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12-6-6 10:49:19 | 只看该作者
“事例”与“事理”
屠林明

《现代汉语词典》对“启发”一词的释义为:“阐明事例,引起对方联想而有所领悟。”其中的“事例”宜改为“事理”。

首先,给人以“启发”的,似乎不仅仅是“事例”,还应当包括事情中所蕴含的道理,事情中所蕴含的道理,即“事理”。

再说,“阐明事例”有动宾搭配不当之嫌。该词典对“阐明”的解释是“讲明白(道理)”。故“阐明”可与“道理”“事理”等搭配,却不宜与“事情”“事例”等组合。

另外,该词条释义中“对方”一词应删,“引起对方联想而有所领悟”一语宜改为“引发联想而有所领悟”,因为受到“启发”的不一定是“对方”,有时候,也可能是自己。例如:开始时我有畏难情绪,总担心做不好。经过一番努力,我居然成功了,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2-6-6 10:49:26 | 只看该作者
“从师”还是“从教”
赵永成

《扬子晚报》2009年9月8日C1版刊载了新闻《教师节前专题研讨“减

负”——王市长献出从师10年“法宝”》。初看标题文从字顺,深感一市长之关心教育难能可贵,敬佩之心顿生。可转念一想,教师节前,市长献“从师法宝”,难道是动员老师拜师学艺?看完正文后不禁哑然失笑。

“王市长”是常州市市长王伟成同志。他从政之前,在江苏江阴的南菁中学从事教育工作10年,教政治课,做班主任,成绩卓然,且积累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经验,即“先预习,后上课;先复习,后作业;先理解,后记忆;先动脑,后动笔”。文章谈的都是王市长从教10年的经验,一字未涉及他的“从师”之事,可见标题中的“从师10年”应是“从教10年”。

“从师”和“从教”,虽然一字之差,意义却大相径庭,“从师”就是跟师傅学习。“从教”就是从事教育工作。“从师”的“从”,是“跟随”,如“从善如流”“从犯”“从良”等;“从教”的“从”,是“从事、参加”,如“从政”(进入政界)、“从军”(参军)、“从艺”(从事艺术工作)等。

“从教”是当老师。“从师”则是学生向老师(师傅)学习。二者的关系刚好相反。王市长教了10年书,他在研究会上献出的“法宝”也是教育学生的经验,而不是“从师”经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6-6 10:49:34 | 只看该作者
“拾级”不能“下”
高姜山

有一个成语叫“拾级而上”,意思是沿着台阶,一级一级往上走。语本《礼记·曲礼》:“拾级聚足,连步以上。”其中的“拾”,音sh?,各种工具书的解释完全一致,文一点的为“蹑足登阶”,白一点的为“放轻脚步登上”,两种释义中都有一个“登”,即从低处往高处走。因此,用了“拾级”,就只能说“上”,不能说“下”了。

可是,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语文》(试用本)四年级第一学期第20课《我躺在波浪上读书》中,却出现如下的句子:“我们跳下车,走进一个海滨浴场,站在高高的水泥平台上放眼望去,只见辽阔的海面上细波如

鳞,那灰色的海水远接苍茫的天际。……我们拾〔sh?〕级而下,也来到岸边。”显然,句中“拾级而下”的说法是讲不通的。“拾级而下”宜改为“沿着台阶走下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6-6 10:49:42 | 只看该作者
《现汉》“椒盐”释义有歧义
刘冬青
商务印书馆的《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对“椒盐”释义如下:

【椒盐】把焙过的花椒和盐轧碎制成的调味品:~排骨|~月饼。

此释义有歧义,产生歧义的原因是对“焙过的花椒和盐”这个短语的结构进行不同的划分而造成的。因为根据不同的划分,人们可以得出两种不同的解释

①培过的花椒/和盐

这样划分得到的语义是:将焙过的花椒和未焙过的盐轧碎,制成椒盐。

②焙过的/花椒和盐

这样划分得到的语义是:将花椒和盐都焙过后,轧碎制成椒盐。

“椒盐”条的释义由于划分结构不同而造成歧义。消除这一歧义的办法很简单:或者改为“把盐和焙过的花椒轧碎制成的调味品”,或者改为“把花椒和盐分别焙过后,轧碎制成的调味品”。根据生活常识,正确的表达应该选择后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6-6 10:49:59 | 只看该作者
成语运用三则:“风雨如磐”“义无反顾”“侃侃而谈”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赵丕杰
一、“风雨如磐”不同于“风风雨雨”

“风雨如磐”意思是风雨像磐石那样压在头上,形容风雨极大,比喻黑暗势力的重重压迫。如鲁迅《自题小像》:“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2007年10月28日《江西日报》社论《井冈山精神永放光芒》:“80年前,在风雨如磐、血雨腥风的岁月中,在中国革命万分危急的关头,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文怀沙老先生去年年底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在风雨兼程中已走过了三个30年”,第一个30年是“风雨如磐”,第二个30年是“换了人间”,第三个30年是“而今迈步从头越”。(《人民日报》2008年12月26日)

使用这条成语必须注意时代背景,切不可乱用。但是报刊上误用的例子却时有所见:

(1)中国共产党走过了八十三年的光辉历程……八十三年风雨如磐,八十三年岁月如歌。(《企业党建》2004年第4期)

(2)《风雨如磐九十秋——美国史研究专家黄绍湘的故事》(《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5月10日)

(3)弹指十年,风雨如磐……经过周永殿10年来的努力,昔日荒山变得郁郁葱葱。(《郑州晚报》2008年9月3日)

中国共产党的八十三年、黄绍湘先生的九十秋,都跨越了新旧中国两个时代,而现年53岁的农民周永殿则是新中国成立后才出生的,他开山造林更是最近10年的事。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几十年,虽然有泥泞也有雨雪,并非一帆风顺,但绝不能说一直处于黑暗势力的重重压迫之下。这样使用“风雨如磐”显然都是错误的。

所以造成误用,是因为这些作者只看到了“风雨”,而忽略了“如磐”,把它同“风风雨雨”混为一谈了。“风风雨雨”可以比喻经历了重重困难和曲折,适用于任何时代,而“风雨如磐”只能比喻黑暗势力。二者的字面义、比喻义和感情色彩都有明显区别,不容混淆。今年刚刚出版的季羡林先生的全彩图文自传,就取名“风风雨雨一百年”,季老用词准确、贴切,值得我们学习。

当然,也有只看到“如磐”而不管“风雨”的。例如新华网2008年8月27日刊载的一篇文章说:“只有掌握了主导权,才会有市场的主动权,我们的粮食市场才会风雨如磐,我们的国家才会长治久安。”把“风雨如磐”同“安如磐石”混为一谈,错得更没有道理了。好在这种误用并不多见,毋庸赘言。

二、“义无反顾”重在一个“义”字

“义无反顾”的意思是按照道义勇往直前,决不退缩回头。(义:道义,这里作状语,按照道义;顾:回头看。)如宋·张孝祥《代总得居士与叶参政》:“王、戚、李三将忠勇自力,义无反顾。”清·浴日生《海国英雄记》:“臣誓以身许国,义无反顾。”邹韬奋《持久战的重要条件》:“民众方面认清这一点,便应存着百折不回、义无反顾的沉着的心理。”

“义无反顾”与“勇往直前”“百折不回”意思相近,但它更强调一个“义”字,只能用于某个人或某些人为正义事业而勇往直前,百折不回。但是有些人偏偏丢掉了这条成语中最关键的“义”字,只看到“无反顾”三个字,只要一个人干一件事,不管好事坏事,只要下定决心、决不回头地干下去,就说“义无反顾”,甚至不是人的行为也用它表述。这就改变了这条成语的感情色彩,扩大了它的使用范围。请看例子:

(1)上半年国内钢价义无反顾地爆发或上涨,让业内人士望尘莫及,进入下半年……则急速下跌。(人民网2009年1月12日)

(2)他的导师希望他完成硕士课程之后可以留在所里继续服务,几经挽留,他还是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去美国的征途。(《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12月10日)

(3)记者采访时产生很大疑问:这些外资为什么会义无反顾地恶意撤离呢?(《法制日报》2009年1月8日)

(4)糟糕的成长环境让他们义无反顾地踏上了一条反常、变态、畸形的寻欢之路。(《中国青年报》2007年11月13日)

(5)怀揣着一腔财富梦想……一批又一批人背井离乡,义无反顾地投入大海的怀抱,在黢黑的深夜里陪伴着死亡泅向彼岸。(《人民日报》2007年12月15日)

在例(1)中,钢价的涨落是由市场规律决定的,与正义与否无关,而且也不是某个人的行为,根本不能用“义无反顾”。例(2),毕业后去哪里,人各有志,本无可非议,但作者显然是对某君辜负导师期望的做法持否定态度,自然也不应使用“义无反顾”。例(3),近来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某些外资非正常撤离,这至少是一种背信弃义的行为,怎么能说“义无反顾”呢?例(4)的走上反常、变态、畸形之路,无疑是错误的选择。例(5)的泅海偷越国境,更是犯罪行为,只能加以贬斥,不可褒扬,显然更不能谓之“义无反顾”。褒贬失当是使用成语的大忌,一定要细心辨别,不可大意,否则就会与要表达的本意相背离,造成相反的效果,甚至贻笑大方。

三、“侃侃而谈”不等于“夸夸其谈”或“侃大山”

“侃侃而谈”意思是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讲话。(侃侃,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的样子。)如清·吴炽昌《客窗闲话·某少君》:“少君引经据典,侃侃而谈,众皆悦服。”郑振铎《桂公塘》:“求和的、投降的使臣们不知见了千千万万,只有哀恳的,苦诉的,卑躬屈膝的,却从来不曾见过像这位蛮子(引者按,指文天祥)般的那么侃侃而谈、旁若无人的气概。”邹韬奋《患难余生记》:“他好像把法庭看作救亡运动演讲大会,回答时侃侃而谈,口若悬河。”仔细玩味一下这三条书证,对“侃侃而谈”应该怎样理解和使用便会了然于心。下面是一些用错的例子:

(1)现在一些地方台也有地方官发表的新年贺词,但却鸿篇大论,侃侃而谈,言之无物,不关乎民生。(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08年1月2日)

(2)我们学习科学发展观,长篇大论,侃侃而谈,就是不正视前些年暴利发展中的问题……生怕戴上保守、思想不解放的帽子。(易网论坛2008年11月24日)

(3)上周三下午,我们单位开大会,我早早来到报告厅,找了一个靠后且隐蔽的位子坐下,等领导在台上侃侃而谈的时候,我已昏昏欲睡。(《京华时报》2007年12月31日)

例(1)所谓“鸿篇大论,侃侃而谈,言之无物,不关乎民生”,是对某些地方官贺词的批评,显然不能使用“侃侃而谈”这样的褒义成语,不如改为“夸夸其谈”。“夸夸其谈”形容说话或写文章浮夸、不切实际,与作者要表达的意思比较接近。例(2)的学习会上不切实际的发言,例(3)的令人昏昏欲睡的报告,自然也是夸夸其谈、言之无物了。“侃侃”和“夸夸”在现代汉语中都不单用,只出现在这两条成语中,有些人不熟悉,往往混为一谈。

“侃”在口语中有闲谈、聊天的意思,如“俩人侃了一晚上”,还能组成“侃大山”“侃爷”等词,因此也有人把“侃侃而谈”同“侃大山”“聊大天”混为一谈。例如:

(4)一次出差在外地打车,同的哥聊起有关婚姻的事……这位的哥侃侃而谈的内容,大多与其婚后生活有关。(《北京青年报》2007年12月25日)

(5)穆斯林老外习惯晚睡晚起,阿拉伯人的侃侃而谈更是有名。他们往往午夜12点后才睡,早上9时后才起床。(人民网2007年12月31日)

(6)赵本山、宋丹丹……二人低语侃侃而谈,宋丹丹更不时大笑,不知是不是继续在春晚携手亮相。(《重庆商报》2008年12月23日)

在出租车内同司机闲聊无所谓是否从容不迫,谈论婚后生活也无须理直气壮、义正词严,可见例(4)的“侃侃而谈”实际就是“聊天”。晚上好聊天不肯早睡,正是许多阿拉伯人的生活习惯。例(5)的“侃侃而谈”应改为“好聊天”“侃大山”之类。例(6)赵、宋二人的交头接耳,有说有笑,显然同“侃侃而谈”更不沾边。

可见正确使用成语的前提是正确理解成语的含义,理解错了,必然造成误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6-6 11:02:49 | 只看该作者
说“覆”“镕”“馀”
胡双宝
    曾经作为繁体字或异体字停用,“馀”则只能在必要时才用,也就是有限制地使用。这三个字,都曾经或者并不是规范字,有这样的共同点,所以放在一起说。

先说“覆”。1956年《汉字简化方案》规定,“復、複、覆”合并,简化为“复”。1964年《简化字总表》给这一组字下加一个注:“答覆、反覆的覆简化作复,覆盖、颠覆仍用覆。”其间的七八年,写“复盖—覆盖”“颠复—颠覆”的都有。写“复盖”“颠复”是遵照规定。写“覆盖”“颠覆”是觉得在这些意思上用“复”不合适,所以写了“覆”。1964年以后,“覆盖、颠覆”自然用“覆”。但是“覆”与“复(復、複)”的区别不限于这两个词,翻转义的“翻天覆地、覆水难收、覆巢之下无完卵、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等,灭亡义的“覆亡、覆灭、覆没、覆败、覆国、覆族、重蹈覆辙”等,写“复”显然也不妥当。1986年重新公布《简化字总表》时,“复”字下删去了“覆”。这个变动适应了实际应用的需要。

恐怕绝大多数文字工作者不知道“镕”现在是规范字。1955年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把“鎔”合并入“熔”。三十几年间只见“熔”不见“镕”。1993年9月3日国家语委给中国信息处理协会文字处理分会《关于“鎔”字使用问题的批示》说,所谓异体字,是指同音同义而字形不同的字,而“鎔”有熔化、铸造、铸器的模型等几个义项。“在这些义项中只有熔化这一义项‘鎔’‘熔’意义完全相同,‘鎔’是‘熔’的异体字。‘鎔’的另外几个义项是‘熔’所不具备的,因此,当人名中出现的‘鎔’表示熔化以外的意思时,‘鎔’不是‘熔’的异体字,可继续使用,并按偏旁类推简化原则,‘鎔’字应作‘镕’。”当时是因为新闻报道中常出现“镕”字(报刊已经把“釒”旁换成“钅”旁)而请示的。而当初把“鎔”作为异体字归并入“熔”就欠妥。“革命大镕炉”是说经过革命的洗礼,旧人变成了新人。这就是“镕”的镕铸义。范仲淹《镕金赋》:“观此镕金之义,得乎为政之谋。”这是说从熔化金属而铸造新的器物的道理当中,得出治理国家的道理。人的名字“镕基”,意思是破坏旧的,建造新的,而且重点在建造新的。

《汉字简化方案》把“餘”简化为“余”。1964年《简化字总表》在这里加了一个注:“在余和馀意思可能混淆时,馀仍用馀。”1986年重新发表时补了“如文言句‘馀年无多’”。这个注以及补充十分必要,至少给在用“余”意思不合适时用“馀”提供了便利。比方有的比较长的论文,最后有个“余论”,大部分可以理解为与题相关而不予展开论述的扼要表述等等,但是也不能排除陈述各种观点之后提出自己的看法。如果前者写“馀论”,意思会很清楚。毛泽东《沁园春·雪》有:“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如果用“余”,很可能误解成只有我……对《简化字总表》的这个注,可以提出三点议论。第一,这个“馀”是由“餘”类推而来的,跳过了类推这一层,直接搬出“馀”,有点儿莫名其妙。第二是“馀”的身份。它是不是简化字?如果是简化字,就应该列入第三表,可是第三表没有。第三,也是主要的,这“可能混淆”怎么掌握?我不止一次地说过,知道“可能混淆”的混淆不了,不知道“可能混淆”的常常混淆。比如清朝赵翼有一本书叫《陔餘丛考》,“陔餘”的意思是侍奉父母之余暇。不知道“可能混淆”的人当然会写成“余”。可“陔余”是什么意思呢?《后汉书·文苑传》所记祢衡的话:“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馀子碌碌,莫足数也。”表现的是祢衡高傲。如果用“余”,则成了祢衡说自己的儿子不怎么样,当中还包含充大的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2-6-6 11:03:31 | 只看该作者
“血拼”是什么意思
    问:看到一些报道中经常出现“血拼”,比如“商家促销精心买家‘血拼’欢心”“不少白领都铆足了劲,就等着参与一年一度的疯狂血拼活动”。顾客们购买东西,为什么要把他们说成是“血拼”呢?

——浙江宁波市 红仪

答:“血拼”是最近媒体上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新词语,属于音译外来词,来自英语shopping。shopping的英文含义就是“购物”。但“血拼”不是一般的购物,而是指疯狂购物、抢购、有发泄倾向的购物,具有购物数量多、时间长、购物无目的等特点。一些降价促销商场、品牌折扣店、机场免税区的购物场面,会让人感觉用“血拼”这个词来形容是再准确不过的了。这样的外来词既符合音译原则,又与汉语语素原来的义项吻合,让人联想到战场上的浴血拼杀,竞技、比赛中刀光剑影的比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0 20:4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