的老师”,恰恰相反,它指的是学生单方面提出和老师脱离师生关系。这个词语的出典和两位大名人有关。章太炎曾师从俞樾(号曲园),但是他看不惯“本师”俞曲园的保守落后,于是想和老师脱离师生关系,但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师的恩情不能忘怀,因此章太炎写了两篇文章《谢本师》,一方面表达了对老师的感恩之情,另一方面又阐明了“道不同不相为谋”的思想,宣布和俞曲园脱离师生关系。也许是历史的巧合,也许是造物弄人,到了1926年,章太炎的弟子周作人,因见老师与北洋军阀打得火热,大为反感,于是仿效自己的老师也写了一篇《谢本师》,宣布和章太炎脱离师生关系。自此,“谢本师”就成了一个固定表达,引申为学生单方面宣布解除和老师的师生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1 06:5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