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复制链接]
99#
 楼主| 发表于 2012-6-12 14:00:57 | 只看该作者
“情义”“情意”和“情谊”
“情义”“情意”和“情谊”意义相近,都是指人的感情而言的,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情义”多指亲属、同志、朋友之间的感情,例如:姐姐待他很有情义。我们常说的“有情有义”“无情无义”是把“情义”拆开来使用。“情义”所指的范围多限定在有一定感情基础的人之间,一般不用于单位和单位、国家和国家之间。

“情意”指对人的感情。它所指的范围要比“情义”大,既可以指人与人之间有很深的感情,例如:情意绵绵。另外,“情意”还可指人对国家的感情,例如:这是多么深厚的爱国情意呀!“情意”还可以表示“情分”,例如:礼物不多,但也是一点情意。“情意”也可以拆开来使用,如:情深意长。

“情谊”多指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相互关切、爱护、照顾、帮助的感情,彼此之间不一定非要认识。例如:他给灾区人民寄去200元钱,以表示自己对灾区人民的情谊。同时,“情谊”也可以表示彼此之间有很深的感情,例如:你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能忘怀?“情谊”也可以拆开来使用,如:深情厚谊。

比较而言,“情义”使用的范围最小,“情意”和“情谊”一般可以互换,只是“情谊”的使用范围要比“情意”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0#
 楼主| 发表于 2012-6-12 14:01:06 | 只看该作者
“蒸汽”和“蒸气”的区别
这两个词有差异,不可通用。“蒸气”的外延比“蒸汽”大,“蒸气”包括“蒸汽”。“蒸气”的“气”指各种气体,如“毒气”“煤气”“沼气”等;凡是液体或固体(如水、汞、苯、碘)因蒸发、沸腾或升华而变成的气体,都可以叫“蒸气”。而“蒸汽”则专门指气态的水,即“水蒸气”。两个词语不可混用。比如,利用水蒸气产生动力的发动机,只能写作“蒸汽机”;利用水蒸气产生动力的锻锤,只能简称为“汽锤”,而不可写作“气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1#
 楼主| 发表于 2012-6-12 14:01:17 | 只看该作者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人民日报1988年2月14日一版《与雷宇对话》一文中,在引用成语“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后,紧接着说,希望对方“做成功的‘萧何’,而不做失败的‘萧何’”。作者对“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一语的理解,完全错了。

据史料记载,汉高祖刘邦依靠得力的大将韩信,取得天下:韩信居功反叛,吕后诱杀了他。这就是韩信的“成”与“败”。韩信被刘邦重用,是萧何极力推荐的结果。旧剧中有《萧何月下追韩信》,说的就是这件事。韩信反叛时,刘邦的妻子吕后,也是按照萧何的计谋诱杀韩信的。这些事都见于《史记》。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一语,则见于元杂剧《赚蒯通》和马致远的“小令”《叹业》。它们都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韩信的成功由于萧何,失败也由于萧何。由此可见,萧何始终处于主导地位,稳操主动权。在其他问题上,萧何似乎也没有明显失败过。这话常被人用来比喻某人具有驾驭事态发展的能力,或比喻某人出尔反尔,成事败事均在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2#
 楼主| 发表于 2012-6-12 14:01:27 | 只看该作者
“手机振动”,还是“手机震动”?
问:我是安徽某报纸的一名文字编辑,在审稿中经常碰到手机的一种设置状态zhèndòng,有的写作“振动”,有的写作“震动”。请问哪一种写法是妥当的?

——安徽合肥  刘女士



答:“手机zhèndòng”,应该写作“手机振动”。“振动”,是指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作往返运动,这种运动是有规律的,其结果没有破坏性;“震动”,意即颤动、使颤动,是无规则的,其结果往往是消极的,甚至是破坏性的。我们知道,手机的zhèndòng设置,目的是提示主人有来电或短信,对手机本身无疑是没有破坏性的结果的,故而应写作“振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楼主| 发表于 2012-6-12 14:01:36 | 只看该作者
炙手可热
1998年初,国际足联秘书长布拉特宣布参加国际足联主席的竞选,与此同时,欧洲足联主席约翰松也积极参与这一职位的竞选,一时竞争激烈。报上有篇文章的标题是《国际足联主席一职炙手可热,继任人之间再掀波澜》。在这里,炙手可热被当作竞争激烈(或是热门话题)的意思讲,显然是用错了。

炙手可热原意是手一接近就感受很热,使人接近不得。引申比喻一些人权势气焰嚣张。唐代大诗人杜甫《丽人行》诗:“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诗意为杨国忠气焰嚣张,千万不要去靠近他,以免因他发怒引来灾祸。宋代李清照《逸句》诗:“炙手可热心可寒,何况人间父子情。”现代著名作家沙汀《淘金记》中说:“亲眼看见他成了这镇上炙手可热的红人,而且目空一切。”所用炙手可热含义都与杜甫所用之意相同。因而,从古到今,炙手可热都为嚣张跋扈之意,从来没有竞争激烈之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
 楼主| 发表于 2012-6-12 14:01:47 | 只看该作者
“笑纳”是敬词
沈卢旭
电视连续剧《薛仁贵》某集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老百姓将唐大将尉迟敬德和秦琼的画像贴在门上当门神,尉迟将军很激动,将一幅画像送给皇上李世民,李世民说:“那朕就笑纳了。”

笑纳,客套话,用于请人收下礼物。也就是说,送礼的人可以用这个词,收礼的人则不能用。尉迟敬德送画给皇上,他可以对皇上说“请笑纳”。皇上是收礼的一方,他说“笑纳”就不对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楼主| 发表于 2012-6-12 14:01:58 | 只看该作者
“损坏”和“损害”
朱楚宏
《光明日报》1996年12月3日第7版《破除陋习移风易俗》一文中,有如下一个句子:

这种吃喝风,一浪费财富,二损坏形象,三有碍健康,百害而无一益。

句中,“损坏”应改为“损害”。“损坏”与“损害”都有使宾语蒙受损失、由好变坏的意思,但也存在着细微差异,不能混同。一是搭配对象不同。“损坏”多与具体物搭配,如“~公物”“~庄稼”“~路面”等。“损害”多与抽象物搭配,如“~名誉”“~利益”“~身心健康”等。二是意义的侧重点不同。“损坏”往往是使受事在外观形式上受到损伤,“损害”则往往是使受事在内容性质上受到损伤。同是与具体物搭配,“损坏牙齿”“损害眼睛”中的“损坏”与“损害”一般是不能互换的。因为前者侧重于指牙齿的外形上受损,后者侧重于眼睛的视力(即性质、功能)上受损,尽管前者也可涉及牙齿的功能。再如“损害身体”的“损害”,涉及的是内在的体质,所以不能换“损坏”。同样,上文所引句子的“吃喝风”“损害形象”的说法,不是指形象表面上受损,而是指内在的(品质上的)受损,因而,不能说“损坏形象”。

“损坏”表示外观形式上受损,不大可能与抽象物搭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6 18:3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